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第184章 姬清颜给李彦的道歉信
热门推荐:
带着房子穿女尊
俗人驴大宝,种田修仙在突破
爱,过时不候
末日!都重生了我舒服亿点怎么了
我正欺负校花,女儿穿越上门叫妈
挂了99次之后
穿越牧马人,截胡秀芝做老婆
废材嫡女逆袭之凤舞九天
乌鸦进化成大日金乌的我,立天庭
八月三十日当天,贾政道便开始收拾回援。
虽然不甘心,但他已经想好怎么甩锅给郑恰,并如何进一步将锅扩展到魏无忌身上。
九月初一,围攻绛城的崔齐接到贾政道的紧急撤兵令。
崔齐没有任何犹豫,甚至连滚带爬地收拾东西。
就算贾政道不给他命令,他也会撤兵。
因为姬清颜来了!
既然右相给了如此体面的台阶,那我崔齐回去,不得把牛逼吹烂?
你们当时是不知道,那姬清颜的兵马已经扛不住了,就要全线溃败,可惜我收到了撤兵令!
九月初三,郾城外的韩世忠得到了贾政道撤兵的消息,他也撤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过太康五年的大战,夏魏晋三方其实都不具备可持续作战的能力了。
太康六年的第二次夏魏之战草草结束。
第二次夏魏之战时间虽短,但它却奠定了结束来中州大陆数年的格局。
魏国上下都不得不承认暂时无法灭夏。
晋国的保守派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夏魏之间无法占到便宜,想要获利,不得不向大夏靠拢,争取商贸利润。
九月初十,贾政道回到郾城,韩世忠退回大夏境内,姬清颜接管了绛城和沁阳。
九月十一日,绛城。
“三公主。”欧阳烨走过来。
“这一次辛苦你了。”
“都是下官应该做的。”欧阳烨舒了口气,“赵禹还告知了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什么事?”姬清颜走到绛城的城外,她看见绛城那坚固的城墙已经崩塌,心中忍不住震惊。
“魏国已经调整战略,魏无忌帮魏主定下了先灭晋后伐夏的策略。”
姬清颜转身看着赵瑜,疑惑道:“赵禹跟你说的?”
“是的。”
“他怎么知道?”
“他没说,他只是让下官提醒三公主,魏国会集结重兵到井陉关。魏国现在掌握了能够破城的重炮,下官认为井陉关可能危险了。”
姬清颜沉思起来,这一次,她明显感觉到世界变了。
这种重炮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战争规则。
从现在开始,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士兵、平民,都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姬清颜的思绪回到赵禹刚才说的事情上,她沉思片刻说道:“看来夏主宰魏国朝堂安插了自己的人,而且这个人的级别还不低。”
“这个人会是谁呢?”欧阳烨又惊讶又好奇。
“不确定。夏主一次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但我还是很奇怪,从这两年的行来看,他并非庸主。之前的行为如何解释呢?”
“也许是有无法说出来的苦衷。”
“是什么苦衷,让他突然拒绝了我,转而迎娶那个魏芸?”姬清颜突然目光灼灼看着欧阳烨。
“这个,下官愚钝,也许夏主是借着迎娶魏芸,缓和与魏国的关系,暗中发展实力。”
“但六年前,夏国的势力很强,夏军在战场上多次告捷。”
“夏军在战场上多次告捷,不等于夏国的国力强大,只能说明夏国名将多,士兵能打。夏国是建立在吴国的基础上的,当年吴国被灭的时候,民生根基差点被魏军彻底摧毁,李恪用了十几年休养生息,但魏国那些年也在积蓄实力。”
欧阳烨说道。
“自从被李恪击败后,魏崇延痛定思痛,礼贤下士,崇尚节俭,魏国内部安定。后来魏无忌提出均田和府兵,魏国在南线看起来是多次被夏军击败,可魏国的兵力却能源源不断补充上去,这不就是国力强大的表现吗?”
姬清颜点了点头,恍然大悟:“如此说来,他迎娶魏芸,的确是从国家大事出发。看来这些年我真的误会他了。”
一想到之前在赵禹面前公开辱骂李彦,姬清颜就觉得惭愧。
同样都是为了国家负重前行,姬清颜太懂那种不被人理解的感受了。
“请示陛下,派一个使者去江宁向夏主道谢吧。”姬清颜说道,“另外,替我私下跟他道歉。”
欧阳烨说道:“道歉就不必了吧,我们与夏国也是利益合作。去年我们救过夏国,今年夏国出兵,我们算是两清了。”
“但我们今年不宣而战,单方面撕毁了结盟约定。还有,接下来我们要加大与夏主的合作,我是指我们,不包括右相,我们需要和夏主关系。我相信林良沅已经准备从我们手中抢与夏主的合作了。”
“殿下说的对,下官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下官现在就给陛下奏疏一封,下官亲自走一趟江宁。”
“嗯,顺便帮我送一封信给夏主。”姬清颜取出信,借着强调了一遍,“是关于我们结盟之事,以及我对夏晋魏三国角逐的看法。”
欧阳烨感到惊讶,看来三公主早就准备派使者过去了。
“我与夏主虽然无缘成为夫妻,但成为盟友是可以的,只有夏晋结盟,才能对抗魏国。”
“知道了。”欧阳烨接过信来,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听说魏芸被软禁了。”
“被软禁了?”
“是的,被软禁了。”
“他软禁他的皇后作甚?”
“当然是向夏国朝堂上下示威,铲除魏芸的人。看来以后要废后咯!”
“此事与我有何关系?”
“下官只是随口提一提,没说与殿下有关系。”
欧阳烨礼貌地笑了笑,然后退下。
转眼已经到了九月中旬,苏州太守案的风波随着时间,慢慢消沉下来。
新的太守们陆陆续续从江宁调过来,李彦每一个人都见了一面,并且仔细询问了很多问题。
最重要的是,苏州转运使也到任了。
漕运和财政从刺史手中剥离出来,这标志着地方官员权力被切割,对物资调运的效率将大大提升。
在苏州待了两个月,李彦也准备回京了。
不过,在回去之前,他打算再去姑苏大学转一转,亲自看看姑苏大学现在的状态。
这一日,李彦一身简装,进入姑苏大学。
不过刚到姑苏大学门口,李彦就遇到了一个半熟人。
“诶,是你们!”
“咦!这不是沈彬的妹妹吗!”刘文静立刻来了精神,“郎君,她……”
虽然不甘心,但他已经想好怎么甩锅给郑恰,并如何进一步将锅扩展到魏无忌身上。
九月初一,围攻绛城的崔齐接到贾政道的紧急撤兵令。
崔齐没有任何犹豫,甚至连滚带爬地收拾东西。
就算贾政道不给他命令,他也会撤兵。
因为姬清颜来了!
既然右相给了如此体面的台阶,那我崔齐回去,不得把牛逼吹烂?
你们当时是不知道,那姬清颜的兵马已经扛不住了,就要全线溃败,可惜我收到了撤兵令!
九月初三,郾城外的韩世忠得到了贾政道撤兵的消息,他也撤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过太康五年的大战,夏魏晋三方其实都不具备可持续作战的能力了。
太康六年的第二次夏魏之战草草结束。
第二次夏魏之战时间虽短,但它却奠定了结束来中州大陆数年的格局。
魏国上下都不得不承认暂时无法灭夏。
晋国的保守派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夏魏之间无法占到便宜,想要获利,不得不向大夏靠拢,争取商贸利润。
九月初十,贾政道回到郾城,韩世忠退回大夏境内,姬清颜接管了绛城和沁阳。
九月十一日,绛城。
“三公主。”欧阳烨走过来。
“这一次辛苦你了。”
“都是下官应该做的。”欧阳烨舒了口气,“赵禹还告知了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什么事?”姬清颜走到绛城的城外,她看见绛城那坚固的城墙已经崩塌,心中忍不住震惊。
“魏国已经调整战略,魏无忌帮魏主定下了先灭晋后伐夏的策略。”
姬清颜转身看着赵瑜,疑惑道:“赵禹跟你说的?”
“是的。”
“他怎么知道?”
“他没说,他只是让下官提醒三公主,魏国会集结重兵到井陉关。魏国现在掌握了能够破城的重炮,下官认为井陉关可能危险了。”
姬清颜沉思起来,这一次,她明显感觉到世界变了。
这种重炮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战争规则。
从现在开始,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士兵、平民,都必须适应这种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姬清颜的思绪回到赵禹刚才说的事情上,她沉思片刻说道:“看来夏主宰魏国朝堂安插了自己的人,而且这个人的级别还不低。”
“这个人会是谁呢?”欧阳烨又惊讶又好奇。
“不确定。夏主一次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但我还是很奇怪,从这两年的行来看,他并非庸主。之前的行为如何解释呢?”
“也许是有无法说出来的苦衷。”
“是什么苦衷,让他突然拒绝了我,转而迎娶那个魏芸?”姬清颜突然目光灼灼看着欧阳烨。
“这个,下官愚钝,也许夏主是借着迎娶魏芸,缓和与魏国的关系,暗中发展实力。”
“但六年前,夏国的势力很强,夏军在战场上多次告捷。”
“夏军在战场上多次告捷,不等于夏国的国力强大,只能说明夏国名将多,士兵能打。夏国是建立在吴国的基础上的,当年吴国被灭的时候,民生根基差点被魏军彻底摧毁,李恪用了十几年休养生息,但魏国那些年也在积蓄实力。”
欧阳烨说道。
“自从被李恪击败后,魏崇延痛定思痛,礼贤下士,崇尚节俭,魏国内部安定。后来魏无忌提出均田和府兵,魏国在南线看起来是多次被夏军击败,可魏国的兵力却能源源不断补充上去,这不就是国力强大的表现吗?”
姬清颜点了点头,恍然大悟:“如此说来,他迎娶魏芸,的确是从国家大事出发。看来这些年我真的误会他了。”
一想到之前在赵禹面前公开辱骂李彦,姬清颜就觉得惭愧。
同样都是为了国家负重前行,姬清颜太懂那种不被人理解的感受了。
“请示陛下,派一个使者去江宁向夏主道谢吧。”姬清颜说道,“另外,替我私下跟他道歉。”
欧阳烨说道:“道歉就不必了吧,我们与夏国也是利益合作。去年我们救过夏国,今年夏国出兵,我们算是两清了。”
“但我们今年不宣而战,单方面撕毁了结盟约定。还有,接下来我们要加大与夏主的合作,我是指我们,不包括右相,我们需要和夏主关系。我相信林良沅已经准备从我们手中抢与夏主的合作了。”
“殿下说的对,下官倒是忽略了这个问题。下官现在就给陛下奏疏一封,下官亲自走一趟江宁。”
“嗯,顺便帮我送一封信给夏主。”姬清颜取出信,借着强调了一遍,“是关于我们结盟之事,以及我对夏晋魏三国角逐的看法。”
欧阳烨感到惊讶,看来三公主早就准备派使者过去了。
“我与夏主虽然无缘成为夫妻,但成为盟友是可以的,只有夏晋结盟,才能对抗魏国。”
“知道了。”欧阳烨接过信来,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听说魏芸被软禁了。”
“被软禁了?”
“是的,被软禁了。”
“他软禁他的皇后作甚?”
“当然是向夏国朝堂上下示威,铲除魏芸的人。看来以后要废后咯!”
“此事与我有何关系?”
“下官只是随口提一提,没说与殿下有关系。”
欧阳烨礼貌地笑了笑,然后退下。
转眼已经到了九月中旬,苏州太守案的风波随着时间,慢慢消沉下来。
新的太守们陆陆续续从江宁调过来,李彦每一个人都见了一面,并且仔细询问了很多问题。
最重要的是,苏州转运使也到任了。
漕运和财政从刺史手中剥离出来,这标志着地方官员权力被切割,对物资调运的效率将大大提升。
在苏州待了两个月,李彦也准备回京了。
不过,在回去之前,他打算再去姑苏大学转一转,亲自看看姑苏大学现在的状态。
这一日,李彦一身简装,进入姑苏大学。
不过刚到姑苏大学门口,李彦就遇到了一个半熟人。
“诶,是你们!”
“咦!这不是沈彬的妹妹吗!”刘文静立刻来了精神,“郎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