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 > 第18章 皇权,门阀士族之间的博弈!

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 第18章 皇权,门阀士族之间的博弈!

    大业八年,杨广百万大军进攻高句丽,其实就是杨广和大隋门阀士族的博弈。

    杨广想利用这次战争消除一些门阀士族,可他太小看门阀士族了。

    门阀士族看清杨广的目的之后。

    将计就计,利用这次战争削弱了皇权,可杨广和门阀士族的博弈却让大隋损失了数十万兵马。

    大隋的国力也就从这次战争之中开始削弱的。

    不过如今出现了李元吉这个变数,也不知道明年的战争会不会出现变数。

    当然这都是明年的事情。

    如今李元吉一战封侯的希望是破灭了,不过身份已经是勋贵了。

    他也可以离开李府了,不过李渊真的会让他离开李府吗?

    这都是之后的事情。

    如今大兴宫的朝会还没有结束。

    “这场突厥入侵雁门关的战争,让雁门关损失不小,当然突厥也损失不小。”

    “尤其是突厥害死了突厥可汗的亲弟弟阿史那塞林,也不知道突厥接下来会不会有什么动作。”

    “所以朕就暂时不召回李元吉了,让李元吉在雁门关待上几个月。”

    “把荣国公召回来,雁门关暂时交给勇武伯,李元吉。”

    杨广知晓李元吉的封赏已经改变不了了,于是给李元吉争取了一个开国县伯的身份,然后就对着朝堂的群臣,说道。

    其实杨广的目的就是让李元吉拥有兵权,目前雁门关还有将近四万大军。

    一个开国县伯的身份足以统领四万大军了。

    可这么明显的信号,群臣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本来群臣是准备让李元吉回来的,说不定还能把李元吉在拉回门阀士族的行列。

    可能这点想法被杨广看清楚,杨广直接不让李元吉回来了。

    这就让这些门阀士族难受了。

    在说兵权一直都是门阀士族和杨广争夺的,所以在没有确定能把李元吉拉回门阀士族的行列之中前。

    门阀士族是不可能让李元吉拥有兵权的。

    所以在杨广说完之后,就立刻站出来数名朝臣说道。

    “陛下,李元吉虽然贵为开国县伯,身份也足以统领雁门关,可是年龄太小,经验不足。”

    “所以臣建议派遣一位将军去雁门关,统领雁门关将士,勇武伯可为副将。”

    “陛下,臣复议!”

    “陛下,臣复议!”

    ......

    杨广眼神冰冷的看着这几位站出来的朝臣,这些朝臣都是门阀士族之人。

    这些门阀士族是什么想法,杨广很清楚不就是想去拉拢李元吉吗?

    那么朕就挑选以前和李元吉有矛盾的之人,看看你们如何去拉拢。

    要知道这些门阀士族也不是团结的,内部争斗是非常激烈的。

    目前大隋的门阀士族有四大类。

    这四大类分别是:关陇勋贵,山东士族,江左士族,代北士族。

    关陇勋贵,山东士族是:河东裴氏,弘农杨氏,敦煌令狐氏,关中韦氏等等。

    以及建立隋朝的‘八柱国’及其属下将领和亲戚。

    关陇勋贵和山东士族控制隋朝的西北地区,和草原的部落都有生意往来。

    江左士族是:南方的文人建立的,大部分都是文官,占据南方的很多生意和土地。

    代北士族是:主要指的是源自代北地区的鲜卑族贵族家庭。他们在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下逐渐融入汉族文化。

    这些士族就是如今大隋的门阀士族。

    “杨文林,就有你去雁门关吧!”杨广目光冰冷的扫视了一番群臣,然后冰冷的说道。

    说罢,杨广就直接起身离开了大殿。

    杨广这是告诉群臣,这个决定不会改变了,也不准备给群臣改变的机会。

    选择杨文林,群臣是没有反应过来的,因为杨文林太年轻了,只有二十几岁。

    而且这个杨文林根本就不懂什么军事,名声和李元吉差不多。

    不过杨文林是弘农杨氏的嫡长子。

    巨大的惊喜落在了杨文林的头上,他是开心的,背后的算计他根本就没有看见。

    杨文林见过李元吉,也认识李元吉,更加了解李元吉是什么人。

    正是杨文林对李元吉熟悉,所以杨文林觉得这捷报就是假的,可不管怎么样李元吉获得了爵位。

    那么他杨文林是不是也可以和李元吉一样获得爵位呢!

    此刻杨文林已经开始幻想了。

    ......

    杨广离开,代表着朝会也就结束了,这场朝会给了群臣很大的震撼。

    或者说,这场朝会李元吉给了群臣很大的震撼。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些门阀士族准备夺取河东郡土地的计划已经完全失败了。

    接下来,他们这些门阀士族还需要商议一下如何善后,或许又要牺牲几名士族了。

    这就是高层之间的博弈,失败了,那就一定要付出一些代价。

    门阀士族下朝聚拢在一起,瞒不住杨广,门阀士族也没有准备隐瞒杨广。

    所以这些门阀士族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聚拢在了一起。

    而杨广离开大兴宫之后,就让人去通知宇文化及,他准备对宇文化及说说李元吉的事情。

    总之雁门关的大捷。

    李元吉的功绩震撼了所有人,可不管是杨广,还是门阀士族注重的都是各自的利益。

    也只有那些东都洛阳的老百姓开心不已。

    朝会都结束了,可东都洛阳的老百姓依旧在议论着雁门关大捷。

    “你们听说了,这次边疆大败东突厥,据说屠杀了十几万突厥人。”

    “放屁,你从哪里听说的,你说的都是假的,我表哥可是守城的,我听我表哥说......”

    “你说的不对,我告诉你,根本就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这次我们大隋出了一名战神,一人守城门死战数个时辰......”

    “这算什么,那万军从中取突厥主帅首级,这都是话本中的故事,竟然实现了。”

    “据说这名隋军是唐国公的四公子李元吉,年龄还不是很大,怎么就这样厉害呢?”

    ......

    一时间东都洛阳到处都是议论着李元吉的,这也让李元吉的名声提高了不少。

    而且这次名声都是好的。

    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是英雄,那么英雄之前做过的不好的事情都是年少轻狂的举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