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朱与孙,共天下? 第155章 攻取全浙(上)
热门推荐:
朕真的不务正业
手握剧本,我真的不是大反派
我女友与宝可梦的惨烈修罗场
重生1991,帮老爸成为首富
馋她,上瘾
大春,求你,弄死我
凋零风暴的明日方舟之旅
崩坏三:想摆烂的我条件不允许
穿去1969搞事情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广信城中的五六万百姓,又恢复了他们一日两餐和油盐酱醋茶的生活。
在这个战乱年月,大家的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总算还能果腹;男人们终日辛劳,尚有碎银几钱,养活家中那几张嘴,比起被屠戮殆尽的饶州、玉山等地的百姓,他们要幸运的多,人终究还是要活着才有希望啊。
只是许多百姓在结束了一天的辛劳之后,心中总挂念着城外那一万八千多座新坟,即使囊中羞涩,也要打个二两谷酒,前去祭奠一番。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金乌西下,在三五成群前来祭拜的百姓之中,一个膀大腰圆的高个儿黑脸糙汉,尤为惹人目光。
他一身寻常圆领绿布外罩,脚上却蹬着白底黑面官靴,神色间不怒自威,种种细节昭示着他的身份,非寻常人家。
史介的手中亦提着一壶新沽的谷酒,他在一座小黄土包前,已经伫立良久。
由他亲手栽下的两棵青松幼苗,在坟旁随风摆动枝丫,给这荒凉的陵园平添一丝生气。
在小坟包前,树立着一块简易的黄材墓碑,上书一行碑文:“故明武德将军斗牛军指挥使同知吴畋之墓”。
吴畋将军的忠躯,早在梅花军阵被破之时,就已经同其他阵亡将士一同化为灰烬,里面葬的不过是他的衣冠而已。
但纵使仅留有一座衣冠冢,也好过孤坟野鬼。
“老吴啊,哥哥带着酒来看你了,你这老小子平常不是最馋这口吗?可惜自从入了大帅帐下后,军中禁令森严,咱两少有饮酒机会。不过今天大帅特批我可以喝一盅,你小子,速速与我来饮。”
回应史介的却只有一行飞过的征雁,吱呀吱呀的鸣叫。
”老吴你快起来啊......”
情到深处,杀贼藏首于军帐,冷酷如史介,亦泪洒坟前。
黄土青松,实所共鉴。
“没想到杀人如麻的史将军,也是性情中人呀。”
一袭白衣的张若淳,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身后。
他见史介沉默不言,轻叹一声,随即从身侧小厮手中接过一壶新酒,朝着一万八千多座殉国将士的坟茔,一洒而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史将军请节哀,等我们完成兴复大业,再来坟前告慰吴将军也不迟。”,张若淳如是劝慰道。
史介以袖掩面,拱手而曰:“张大人有心了,史某都晓得,一切以大局为重。”
沉默半响,他又低语道:“其实老吴也算有个归宿了,天下乱了这么多年,多少忠魂埋骨他乡?多少弟兄到死连座坟都没有,他还能有袍泽百姓前来祭奠,都算是他老小子上辈子积累了福分。”
张若淳闻言,这才放心。
随后他又瞥见史介堂堂猛士却眼睛发红,有心打趣,但又觉不妥,只好看向天空,自言自语道:“今儿个,怕是刮西北风了,风儿可真大哩”。
史介揉了揉眼睛,接着话茬说道:“我就说是西北风呢,咋恁大呢,眼睛都给迷住了。”
张若淳也不住附和,他一揽史介的肩膀,半点文官风度也无。一边吹嘘着自己在广信守卫战中的风采,一边大步流星的与史介一同折返府城,却把身后小厮一张小脸憋得通红。
......
大明隆武元年七月,楚国公亲率大军,围攻进犯广信之南征清军,清军因轻敌冒进招致大败,此役自征南大将军博洛以下三万余人,尽数授首;明军俘获满蒙汉兵共计八千余人,战马五千匹、骡驴一万头,其余粮草豆料等物资无算。
从甲申国难以来,大明王朝接连丧师失地,短短半年之间,北国风光、半壁江山,尽丧敌手。到后来,连南京也没保住,数十万明军望风影降,弘光皇帝都被俘虏至北京殉难,其局势危如累卵。
可今天,在这信江之畔、广信城下,敌我局势竟至于一变,而为清军葬身之地。此役实乃数十年来,明军少有之大胜!
登时,那个无惧刀剑风霜的青年统帅身上,绽放了耀眼的光芒,成为了将士们心目中的军神。
弹指间,数万清军灰飞烟灭。孙稷侠神威,名动四方!
明军虽然取得了南线大战的胜利,但其北线危局仍然尚未解除,现在还远没有到可以庆祝的时候。而为应对战局,孙稷侠打算给清军来一招围魏救赵,攻取全浙,威逼江南!
明军此时攻打浙江,不仅是因为南征清军覆灭后,浙江兵力空虚,更重要的是为策应北线战场,分担李定国部的压力而去。一旦取下浙江,那么满清的江南之地,就有腹心之患。因此孙稷侠当即决定攻入浙江,收复杭州。
从江西入浙江,无非两条路。第一条是从婺源,经徽州入余杭,威胁杭州;第二条路则是从上饶,攻入衢州,再取重镇金华,之后明军可以北上诸暨、富阳,兵临杭州。
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势,第一条路虽然距离杭州直线更近,但这条路山高林密、道路狭窄,根本不适宜大军通行。特别是对于现在装备了大量火炮的孙家军而言,若是走这条路,在山中小路遭遇清军埋伏,招致损失,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第二条路虽然距离杭州更远、更绕,而且途中城池众多,行军费时费力,但好在沿途都是官道,有利于大军通行,实为良选。
孙稷侠在广信府衙召开军议后,最终决定选择了第二条路,进击浙江。
隆武元年七月十五日,明军将士们在广信经过短暂休整之后,向浙江清军发起了大规模反击,孙稷侠亲率六万明军精锐,全师北进。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抵抗,节约时间,孙稷侠以大明朝楚国公、大都督府都督之身份,晓谕全浙。
“凡兵到之日,无论官将,即刻反正归明者,不问罪过,一律原职留任;若胆敢为虎作伥,执迷不悟者,夷灭全族。”
博洛大军的覆灭本就让浙江清军惶恐不安,此时孙稷侠的谕令随着战报传入各地后,浙江霎时像一锅煮开了的沸水一般,各州各府无不沸腾。
广信城中的五六万百姓,又恢复了他们一日两餐和油盐酱醋茶的生活。
在这个战乱年月,大家的日子虽然过得紧巴巴的,总算还能果腹;男人们终日辛劳,尚有碎银几钱,养活家中那几张嘴,比起被屠戮殆尽的饶州、玉山等地的百姓,他们要幸运的多,人终究还是要活着才有希望啊。
只是许多百姓在结束了一天的辛劳之后,心中总挂念着城外那一万八千多座新坟,即使囊中羞涩,也要打个二两谷酒,前去祭奠一番。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金乌西下,在三五成群前来祭拜的百姓之中,一个膀大腰圆的高个儿黑脸糙汉,尤为惹人目光。
他一身寻常圆领绿布外罩,脚上却蹬着白底黑面官靴,神色间不怒自威,种种细节昭示着他的身份,非寻常人家。
史介的手中亦提着一壶新沽的谷酒,他在一座小黄土包前,已经伫立良久。
由他亲手栽下的两棵青松幼苗,在坟旁随风摆动枝丫,给这荒凉的陵园平添一丝生气。
在小坟包前,树立着一块简易的黄材墓碑,上书一行碑文:“故明武德将军斗牛军指挥使同知吴畋之墓”。
吴畋将军的忠躯,早在梅花军阵被破之时,就已经同其他阵亡将士一同化为灰烬,里面葬的不过是他的衣冠而已。
但纵使仅留有一座衣冠冢,也好过孤坟野鬼。
“老吴啊,哥哥带着酒来看你了,你这老小子平常不是最馋这口吗?可惜自从入了大帅帐下后,军中禁令森严,咱两少有饮酒机会。不过今天大帅特批我可以喝一盅,你小子,速速与我来饮。”
回应史介的却只有一行飞过的征雁,吱呀吱呀的鸣叫。
”老吴你快起来啊......”
情到深处,杀贼藏首于军帐,冷酷如史介,亦泪洒坟前。
黄土青松,实所共鉴。
“没想到杀人如麻的史将军,也是性情中人呀。”
一袭白衣的张若淳,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身后。
他见史介沉默不言,轻叹一声,随即从身侧小厮手中接过一壶新酒,朝着一万八千多座殉国将士的坟茔,一洒而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史将军请节哀,等我们完成兴复大业,再来坟前告慰吴将军也不迟。”,张若淳如是劝慰道。
史介以袖掩面,拱手而曰:“张大人有心了,史某都晓得,一切以大局为重。”
沉默半响,他又低语道:“其实老吴也算有个归宿了,天下乱了这么多年,多少忠魂埋骨他乡?多少弟兄到死连座坟都没有,他还能有袍泽百姓前来祭奠,都算是他老小子上辈子积累了福分。”
张若淳闻言,这才放心。
随后他又瞥见史介堂堂猛士却眼睛发红,有心打趣,但又觉不妥,只好看向天空,自言自语道:“今儿个,怕是刮西北风了,风儿可真大哩”。
史介揉了揉眼睛,接着话茬说道:“我就说是西北风呢,咋恁大呢,眼睛都给迷住了。”
张若淳也不住附和,他一揽史介的肩膀,半点文官风度也无。一边吹嘘着自己在广信守卫战中的风采,一边大步流星的与史介一同折返府城,却把身后小厮一张小脸憋得通红。
......
大明隆武元年七月,楚国公亲率大军,围攻进犯广信之南征清军,清军因轻敌冒进招致大败,此役自征南大将军博洛以下三万余人,尽数授首;明军俘获满蒙汉兵共计八千余人,战马五千匹、骡驴一万头,其余粮草豆料等物资无算。
从甲申国难以来,大明王朝接连丧师失地,短短半年之间,北国风光、半壁江山,尽丧敌手。到后来,连南京也没保住,数十万明军望风影降,弘光皇帝都被俘虏至北京殉难,其局势危如累卵。
可今天,在这信江之畔、广信城下,敌我局势竟至于一变,而为清军葬身之地。此役实乃数十年来,明军少有之大胜!
登时,那个无惧刀剑风霜的青年统帅身上,绽放了耀眼的光芒,成为了将士们心目中的军神。
弹指间,数万清军灰飞烟灭。孙稷侠神威,名动四方!
明军虽然取得了南线大战的胜利,但其北线危局仍然尚未解除,现在还远没有到可以庆祝的时候。而为应对战局,孙稷侠打算给清军来一招围魏救赵,攻取全浙,威逼江南!
明军此时攻打浙江,不仅是因为南征清军覆灭后,浙江兵力空虚,更重要的是为策应北线战场,分担李定国部的压力而去。一旦取下浙江,那么满清的江南之地,就有腹心之患。因此孙稷侠当即决定攻入浙江,收复杭州。
从江西入浙江,无非两条路。第一条是从婺源,经徽州入余杭,威胁杭州;第二条路则是从上饶,攻入衢州,再取重镇金华,之后明军可以北上诸暨、富阳,兵临杭州。
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势,第一条路虽然距离杭州直线更近,但这条路山高林密、道路狭窄,根本不适宜大军通行。特别是对于现在装备了大量火炮的孙家军而言,若是走这条路,在山中小路遭遇清军埋伏,招致损失,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第二条路虽然距离杭州更远、更绕,而且途中城池众多,行军费时费力,但好在沿途都是官道,有利于大军通行,实为良选。
孙稷侠在广信府衙召开军议后,最终决定选择了第二条路,进击浙江。
隆武元年七月十五日,明军将士们在广信经过短暂休整之后,向浙江清军发起了大规模反击,孙稷侠亲率六万明军精锐,全师北进。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抵抗,节约时间,孙稷侠以大明朝楚国公、大都督府都督之身份,晓谕全浙。
“凡兵到之日,无论官将,即刻反正归明者,不问罪过,一律原职留任;若胆敢为虎作伥,执迷不悟者,夷灭全族。”
博洛大军的覆灭本就让浙江清军惶恐不安,此时孙稷侠的谕令随着战报传入各地后,浙江霎时像一锅煮开了的沸水一般,各州各府无不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