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草包十爷的凶悍嫡福晋 第235章 说好只是启蒙的
热门推荐:
重生之崛起之路
我的景区爆火了
人在中世纪,抽卡升爵
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降光于黑
毒医王妃新婚入府,禁欲残王日日沦陷
仙妻如云
我在惊悚游戏里,狂抢男主光环
斗罗:穿成魂兽后我内卷保命
两国缔结的国书,康熙已经查看过了,心下稍安,至少这些年不会和英吉利爆发战争,还能给大清发展的时间。
“雍亲王立下大功,可要什么赏赐?”
胤禛面色恭敬,跪在乾清宫前,声音掷地有声。
“能为汗阿玛分忧,为大清谋福祉,是儿臣的荣幸,儿臣不求赏赐,只求大清繁荣昌盛。”
康熙闻言,心情都好了几分,尤其是胤禛已经是亲王爵位,不好再赏赐,索性大手一挥,将新建的圆明园赏赐给了他。
胤禟这次也立了不小的功劳,关于关税以及商业方面的事情,据理力争,也不能忽视。
只是贝勒爵位才升没多久,不好再给爵位,只赏赐了些外财,倒是后宫里,宜妃也跟着得了不少的赏赐。
佟国维反倒是收获最少,这让胤禩的眸子暗了暗。
汗阿玛的偏心已经写在了明面上,若非是还有朝臣支持,他早已坚持不下去了。
他顺从地低下头,康熙一眼扫过去,看不出他任何其他的情绪,冰冷的视线从他身上挪开。
可即便如此,胤禩也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脑海中的声音,他身体的每一次都在叫嚣着不甘。
胤禛恭敬地候在一旁,站在太子的身后,一如既往。
康熙也好,太子也罢,对于胤禛这不骄不躁的性子极其满意。
尤其是康熙,这两年随着儿子们一个个的长大,他对阿哥们的信任都有限。
但胤禛一直按照他的安排在走,对太子友好,却又没有对太子唯命是从。
是他如今难得可以信任的人选之一。
胤禛只当作没发现落在他身上的视线,他早有打算。
太子和汗阿玛之间貌合神离,有康熙二十九年的事打底,又有太子夜窥御帐的事情横在太子和汗阿玛心中,分崩离析是迟早的事情。
他没想掺和进去,搅混水的人有老八一个人就够了。
若是扯太子下水的人太多了,反而会让汗阿玛生出对太子的心疼,到时候就适得其反。
胤?眼巴巴地看着胤禛和胤禟,这样好的机会,他却没机会跟着出去见见世面。
实在太让人羡慕了好吗?
胤禟有点想捂脸,实在是老十看他的眼神太过炽热,让人难以承受。
等一出乾清宫,他就先溜了,先回府再说,老十的问题肯定超级多。
再说,他也想福晋和孩子了,这次他不仅仅是去谈判,还顺道派人“采买”了不少的宝石,这可比从西域购买要省钱的多。
没追上的胤?不禁扼腕,九哥变了,以前的九哥才不会将他抛下呢。
哼,先去衙门,忙完差事再去找九哥!
胤禛则跟胤祥走在后头,离京这么久,问起了京城的情况,又关切地问了问胤祥的腿。
看着开朗不少的胤祥,胤禛的担忧淡了几分。
“温恪平安生产,母女平安,我也没什么好操心的了。再一个还得多亏十哥。”
剩下的他没说,不过胤禛也能猜到几分。
说实话,有胤?这个活宝在,总能让你有哭笑不得的时候。
别说胤?了,便是博尔济吉特氏也不遑多让,自家福晋不也经常被她的脑回路逗笑嘛?
老十两口子何尝不是自己两口子的快乐源泉。
胤禛难得走神,不得不说,胤?和博尔济吉特氏当真是绝配!换个人都没这意思。
“温恪能平安生产就好,不知道敦恪身子骨如何?”
对于胤禛来说,温恪养在宜妃膝下他接触不多,但敦恪却是养在德妃膝下的,接触的更多一些。
说起敦恪,胤祥的笑容又淡了淡,敦恪成婚的时候,他正被幽禁,也不曾送嫁,至此已经有大半年没见过她了。
“她总是报喜不报忧,塞外苦寒,也不知道冬日里她受不受得住?”
两人一边说一边朝宫外走去,胤祥同胤?的关系也很是不错,温恪能平安生产还有他的功劳。
他在京城不方便温恪寻些嬷嬷送去,胤?知道后,托了诺敏和恪靖,寻了些嬷嬷送去。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的因素,最主要还是胤祥没事,温恪心安之后,胎像也安稳了。
虽说生产时还是出现了意外,但好在有惊无险,平安产下了一对双胞胎格格。
胤?纠缠了胤禟许久,总算满意地从九爷府离开。
虽说这和谈的过程跟他想象的大不一样,但不影响他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
至于为什么不去雍亲王府,胤?还是有点数的,找四哥听故事,怕不是嫌自己活得太美好。
四哥心眼可不大,他如今这么闲,万一被四哥惦记,日后可就再没好日子过了。
……
大清和英吉利的事情算是敲定的,但通商口岸却还没建起来,不过倒也不急。
反正等英吉利的船队将条约传递回去,再等英国议会通过,商队来大清,没有小一年的时间是不行的。
英吉利的船队在途经马六甲海峡的时候,整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怕不知道从什么角落,又冒出了一群海盗。
直到船队顺利经过海峡之后,众人都还有些不可置信。
伯爵一脸的无奈,担心什么啊,他们的货品和银钱早被抢没了,就连炮弹都没留,光有个空炮台。
要不是在吕宋补给了一波,只怕是撑不到印度了。
想到这,伯爵的眼神越发的阴鸷,在印度必须要将补给填满,还有茶叶之类,也必要装满。
不然就要空船回英吉利了。
而大清则借着这个时期,难得的过了一段安稳日子。
康熙力排众议,决定派遣一支船队出海,他想真实地了解一下这个世界,而不是光听那些个传教士的只言片语。
康熙的动作,让太子和胤禩也动了心思,纷纷组了船队,从天津入海。
胤禛对此喜闻乐见,最好将眼睛睁开点,多看看,不要老是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了!
转眼就是康熙四十九年,雍亲王府的府学又多了两个学生,一个是李侧福晋所生的弘时,另一个则是熙敏科特。
作为唯一的女子,熙敏科特的到来让众人大吃了一惊,但随后所有人都收起了轻视之心。
而作为同龄的弘时更是要哭出声了,说好只是启蒙,你怎么开始看四书?!
“雍亲王立下大功,可要什么赏赐?”
胤禛面色恭敬,跪在乾清宫前,声音掷地有声。
“能为汗阿玛分忧,为大清谋福祉,是儿臣的荣幸,儿臣不求赏赐,只求大清繁荣昌盛。”
康熙闻言,心情都好了几分,尤其是胤禛已经是亲王爵位,不好再赏赐,索性大手一挥,将新建的圆明园赏赐给了他。
胤禟这次也立了不小的功劳,关于关税以及商业方面的事情,据理力争,也不能忽视。
只是贝勒爵位才升没多久,不好再给爵位,只赏赐了些外财,倒是后宫里,宜妃也跟着得了不少的赏赐。
佟国维反倒是收获最少,这让胤禩的眸子暗了暗。
汗阿玛的偏心已经写在了明面上,若非是还有朝臣支持,他早已坚持不下去了。
他顺从地低下头,康熙一眼扫过去,看不出他任何其他的情绪,冰冷的视线从他身上挪开。
可即便如此,胤禩也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脑海中的声音,他身体的每一次都在叫嚣着不甘。
胤禛恭敬地候在一旁,站在太子的身后,一如既往。
康熙也好,太子也罢,对于胤禛这不骄不躁的性子极其满意。
尤其是康熙,这两年随着儿子们一个个的长大,他对阿哥们的信任都有限。
但胤禛一直按照他的安排在走,对太子友好,却又没有对太子唯命是从。
是他如今难得可以信任的人选之一。
胤禛只当作没发现落在他身上的视线,他早有打算。
太子和汗阿玛之间貌合神离,有康熙二十九年的事打底,又有太子夜窥御帐的事情横在太子和汗阿玛心中,分崩离析是迟早的事情。
他没想掺和进去,搅混水的人有老八一个人就够了。
若是扯太子下水的人太多了,反而会让汗阿玛生出对太子的心疼,到时候就适得其反。
胤?眼巴巴地看着胤禛和胤禟,这样好的机会,他却没机会跟着出去见见世面。
实在太让人羡慕了好吗?
胤禟有点想捂脸,实在是老十看他的眼神太过炽热,让人难以承受。
等一出乾清宫,他就先溜了,先回府再说,老十的问题肯定超级多。
再说,他也想福晋和孩子了,这次他不仅仅是去谈判,还顺道派人“采买”了不少的宝石,这可比从西域购买要省钱的多。
没追上的胤?不禁扼腕,九哥变了,以前的九哥才不会将他抛下呢。
哼,先去衙门,忙完差事再去找九哥!
胤禛则跟胤祥走在后头,离京这么久,问起了京城的情况,又关切地问了问胤祥的腿。
看着开朗不少的胤祥,胤禛的担忧淡了几分。
“温恪平安生产,母女平安,我也没什么好操心的了。再一个还得多亏十哥。”
剩下的他没说,不过胤禛也能猜到几分。
说实话,有胤?这个活宝在,总能让你有哭笑不得的时候。
别说胤?了,便是博尔济吉特氏也不遑多让,自家福晋不也经常被她的脑回路逗笑嘛?
老十两口子何尝不是自己两口子的快乐源泉。
胤禛难得走神,不得不说,胤?和博尔济吉特氏当真是绝配!换个人都没这意思。
“温恪能平安生产就好,不知道敦恪身子骨如何?”
对于胤禛来说,温恪养在宜妃膝下他接触不多,但敦恪却是养在德妃膝下的,接触的更多一些。
说起敦恪,胤祥的笑容又淡了淡,敦恪成婚的时候,他正被幽禁,也不曾送嫁,至此已经有大半年没见过她了。
“她总是报喜不报忧,塞外苦寒,也不知道冬日里她受不受得住?”
两人一边说一边朝宫外走去,胤祥同胤?的关系也很是不错,温恪能平安生产还有他的功劳。
他在京城不方便温恪寻些嬷嬷送去,胤?知道后,托了诺敏和恪靖,寻了些嬷嬷送去。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的因素,最主要还是胤祥没事,温恪心安之后,胎像也安稳了。
虽说生产时还是出现了意外,但好在有惊无险,平安产下了一对双胞胎格格。
胤?纠缠了胤禟许久,总算满意地从九爷府离开。
虽说这和谈的过程跟他想象的大不一样,但不影响他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
至于为什么不去雍亲王府,胤?还是有点数的,找四哥听故事,怕不是嫌自己活得太美好。
四哥心眼可不大,他如今这么闲,万一被四哥惦记,日后可就再没好日子过了。
……
大清和英吉利的事情算是敲定的,但通商口岸却还没建起来,不过倒也不急。
反正等英吉利的船队将条约传递回去,再等英国议会通过,商队来大清,没有小一年的时间是不行的。
英吉利的船队在途经马六甲海峡的时候,整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怕不知道从什么角落,又冒出了一群海盗。
直到船队顺利经过海峡之后,众人都还有些不可置信。
伯爵一脸的无奈,担心什么啊,他们的货品和银钱早被抢没了,就连炮弹都没留,光有个空炮台。
要不是在吕宋补给了一波,只怕是撑不到印度了。
想到这,伯爵的眼神越发的阴鸷,在印度必须要将补给填满,还有茶叶之类,也必要装满。
不然就要空船回英吉利了。
而大清则借着这个时期,难得的过了一段安稳日子。
康熙力排众议,决定派遣一支船队出海,他想真实地了解一下这个世界,而不是光听那些个传教士的只言片语。
康熙的动作,让太子和胤禩也动了心思,纷纷组了船队,从天津入海。
胤禛对此喜闻乐见,最好将眼睛睁开点,多看看,不要老是盯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了!
转眼就是康熙四十九年,雍亲王府的府学又多了两个学生,一个是李侧福晋所生的弘时,另一个则是熙敏科特。
作为唯一的女子,熙敏科特的到来让众人大吃了一惊,但随后所有人都收起了轻视之心。
而作为同龄的弘时更是要哭出声了,说好只是启蒙,你怎么开始看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