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草包十爷的凶悍嫡福晋 > 第251章 出海人选

穿成草包十爷的凶悍嫡福晋 第251章 出海人选

    除夕这日一早,诺敏就被其格其从被子里挖了起来。

    她睡眼惺忪坐在梳妆镜前上妆,哪怕已经洗过脸了,依旧没能清醒多少。

    看着胤?还在睡,她心里那叫一个不平衡啊。

    梳妆真的太花时间了。

    胤?感受到来自自家福晋的怨气,偷笑一声,缩回了被窝,享受一下赖床的美好时刻。

    等到诺敏梳洗结束,胤?和弘昭早早准备妥当,熙敏科特也差不多了,她年纪小,只需要梳个头发。

    至于弘暄、泰芬珠两个小的,这次就不带进宫了。

    临出发前,诺敏还去两人的屋子看了一眼,兄妹俩睡的姿势不太好,可以说的东倒西歪的,更是在床上玩起了乾坤大挪移。

    但兄妹俩睡成这样了,两只小手还牢牢地牵在一起,哪怕松开了,很快又在睡梦中寻了过来。

    对于这俩小只的睡姿,奶嬷嬷很是心急,好几次提出要给孩子纠正睡姿,却被胤?和诺敏两口子一块否了。

    胤?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不想自己的孩子再次经历。

    再一个,前头那两个,睡姿也没好到哪里去,如今不也是好好的。

    一直等到一家四口到了紫禁城下,天色才依稀有点晨光。

    再回府的时候,又是天黑。

    两个孩子已经靠着马车睡了,小太监背起弘昭,奶嬷嬷则抱着熙敏科特往院子里。

    夫妻俩先去看了看这俩孩子,嘱咐奶嬷嬷取了热盐袋给两个孩子敷一敷膝盖。

    宫里免不了跪来跪去,哪怕诺敏已经很用心的在躲了,也有很多场合避不开。

    又去瞧了瞧弘暄和泰芬珠,听闻小家伙一天没看见自己,哭了好久,诺敏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

    她挨个摸了摸孩子的小手,这才回屋。

    侍女早已准备了些吃食,都是诺敏喜欢,又好消化的。

    “年年都吃白水猪肉,不仅没味道还好肥,要不是周围人多,真想撒一撮孜然上去。”

    胤?也跟着点头,嘴里的动作不停,小口喝着鸡丝粥,肚子里总算有点热腾的东西了。

    这么多年都是吃那几样,上桌后肉还是冷的,上头凝着白白的油花。

    他这个纯正的满人,都有点接受不了这样的风俗,他觉得真的可以改进改进了。

    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废,祖宗那会还在黑山白水之间游牧呢,他哪里吃过好吃的。

    两口子对视一眼,很是认同。

    当然这也跟府上的伙食越来越好,两口子的嘴巴被养刁了有关。

    自打胤禛去了海外,府上多了不少香辛料,厨子大受启发,推陈出新,增加了不少的新菜品。

    而诺敏在吃上也是个大气的,大手一挥,赏赐了半年的月例,可把厨房的人欢喜坏了。

    良性循环之后,就是两口子的嘴越来越叼了。

    诺敏的年一直要到出了元宵节才算结束,而胤?就没这样的好运气了,康熙开笔之后,康熙五十年便正式开始了。

    才一开年,康熙就扔出一个炸弹,他要派人出海。

    不再是当初打探消息的那种,而是要同洋人一块竞争,去接管十四贝子胤祯打下的土地。

    至于胤祯,康熙还是希望他能回来,在海外始终还是惦记着。

    年味还没散去的朝廷里顿时熙熙攘攘,该不该去?又该谁去,各有各的心思。

    有顽固派到现在还在叫嚷着,海外蛮荒之地,不堪教化。别说这远隔重洋的新大陆,在这些人嘴里便是交趾都不想要。

    只是这话一出,他身边顿时空空荡荡,没人敢站在身边,生怕被波及。

    有了解康熙的大臣,皇上年纪大了,自打准噶尔死后,就没有当年那般的雄心了。

    此举莫不是有心为继承者铺路?

    太子也想到了这一点,心里松快了不少,老十四虽说开疆拓土,但依旧不在汗阿玛的候选人之中,他目前的太子之位还算稳当。

    只是光太子想明白也没用啊,他如今还是太子,康熙就不会将他一个人丢去海外,除非太子之位有所变动。

    而太子一派却没什么人主动要求出海。

    都是一群旱鸭子,海浪无情,真出了什么事,便是一船的侍卫也救不了。

    在朝堂里安静了许久的阿灵阿却动心了。

    这些年他虽然官职升了升,但因为不参加站队,若是日后太子登基或者旁的阿哥登基,钮祜禄氏一脉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再进一步。

    儿子阿尔松阿估计也难以坐到自己这个位置,虽然这样更稳妥,但难以让家族重新壮大起来。

    除非再有女子进后宫。

    而如今确实一条的道路摆在眼前,只要有开疆拓土的功劳在,钮祜禄一族就不会这么快落败。

    想到这,阿灵阿先一步进言。

    “奴才阿灵阿愿为皇上分忧。”

    胤?闻言一愣,他没跟舅舅说过这事呀。

    康熙不动声色,摆手让他退下,阿灵阿是胤祯的姨父,这些年也算安分,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胤禟也跟着出列请旨,“儿臣亦愿前往海外。”

    许是有这两人打了样,随后请旨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但也就那么些。

    别看有些人嘴上说着为皇上分忧,眼底却是飘忽不定,只盼康熙不要看见他才好。

    不过是随大流的,真要被点了名,可就惨了。

    这事自然不是一天能定下来的,退朝之后,大臣们零零散散地说着这事。

    阿哥们则被康熙留了下来。

    虽然去的人选还没定下,但这件事却是铁板钉钉的,康熙自诩自己功绩不错,但哪有皇帝嫌自己功绩多的。

    太子看着乾清宫里一溜的阿哥,连十六阿哥都已经上朝了,他的压力真的不小。

    “对于海外的事,你们怎么看?”

    太子胤礽率先开口。

    “儿臣认为如今是大争之世,洋人都在海外占地为王,大清也当前去分一杯羹。”

    康熙颔首,刚要点名胤禛,就见太子接着道:

    “儿臣愿为汗阿玛的眼睛,前往海外,为大清开疆拓土,效仿先祖创一番功绩。”

    康熙深深地看了太子一眼,似乎看穿了胤礽的算计,“此事不可再提。”

    胤礽心中大安,汗阿玛留在他京城,说明还没有动过更换储君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