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杏坛一笑 > 第15章 跟《西游记》学做老师(一)

杏坛一笑 第15章 跟《西游记》学做老师(一)

    所谓的经典,就是适合不同的人阅读,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经典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散发出历久弥新影响力。《西游记》可谓经典中的经典,它在华人圈的影响力无可企及。《西游记》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是传播最广的一部经典着作,没有之一。从我们教育的角度来解读,《西游记》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教育即陪伴,跟着《西游记》学做好老师。

    一、无条件接纳

    在《西游记》中,唐僧带领三位徒弟结成一个取经团队,共赴西天圣经,求取大乘佛经。且不说山高路远,狼虫虎豹,妖魔鬼怪的路途艰险,单手下那三个徒弟就让人高兴不起来。在这个团队中,唐僧的三个徒弟个性鲜明,也着实让唐僧头疼:孙悟空神通广大,但桀骜不驯,不服管教;猪八戒听话,但贪婪慵懒,顽性未泯;沙和尚安守本分,但百无一用,只会挑挑担子陪师父解解闷。但是,唐僧有什么办法呢?无条件接纳。我们老师的处境和唐僧是多么相似。我们也在朝圣,我们也是虔诚的取经人。所不同的是唐僧要取的是佛教经书,我们要取的是教育真经:把学生教出好成绩,把班级带出好名次,在各项评比中争第一……我们要受到各种各样的纷扰,各种非教学任务纷至沓来,让我们应接不暇,关键是班里的学生也不让人省心。仔细想一想,唐僧的三个徒弟像不像我们班里的三类问题学生?

    正像师徒到达西天之后悟空说的那样:两不相谢。彼此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

    二、不要高估自己

    老师高估自己的本领,试图让学生脱胎换骨,那几乎不可能。虽说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但一般来讲工程师针对的是没有生命的事物。学生的灵魂是不可塑造和加工的。

    不要试图去和学生作斗争,把学生改造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模样。如果我们老师高估自己的本领,试图让学生脱胎换骨,那几乎不可能。老师不是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针对的是没有生命的事物。学生的灵魂是不可塑造和加工的。

    三、无声息影响

    学生的影响,也是无时不在进行,无处不在发生。只是需要等一等,才能看到教育的效果和影响的效应。教育就是相互陪伴,我们在培养成就学生,学生也在影响成全我们。我们教学生感恩,同时也要感谢学生。

    四、不预设期待唐僧师徒四人每个人都希望修成正果,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佛。唐僧悟空成了佛固然好,八戒和和尚成了净坛使者、金身罗汉也不错。虽然都抱有修成正果解脱苦厄的初衷,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如愿,我们必须接受生活的无限可能,接受生活的复杂多样性。我们尽心尽力,希望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教育不是万能。我们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考100分,考80分、60分也挺好。我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考第一名,只要不掉队就行。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送入清北,普通的本科、专科也能成就学生。我们无法让每个学生成名成家,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也是社会的需要,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创造社会价值。无法预料前进的路,也无法预测每个人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