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别动,这个童养媳不好惹 > 第234章 准备烘焙吃食

别动,这个童养媳不好惹 第234章 准备烘焙吃食

    这些人签订身契时,可没有月钱。苏家想给就给,不给她们也无言,不过是求个地方能吃饱饭罢了。

    当然,一般主家经济好些,总会给些月钱,给他们自赎其身一个希望,这才能更用心做事。

    苏木兰自己就是童养媳出身,伺候了陈家人八年,为了脱身她都只要了一两银子就算了。

    工钱?能给顿饱饭都会感激陈家了。

    苏木兰原身有过这样的经历,自然不会苛待这些下人,尽管只是些粗使,仍然允诺给她们月钱。

    四个丫头月钱两百文,负责内院屋舍的扫洒。正房、东西厢房、倒座房一人负责一处。

    洪氏既然擅长厨艺,苏木兰就让她为厨娘。她的月钱最高,却是五百文。洪氏娘朱氏做为帮厨,月钱三百。

    虞婆子擅长针线,就安排她负责全家上下缝缝补补,住在外院兼传话婆子。

    考虑到于氏不太敢使唤叶雾,苏木兰就将另一个看起来憨厚的仆妇唐嫂子,分给了于氏随她吩咐。

    虞婆子和唐嫂子月钱也是三百。

    叶雾被苏木兰调到正房,与叶雨搭伴。

    于氏又笑着说让她给几个丫头起名。苏木兰懒得费这个精神,就将她们排在叶雨六人之后,唤作七儿、八儿、九儿、十儿。

    众人听得想笑,又不敢笑,各自憋得辛苦。几个丫头新来,也不敢说什么,俱都恭敬应诺,正式见过苏家几个主人。

    九儿是洪氏的女儿,朱氏的外孙女,三人虽然执事不同,却都在东厢房。只因灶房设在东厢的耳房。

    叶雨仍然是管事大丫头,负责每月到苏喜儿那领银子,发给众人月钱。叶雾做为叶雨副手。

    如今有了正经厨娘,叶云、叶月则被苏木兰调去负责后罩房,打理苏家仓库以及照料那些多肉植物。

    内院的人手都被苏木兰分派得条理清晰,各守其职,无人不服。

    众人有了明确的任务和职责,也就安下心来各自忙碌。

    外院中,杨小五性子安分、言语稳重、勤快纯朴,作为门童极为合适。

    杨小幺虽然未读过书,却有些聪颖,已经跟着苏小柏、李凡去高阳书院了。苏小柏办理入院文书,李凡则要单独考试。

    杨静昨日仔细看了几个商铺子,又将价格,铺子大小等详细说明,苏木兰就定了一处让王三孩儿陪她把铺子赁下。

    苏木兰安排好了内院各人,杨静也兴冲冲的带着契约回来。既然租好了商铺子,苏木兰就将卤菜、泡菜、腌菜方子给了她。

    杨静领了银子、方子,又风风火火的出去采买。苏木兰给她每月五百工钱,又允诺了百分之一的干股,她怎能不干劲儿十足?

    外院、内院这些人的工钱加在一起,每月就要支出八两银子。苏木兰想了想,又决定给于氏、喜儿、小柏三人月钱,每人四两。

    这么一来,每年月钱支出就是两百两。暂时来说,这么些人也足够用了。

    青牛、林捕快的工食银自有县衙出,倒不必她管。

    只有李凡是个例外。苏木兰替他交学费也算投资。请他做账房、伴读一年也要付十二两银子的工钱。

    只不过苏木兰没料到这高阳书院,学费竟然这么贵,哪怕李凡通过考试,一年也要两百两银子。

    这还不算两人在书院的其他耗费。读书,果然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得起。

    青牛今日大早已经去了县衙,自有江承彦安排他当差。因为他要替谢承安管理皂班,便住在县衙吏舍,不回苏宅了。

    将众人安排完毕,也到了正午,苏木兰略作歇息又琢磨起赚钱的路子。

    叶雨早上带回来的糕点,她每样都尝试过,却是感觉味道一般,种类也少。

    这倒不是说没有更好的糕点,只是更为精细的吃食一般的富户都吃不起,更不要说普通百姓了。

    而且这些糕点的做法多是蒸煮、油炸,却是没有烘焙做法的。这就给了苏木兰机会。

    想到便做,虽然如今没有赚银子的任务,但谁会赚银子咬手?

    治理安澜县,并不急于一时,况且她不过是辅助谢承安。看样子这位知县大老爷有阵子好忙的,这个时间不如琢磨些赚钱法子。

    想要烘培吃食,那首先要有烤箱。现代烤箱是不用想了,空间里倒是有冰箱。

    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

    苏木兰理了理思路,先是写了个清单,然后着叶雨带着王四孩儿、王五孩儿去采买。

    王三孩儿这两天需要跟着杨静忙卤菜铺子的事。

    因为这两人不识字,只得让叶雨去采买,他们两个负责将清单上的物品运回来。

    叶雨需要先去找土工行,雇佣两个泥瓦匠,用土法做双层烤炉。再找煤炭行买些炭火回来,这个温度比柴木高,烟尘少。

    然后,再找铁匠按苏木兰的图纸打造几个烤架子,以及烤炉灶门。

    最后再去面铺子、果铺子、药铺子、粮油铺子等,买些做糕点的原料。

    至于牛奶,空间的冰箱就有,暂时倒不必花这个银子。

    只因牛奶这东西在安澜县比较金贵,而且多数已经做成奶制品供有钱人家食用。

    糖、鸡蛋、黄油、酵母等也是必不可少的。酵母在这里有两种,因原料不同而称为麦曲、米曲。

    馅料方面也买些肉松、豆沙之类的备用。得益于前朝为游牧民族出身,却是使得本朝百姓也有了肉松、奶酪这些吃食。

    据说肉松做为前朝特有的军粮,对其征服四方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用牛肉紧火煮透,加入辅料再煮至软烂,取精肉沥干水分,用手揉碎成细丝。然后再入锅炒制烤干,再揉成更细的丝绒状。

    这样的肉松,配合牛奶、马奶提供给将士足够的热量争战,自然是战力出众。

    当然,本朝极为重视耕牛,自然不会用牛肉制作肉松。一般都是用猪肉替代,口感也不差。

    虽是猪肉制的肉松,仍然是价格颇高,不是普通百姓吃得起的。苏木兰买来不过是当做馅料,制作肉松烤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