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表妹有礼 第128章 事出有因
热门推荐:
玄幻长生:从质子到无敌至尊
修真风云录之霜晨月
种田育妖修仙觅长生
荒岛求生,最后我竟然成为了人生赢家?
拒不认亲:重生80带全家逆袭豪门
谍战:我成了最大的特务头子
咸鱼小妾
萧雨慧苏寒
血脉觉醒,小孩哥拉爆短跑界众神
皇宫
夜已经深了,只有明顺帝的南书房还灯火通明。
站在门外伺候的太监和宫女们全部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都是一群混账东西,百姓灾了雪灾,当地官员是干什么吃的,非要弄得民怨沸腾才知道来求朕,早干什么去了,一个两个拿着朝廷给的俸禄,却来糊弄朕,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明顺帝一脸愤怒地坐在龙椅上,下面跪着一脸惶恐的户部和这次遭雪灾的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两位官员。
二人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明顺帝看他二人这副样子,更生气,他一把把手中的奏折扔到了两人面前:“你们好好看看,要不是雪灾严重,当地都出了人吃人的事,你们是不是还要瞒着朕?地方上都有百姓闹起义了,你们倒是只字不提。”
“圣上,臣着实冤枉,本来这次年底回京述职,灾情还没有这么严重,臣本想着把这件事上奏,可是户部的陈大人让臣再等等,所以臣才······”
户部的陈大人见皇帝如此生气,急忙为自己辩解道。
“好你个赵良才,你回来时只是说湖广一带下暴雪不止,或许过了年就好了,谁知道会有这么严重,再说朝廷确定灾情也有一定的程序,岂能凭你一人的臆想就判定是雪灾?陛下还请您相信微臣呐。”
那户部的陈大人一听,立刻跪直身体,也为自己大声辩解。
“你胡说,明明是你说的这点雪不碍事,让我再等等,如今怎么倒是另一番说辞了。”
“你湖广地方那么大,仅凭一两个县城的情况就判定是雪灾,难道不是小题大做吗?
本官好心提醒你,你如今还倒打一耙,真是岂有此理,再说以往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你自己部署不周,做事欠考虑,如今倒怪到我的头上了。”
眼见二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各有借口,明顺帝烦不胜烦,他召来身边的太监,让他去传旨,让英国公和内阁大臣连夜进宫。
圣旨传到英国公府时,李显刚准备睡下,听到院里的小厮说宫里传信让他进宫,他大概猜到又是哪里出事了,再想到前几天那封加急奏折,便明白了大半。
沈清婉已经睡着了,李显从屏风上拿起自己的衣裳,又仔细地为妻子掖了掖被角,这才轻声出去了。
同一时间得到消息的还有英国公府角落里的听竹轩。
原宝从黑衣侍卫手里接过纸筒,那黑衣侍卫又低声说了几句话,原宝点头,不过片刻间,那黑衣身影便消失了。
三皇子还未休息。
书案上那张堪舆图已经被他看了许多遍。
安王上次去的北境之地,他插了一面小旗。
“殿下,宫里有消息传来。”
原宝递上手里的东西。
三皇子接过纸筒,打开。
里面只有简短的几行字。
快速看完,他又递给原宝。
原宝赶忙看一眼,接着熟门熟路地放在了燃着的蜡烛上。
“这······”
原宝有些疑惑。
南方有地方遭了雪灾,他也是这几日才知道,自从年初安王的事情发生以后,朝廷倒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安王没了动静,倒是宋皇后所出的四皇子每日积极游走于御书房。
按照朝廷历来的惯例,灾情的处理是有程序的,一般是地方官员上报给上一级,如果实在严重,会继续上报到京城,可是这次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年前就回了京。
这雪灾却是在年后被报到京城,可见这中间有环节出了差错。
据传消息的人说,这几日,明顺帝脾气十分暴躁,每日上朝的大臣都战战兢兢,生怕一个迁怒到自己身上,小命不保。
“殿下,您看······”
三皇子面色平淡,他伸手拿过一个小旗子,放在堪舆图上湖广的位置。
“我朝处理灾情,历来是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件事本来就应该在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回京述职时说明,这样也好让朝廷知晓,地方官员也可做两手准备。
不过户部可能也没想到雪灾会越来越严重,眼见过了年后瞒不住了,这才赶紧写了加急奏折送进了京。
实际的情况定比信里更严重。”
听完殿下的解释,原宝有些明白了。
“那这件事跟我们有什么直接关系吗?”
原宝继续问。
三皇子沉吟片刻,“这次参加春闱的也有湖广的举人,你去打听一下看一下如今有几人还留在京城,打听一下他们是否知晓此事。另外派两个人去一趟湖广,查一下受灾最重的县,及时与我书信联系。”
“是。”原宝不疑有他,赶紧去了。
三皇子又看了一眼眼前的堪舆图,他伸出细长的手指拨了拨那小旗子。
李显半夜进宫,跟内阁的人围在一起商讨一夜的办法。
要说到有灾情,那首当其冲是灾情上报。
可是据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说辞,他年前回京述职时,虽然有些地方暴雪连连,但是这样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当地官员早有一套熟悉的流程,也不至于此。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回京述职,留在当地的就是副使司,情况越来越严重,他来不及处理,又出了百姓起义的大事,他这才慌了,赶忙写了奏折,加急送到京城。
至于该做的灾情勘察和赈灾物资的发放,一片混乱,救济粮和储备粮也未能及时到位。
百姓们忍无可忍,每天都有大批的百姓饿死,最终才闹了起来。
本来很小的事,硬是拖到今天,成了大事,这要是让南边一些邻国知晓,必将有所行动,还有那些起义的百姓,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些别的念头生出来,于整个朝廷不利。
分析完这些,几人全部沉默。
李显无奈,心里却把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和户部尚书骂了几百遍。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要说这户部尚书,要细究起来,之前跟安王的关系还不错来着。
至于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据说是几年前,宋大将军力荐,才爬到了今天的位置。
内阁的人个个都是人精,仔细一想也会想到这些。
如今几人全部化作哑巴,就看谁先开这个口。
到底是谁的责任,一边是安王,一边是四皇子,谁都得罪不起。
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以表对这件事的重视,派个中间人去,把这件事处理好,安王和四皇子谁也别来沾边,圣上也不会起疑。
夜已经深了,只有明顺帝的南书房还灯火通明。
站在门外伺候的太监和宫女们全部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都是一群混账东西,百姓灾了雪灾,当地官员是干什么吃的,非要弄得民怨沸腾才知道来求朕,早干什么去了,一个两个拿着朝廷给的俸禄,却来糊弄朕,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明顺帝一脸愤怒地坐在龙椅上,下面跪着一脸惶恐的户部和这次遭雪灾的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两位官员。
二人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明顺帝看他二人这副样子,更生气,他一把把手中的奏折扔到了两人面前:“你们好好看看,要不是雪灾严重,当地都出了人吃人的事,你们是不是还要瞒着朕?地方上都有百姓闹起义了,你们倒是只字不提。”
“圣上,臣着实冤枉,本来这次年底回京述职,灾情还没有这么严重,臣本想着把这件事上奏,可是户部的陈大人让臣再等等,所以臣才······”
户部的陈大人见皇帝如此生气,急忙为自己辩解道。
“好你个赵良才,你回来时只是说湖广一带下暴雪不止,或许过了年就好了,谁知道会有这么严重,再说朝廷确定灾情也有一定的程序,岂能凭你一人的臆想就判定是雪灾?陛下还请您相信微臣呐。”
那户部的陈大人一听,立刻跪直身体,也为自己大声辩解。
“你胡说,明明是你说的这点雪不碍事,让我再等等,如今怎么倒是另一番说辞了。”
“你湖广地方那么大,仅凭一两个县城的情况就判定是雪灾,难道不是小题大做吗?
本官好心提醒你,你如今还倒打一耙,真是岂有此理,再说以往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情况,你自己部署不周,做事欠考虑,如今倒怪到我的头上了。”
眼见二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各有借口,明顺帝烦不胜烦,他召来身边的太监,让他去传旨,让英国公和内阁大臣连夜进宫。
圣旨传到英国公府时,李显刚准备睡下,听到院里的小厮说宫里传信让他进宫,他大概猜到又是哪里出事了,再想到前几天那封加急奏折,便明白了大半。
沈清婉已经睡着了,李显从屏风上拿起自己的衣裳,又仔细地为妻子掖了掖被角,这才轻声出去了。
同一时间得到消息的还有英国公府角落里的听竹轩。
原宝从黑衣侍卫手里接过纸筒,那黑衣侍卫又低声说了几句话,原宝点头,不过片刻间,那黑衣身影便消失了。
三皇子还未休息。
书案上那张堪舆图已经被他看了许多遍。
安王上次去的北境之地,他插了一面小旗。
“殿下,宫里有消息传来。”
原宝递上手里的东西。
三皇子接过纸筒,打开。
里面只有简短的几行字。
快速看完,他又递给原宝。
原宝赶忙看一眼,接着熟门熟路地放在了燃着的蜡烛上。
“这······”
原宝有些疑惑。
南方有地方遭了雪灾,他也是这几日才知道,自从年初安王的事情发生以后,朝廷倒是安静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安王没了动静,倒是宋皇后所出的四皇子每日积极游走于御书房。
按照朝廷历来的惯例,灾情的处理是有程序的,一般是地方官员上报给上一级,如果实在严重,会继续上报到京城,可是这次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年前就回了京。
这雪灾却是在年后被报到京城,可见这中间有环节出了差错。
据传消息的人说,这几日,明顺帝脾气十分暴躁,每日上朝的大臣都战战兢兢,生怕一个迁怒到自己身上,小命不保。
“殿下,您看······”
三皇子面色平淡,他伸手拿过一个小旗子,放在堪舆图上湖广的位置。
“我朝处理灾情,历来是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件事本来就应该在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回京述职时说明,这样也好让朝廷知晓,地方官员也可做两手准备。
不过户部可能也没想到雪灾会越来越严重,眼见过了年后瞒不住了,这才赶紧写了加急奏折送进了京。
实际的情况定比信里更严重。”
听完殿下的解释,原宝有些明白了。
“那这件事跟我们有什么直接关系吗?”
原宝继续问。
三皇子沉吟片刻,“这次参加春闱的也有湖广的举人,你去打听一下看一下如今有几人还留在京城,打听一下他们是否知晓此事。另外派两个人去一趟湖广,查一下受灾最重的县,及时与我书信联系。”
“是。”原宝不疑有他,赶紧去了。
三皇子又看了一眼眼前的堪舆图,他伸出细长的手指拨了拨那小旗子。
李显半夜进宫,跟内阁的人围在一起商讨一夜的办法。
要说到有灾情,那首当其冲是灾情上报。
可是据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说辞,他年前回京述职时,虽然有些地方暴雪连连,但是这样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当地官员早有一套熟悉的流程,也不至于此。
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回京述职,留在当地的就是副使司,情况越来越严重,他来不及处理,又出了百姓起义的大事,他这才慌了,赶忙写了奏折,加急送到京城。
至于该做的灾情勘察和赈灾物资的发放,一片混乱,救济粮和储备粮也未能及时到位。
百姓们忍无可忍,每天都有大批的百姓饿死,最终才闹了起来。
本来很小的事,硬是拖到今天,成了大事,这要是让南边一些邻国知晓,必将有所行动,还有那些起义的百姓,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些别的念头生出来,于整个朝廷不利。
分析完这些,几人全部沉默。
李显无奈,心里却把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和户部尚书骂了几百遍。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要说这户部尚书,要细究起来,之前跟安王的关系还不错来着。
至于那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据说是几年前,宋大将军力荐,才爬到了今天的位置。
内阁的人个个都是人精,仔细一想也会想到这些。
如今几人全部化作哑巴,就看谁先开这个口。
到底是谁的责任,一边是安王,一边是四皇子,谁都得罪不起。
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廷以表对这件事的重视,派个中间人去,把这件事处理好,安王和四皇子谁也别来沾边,圣上也不会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