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只想岁月静好,别逼我大杀四方 > 第162章 古代的三姑六婆1

我只想岁月静好,别逼我大杀四方 第162章 古代的三姑六婆1

    在范楼问了小伙计哪里有客栈,小伙计看在丰厚的赏钱的份上,很殷勤的给她说了范楼附近的五六个客栈,她根据小伙计的指点,把这些客栈去了一遍。

    真是没有想到,每家客栈入住都需要户籍文书。

    她当然藏的有自己的户籍文书,上面清楚的显示:出身苏家,父兄姓名甚至父兄的功名和官职。

    不仅有户籍文书,还有和盛淮安的婚书,婚书上则写着夫家姓盛,夫君盛淮安,夫家长辈的名姓和官职。

    这么清楚明白的文书,她哪里能拿出来给客栈做记录?

    最近非常时期,官府查的严,这些客栈哪敢让一个拿不出户籍文书的孤身女子,随意入住?

    从第四家客栈出来时,苏陌来到旁边的一个小酒馆里,郁闷的想买醉。

    小酒馆生意清淡,卖酒的老汉看有客人, 不等她坐下点菜要酒,先陪着笑脸解释:“姑娘,您是吃饭还是喝酒?若是吃饭,有现成的青团和麦饭,若是喝酒,怕是您要失望了,最近别说咱们这种小酒馆,便是大酒楼里,都搞不来酒呢。”

    没酒啊?

    她愣了一会儿,在小酒馆简陋的棚子下面,随便找了个凳子坐下,有气无力的问:“偌大的京都,连一碗酒都买不到?”

    老汉:“谁说不是呢?客人们都这么说!姑娘您有所不知,京都的土酒,一多半是官家作坊里酿制,另外一小半, 是从醉仙楼出来的。官家的作坊出来的酒,是有定额定份的,不好散卖。咱们这些做小买卖的,都是在醉仙楼拿酒,最近说是醉仙楼里最近发现有敌国细作, 官府把醉仙楼给封了, 咱们拿不到酒,自然无法卖给食客们 。”

    醉仙楼算是苏陌相对最熟悉的一个酒楼,醉仙楼的东家不是皇商吗?怎么会有细作?

    今天一天,没有一件让她高兴的事!

    “醉仙楼一个开酒楼的,会有细作?”

    “是啊,谁知道呢,姑娘,要不要来一碗甜醪糟?我家老婆子自己做的,倒也好喝。”

    可她在范楼喝过半碗甜醪糟了,这会儿不想喝。

    算了,她拿出几十个铜钱,请教老人:“老人家可知道,这附近哪里有住的地方?”

    老汉一笑,整张脸像是刚砸开的核桃:“姑娘要住客栈?那边就有,这附近好几家呢!”

    苏陌把铜钱推过去:“不瞒老人家,我初到京都,身边只带了一个小丫鬟,包裹背囊什么的都在丫鬟身上,这会儿丫鬟和我走散了, 我拿不出来户籍文书,老伯你可知道,哪家客栈不要户籍文书和路引也能入住?”

    “哦? 丫鬟怎么能不紧跟着小姐呢?真是没谱!啧啧,姑娘,若是以前,有没有户籍文书这都是小事,不过,最近几个月,官府查的严,没有户籍文书,怕那些客栈还真得不敢让您住呢!最近啊,万一接待了不知底细的客人,客栈是会被封的! ”

    唉!

    苏陌忍不住长叹。

    今天这一天,像是水逆了一样,什么都不顺。

    难道不该在今天离开将军府?

    不,别这么想,这么想的话,还活不活?又不能这样狼狈的回去!

    她把懊悔的情绪强行摁住:“老伯,来一大碗麦饭!”

    “好嘞!”

    大周的麦饭,是各种杂蔬切碎,用玉米面拌了蒸熟,简单的直接泼上蒜汁,讲究的用葱花素油翻炒两下,差不多都是这样。

    一大碗温热的麦饭端上来,闻着麦饭上浓郁的蒜味,她吃不下。

    老伯看她可怜兮兮的:“姑娘若是没地方住,可以去城外的脚店试试,城外查的不严,而且脚店经常有来往驮运东西的力夫,哪里每个人每次都带着户籍文书?只是,脚店住的都是些糙汉子,姑娘您单身一个弱女子, 去脚店怕是不合适。”

    苏陌苦着脸:“实在不行,也只好出城去试试了。”

    俩人正在说话,从门口路过一个胖妇人,手里拿着瓜子,边走边嗑瓜子。

    老汉看到这胖妇人,招呼:“王婆?闲着呢?”

    王婆撇撇嘴:“怎么着?想老娘的鞋底子了?就知道呱嗒老娘,贼老汉!”

    老汉乐呵呵的:“呸,你这老榆树皮!说什么呢?我这里可还有客人呢?”

    王婆往里一看,刚好苏陌掀起帷帽帘纱,尝了一小口麦饭。

    就这么一瞥,王婆便看出苏陌是个绝色。

    “哟!这是谁家的小姐啊?刘老汉?你家的亲戚?”

    刘老汉:“我哪有这个福气?这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 小姐,我老汉哪里有这么高贵的亲戚?”

    苏陌:。。。

    王婆自来熟的往里钻,然后坐在苏陌的对面,上下仔细打量之后,谝着一张嘴,和苏陌攀谈起来。

    苏陌正在郁闷,有个话唠来说话,先开始有点烦,过了一会儿,似乎心里好受了些。

    便也多了几句嘴。

    听到是和丫鬟走散,正在找住的地方,王婆子肥脸上小眼珠一转,语气更加热情:

    “哟!这不巧了?我家倒有两间屋子闲着呢 ,我老婆子每天都打扫,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小姐您若是不嫌弃,先去我家住两天?等您的丫鬟找回来不就好了?”

    苏陌一来没有经验,二来仗着有空间,很多地方也不在意:“这,可以吗?”

    “当然可以啊!我家里就我孤老婆子一人,小姐住我家,最是相宜!”

    刘老汉好心的劝阻:“姑娘,你还是找个正经客栈的好!”

    王婆朝着刘老汉啐了一口瓜子皮:“呸!你个老不死的,老娘赚两个糊口的铜子儿,你就这么眼热?敢来坏老娘的事儿?”

    若是苏陌精明些,听到这儿,就应该站起来走了。

    可她,哪里知道古代这些鳏寡孤独、三姑六婆的厉害?

    她就这么听着,不知不觉的,就被王婆拉起身,跟着王婆离开了刘老汉的小酒馆。

    刘老汉看着苏陌被王婆哄骗着离开,摇摇头,没办法,把苏陌只吃了两三口的一大碗麦饭放到旁边当自己的晚饭,把桌上的铜钱搓到一个大肚子小竹篓里,收拾了苏陌坐的小饭桌,很快就把此事抛到了脑后。

    王婆诱哄着苏陌,顺着刘老汉的小酒馆往里走,几十步后来到一个偏僻而又荫蔽的干果铺子门前。

    “我老婆子可是正经的开店的,喏,整条大街,数我这里的果脯齐全,小姐您尝尝?”王婆殷勤的抓起一把杏干,往苏陌手里塞。

    苏陌推辞不过,便捏了一个,放在嘴里。

    嗯,原生态的杏干,酸甜可口,果然好吃。

    “走,小姐您进屋里瞧瞧,别看老婆子我年纪大了,腿脚也不灵便,可年轻的时候,我可是在大户人家待过的,也是个勤快人,您看这屋子收拾的,是不是很干净?我也不多收小姐的,一天二十文,天公地道的价钱,如何?”

    穿过小干果铺子,是一个小天井院,院子一边搭了一个简易的灶房,对面是三间屋子。

    苏陌看这屋子,三间连在一起,不如她平日住的西屋大,苦笑了一下。

    王婆领着苏陌来到旁边的一个小屋里, 屋里一张木板床,小窗下面一张木桌子,旁边放了两把椅子,一个木架子,上面搭了一条布巾。

    “小姐你若是觉得可以,老婆子这就给您拿干净的被窝褥子?”王婆的胖脸上,鼻子嘴因为太占地方,显得眼睛极小,此刻眼睛亮晶晶的,胖手举到苏陌的脸前,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搓动了几下:“一天二十个铜钱,小姐不如先交两天的?”

    苏陌去了几个客栈,客栈里一般客房,一天有五文的、有十文的, 中等客房一天才二十文,这小屋,连客栈里一般的客房都不如,二十文可不少。

    但是,形势比人强,这老婆子不看她的户籍文书,她也就别挑了。

    苏陌嗅到屋子里若有似无的霉味, 转悠了一下午,腿都是疼的,天快黑了,今天先这样吧:“阿婆,我大概只能住一天。先给您一天的房钱吧。”

    明天,明天继续想办法,实在不行,那就出京都,往镇子上走。

    她从袖子里几个铜板几个铜板的往外摸,凑够了二十个铜板。

    王婆仔细盯着苏陌的手腕,看不出这小姐的袖袋里还能装多少银钱, 胖脸笑嘻嘻的:“也成!那就一天一交!小姐您等着,我这就去给您铺床!”

    收了二十个铜板,王婆手脚麻利的从旁边的屋子里抱出一床被褥,边说话,边把床铺好。

    “小姐您看,是不是很干净?”王婆说话拽得很,她虽是孤老婆子,但是,家里经常有贵人光临,所以收拾的干净的很。

    苏陌点点头,她只是要一个名义上能藏身的地方,反正又不会真的躺上去睡觉,干不干净的,她并不在意。

    王婆:“那小姐您歇着,我这就去晚市上买些菜蔬,晚上咱们喝一口,如何?”

    苏陌随口说:“不是说买不到酒吗?”

    王婆笑:“酒馆里是买不到,我有做熟的老主顾,人家自己家里有好酒,我去要一坛,他也不好意思不给!小姐您等着!”

    苏陌点点头,没有在意。

    王婆出了小屋,小眼睛狡黠的眨了眨,回身把屋门关好,从旁边墙上摘下来一个小篮子,穿过小天井,把小小的二门从外面锁住,出了果脯铺子,又把铺子的门从外面锁好,这才提着篮子,直奔巷子尽头,拐了一个弯,来到另外一条街上,在一个黑油漆大门前站住,“啪啪啪”的拍门。

    小院里,苏陌等王婆离开, 闪入空间。

    这一个下午,可真累,主要是心累。

    她接了半杯灵泉水,喝了之后,摊在了小石潭旁边的懒人沙发上。

    这沙发还是前几天,老是蹲在小石潭边看盛淮安泡灵泉水,蹲的不耐烦,特意从那边仓库里找出来的,唉,可真是!

    苏陌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冲动,离开前应该做好准备,最起码,偷偷置办个宅子,或者买个假户籍,一时冲动什么就这么离开了,简直是没苦硬吃!

    作的!

    再一想,青竹天天如影随形的跟着,她哪里能瞒着青竹买宅子和假户籍?算了,反正已经这样了,走一步算一步吧。

    她在这里自怨自艾,将军府那边,已经炸翻了天。

    盛淮放被打够三十板子,盛淮安命人将母亲杨氏送回吉祥苑,然后斥退众人,回到了东屋。

    苏陌若是有事,习惯性的会躲在西屋里间睡觉,所以,盛淮安先开始没有特别在意。

    他回东屋小半个时辰后,觉得那女人火气也该消了,命人去把盛牧从校场唤回来,让盛牧带着猴小弟,去西屋找苏氏。

    最近父亲几乎一天都泡在校场,盛牧便跟着父亲也泡在校场。

    盛淮安在校场有自己屋子,平日里也就换个衣衫什么的,很少用,盛牧便待在这个屋子里。

    校场是将军府的禁地,外人进不来,在这里,他的猴小弟最安全

    今日之事,他还不知道。

    说来稀罕,祖父盛文韬在药庐里住着无聊,便喊人陪他下棋,盛唐、盛飞和淮平都能和他对弈,不过,很轻易的就丢盔卸甲了。

    最小的盛牧, 一个从来没有下过棋的人,忽然显露出下棋的天分,能和盛文韬杀个几盘。

    盛文韬喜出望外,每日里拉着这个小孙子对弈, 尽心尽力的教授,希望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棋搭子。

    盛文韬喜欢静,所以那边吉祥苑和温明居闹腾,盛文韬这边一点消息都没有。

    盛牧被二哥叫回来,路上才知道今日母亲被祖母罚了,二叔被父亲打了,吓了一跳,没有回东屋,抱着猴小弟就来了西屋。

    敲门半天,里面没有动静。

    盛牧弯腰把猴小弟放地上,示意小弟进去看看。

    猴子进屋窜了一圈,出来后抓耳挠腮,吱吱吱吱!急的咬指头!布灵布灵的大眼睛里,溢满了泪水!

    盛牧吃惊,抱着猴小弟跑进去看,屋里果然没人!

    他赶紧往东屋跑,在门外就大喊:“父亲!父亲!”

    盛淮安抬起头。

    盛牧小脸上尽是惊慌:“父亲,母亲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