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逍遥日子 第38章 重回滁州
热门推荐:
如意小农民
科幻天庭:试炼时代
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
伊塔之柱
高手下山,我家师姐太宠我了
被判无妻徒刑,傅总拿着孕检单哭疯
那年华娱
制卡师:我的卡牌无限连锁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经过家中变故后,谢文最渴望的就是学习武功,但他没钱请师父也没有那个时间。现在大仇得报又遇到高人,多年心愿得到满足,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但奈何岁月蹉跎,十七岁早过了习武的黄金年龄,眼下只有勤能补拙多下苦功。
时间一晃来到冬月初一,凌云道长带着赵易、谢文出发了。赵易建议先去马家镇,再奔江宁府,然后去滁州。凌云道长岂能不懂徒儿重走来时路的心思,他也想看看这一路还有什么恶人,能不能找到怀着易儿骨血的燕云。
到马家镇,赵易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宋捕头,宋捕头说只见过燕云一次。燕云交给他两千两银子,求他想方设法救出谢文,之后再也没见到她的踪迹。
她怎么会有那么多银子,一定是干起了老本行。赵易心中一痛,满怀失望之情踏上去江宁府的行程。
到江宁府他想寻找大壮他们开设的镖局,但偌大的江宁府镖局二十多,打听几天也没打听到“猴子”、“大壮”和“竹竿”,也没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凌云道长说这些人肯定已改姓更名,遇到外人打听更如惊弓之鸟,根本不敢轻易露面。万般无奈之下,赵易只得放弃寻找。
“说来也怪,易儿一路遇到那么多事,咱们怎么什么事都没有?”凌云道长有些失望。
“人多势众呗。”赵易说道。
“仙长仙风道骨,不怒自威,那些小贼一见就怕了,谁还敢来触霉头?”谢文笑道。
“哈哈,就你小子嘴甜,晚上再教你几招。”凌云道长哈哈大笑。
“就你会拍马屁。”赵易白了他一眼。
“非也,非也。小的要是有仙长一丢丢本事,早除暴安良去了。”谢文笑道。
“你小子的本事也不小,胆子嘛更大,单枪匹马敢杀两个江洋大盗。”凌云道长笑道。
“谢谢仙长夸奖,仙长什么时候教小的一些绝学,以后也好保护公子。”谢文笑道。
“你小子贪心不足啊。饭要一口一口吃,功夫也要一点一点学,贪多嚼不烂。你现在年纪大了,身子骨硬,有些功夫学不了。贫道多教你些实用的拳脚打斗之技,应付一般的贼人足够。”凌云道长说道。
“多谢仙长。”谢文眉开眼笑的说道。
从江宁府到滁州这一路,凌云道长指点赵易与市井乡民攀谈交流,探查吏治,访查民俗民风,闲暇时候传授谢文功夫,每天都过得很快很充实。
一路上路过州府、县城、镇店与乡村,虽有规模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但总体情况相差不大。大宋开国六十余年,世道还算太平,但绝大部分百姓整日劳作仅仅混个温饱而已,遇到旱涝之灾或病虫害就会饥民遍地。这还是以富庶名扬天下的江南,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大宋所谓的繁荣远非后人想象的那样,一个繁华的汴京并不能代表大宋所有郡县。
望着田间寒风中依旧劳作的庄稼人,赵易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大宋朝最苦的是他们,担负着沉重的赋税和劳役。纵观两宋,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高达百余次,喊得最多最响亮的口号是“均贫富”。
凌云道长看着赵易宁起的眉头,明白他心中所感。几十年的沧桑岁月,他经历过战争的残酷,见过流离失所的百姓。世间有太多的不平与悲哀,有太多的委屈与无奈。相比一般人而言他承受的痛苦更多,为了结义大哥留下的血脉易儿他被迫离开军营,最后辗转到天台山做了道士。
谢文没注意到他们的异常,心思全扑在练功上,每天早起晚睡练,一得闲暇也练,有一次骑在骡子上睡着了差点掉下来。
西北风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吹得路上行人也日渐稀少。从江宁府出来十天后他们到达滁州。此时已近腊月,滁州城内做买做卖的商贩越来越多,市面上逐渐喧嚣热闹起来。
郑记杂货铺的郑掌柜正指挥伙计们在门前悬挂大红灯笼,不经意间看见一个少年公子站在不远处看着杂货铺的牌匾,他先是一愣,再揉揉眼睛仔细看去,兴奋的大叫一声:“赵公子,真的是你!”
“大叔一向安好。”赵易上前深施一礼。
“好好,公子也安好。”郑掌柜抱拳还礼后,抢步上前紧紧拉住赵易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嘴里喃喃说道,“半年多不见,公子瘦了,一定是读书累的。”
赵易客气两句,给师父、谢文与郑掌柜双方做了介绍。
“多谢郑掌柜在小徒落难时出手相助。”凌云道长对郑掌柜打了个稽首。
“仙长说的哪里话,令徒大才,不仅满肚子文章而且做生意也没人能比,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快往里请。”郑掌柜看到赵易师父亲临,忙不迭把他们往里让。
待凌云道长等人穿过店铺来到后院厅堂落座,郑掌柜急忙吩咐伙计上茶,上香茶。
“大叔,最近生意可好。”赵易笑道。
“好好,新近在城内开了三家分号。等过完年后,准备去周边的县城开分号。”郑掌柜满脸的笑意。
“祝郑大叔财源广进,日进斗金。”赵易恭喜道。
“公子真会说话,不像我等人粗话也糙。今天见到你们我高兴得都不知说什么好,等会我叫厨房准备一桌饭菜算是接风宴。”郑掌柜笑道。
“如此叨扰于心不忍,我们见掌柜一面就走。”赵易笑道。
“不行,绝对不行。你们远道而来,如果招待不周,我对不起公子,传出去我在街坊邻居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吃饭的事就这么定了,住店的事我这就让伙计去办。”郑掌柜一锤定音。
“多谢大叔盛情款待。”赵易起身抱拳施礼。
“哎呀,公子太客气就见外了。”郑掌柜笑道。
“大叔,我想问你一件事。”赵易露出来此的目的。
“公子请讲。”
“五尖山的贼人抓到多少?”
时间一晃来到冬月初一,凌云道长带着赵易、谢文出发了。赵易建议先去马家镇,再奔江宁府,然后去滁州。凌云道长岂能不懂徒儿重走来时路的心思,他也想看看这一路还有什么恶人,能不能找到怀着易儿骨血的燕云。
到马家镇,赵易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宋捕头,宋捕头说只见过燕云一次。燕云交给他两千两银子,求他想方设法救出谢文,之后再也没见到她的踪迹。
她怎么会有那么多银子,一定是干起了老本行。赵易心中一痛,满怀失望之情踏上去江宁府的行程。
到江宁府他想寻找大壮他们开设的镖局,但偌大的江宁府镖局二十多,打听几天也没打听到“猴子”、“大壮”和“竹竿”,也没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凌云道长说这些人肯定已改姓更名,遇到外人打听更如惊弓之鸟,根本不敢轻易露面。万般无奈之下,赵易只得放弃寻找。
“说来也怪,易儿一路遇到那么多事,咱们怎么什么事都没有?”凌云道长有些失望。
“人多势众呗。”赵易说道。
“仙长仙风道骨,不怒自威,那些小贼一见就怕了,谁还敢来触霉头?”谢文笑道。
“哈哈,就你小子嘴甜,晚上再教你几招。”凌云道长哈哈大笑。
“就你会拍马屁。”赵易白了他一眼。
“非也,非也。小的要是有仙长一丢丢本事,早除暴安良去了。”谢文笑道。
“你小子的本事也不小,胆子嘛更大,单枪匹马敢杀两个江洋大盗。”凌云道长笑道。
“谢谢仙长夸奖,仙长什么时候教小的一些绝学,以后也好保护公子。”谢文笑道。
“你小子贪心不足啊。饭要一口一口吃,功夫也要一点一点学,贪多嚼不烂。你现在年纪大了,身子骨硬,有些功夫学不了。贫道多教你些实用的拳脚打斗之技,应付一般的贼人足够。”凌云道长说道。
“多谢仙长。”谢文眉开眼笑的说道。
从江宁府到滁州这一路,凌云道长指点赵易与市井乡民攀谈交流,探查吏治,访查民俗民风,闲暇时候传授谢文功夫,每天都过得很快很充实。
一路上路过州府、县城、镇店与乡村,虽有规模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但总体情况相差不大。大宋开国六十余年,世道还算太平,但绝大部分百姓整日劳作仅仅混个温饱而已,遇到旱涝之灾或病虫害就会饥民遍地。这还是以富庶名扬天下的江南,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大宋所谓的繁荣远非后人想象的那样,一个繁华的汴京并不能代表大宋所有郡县。
望着田间寒风中依旧劳作的庄稼人,赵易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大宋朝最苦的是他们,担负着沉重的赋税和劳役。纵观两宋,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高达百余次,喊得最多最响亮的口号是“均贫富”。
凌云道长看着赵易宁起的眉头,明白他心中所感。几十年的沧桑岁月,他经历过战争的残酷,见过流离失所的百姓。世间有太多的不平与悲哀,有太多的委屈与无奈。相比一般人而言他承受的痛苦更多,为了结义大哥留下的血脉易儿他被迫离开军营,最后辗转到天台山做了道士。
谢文没注意到他们的异常,心思全扑在练功上,每天早起晚睡练,一得闲暇也练,有一次骑在骡子上睡着了差点掉下来。
西北风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冷,吹得路上行人也日渐稀少。从江宁府出来十天后他们到达滁州。此时已近腊月,滁州城内做买做卖的商贩越来越多,市面上逐渐喧嚣热闹起来。
郑记杂货铺的郑掌柜正指挥伙计们在门前悬挂大红灯笼,不经意间看见一个少年公子站在不远处看着杂货铺的牌匾,他先是一愣,再揉揉眼睛仔细看去,兴奋的大叫一声:“赵公子,真的是你!”
“大叔一向安好。”赵易上前深施一礼。
“好好,公子也安好。”郑掌柜抱拳还礼后,抢步上前紧紧拉住赵易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着,嘴里喃喃说道,“半年多不见,公子瘦了,一定是读书累的。”
赵易客气两句,给师父、谢文与郑掌柜双方做了介绍。
“多谢郑掌柜在小徒落难时出手相助。”凌云道长对郑掌柜打了个稽首。
“仙长说的哪里话,令徒大才,不仅满肚子文章而且做生意也没人能比,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快往里请。”郑掌柜看到赵易师父亲临,忙不迭把他们往里让。
待凌云道长等人穿过店铺来到后院厅堂落座,郑掌柜急忙吩咐伙计上茶,上香茶。
“大叔,最近生意可好。”赵易笑道。
“好好,新近在城内开了三家分号。等过完年后,准备去周边的县城开分号。”郑掌柜满脸的笑意。
“祝郑大叔财源广进,日进斗金。”赵易恭喜道。
“公子真会说话,不像我等人粗话也糙。今天见到你们我高兴得都不知说什么好,等会我叫厨房准备一桌饭菜算是接风宴。”郑掌柜笑道。
“如此叨扰于心不忍,我们见掌柜一面就走。”赵易笑道。
“不行,绝对不行。你们远道而来,如果招待不周,我对不起公子,传出去我在街坊邻居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吃饭的事就这么定了,住店的事我这就让伙计去办。”郑掌柜一锤定音。
“多谢大叔盛情款待。”赵易起身抱拳施礼。
“哎呀,公子太客气就见外了。”郑掌柜笑道。
“大叔,我想问你一件事。”赵易露出来此的目的。
“公子请讲。”
“五尖山的贼人抓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