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第52章 第52集《妙法莲华经》
热门推荐: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异界召唤之武镇天下
带着荒田回过去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柯学:我的恋爱标准没有问题!
这一世,恋爱狗都不谈
天域丹尊
季汉刘璋
全职大主播:开局魔都五套房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零七面,我们看最后一行,讲到四趣的余报。这一段是佛陀在讲完〈譬喻品〉以后跟我们做一些提醒。对于《法华经》的流通,佛陀提出两个重点:第一个,要有利益众生的因缘;第二个,不要虚妄地宣传。
什么叫有利益的因缘呢?在本经来看要有两个重点,你要么智慧很高,你要么信心具足,都可以。你说我这个人没有智慧,但是我一听《法华经》我就欢喜,我就愿意读诵,虽然我不懂,但是我就欢喜,也可以。那如果这个人是既没信心又没智慧,那你就拿佛法里面的三皈五戒给他听就好,拿业果、空性的思想就好,你千万不要一开始给他《法华经》。因为这种不思议境,他很容易不信而生谤或者谬解而生谤,这个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佛陀警告末世的弘法者或者菩萨一定要怎么样?观机逗教。如果有一个人他不信,他可能起瞋心,善根不够,甚至于出言毁谤,在佛教界产生重大影响,使令很多人对《法华经》失去信心,这个过失就很重。
前面讲到它的过失有三种正报:地狱、畜生、人道。那么这三种正报结束以后剩下余报,就像地震过后还有余震,这个势力相对就比较少。这个地方有两段。我们看经文。
常处地狱 如游园观
在余恶道 如己舍宅
驼驴猪狗 是其行处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 聋盲瘖痖
贫穷诸衰 以自庄严
水肿干痟 疥癞痈疽
如是等病 以为衣服
身常臭处 垢秽不净
深着我见 增益瞋恚
淫欲炽盛 不择禽兽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这个人从地狱到畜生,从畜生到人类,从人类出来以后,他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
我们前面说过,他要是堕落到痛苦的果报也就罢了,因为痛苦是暂时的。我们比较怕的是他断了善根,障道。一个人障道以后,他即便从罪业出来,因为没有善根力,就很容易又再堕落。所以,他这个人因为善根力、福德力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他即便在人道里面受的罪业结束以后,他还有一些剩余的势力。什么势力呢?他以后的生命“常处地狱”,就好像在游自己的花园这么的频繁,或者说“在余恶道”。“在余恶道”是什么呢?就是三恶道扣掉地狱,就是饿鬼跟畜生。堕入饿鬼跟畜生就像自己家里,那更频繁,在家里面是比在花园更频繁。总而言之就是这个人很容易堕三恶道的意思,因为他内在的善根受到破坏,愚痴闇钝;再者,他也不能见佛,也不能闻法。
所以这个人他就很容易造罪。这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经常堕三恶道了。那他怎么办呢?他就只能做驼驴猪狗这种畜生。这是不得自在的,都是要为别人服劳役的,或者要被人家食用的。“是其行处”,是它的生命的活动范围。“谤斯经故,获罪如是。”这个地方讲到三恶道的余报。
有些人他稍微好一点,他的余报可能是做人,但是这个人也好不到哪去。“若得为人,聋盲瘖痖”,就是六根不具。“贫穷诸衰”,这个诸衰就是容貌丑陋,“以自庄严”,贫穷跟丑陋来当作生命的受用。或者说“水肿干痟”,身体水肿或者是身体特别的消瘦,总而言之循环系统不好。“疥癞痈疽”,身体有恶疮或者痈疽,就是有大片的泛红的毒疮。“如是等病,以为衣服。”这种皮肤病的病痛是不离开他的色身。“身常臭处,垢秽不净。”这个就是他卑贱的果报,这是指外在的情况。
这以下讲内心。“深着我见。”这个我见是所有烦恼的根本,一个人有“我”以后,他就很能跟人家对立,别人讲什么话,他就很容易站在对方的对立面,所以他就有两种后果:“增益瞋恚”,瞋心很重,要么淫欲心很重,重到甚至于不择禽兽。“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这个地方讲到毁谤《法华经》。毁谤《法华经》等于是断了三宝的种子。当然,毁谤《法华经》的罪是有轻重差别,虽然同样毁谤。
第一个,约心,你当时的心态。我们最怕的就是邪见的心,因为邪见的心特别坚固,第一个是邪见心;第二个是瞋心,瞋心是排第二个;然后才是愚痴,愚痴是第三个。就是看你这个时候只是一时的失念、一时的失言,还是你这个毁谤是有一种长久的累积而产生一种邪见。这第一个,约心。
第二个,约境。就是你在整个佛教界跟社会上是不是有很高的影响力,就是你这句话讲出去,对整个佛教、对众生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最怕是什么?你讲话还没关系,就是怕怎么样?你做成书。这个书本一流通,那不得了,那几千几万年,这本书只要在,你的罪报就很难出来了。约外境,就是他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有多深。
第三个是关键,相续。就是你造了以后的心态,有没有忏悔。你可能年轻的时候毁谤了正法,有心有境;如果你在死亡之前忏悔了,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是你在死亡之前有没有忏悔,真诚地忏悔。其实以佛法来说,忏悔永远不嫌太迟,但关键要在死亡之前。所以这个罪报的轻重差别,可从心、境、相续三方面来看。
我们看智者大师。天台宗要修止观之前,一定有一个道前基础,除了修皈依以外,一定要勤修忏法。为什么?如果你一个人散散乱乱,也不是真的想要用功,那也就算了;如果你真的要一心行道的时候,一定要扫除障碍。如果说,我今生也没造什么罪,是的!但我们不知道我们无量劫之前,可能有谤过法,尤其是谤法跟五逆,尤其是谤法又比五逆更厉害。就是说,我们可能无量劫在某一个时段谤过法,结果到三恶道去了,经过辗转的痛苦。但是我们知道,谤法的后作用力是很长的,后遗症很长的。你看,一个人一听经就打瞌睡,听完经精神又来了,想要修学佛法就有事情障碍,这个就是障道。所以你稍微用心一点就知道,你的身口意只要跟三宝接触,就隐隐约约有一种力量在障碍你,这肯定跟谤法有关系,障道。今天如果说你不拜忏,那你的修行就永远事倍功半。尽管你很用功,但是前面的石头就给你挡住了。
所以天台智者大师建议我们修学者,最好一辈子修一次忏法。当然它没有期限,它是以见好相为期。就是你一定要拜八十八佛、拜大悲忏,拜到梦中见到自己在洗澡,或者是见花、见光,见佛菩萨那最好。就是你一辈子在临终之前,“愿我临终无障碍”。愿我临终无障碍不只是你心中的期望,你要去修的,这不是靠运气的。就是说,你最好在死亡到来之前找一个时间好好拜忏。弘一大师说,见好相为期可能标准太高,就拜一年。你一天拜一部,专心地拜,拜满一年,至少你的障道因缘就消掉了,能够见到好相最好。就是怎么样?就是怕障道。
佛法最怕障道。当你跟圣道相应的时候,你自然能够灭罪。但是你圣道没有生起之前,最怕是我们的心在念佛的时候,我们的心跟佛号中间有一道墙壁障在那里,你这个佛号怎么念都念不进去了。这个墙壁不打掉你怎么念呢?你只要跟佛号相应那就不怕了,心与佛合、心与道合,那生死罪业就可以灭了。最怕就是你的心没有接触佛号之前被你的障道给障住了,这个最怕了。所以天台宗的勤修忏法是有道理的。
丑四、大悲莫说
佛陀做个总结。看经文。
告舍利弗 谤斯经者
若说其罪 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 我故语汝
无智人中 莫说此经
这以下把这个毁谤的业因做一个总结。佛陀告舍利弗,毁谤《法华经》一佛乘的妙法,我如果要详细地说明他的罪障,那是“穷劫不尽”。因此我要慎重地告诫汝等,在未来世中,“无智人中,莫说此经”。这个人没有大乘的慧根,也没有大乘的信心,你千万不要跟他讲《法华经》,免得不信或谬解生谤。
蕅益大师说,佛陀为什么要讲这么重的罪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要我们末世弘法观机。就是你今天不要说,我觉得学《法华经》很好。对你是很好,但是你不能随便地不看根机就弘传。这第一个,弘法观机。第二个,令知避祸。让一般人知道避祸。我们对于甚深微妙法,你即便不相信都可以,但是你要怎么样?你要批评之前,请你谨言慎行。
在菩萨戒,对于甚深微妙法提出两点的说明。就是说,在我们菩萨修学过程当中,遇到一个甚深微妙法,我们没办法理解,应该怎么办呢?佛陀说没关系,你做两件事,你就可以安然的度过。
第一个,自处无知。我们要相信我们自己是有所不足的。就是这个法门太深了。为什么说一念心性又非空非有,又即空即有,“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就是非空非有。这种中道思想的确深妙,但没关系,我们站在谦卑恭敬的心,自处无知,就是我的水平太低了。这第一个。
第二个,仰推如来。很多时候我们对法的信心来自于对人。我们对佛修皈依,我们相信佛陀说的话是真理。很多人说修学佛法依法不依人,其实我们现在这种水平没有资格讲依法不依人,我们是依人又要依法。我举一个例子。
很多的学者对佛教很多批判,蕅益大师跟印光大师对佛教有很多的开导,这两个你怎么判断呢?当然没办法判断,我们只能相信。你想相信谁?我们为什么相信古德?因为古德是有修有证的,学者他是找资料的。所以我们是因为相信智者大师、相信蕅益大师,我们是先相信人,然后再接受他的法,一般是这样子的。你说我相信佛,佛的境界太高了,所以我们先相信菩萨也可以,以菩萨为善知识。
总之,遇到甚深微妙法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谦卑,第二个皈依。这两种情况,你就能够闻大不谤。这是菩萨戒教我们的两个方法,第一个自处无知,第二个仰推如来。
子二、约大慈门应为善人说 分二:丑一、明五双善人可为宣说;丑二、总结可说之相
前面是约大悲门,约大悲门莫为恶人说。这以下是约大慈。就是说这个人大乘善根成熟了,那你应该要及时为他宣说,让他增上。
丑一、明五双善人可为宣说 分五:寅一、过现一对;寅二、上下一对;寅三、内外一对;寅四、自他一对;寅五、始终一对
这以下有五双,明五双善人。五双就是有十种人,有十种情况是可以跟他说大乘妙法的。五双等于分成五科。
寅一、过现一对
第一科,过现一对。看经文。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过现一对,第一个是讲现,现世的慧根。说这个人“若人利根”,具足大乘善根。怎么知道呢?它有三个判断点:第一个,“智慧明了”。他对于中道的实相有清楚的理解。第二个,“多闻强识”。他不但对中道实相,他对于唯识、中观这种权法也能够通达,他还广学多闻。第三个,志求佛道。他有远大的目标,菩提愿。
这种人就是他今生栽培非常充足。智慧观照力、誓愿力,这个大乘佛法的两大指标,一个智慧,一个志向,这两个都具足。那这种人当然是你直接跟他讲《法华经》,他一定会马上信入的。就是今生的慧根深厚。
第二种人,他一开始可能因缘不具足,他可能亲近的道场是一个做事的,做义工的,但是对他也可以讲。为什么呢?这个人虽然慧根不够,但是信根具足。这个人过去生曾经亲近过亿百千佛,也不一定说一定是亲近到正法,也可能像法,也可能末法,总之他过去生曾经学习过佛法。而且植诸善本,他对大乘善法栽培过善根的,而且这种善根深心坚固,这种信心特别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就是说这个人今生可能懂得不多,但是过去生有善根。
蕅益大师说,怎么知道这个人过去有善根呢?“闻深妙法,欢喜信受。”
我就遇过这种人。我以前在新西兰上课,有一个人坐在前面,我讲《弥陀要解》的理观,我看他听得很专注,下来以后我说,你听得怎么样?他说他都听不懂。他坐两个小时,他说我听得很高兴,但是听不懂。信根具足!他觉得这个法好,就是他这个人有信心没有智慧,但是也可以,这种人也可以讲。就是说,过去生有栽培善根,但今生栽培不够,但是这种人他可以闻大不谤,也可以。今生善根栽培圆满的那当然最好,或者说今生智慧栽培不够,但过去生有栽培善根,而且善根坚固,也可以,这两种人都可以。今生的慧根、过去的信根,其中一个都可以。
寅二、上下一对
我们看寅二的上下一对。
若人精进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为说
上下,就是这个人对上恭敬三宝,对下慈愍众生,这个人是修福修慧的,也可以宣说。
先看对下,对下慈善。这个人对下特别精进。怎么精进呢?“常修慈心。”这个人大悲心特别重。重到什么程度呢?“不惜身命。”为了利益有情,乃至于可以牺牲生命,“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这悲心能够重到这种情况,是可以宣说的。
看第二段。
若人恭敬 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 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前面是讲对下,这讲对上,对三宝。若人对三宝具足恭敬心,而且是“无有异心”,特别的虔诚专一,绝不动摇。第二个,“离诸凡愚,独处山泽”。他不喜欢跟那些凡夫俗子一天到晚种种的戏论,所以他喜欢远离愦闹,好乐寂静,来修学佛法。这种人“乃可为说”。
蕅益大师说这一对是什么呢?就是福慧一对。精进修慈表示这个人福德广大,离诸凡愚表示这个人修学智慧精进。要么修福,努力地修福,修到不惜身命,常修慈心;或者修慧,“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等等。这种人福德、智慧,具足其中一个都可以宣说。
寅三、内外一对
看寅三的内外一对,看第一段。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 亲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这个内外。内,内护戒行;外,外近善友。这个人他对外喜欢亲近善知识。“又舍利弗,若见有人,舍恶知识。”有些朋友是整天跟你吃吃喝喝,谈笑戏论,就是增长放逸、空过时光的这种人,你真的要修行,你要保持距离的。第二个,亲近谁呢?亲近同参道友。这个人经常可以跟你讨论佛法,彼此互相地学习,我们可以依众靠众。所以他对朋友开始选择,表示这个人已经有一种增上的心情了,这第一种,外求善友。
再看内。看经文。
若见佛子 持戒清洁
如净明珠 求大乘经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第二种,他对于菩萨的戒法,特别十重——杀、盗、淫、妄、酒,说、毁、悭、瞋、谤,能够持得清净如明珠。菩萨戒能够持得好,这个人基本上两种功力是不错的,一个观照力,一个誓愿力。他能够有观照力跟誓愿力的加持,把十条戒持得很清净,而且他不止持戒,志求大乘经典,对大乘佛法有好乐希求之心,如是之人,可为宣说。
这一对,内护戒行,外敬善友。蕅益大师说,他所要成就的就是增上惭愧,这两种加起来就是增上惭愧。他有一种要追求增上的心,惭愧就是他经常能够自我反省。这种人是可以宣说的。
寅四、自他一对
看寅四的自他一对。
若人无瞋 质直柔软
常愍一切 恭敬诸佛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这个自,就是成就自利的功德;他,就是化他。
这个人具足自利功德,是怎么说呢?“若人无瞋”,他内心没有瞋心。什么叫没有瞋心呢?“质直柔软,常愍一切。”质直柔软是很难了,一般正直的人就理直气壮。所以菩萨戒让我们理直气柔,就是你可以站在正义这一块,但是你要调柔善顺。一个人能够正直调柔,他的我空跟法空,他那种对法的执取一定很淡薄,尤其是那种法执一定很淡薄,所以他能够既正直又调柔,经常能够悲愍一切众生。这第一个。第二个,“恭敬诸佛”,对三宝有恭敬皈依之心,经常礼拜、赞叹、供养。
这种人,他那个自利的功德可以说是又有慈悲又恭敬三宝,这种人是可以宣说的。
看利他。
复有佛子 于大众中
以清净心 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 说法无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前面是讲自利,这讲利他。这个人是怎么利他呢?“在大众中,以清净心”,就是不夹杂名利,完全是依止大悲利他的心,透过种种的善巧因缘,或者譬喻或者言辞来说法,使令众生欢喜信受。
这个自他一对,蕅益大师说是一种悲智的修学。偏重自利的人,他追求的是一种智慧的增上;偏重利他的人,是偏重在下化众生的慈悲。不管你偏重智慧,是智增上菩萨,还是偏重慈悲,是悲增上菩萨,都是菩萨种性,大乘善根都是具足的。当然,大乘善根我们前面说过,有些人偏重信仰,有些人偏重智慧,都没关系,其中一个就可以了。你要么信心具足,要么慧根具足,都可以。
寅五、始终一对
最后看寅五的始终一对。
若有比丘 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顶受
但乐受持 大乘经典
乃至不受 余经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始终一对等于是一个总结。始,就是修学佛法之始。什么叫始呢?以恭敬请益为始,就是一开始恭敬请益。说“若有比丘,为一切智”,他追求的是一个圆满的中道实相。他不是一味追求有相的业果或者无相的空性,偏空偏有都是不圆满,他追求圆满的一切智。他怎么办呢?“四方求法”,到处去求善知识,谦卑地求法。求到以后,“合掌顶受”,恭敬心受持不失;而且心中“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这个“乃至不受余经一偈”,我们说明一下。在菩萨戒的意思,虽然菩萨要广学,但它是有次第的。菩萨要先专,先求专再求广。就像树一样,先把树干生好了,再往外开出枝叶花果。所以,你这个大乘佛法,你的本修、你的正科是中道实相,是一心三观。在菩萨戒上说,对于中道实相没有通达之前,你不能接触小乘法。小乘、外道的《论语》《孟子》都不能接触的,因为会先入为主。等到你对中道实相完全通达熟悉了以后,你不受影响了,你整个大乘的正见建立起来,你可以把时间分成三分,两分修学大乘佛法,剩下三分之一学习小乘、学习外道,可以的。就是说,你一个初学者就是这个态度,“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就是你要把你自己的本科给学好。作为一个大乘菩萨,你的功课就是建立中道的知见,然后再去参考其他的思想。是这个概念。
我们看第二段。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 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 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前面是讲修学佛法的开始,一个初学者,就是恭敬请益。你经过一段时间,大乘佛法知见建立以后,第二个就是以精进修学为重。后面就是精进了,因为你知见懂了,你这个车子就得上路了。什么叫精进呢?“如人至心,求佛舍利。”他可能要求一个佛像来礼拜或者供养等等;或者是求经,找一部经来受持,来顶戴受持。那么求佛像来礼拜,求经来受持也好,“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这是一心行道了。
这段等于是说明,一个菩萨的成就,一开始先恭敬请益,最后就是精进修学。这种人都是大乘善根具足的,从这十种相状来看都可以判断,要么信根具足,要么慧根具足。
丑二、总结可说之相
我们看丑二的“总结可说之相”,这里做个总结。看经文。
告舍利弗 我说是相
求佛道者 穷劫不尽
如是等人 则能信解
汝当为说 妙法华经
最后佛陀告诉舍利弗说,“我说是相”,前面有十种相状,就说明这个人具足大乘的慧根或者大乘的信根,以这两种善根,“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其实大乘的善根有五种,信、进、念、定、慧,但信是根本,慧是最后,中间的就是一个过程,信、进、念、定、慧。“如是等人”,就是前面十种相状的人,他听闻《法华经》一定可以信解受持,那么你应该要为他来宣说《妙法莲华经》,是这个概念。
〈譬喻品〉到这里告一个段落。〈譬喻品〉其实经文蛮长的,我们等于花了十堂课来说明〈譬喻品〉。整个〈譬喻品〉主要是讲一个观念,叫做“会权入实”。就是说,我们生长在五浊恶世,从现实的角度要马上求出离道,因为在五浊恶世会产生障碍,因为大火生起了、寿命短暂了。那么,我们在修习权法的时候,怎么样跟实法对接才不会伤害我们的大乘善根?所以它必须怎么样?把权法跟实法做一个会归。
“会权入实”,当然是一个理论,就是先权,然后会到法法消归心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会权入实的实际操作是什么?智者大师讲出四个字,叫做“一心三观”。所以,你一心三观你会操作,你就知道什么叫会权入实了。
我们简单说明一下。
“一心三观”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叫做一心,第二个叫三观。我们一般人修学不重视一心的。比方念佛,你就好好念佛,就忆念极乐世界,求生净土。但是你这样子的修学就落入因缘的修证。落入因缘的修证的时候,你少一种力量,少一种你内在的、发自内心的自性功德力。所以,你一旦直接提佛号,那你只能够得到佛力的摄受,你没办法得到来自于内心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就没有了。所以,人家念佛是两种力量,你念佛只有一种力量,因为你不重视一心的概念,你没有重视《法华经》的这个一心。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在修学之前先内观,先不要提佛号,你要先内观真如。
什么叫内观真如呢?就把我们的心回归到生命的原始点——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一念心为什么不适合提佛号?因为它受过因缘太多的染污。我们落入轮回以后,我们做过人,做过畜生,做过蟒蛇,做过老虎,所以这念心有善根有烦恼,有烦恼有善根。那你用这一念生灭心去念佛,问题就很多,这是因地不真。就是佛陀说了,你这个因地带有夹杂。
就是说,你不能用你现在这一念经过轮回、经过很多生命经验的心来直接念佛,因为,这个佛号跟你的心接触,它肯定受你的内心的影响。“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没有意见的。所以,你直接提佛号的问题就是,你这一念心在长时间轮回当中受过你很多人生经验的熏习,这个心是不能用的。那怎么办呢?调整一下,就是回光返照,找到你的内心的原始点。
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这个禅师是从山下一路地爬山爬到上面去,背着包包,很辛苦。到了以后,他见雪峰禅师,雪峰禅师问他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说我从江浙而来。从江浙到福州有一段距离。雪峰禅师说,你远涉不易,辛苦了。你经过那么多的山,经过那么多的水,又爬到高山来见我,不容易。远涉不易,辛苦了。这个禅师就说:“仰慕道德,不惮辛劳。”说,我仰慕你的道德,我不怕辛苦。雪峰禅师讲一句话:“汝犹醉在!”说你还没有清醒,你还喝醉酒。这古人的修行,你看,谦卑求法,他马上跪下去:“请和尚开示!”雪峰禅师讲一句话:“出去!”这个人听了以后,当下开悟。
“出去”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这念心不能直接念佛?我们这念心有所得,沾了太多相状,就像强力胶:这个是好东西,这个是坏东西;这个是有道德,这个是没有道德。凡有所住,即是非住!我们经过这个相,诸位,虽然你说你可以判断相状好坏,但“判断好坏”就是一种执着,就自我设限了。所以你这种心量是不能修学的。就是说,出去!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离相,就是把过去在心中所建立的知见、观念通通放下,回到生命的原始点,就是一念的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如果不会回光返照,你就念两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三遍。先把过去的相都放下,这叫安住心性实法,然后你再善知取舍。我们是先安住真如,再面对因缘。这很重要!就是实法妙,权法妙。虽然安住一念心性,在心性来看,娑婆不可得,极乐不可得,那叫做实法。但是我们一定要怎么样?一心还要修三观,要空假二观。当我们回归一念心性的时候,那生命没有什么取舍问题了,那叫一个安住。
但是安住以后,你开始怎么样呢?开始要从空出假,起观。面对因缘那就是取舍了:娑婆是痛苦的,极乐是快乐的;娑婆是染污的,极乐是功德的!所以在事相上要取舍,开始修四谛。取舍就是开始修不净、苦、无常、无我,诃责娑婆世界的苦,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
所以,整个《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内观外修。就是怎么样?先从因缘所生法的心,把它带到真如,然后回过来再面对因缘,内观真如,外顺弥陀。就是先安住一念心性,先从一心来修空假二观。
理论上,我们的生命重点是在改造因缘,因为我们现在生命就是不满意,因为娑婆世界的因缘对我们障道。就是说,理论上我们是要把娑婆世界的因缘消灭,把极乐世界的因缘打开来。但是为什么不要直接面对因缘?因为你的心带有很多的杂染跟有所得,直接去改造因缘你做不到。所以怎么样呢?先回到心性,再面对因缘,这个就叫妙法!
我再讲一次,先把心带回家,你要先超越因缘。简单说,你要先“没有因缘”,才能够“改造因缘”。你直接契入因缘,你就很难改变它了,我们的我执、法执这个因缘就没办法改变了。
阿罗汉一路走来他就是执着涅盘。阿罗汉为什么不能进步?简单地说,对阿罗汉来说是成也涅盘、败也涅盘。当初是“涅盘寂静”这个假相把他从三界里面带出来。按说他出来以后,他这个涅盘就应该放下,因为这是个过程,涅盘寂静不是众生本具的。诸位,我再讲一次,众生本具的是一念心性;只要是“法”安立的——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都是佛陀要引导我们不要去做错事,所以“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如果我们不知道佛陀是善巧来引导我们,我们就会把它当真。阿罗汉一开始是把涅盘当真,在过程中没有错,因为你要放弃娑婆的快乐,你一定要东西来引导你。所以为什么说成也涅盘?他对涅盘的执取,成功把他从三界带出来。
那你后半段怎么办呢?如果你还执取涅盘,你就是裹足不前,画地自限。“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谁绑住你了?是你自己用涅盘把身体绑住了。这还好,遇到佛陀,告诉他这个涅盘是假相。我当初也没有虚妄啊,佛陀说,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你当初心量这么小,我跟你讲真如本性你也不能接受,所以我必须要捏造一个——不要说捏造,安立一个涅盘的快乐的相状来引导你。说,你不要在那边游戏,三界外有很多车子,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而且是没有过失、没有火烧的快乐。
所以,佛陀在刚开始用涅盘的快乐来诱导三乘的诸子离开。离开以后怎么办?理论上这个人就全部休息了。当然佛陀不能这样做,佛陀要负责任的。佛陀第二件事情,要把他从涅盘带回心性,因为心性是真实的东西。什么叫真实?不管你用不用它,它永远都在,就日用而不知。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迟早要回归心性的,但是你越早越好。成佛的因地就是说,你要跟佛陀站在同一个平台去修一切法,你才会成佛。不能说佛陀站在真如,而你站在攀缘心,那这两个因地不一样。你要煮饭,结果你拿沙子去煮饭,这个因地不真,不是真实的因地。
诸位!我们现在要多用一点心,虽然我们这样操作多了一道手续。我们先内观真如,再带起佛号,但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你这个佛号跟一般人念的佛号会完全不一样。你这个佛号是从真如的心而起的,虽然这个真如不是圆满的真如,好歹是名字真如,它的本质也是真如。初一的月亮虽然光明微弱,它跟十五的月亮本质没有差别,所以六而常即、即而常六。虽然我们现在是语言文字的真如,但语言文字的真如至少它随顺真如,它是初一的月亮。那么你这种念的佛号叫做菩提的佛号,这个佛号会把你带到极乐世界,然后它不会消失。因为你的因地是一种成佛的正因,它会从你到了极乐世界陪你到初地、到十地、到成佛,你会受你现在每一句佛号不断的加持。如果你今天用有所得心来念佛,这个佛号是用生灭心、有所得心,你没有回归真如,这个因地是生灭相的,这个佛号把你带到净土,然后就没有了,因为你的因地就是有限的因地。
所以,一心三观的核心思想在一心,就是不管你做什么,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尤其是念佛。就是说,我们希望创造的佛号是来自于真实的力量,就是诸佛所证、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从那个地方发动出来念佛。所以你要用《法华经》的思想来念佛,就是两道程序:先调整心态,再提佛号;先内观真如,再外修佛号。
虽然说你今天多了一道程序,比较辛苦,但是你熟悉以后,临命终的时候它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佛号不容易被破坏!因为你用离相的清净心,任何鬼神、冤亲债主要干扰你,不可能!因为这个因地特别坚固,并且特别圆满,到了极乐世界这个佛号还会继续地加持你。
这个就是《法华经》给我们的好处,就是权法、实法不二。我们同时要回归到圆满的佛性,我们同时要务实地面对因缘所生法。这两个不冲突,理观、事修不冲突,从现实的角度我们要到极乐世界,从心性的角度本来清净,本来就没有生死。
我们上次讲过一句话,“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如果实际操作,应该相反,应该是说“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站在没有生死的角度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站在生命的原始点来改造我们的生命,改造我们的因缘,这个就是“权实不二”。整部《法华经》其实前半部都在讲这个,这是讲权实不二的概念。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下次就讲〈信解品〉。
什么叫有利益的因缘呢?在本经来看要有两个重点,你要么智慧很高,你要么信心具足,都可以。你说我这个人没有智慧,但是我一听《法华经》我就欢喜,我就愿意读诵,虽然我不懂,但是我就欢喜,也可以。那如果这个人是既没信心又没智慧,那你就拿佛法里面的三皈五戒给他听就好,拿业果、空性的思想就好,你千万不要一开始给他《法华经》。因为这种不思议境,他很容易不信而生谤或者谬解而生谤,这个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佛陀警告末世的弘法者或者菩萨一定要怎么样?观机逗教。如果有一个人他不信,他可能起瞋心,善根不够,甚至于出言毁谤,在佛教界产生重大影响,使令很多人对《法华经》失去信心,这个过失就很重。
前面讲到它的过失有三种正报:地狱、畜生、人道。那么这三种正报结束以后剩下余报,就像地震过后还有余震,这个势力相对就比较少。这个地方有两段。我们看经文。
常处地狱 如游园观
在余恶道 如己舍宅
驼驴猪狗 是其行处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若得为人 聋盲瘖痖
贫穷诸衰 以自庄严
水肿干痟 疥癞痈疽
如是等病 以为衣服
身常臭处 垢秽不净
深着我见 增益瞋恚
淫欲炽盛 不择禽兽
谤斯经故 获罪如是
这个人从地狱到畜生,从畜生到人类,从人类出来以后,他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在余恶道,如己舍宅”。
我们前面说过,他要是堕落到痛苦的果报也就罢了,因为痛苦是暂时的。我们比较怕的是他断了善根,障道。一个人障道以后,他即便从罪业出来,因为没有善根力,就很容易又再堕落。所以,他这个人因为善根力、福德力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他即便在人道里面受的罪业结束以后,他还有一些剩余的势力。什么势力呢?他以后的生命“常处地狱”,就好像在游自己的花园这么的频繁,或者说“在余恶道”。“在余恶道”是什么呢?就是三恶道扣掉地狱,就是饿鬼跟畜生。堕入饿鬼跟畜生就像自己家里,那更频繁,在家里面是比在花园更频繁。总而言之就是这个人很容易堕三恶道的意思,因为他内在的善根受到破坏,愚痴闇钝;再者,他也不能见佛,也不能闻法。
所以这个人他就很容易造罪。这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经常堕三恶道了。那他怎么办呢?他就只能做驼驴猪狗这种畜生。这是不得自在的,都是要为别人服劳役的,或者要被人家食用的。“是其行处”,是它的生命的活动范围。“谤斯经故,获罪如是。”这个地方讲到三恶道的余报。
有些人他稍微好一点,他的余报可能是做人,但是这个人也好不到哪去。“若得为人,聋盲瘖痖”,就是六根不具。“贫穷诸衰”,这个诸衰就是容貌丑陋,“以自庄严”,贫穷跟丑陋来当作生命的受用。或者说“水肿干痟”,身体水肿或者是身体特别的消瘦,总而言之循环系统不好。“疥癞痈疽”,身体有恶疮或者痈疽,就是有大片的泛红的毒疮。“如是等病,以为衣服。”这种皮肤病的病痛是不离开他的色身。“身常臭处,垢秽不净。”这个就是他卑贱的果报,这是指外在的情况。
这以下讲内心。“深着我见。”这个我见是所有烦恼的根本,一个人有“我”以后,他就很能跟人家对立,别人讲什么话,他就很容易站在对方的对立面,所以他就有两种后果:“增益瞋恚”,瞋心很重,要么淫欲心很重,重到甚至于不择禽兽。“谤斯经故,获罪如是。”
这个地方讲到毁谤《法华经》。毁谤《法华经》等于是断了三宝的种子。当然,毁谤《法华经》的罪是有轻重差别,虽然同样毁谤。
第一个,约心,你当时的心态。我们最怕的就是邪见的心,因为邪见的心特别坚固,第一个是邪见心;第二个是瞋心,瞋心是排第二个;然后才是愚痴,愚痴是第三个。就是看你这个时候只是一时的失念、一时的失言,还是你这个毁谤是有一种长久的累积而产生一种邪见。这第一个,约心。
第二个,约境。就是你在整个佛教界跟社会上是不是有很高的影响力,就是你这句话讲出去,对整个佛教、对众生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最怕是什么?你讲话还没关系,就是怕怎么样?你做成书。这个书本一流通,那不得了,那几千几万年,这本书只要在,你的罪报就很难出来了。约外境,就是他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力有多深。
第三个是关键,相续。就是你造了以后的心态,有没有忏悔。你可能年轻的时候毁谤了正法,有心有境;如果你在死亡之前忏悔了,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是你在死亡之前有没有忏悔,真诚地忏悔。其实以佛法来说,忏悔永远不嫌太迟,但关键要在死亡之前。所以这个罪报的轻重差别,可从心、境、相续三方面来看。
我们看智者大师。天台宗要修止观之前,一定有一个道前基础,除了修皈依以外,一定要勤修忏法。为什么?如果你一个人散散乱乱,也不是真的想要用功,那也就算了;如果你真的要一心行道的时候,一定要扫除障碍。如果说,我今生也没造什么罪,是的!但我们不知道我们无量劫之前,可能有谤过法,尤其是谤法跟五逆,尤其是谤法又比五逆更厉害。就是说,我们可能无量劫在某一个时段谤过法,结果到三恶道去了,经过辗转的痛苦。但是我们知道,谤法的后作用力是很长的,后遗症很长的。你看,一个人一听经就打瞌睡,听完经精神又来了,想要修学佛法就有事情障碍,这个就是障道。所以你稍微用心一点就知道,你的身口意只要跟三宝接触,就隐隐约约有一种力量在障碍你,这肯定跟谤法有关系,障道。今天如果说你不拜忏,那你的修行就永远事倍功半。尽管你很用功,但是前面的石头就给你挡住了。
所以天台智者大师建议我们修学者,最好一辈子修一次忏法。当然它没有期限,它是以见好相为期。就是你一定要拜八十八佛、拜大悲忏,拜到梦中见到自己在洗澡,或者是见花、见光,见佛菩萨那最好。就是你一辈子在临终之前,“愿我临终无障碍”。愿我临终无障碍不只是你心中的期望,你要去修的,这不是靠运气的。就是说,你最好在死亡到来之前找一个时间好好拜忏。弘一大师说,见好相为期可能标准太高,就拜一年。你一天拜一部,专心地拜,拜满一年,至少你的障道因缘就消掉了,能够见到好相最好。就是怎么样?就是怕障道。
佛法最怕障道。当你跟圣道相应的时候,你自然能够灭罪。但是你圣道没有生起之前,最怕是我们的心在念佛的时候,我们的心跟佛号中间有一道墙壁障在那里,你这个佛号怎么念都念不进去了。这个墙壁不打掉你怎么念呢?你只要跟佛号相应那就不怕了,心与佛合、心与道合,那生死罪业就可以灭了。最怕就是你的心没有接触佛号之前被你的障道给障住了,这个最怕了。所以天台宗的勤修忏法是有道理的。
丑四、大悲莫说
佛陀做个总结。看经文。
告舍利弗 谤斯经者
若说其罪 穷劫不尽
以是因缘 我故语汝
无智人中 莫说此经
这以下把这个毁谤的业因做一个总结。佛陀告舍利弗,毁谤《法华经》一佛乘的妙法,我如果要详细地说明他的罪障,那是“穷劫不尽”。因此我要慎重地告诫汝等,在未来世中,“无智人中,莫说此经”。这个人没有大乘的慧根,也没有大乘的信心,你千万不要跟他讲《法华经》,免得不信或谬解生谤。
蕅益大师说,佛陀为什么要讲这么重的罪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要我们末世弘法观机。就是你今天不要说,我觉得学《法华经》很好。对你是很好,但是你不能随便地不看根机就弘传。这第一个,弘法观机。第二个,令知避祸。让一般人知道避祸。我们对于甚深微妙法,你即便不相信都可以,但是你要怎么样?你要批评之前,请你谨言慎行。
在菩萨戒,对于甚深微妙法提出两点的说明。就是说,在我们菩萨修学过程当中,遇到一个甚深微妙法,我们没办法理解,应该怎么办呢?佛陀说没关系,你做两件事,你就可以安然的度过。
第一个,自处无知。我们要相信我们自己是有所不足的。就是这个法门太深了。为什么说一念心性又非空非有,又即空即有,“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就是非空非有。这种中道思想的确深妙,但没关系,我们站在谦卑恭敬的心,自处无知,就是我的水平太低了。这第一个。
第二个,仰推如来。很多时候我们对法的信心来自于对人。我们对佛修皈依,我们相信佛陀说的话是真理。很多人说修学佛法依法不依人,其实我们现在这种水平没有资格讲依法不依人,我们是依人又要依法。我举一个例子。
很多的学者对佛教很多批判,蕅益大师跟印光大师对佛教有很多的开导,这两个你怎么判断呢?当然没办法判断,我们只能相信。你想相信谁?我们为什么相信古德?因为古德是有修有证的,学者他是找资料的。所以我们是因为相信智者大师、相信蕅益大师,我们是先相信人,然后再接受他的法,一般是这样子的。你说我相信佛,佛的境界太高了,所以我们先相信菩萨也可以,以菩萨为善知识。
总之,遇到甚深微妙法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谦卑,第二个皈依。这两种情况,你就能够闻大不谤。这是菩萨戒教我们的两个方法,第一个自处无知,第二个仰推如来。
子二、约大慈门应为善人说 分二:丑一、明五双善人可为宣说;丑二、总结可说之相
前面是约大悲门,约大悲门莫为恶人说。这以下是约大慈。就是说这个人大乘善根成熟了,那你应该要及时为他宣说,让他增上。
丑一、明五双善人可为宣说 分五:寅一、过现一对;寅二、上下一对;寅三、内外一对;寅四、自他一对;寅五、始终一对
这以下有五双,明五双善人。五双就是有十种人,有十种情况是可以跟他说大乘妙法的。五双等于分成五科。
寅一、过现一对
第一科,过现一对。看经文。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闻强识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过现一对,第一个是讲现,现世的慧根。说这个人“若人利根”,具足大乘善根。怎么知道呢?它有三个判断点:第一个,“智慧明了”。他对于中道的实相有清楚的理解。第二个,“多闻强识”。他不但对中道实相,他对于唯识、中观这种权法也能够通达,他还广学多闻。第三个,志求佛道。他有远大的目标,菩提愿。
这种人就是他今生栽培非常充足。智慧观照力、誓愿力,这个大乘佛法的两大指标,一个智慧,一个志向,这两个都具足。那这种人当然是你直接跟他讲《法华经》,他一定会马上信入的。就是今生的慧根深厚。
第二种人,他一开始可能因缘不具足,他可能亲近的道场是一个做事的,做义工的,但是对他也可以讲。为什么呢?这个人虽然慧根不够,但是信根具足。这个人过去生曾经亲近过亿百千佛,也不一定说一定是亲近到正法,也可能像法,也可能末法,总之他过去生曾经学习过佛法。而且植诸善本,他对大乘善法栽培过善根的,而且这种善根深心坚固,这种信心特别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就是说这个人今生可能懂得不多,但是过去生有善根。
蕅益大师说,怎么知道这个人过去有善根呢?“闻深妙法,欢喜信受。”
我就遇过这种人。我以前在新西兰上课,有一个人坐在前面,我讲《弥陀要解》的理观,我看他听得很专注,下来以后我说,你听得怎么样?他说他都听不懂。他坐两个小时,他说我听得很高兴,但是听不懂。信根具足!他觉得这个法好,就是他这个人有信心没有智慧,但是也可以,这种人也可以讲。就是说,过去生有栽培善根,但今生栽培不够,但是这种人他可以闻大不谤,也可以。今生善根栽培圆满的那当然最好,或者说今生智慧栽培不够,但过去生有栽培善根,而且善根坚固,也可以,这两种人都可以。今生的慧根、过去的信根,其中一个都可以。
寅二、上下一对
我们看寅二的上下一对。
若人精进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为说
上下,就是这个人对上恭敬三宝,对下慈愍众生,这个人是修福修慧的,也可以宣说。
先看对下,对下慈善。这个人对下特别精进。怎么精进呢?“常修慈心。”这个人大悲心特别重。重到什么程度呢?“不惜身命。”为了利益有情,乃至于可以牺牲生命,“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身求安乐”。这悲心能够重到这种情况,是可以宣说的。
看第二段。
若人恭敬 无有异心
离诸凡愚 独处山泽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前面是讲对下,这讲对上,对三宝。若人对三宝具足恭敬心,而且是“无有异心”,特别的虔诚专一,绝不动摇。第二个,“离诸凡愚,独处山泽”。他不喜欢跟那些凡夫俗子一天到晚种种的戏论,所以他喜欢远离愦闹,好乐寂静,来修学佛法。这种人“乃可为说”。
蕅益大师说这一对是什么呢?就是福慧一对。精进修慈表示这个人福德广大,离诸凡愚表示这个人修学智慧精进。要么修福,努力地修福,修到不惜身命,常修慈心;或者修慧,“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等等。这种人福德、智慧,具足其中一个都可以宣说。
寅三、内外一对
看寅三的内外一对,看第一段。
又舍利弗 若见有人
舍恶知识 亲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这个内外。内,内护戒行;外,外近善友。这个人他对外喜欢亲近善知识。“又舍利弗,若见有人,舍恶知识。”有些朋友是整天跟你吃吃喝喝,谈笑戏论,就是增长放逸、空过时光的这种人,你真的要修行,你要保持距离的。第二个,亲近谁呢?亲近同参道友。这个人经常可以跟你讨论佛法,彼此互相地学习,我们可以依众靠众。所以他对朋友开始选择,表示这个人已经有一种增上的心情了,这第一种,外求善友。
再看内。看经文。
若见佛子 持戒清洁
如净明珠 求大乘经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第二种,他对于菩萨的戒法,特别十重——杀、盗、淫、妄、酒,说、毁、悭、瞋、谤,能够持得清净如明珠。菩萨戒能够持得好,这个人基本上两种功力是不错的,一个观照力,一个誓愿力。他能够有观照力跟誓愿力的加持,把十条戒持得很清净,而且他不止持戒,志求大乘经典,对大乘佛法有好乐希求之心,如是之人,可为宣说。
这一对,内护戒行,外敬善友。蕅益大师说,他所要成就的就是增上惭愧,这两种加起来就是增上惭愧。他有一种要追求增上的心,惭愧就是他经常能够自我反省。这种人是可以宣说的。
寅四、自他一对
看寅四的自他一对。
若人无瞋 质直柔软
常愍一切 恭敬诸佛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这个自,就是成就自利的功德;他,就是化他。
这个人具足自利功德,是怎么说呢?“若人无瞋”,他内心没有瞋心。什么叫没有瞋心呢?“质直柔软,常愍一切。”质直柔软是很难了,一般正直的人就理直气壮。所以菩萨戒让我们理直气柔,就是你可以站在正义这一块,但是你要调柔善顺。一个人能够正直调柔,他的我空跟法空,他那种对法的执取一定很淡薄,尤其是那种法执一定很淡薄,所以他能够既正直又调柔,经常能够悲愍一切众生。这第一个。第二个,“恭敬诸佛”,对三宝有恭敬皈依之心,经常礼拜、赞叹、供养。
这种人,他那个自利的功德可以说是又有慈悲又恭敬三宝,这种人是可以宣说的。
看利他。
复有佛子 于大众中
以清净心 种种因缘
譬喻言辞 说法无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前面是讲自利,这讲利他。这个人是怎么利他呢?“在大众中,以清净心”,就是不夹杂名利,完全是依止大悲利他的心,透过种种的善巧因缘,或者譬喻或者言辞来说法,使令众生欢喜信受。
这个自他一对,蕅益大师说是一种悲智的修学。偏重自利的人,他追求的是一种智慧的增上;偏重利他的人,是偏重在下化众生的慈悲。不管你偏重智慧,是智增上菩萨,还是偏重慈悲,是悲增上菩萨,都是菩萨种性,大乘善根都是具足的。当然,大乘善根我们前面说过,有些人偏重信仰,有些人偏重智慧,都没关系,其中一个就可以了。你要么信心具足,要么慧根具足,都可以。
寅五、始终一对
最后看寅五的始终一对。
若有比丘 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顶受
但乐受持 大乘经典
乃至不受 余经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始终一对等于是一个总结。始,就是修学佛法之始。什么叫始呢?以恭敬请益为始,就是一开始恭敬请益。说“若有比丘,为一切智”,他追求的是一个圆满的中道实相。他不是一味追求有相的业果或者无相的空性,偏空偏有都是不圆满,他追求圆满的一切智。他怎么办呢?“四方求法”,到处去求善知识,谦卑地求法。求到以后,“合掌顶受”,恭敬心受持不失;而且心中“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这个“乃至不受余经一偈”,我们说明一下。在菩萨戒的意思,虽然菩萨要广学,但它是有次第的。菩萨要先专,先求专再求广。就像树一样,先把树干生好了,再往外开出枝叶花果。所以,你这个大乘佛法,你的本修、你的正科是中道实相,是一心三观。在菩萨戒上说,对于中道实相没有通达之前,你不能接触小乘法。小乘、外道的《论语》《孟子》都不能接触的,因为会先入为主。等到你对中道实相完全通达熟悉了以后,你不受影响了,你整个大乘的正见建立起来,你可以把时间分成三分,两分修学大乘佛法,剩下三分之一学习小乘、学习外道,可以的。就是说,你一个初学者就是这个态度,“乃至不受,余经一偈”,就是你要把你自己的本科给学好。作为一个大乘菩萨,你的功课就是建立中道的知见,然后再去参考其他的思想。是这个概念。
我们看第二段。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经 得已顶受
其人不复 志求余经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为说
前面是讲修学佛法的开始,一个初学者,就是恭敬请益。你经过一段时间,大乘佛法知见建立以后,第二个就是以精进修学为重。后面就是精进了,因为你知见懂了,你这个车子就得上路了。什么叫精进呢?“如人至心,求佛舍利。”他可能要求一个佛像来礼拜或者供养等等;或者是求经,找一部经来受持,来顶戴受持。那么求佛像来礼拜,求经来受持也好,“其人不复志求余经,亦未曾念外道典籍”,“如是之人,乃可为说”。这是一心行道了。
这段等于是说明,一个菩萨的成就,一开始先恭敬请益,最后就是精进修学。这种人都是大乘善根具足的,从这十种相状来看都可以判断,要么信根具足,要么慧根具足。
丑二、总结可说之相
我们看丑二的“总结可说之相”,这里做个总结。看经文。
告舍利弗 我说是相
求佛道者 穷劫不尽
如是等人 则能信解
汝当为说 妙法华经
最后佛陀告诉舍利弗说,“我说是相”,前面有十种相状,就说明这个人具足大乘的慧根或者大乘的信根,以这两种善根,“求佛道者,穷劫不尽”。其实大乘的善根有五种,信、进、念、定、慧,但信是根本,慧是最后,中间的就是一个过程,信、进、念、定、慧。“如是等人”,就是前面十种相状的人,他听闻《法华经》一定可以信解受持,那么你应该要为他来宣说《妙法莲华经》,是这个概念。
〈譬喻品〉到这里告一个段落。〈譬喻品〉其实经文蛮长的,我们等于花了十堂课来说明〈譬喻品〉。整个〈譬喻品〉主要是讲一个观念,叫做“会权入实”。就是说,我们生长在五浊恶世,从现实的角度要马上求出离道,因为在五浊恶世会产生障碍,因为大火生起了、寿命短暂了。那么,我们在修习权法的时候,怎么样跟实法对接才不会伤害我们的大乘善根?所以它必须怎么样?把权法跟实法做一个会归。
“会权入实”,当然是一个理论,就是先权,然后会到法法消归心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会权入实的实际操作是什么?智者大师讲出四个字,叫做“一心三观”。所以,你一心三观你会操作,你就知道什么叫会权入实了。
我们简单说明一下。
“一心三观”有两个重点:第一个叫做一心,第二个叫三观。我们一般人修学不重视一心的。比方念佛,你就好好念佛,就忆念极乐世界,求生净土。但是你这样子的修学就落入因缘的修证。落入因缘的修证的时候,你少一种力量,少一种你内在的、发自内心的自性功德力。所以,你一旦直接提佛号,那你只能够得到佛力的摄受,你没办法得到来自于内心的“能念的心不可思议”,就没有了。所以,人家念佛是两种力量,你念佛只有一种力量,因为你不重视一心的概念,你没有重视《法华经》的这个一心。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在修学之前先内观,先不要提佛号,你要先内观真如。
什么叫内观真如呢?就把我们的心回归到生命的原始点——你从什么地方来?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一念心为什么不适合提佛号?因为它受过因缘太多的染污。我们落入轮回以后,我们做过人,做过畜生,做过蟒蛇,做过老虎,所以这念心有善根有烦恼,有烦恼有善根。那你用这一念生灭心去念佛,问题就很多,这是因地不真。就是佛陀说了,你这个因地带有夹杂。
就是说,你不能用你现在这一念经过轮回、经过很多生命经验的心来直接念佛,因为,这个佛号跟你的心接触,它肯定受你的内心的影响。“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没有意见的。所以,你直接提佛号的问题就是,你这一念心在长时间轮回当中受过你很多人生经验的熏习,这个心是不能用的。那怎么办呢?调整一下,就是回光返照,找到你的内心的原始点。
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这个禅师是从山下一路地爬山爬到上面去,背着包包,很辛苦。到了以后,他见雪峰禅师,雪峰禅师问他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说我从江浙而来。从江浙到福州有一段距离。雪峰禅师说,你远涉不易,辛苦了。你经过那么多的山,经过那么多的水,又爬到高山来见我,不容易。远涉不易,辛苦了。这个禅师就说:“仰慕道德,不惮辛劳。”说,我仰慕你的道德,我不怕辛苦。雪峰禅师讲一句话:“汝犹醉在!”说你还没有清醒,你还喝醉酒。这古人的修行,你看,谦卑求法,他马上跪下去:“请和尚开示!”雪峰禅师讲一句话:“出去!”这个人听了以后,当下开悟。
“出去”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这念心不能直接念佛?我们这念心有所得,沾了太多相状,就像强力胶:这个是好东西,这个是坏东西;这个是有道德,这个是没有道德。凡有所住,即是非住!我们经过这个相,诸位,虽然你说你可以判断相状好坏,但“判断好坏”就是一种执着,就自我设限了。所以你这种心量是不能修学的。就是说,出去!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先离相,就是把过去在心中所建立的知见、观念通通放下,回到生命的原始点,就是一念的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如果不会回光返照,你就念两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念三遍。先把过去的相都放下,这叫安住心性实法,然后你再善知取舍。我们是先安住真如,再面对因缘。这很重要!就是实法妙,权法妙。虽然安住一念心性,在心性来看,娑婆不可得,极乐不可得,那叫做实法。但是我们一定要怎么样?一心还要修三观,要空假二观。当我们回归一念心性的时候,那生命没有什么取舍问题了,那叫一个安住。
但是安住以后,你开始怎么样呢?开始要从空出假,起观。面对因缘那就是取舍了:娑婆是痛苦的,极乐是快乐的;娑婆是染污的,极乐是功德的!所以在事相上要取舍,开始修四谛。取舍就是开始修不净、苦、无常、无我,诃责娑婆世界的苦,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
所以,整个《法华经》的思想就是内观外修。就是怎么样?先从因缘所生法的心,把它带到真如,然后回过来再面对因缘,内观真如,外顺弥陀。就是先安住一念心性,先从一心来修空假二观。
理论上,我们的生命重点是在改造因缘,因为我们现在生命就是不满意,因为娑婆世界的因缘对我们障道。就是说,理论上我们是要把娑婆世界的因缘消灭,把极乐世界的因缘打开来。但是为什么不要直接面对因缘?因为你的心带有很多的杂染跟有所得,直接去改造因缘你做不到。所以怎么样呢?先回到心性,再面对因缘,这个就叫妙法!
我再讲一次,先把心带回家,你要先超越因缘。简单说,你要先“没有因缘”,才能够“改造因缘”。你直接契入因缘,你就很难改变它了,我们的我执、法执这个因缘就没办法改变了。
阿罗汉一路走来他就是执着涅盘。阿罗汉为什么不能进步?简单地说,对阿罗汉来说是成也涅盘、败也涅盘。当初是“涅盘寂静”这个假相把他从三界里面带出来。按说他出来以后,他这个涅盘就应该放下,因为这是个过程,涅盘寂静不是众生本具的。诸位,我再讲一次,众生本具的是一念心性;只要是“法”安立的——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都是佛陀要引导我们不要去做错事,所以“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如果我们不知道佛陀是善巧来引导我们,我们就会把它当真。阿罗汉一开始是把涅盘当真,在过程中没有错,因为你要放弃娑婆的快乐,你一定要东西来引导你。所以为什么说成也涅盘?他对涅盘的执取,成功把他从三界带出来。
那你后半段怎么办呢?如果你还执取涅盘,你就是裹足不前,画地自限。“法性量等虚空,众生发心自小。”谁绑住你了?是你自己用涅盘把身体绑住了。这还好,遇到佛陀,告诉他这个涅盘是假相。我当初也没有虚妄啊,佛陀说,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你当初心量这么小,我跟你讲真如本性你也不能接受,所以我必须要捏造一个——不要说捏造,安立一个涅盘的快乐的相状来引导你。说,你不要在那边游戏,三界外有很多车子,你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而且是没有过失、没有火烧的快乐。
所以,佛陀在刚开始用涅盘的快乐来诱导三乘的诸子离开。离开以后怎么办?理论上这个人就全部休息了。当然佛陀不能这样做,佛陀要负责任的。佛陀第二件事情,要把他从涅盘带回心性,因为心性是真实的东西。什么叫真实?不管你用不用它,它永远都在,就日用而不知。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迟早要回归心性的,但是你越早越好。成佛的因地就是说,你要跟佛陀站在同一个平台去修一切法,你才会成佛。不能说佛陀站在真如,而你站在攀缘心,那这两个因地不一样。你要煮饭,结果你拿沙子去煮饭,这个因地不真,不是真实的因地。
诸位!我们现在要多用一点心,虽然我们这样操作多了一道手续。我们先内观真如,再带起佛号,但是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你这个佛号跟一般人念的佛号会完全不一样。你这个佛号是从真如的心而起的,虽然这个真如不是圆满的真如,好歹是名字真如,它的本质也是真如。初一的月亮虽然光明微弱,它跟十五的月亮本质没有差别,所以六而常即、即而常六。虽然我们现在是语言文字的真如,但语言文字的真如至少它随顺真如,它是初一的月亮。那么你这种念的佛号叫做菩提的佛号,这个佛号会把你带到极乐世界,然后它不会消失。因为你的因地是一种成佛的正因,它会从你到了极乐世界陪你到初地、到十地、到成佛,你会受你现在每一句佛号不断的加持。如果你今天用有所得心来念佛,这个佛号是用生灭心、有所得心,你没有回归真如,这个因地是生灭相的,这个佛号把你带到净土,然后就没有了,因为你的因地就是有限的因地。
所以,一心三观的核心思想在一心,就是不管你做什么,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尤其是念佛。就是说,我们希望创造的佛号是来自于真实的力量,就是诸佛所证、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从那个地方发动出来念佛。所以你要用《法华经》的思想来念佛,就是两道程序:先调整心态,再提佛号;先内观真如,再外修佛号。
虽然说你今天多了一道程序,比较辛苦,但是你熟悉以后,临命终的时候它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佛号不容易被破坏!因为你用离相的清净心,任何鬼神、冤亲债主要干扰你,不可能!因为这个因地特别坚固,并且特别圆满,到了极乐世界这个佛号还会继续地加持你。
这个就是《法华经》给我们的好处,就是权法、实法不二。我们同时要回归到圆满的佛性,我们同时要务实地面对因缘所生法。这两个不冲突,理观、事修不冲突,从现实的角度我们要到极乐世界,从心性的角度本来清净,本来就没有生死。
我们上次讲过一句话,“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如果实际操作,应该相反,应该是说“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站在没有生死的角度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站在生命的原始点来改造我们的生命,改造我们的因缘,这个就是“权实不二”。整部《法华经》其实前半部都在讲这个,这是讲权实不二的概念。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下次就讲〈信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