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第89章 第89集《妙法莲华经》
热门推荐: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异界召唤之武镇天下
带着荒田回过去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柯学:我的恋爱标准没有问题!
这一世,恋爱狗都不谈
天域丹尊
季汉刘璋
全职大主播:开局魔都五套房
戊二、叹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经方轨 分二:己一、长行;己二、重颂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零一面,我们看戊二的“叹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经方轨”。
这一科是迹门流通当中五品的第一品,<法师品>。前面的迹门正宗分,佛陀的三周说法,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产生对《法华经》的信解。信解什么道理呢?信解一佛乘的妙理。什么叫一佛乘?简单地说就是会权入实。学《法华经》,你要把你所修的法门,不管你是透过布施、透过持戒、透过念佛,你要把你所修的三乘的法门,要能够会归到你的一念心性。这就是整个《法华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信解一乘的妙理。
我们前面的信解是一个很粗显的信解,透过闻思的信解。所以,佛陀在流通分的时候讲<法师品>,必须讲出一个方法来增长我们的信解。这当中佛陀用两个方法:一个是讲到功德,一个是讲到行持的法门。一个功德,一个法门。在讲功德跟法门的时候,佛陀是分成两大科:第一个是约能持之人,第二个是约所持之法。约人跟法。
前一科,约人,佛陀讲到五种法门,五种法师,就是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五种法门。这五种法门的主要目的,就是一种文字的熏习。因为佛陀的经典,那不是一般的文字,那叫做“清净法界等流正法”,所有《法华经》的经文都是从佛陀的清净法界流露出来的,所以跟一般的书不一样。我们凡夫的书,那是从众生的妄想心流露出来的,那是颠倒想。《法华经》的经文来自于清净法界,所以它就能够引导我们回归清净法界,这个就是文字熏习的好处。它从什么地方来,它就把我们的心带到什么地方去,说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在唐朝有一个赵州禅师,他老人家二十几岁出家,活到一百二十岁,所以他开悟以后修行的时间非常长,大概禅宗里面开悟以后他修的时间最长。他自己在这个五六十年的修学当中,他晚年的时候讲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相续也太难。就是我们在观一念心性这种会权入实,我们要进入实法的时候,太难!
如果说我们修权法,不难。你修无常观、无我观,日常生活当中你看到人事的变化——哦,昨天的人是这样子,今天的人改变了,这个事情也变化了,而这当中我们是不能控制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无常无我的智慧,你从生命的经验很容易去掌握、去观察。
但是,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叫做不思议境,在日常的因缘里面你看不到它的痕迹,捉摸不到它的踪迹的。所以,禅宗开悟以后,没有文字相的熏习他就很困难,相续也太难。祖师可以透过他的开导,或者是他一些基本的动作,说是德山棒、临济喝,让你当下地回光返照,灵光乍现。然后呢?然后你就得靠自己了,长养圣胎。
所以佛陀慈悲。禅宗很多的开悟回过头来,一定要回到教下,因为你的开悟,只是叫做信解。你要把信解变成一种很深入的坚定的理解,你必须怎么样?受持、读、诵、解说、书写,靠文字的熏修。那么,这五种熏修当然主要是增长观慧。
佛陀要讲出的助行,十种供养,透过香花、透过赞叹、透过合掌恭敬,身口意的供养,培养我们修学这个法门的虔诚恭敬心。因为我们定课有时候做久了以后,就会产生一种轻忽的心态,好像把它当作一种日常的生活,所以就使令我们在修法的时候,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佛陀透过虔诚恭敬心跟文字的净法熏习,这两种的正助合行,把我们前面的迹门正宗的信解慢慢地加强。这个是约人。
己一、长行 分二:庚一、叹经法;庚二、示方轨
庚一、叹经法 分五:辛一、约法叹;辛二、约人叹;辛三、约处叹;辛四、约因叹;辛五、约果叹
这以下约法。佛陀直接约的一心真如这个法体来说明,你修这个法有什么好处,以及它弘传的方法,这一科讲到两个重点。我们看讲义,这个地方有两科。一,长行。长行当中又分成两科。一,叹经法。
辛一、约法叹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赞叹《法华经》这部经,共有五段。这是第一段,约法叹,是直接约一心真如的法体来赞叹。
佛告药王菩萨摩诃萨,在我的一代时教当中,佛陀讲了无量千万亿的法。这当中有“已说”的,已说是包括什么呢?相对《法华经》来说,已说的是包括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这四时,这是已经说的,相对法门。“今说”,今说指的是在<序品>里面所说的《无量义经》。“当说”,未来当说的,指的是《涅盘经》。
总之,在整个佛陀五时的说法当中,《法华经》的特点叫做什么?难信难解。你很难产生真实的信心,你也很难深入地理解,为什么呢?因为“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佛陀有很多很多的法,但是他有个根本来摄持这个法。就是谁摄持这个法?佛陀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的百千陀罗尼门,都是从一个东西出来的,就是从一念心性发动出来。所以,妙法,它的特点就是,它总持一切法。这个能持一切法的这些妙法是最难信、最难解的,因为它是诸佛的秘要之藏。什么叫“秘”呢?秘就是隐而不说。佛陀刚开始先把这种不可思议的一念心性隐藏起来,不说。这个法门有什么特色呢?叫做“要”,它总持一切法。所以蕅益大师用“隐而不说”跟“总一切法”来解释秘要。所以,这个法藏,佛陀是不可以随便地分布给其他人的,除非你根机成熟。
而且,这个法门是“诸佛世尊之所守护”。因为三世诸佛的秘要是同一个秘要,就是一心真如,这个法门是三世诸佛共同护念的法门。从过去以来,“未曾显说”。佛陀在《法华经》之前,并没有明显地说出来万法唯是一心。这部经所强调的一念心性,乃至于佛在世的时候,“犹多怨嫉”。这不可思议,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功德庄严,讲《法华经》的时候尚且有五千退席,何况是在佛灭度后的五浊恶世众生呢?
就这个地方是强调《法华经》的两大特色。就是有人问你说,那你学《法华经》,《法华经》有什么特色呢?两个特色:一个,它是佛陀最核心的思想,秘要之藏;第二,这个秘要之藏,一般人难信难解。
我们一般人,没有学《法华经》,我们对佛教的思想是建立诸法因缘生。这大概是所有佛弟子的共识了,不管你是什么宗派。一切法怎么生的?诸法因缘生。一个人会堕落三恶道,因为他依止了杂染法,杀盗淫妄的法;一个人能够成就功德,他依止的是佛陀的清净的法。所以,我们建立因缘法,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布施成就富贵,持戒成就尊贵,忍辱成就庄严。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就是说,为什么你修布施的法来生会让你富贵?你修的是一个法,它怎么会出现果报呢?这个地方其实是有问题的。所以,因缘法里面一定有佛陀没有说的秘密在里面。就是说,你修布施的时候,是修布施的法,结果它出来的不是布施的果报,出现的是富贵的果报。那这个地方,这中间出现什么事了?出现的是佛陀的秘要之藏。
就是说,其实不是布施的法让你富贵,哪是这样子呢?因为你布施的法,它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你修布施的时候,你产生布施的心,而这个心去熏习你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本来就性具无量的功德,所以,不思议熏,它就不思议地变现;你用布施的法去熏习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变现富贵的果报。所以它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做真如受熏。这一块,佛陀秘而不说,因为太难理解了。所以佛陀就简单地说,哦,你修布施的法,这个法门就会带你到富贵。所以我们一般就是讲诸法因缘生,它合乎我们的习气,就是有所得。就是我们凡夫“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我们以前追求果报,结果呢?造杀盗淫妄。佛陀就利用我们这种追求的心,一开始用取代法来让我们修学,就是你与其去追求杀盗淫妄,我倒不如引导你来追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但是追求的心没有改变——有所得。但也没关系,为实施权。就是说,佛陀刚开始不碰触我们最难改变的攀缘心,佛陀一开始把这一块先放下,就是你攀缘好的,好过你攀缘不好的。所以刚开始修学,有所得心是可以理解的。
但到《法华经》的时候,佛陀告诉你,其实你所得到的东西,都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你根本什么东西也没得到。人生,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就是,你自己用这个法去熏你的内心,然后呢?然后你内心变现一个果报让你去受用,叫心作心是。是心修布施,结果呢?是心变现富贵。所以这一来一回都是你自己的东西,你哪有得到什么东西呢?但是这种观念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就是我修了半天,结果还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这个观念在《法华经》佛陀开权显实以后,有五千个退席,就这个问题,叫做难信难解,因为它是佛陀秘要之藏。佛陀一开始在因缘所生法当中他有一个核心的秘密,佛陀把它隐藏起来,只讲因缘所生法,没有谈万法唯是一心,是这么一个情况。
辛二、约人叹
前面是约法的自体来赞叹,这个地方约受持。就是说,我受持《法华经》,我每天这样读诵,有什么好处呢?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佛陀讲到约人的时候,他说,当知在佛灭度以后(当佛灭度以后,当然进入了像法、末法时代了),有人能够听闻《法华经》,得到受持以后,开始书写、读诵,乃至于修十种供养,为他人解说,那么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
“如来则为以衣覆之。”这个“以衣覆之”就是成就忍辱力。佛陀用衣服保护你,让你不受伤害,忍辱力。“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你能够得到十方诸佛特别的护持、摄受。第三个,成就三力。这个人在内心当中产生大乘的信力、大乘的愿力跟大乘的智慧力,这个“善根”就是智慧。成就信、愿跟智慧。
这以下总结。“当知是人”,在今生当中“与如来共宿”。就是我们修因缘所生法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家的感觉,就是到处攀缘,一下子攀缘布施法,一下子攀缘持戒法。而你学了《法华经》,你能够找到一个家。这个家,跟佛陀的是同一个家,一家人,“与如来共宿”。这是指当下的修学。对未来来说,能够成就佛陀的摩顶授记。
所以说这个“约人叹”讲到灭恶生善。忍辱力是偏重在破恶;大信力、大愿力跟善根力,生善。是这么一个情况。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有一个老法师,我跟他还是比较熟,经常有互动。这个老法师是修净土宗的,他平常的修行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拜佛,一个念佛。拜完佛,就静坐,就念佛。所以平常也是就拿一串念珠,到处走来走去的。他到晚年的时候,突然间受持《法华经》了,受持了五到六年左右,结果往生了。往生以后出现什么事呢?第一个,他神态非常安详。神态安详这还不算什么,因为福德力大的人临终也是神态安详。更重要的是,他的脸色红润,微微红润。这个就不是福德力了,这个是道法,心与佛合,心与道合。我们一般临命终的人脸色是苍白的。就是他已经有那个道的力量进去了。你看他一生当中的修行,就是拜佛、念佛、诵《法华经》。
所以《法华经》的不可思议在哪里,诸位知道吗?我们一般人不修《法华经》,你的修行叫做单一的功德。哦,你要修忍辱,你要特别修忍辱;你要修大乘的信心,你要特别修大乘的信心。因为它法跟法之间,它没办法整合的。就是你从小到大,你学很多武功,你面对不同的敌人,你要使出不同的武功。只有等到你有一天学《法华经》以后,它才可以所谓的总持。就是你诵《法华经》以后,你不断地诵,你自然会产生一个清净心、菩提愿。这两个功德会把你所有的枝末的法门全部整合起来,所以它从根本上去灭恶生善。就是你在不知不觉当中,在诵经的时候,自然产生忍辱的调伏力,产生信愿的善根力,还有智慧的观照力。《法华经》的特色就在这里,它从根本上把你一种凡夫的心先改成佛心,跟十方诸佛同一个安住心。你变成佛心以后,你很多的善根自然就出现出来,这是一个根本上的改变。
辛三、约处叹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地方是约处所,就是“在在处处”。比方说你诵《法华经》,你可能在某一个房间或者佛堂等等,凡是你诵《法华经》的地方,或者是为人演说,或者读,或者诵,或者书写,那么这个地方就值得起七宝之塔。而且要怎么样?“极令高广严饰”,高大庄严。它表示什么?表示这个地方,不要说人殊胜、法殊胜,甚至于你受持《法华经》的处所都很殊胜,值得我们尊重。
怎么说呢?因为你根本就不需要再安这个舍利子了。你诵《法华经》,你那个地方当下就具足了全身舍利。所以,你就是需要用一个塔去庄严这个地方,应该以种种的香花、璎珞、缯盖、幢幡作身业的供养,或者是伎乐、歌颂的口业的赞叹,乃至于意业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等等。所以,如果你今天有一个固定的地方,经常点上香来诵《法华经》,你这个地方就值得一切龙天护法来礼拜供养。为什么?“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你已经从凡夫的心趋向于成佛的心。
蕅益大师解释这一段,说法身舍利,它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一般说的舍利子是佛陀的应身舍利。佛陀应化身,丈六的比丘相往生以后拿去烧,烧完以后产生很多的碎骨。一般来说,佛陀在整个八相成道当中,有四个地方是应该起塔的,表示尊重:佛陀出生的地方、佛陀成道的地方、佛陀转法轮的地方跟佛陀入涅盘的地方,这四个地方。
那么,为什么你诵《法华经》的这个地方也值得我们去起塔呢?因为这个地方就是你法身出生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得道的地方,成就佛道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转法轮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就是你成就未来大般涅盘的地方。虽然你现在没有成就,但是你有一天成佛以后,对望过去,你当初就是在这个佛堂每天地受持、读诵,所以相对未来而言,它就是你的最初的因地,就是你法身成就的因地、你得道的因地、你转法轮的因地乃至于你成就大般涅盘的因地。所以这个处所就是佛陀的法身舍利,值得恭敬赞叹。这个约处叹。
辛四、约因叹
这个成佛的正因。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在佛门当中,有些在家、出家的菩萨,他行菩萨道,可能受了菩萨戒行菩萨道。这个人如果一生当中都没有办法见闻、读诵、书写、受持乃至于供养《法华经》,那么这个人,不管他修什么法门,“未能善行菩萨道”,没办法善巧圆满菩萨道,他这个菩萨道有空缺、有欠缺。如果这个人在一生当中,除了广修六度、念佛、持戒以外,又能够受持《法华经》,这个人的菩萨道是圆满的。
蕅益大师讲,什么叫有空缺?什么叫圆满?就是说,佛法讲因地,就是你的内心,心就是因地。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的因地的心叫拙度,笨拙的拙。拙度,就是以方便为因。什么叫以方便为因?就是你的因是从因缘所生法建立起来的。你看有些人,他一辈子就是做义工,他什么事都不做,他专修布施法。没关系,他今生先把布施这个功课做好,广修布施,来生成就大富贵。但是你没有把布施法会归到你的清净心、菩提愿,你这个人不能善修菩萨道。乃至于持戒等等。因为,你今天没有会归到心性,你的心变成一直在追求,而你追求的是一个不安稳的东西,因为追求果报,因为你不能够安住到巧度。
第二个就是巧度。就是你没有安住一念心性的圆因之前,你的心叫做弟子心不安。你看修布施的人,初学者还好,到老参的时候,做义工就开始思惟,就开始打量了,说:欸,我这个布施要怎么样修才能够成就大布施、大功德?我这个持戒要怎么持戒,我来生的功德能够得到最大化?所以我们一个人不回归心性,从因缘来看事情,你的得失心就很重。得失心重以后就怎么样?弟子心不安。你一个人一旦心不安,你的修行就起起伏伏了。有时候就很沮丧,你觉得你的布施修得不好;有时候你就很高慢,你觉得你布施法修得特别不错。所以,一个人没有学《法华经》,他的修学变成一种不安稳的状态。
忏公师父讲一句话,说,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讲出这句话,这个人内心是安住了。就是学《法华经》的人,他做修行功课,他时间到了就是,一天拜两百拜就两百拜,他就固定,因为他“其心安如海”,他已经跟诸佛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他开始怎么样?内观了。他才会讲出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
我们在办僧教育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有学生跟我讲说,欸,主任,我三年之内要誓证念佛三昧。这种人就危险了,因为他有所得心太强了。修行是不能去追求果报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所有修行人的一个共识,就是你只能问因地。你在因缘里面打转,一开始可能比较老实,重视布施的因,反正我做该做的事情,但是时间久了以后,你会从追求因地开始执着果报了。那就是你起颠倒的开始了,你开始去注意到你未来的果报,就是你失去正念的时候了。因为你有所得心太重,就会变成印光大师说的“急火攻心”,那你就让你的冤亲债主有机可乘。
所以佛陀就很清楚跟你讲,你没有修《法华经》,你的法门修得再多,未善行菩萨道!因为你没有安住在佛陀成佛的正因,你安住在佛陀施设的一种方便因,就是因缘的生灭相。你只有安住在不生灭的一念心性,才是善行菩萨道。这个因地是很重要!
辛五、约果叹 分五:壬一、近果;壬二、立喻;壬三、合法;壬四、释近;壬五、拣非
我们看果地,约果叹。约果叹当中有五段。
壬一、近果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约着我们因地的安住,这以下是讲最后的结果。如果有一个众生受了菩萨戒,开始发菩提心,修学六度而追求佛道,那么这个人“若见若闻”,他能够听闻《法华经》,乃至于透过三周说法如理思惟以后,信解《法华经》,乃至于到<法师品>,受持《法华经》,开始读诵、书写、为人演说,受持《法华经》,那么透过三个阶段——见闻、信解、受持,这个人已经怎么样?“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近,相对远来说的。这个近就是他已经直截了当地契入成佛之道。不是像我们修因缘所生法,在那边拐弯抹角。
这个因果法则,它有两种因果。
一个是五乘的因果,就是权法的因果。权法的因果是要变现的,它是透过心识变现。你看,你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是个善法,结果你得到快乐果报。这个果报是怎么样?是一个无记。果报没有善恶,只有因地有善恶。你持戒是个善法,你成就尊贵身的时候也是无记,没有好坏的。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而放逸造罪,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得到鼓励开始修善。所以快乐的果报到底是善是恶?不决定。你可能因为快乐而堕落,也可能因为快乐而得到鼓励增上。所以果报是无记,因地是善。
只有成佛的因果是一致的。就是蕅益大师常说的,妙因妙果不离一心。你在追求佛道的时候,你的因地是修一念心性,修《法华经》的人,不管布施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你的重点是用这个法来庄严你的内心。结果,成就果报的时候,还是一念心性,还是你这一念心性。但是你这一念心性多出了无量的功德庄严,它摄持无量功德庄严,变成法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叫做法身。心性也好,法身也好,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就是你学《法华经》以后,你未来成佛的心就是你现在的安住的一念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两个没有改变。只是说这两个,清净心、菩提愿,多了无量无边的资粮功德,差别在这里。
这个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李安导演的。它讲到有一个武林高手叫做李慕白。李慕白长时间在武林当中打转,觉得这个是非太多了,就宣告退出武林。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他就把他的宝剑,青冥剑,供养出来,给他的好朋友,一个贝勒爷。然后昭告武林说,我退出江湖了,我的宝剑,这种削铁如泥的宝剑献出来。结果没有多久,有一天晚上这宝剑就被偷了。被偷了以后,李慕白就暗中去查访,哦,原来被朋友的女儿偷了。他女儿在家里面偷偷学武功,学了一些武当派的武功。李慕白就用计谋,有一天晚上把她调出来。调出来他就问这个女儿说,你为什么要偷这个宝剑?朋友女儿说,我要用青冥剑称霸武林。李慕白说,称霸武林不是靠这支宝剑的,就跟她开导。这个女儿她不听的,李慕白就从树上就摘了一根树枝,说,你用青冥剑,我用树枝,三招之内你能够打败我,我就把这个宝剑无条件地供养给你。如果你不能打败我,你就把宝剑还给我。结果她用青冥剑跟李慕白打了三招,还是打不过他,被李慕白打败了。
诸位!一个青冥剑,一个树枝,从法门来说,这个法门太高,那个法门太低了,但为什么她被打败呢?因为能持这把剑的心不一样。诸位!你们如果是初学者,这句话可能没有体验。你大概学佛超过十年以上,你会发觉一个问题,所有的修行都进入停顿状态,或者是缓慢状态。就是刚开始大家修行的时候都是一直拼,因为你那个时候道心强,体力也好,不管是拜佛、念佛、布施、持戒,都很精进。到了十年后,大家都缓慢下来,那个时候就不是拼你的精进了,是看你的心理素质了。因为你会做功课,别人也会做功课,你在家会念佛,他也会念佛。所以,到了十年以后,每一个人在法门上就没什么差别了。如果你不会归心性,你的挫折感就很重了,你会觉得说,好像修到这个时候,进入到一种空亡的状态。前面看不到出路,后面已经过去了,不可追了。你过去的辉煌时期,你以前闭关怎么用功那毕竟是过去了,那未来比较重要。一佛乘的因果就是说,你的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单一的功德是成不了大事的。单一的功德,你说我这辈子,今生给你八十岁,你就专修一个法门,你也成不了大器。但是你今天用《法华经》,以清净心跟菩提愿,这一个所谓的菩提善根,你所修的法门那就是大白牛车了,你跟佛陀站在同一个水平,你跟佛陀安住在同一个家。就是说,你的所有的法门当中,重点是你后面有一个无价的珍宝——自性功德力出现了。你这个摩尼宝珠跟佛陀是同一个品质的,只是佛陀比较大颗,我们比较小颗,我们叫名字即佛,佛陀是究竟即佛。但是注意,这两个宝珠的作用是一样的,体质是一样的。
所以诸位!你今天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你追求因缘果报;第二个,你安住一念心性,放弃对果报的追求。你追求因缘果报,就是你今天选择离家出走,也可以。说,我不要住在家里面,那么无论你怎么打工,你顶多就是佛陀说的,你就是让你得到一天的衣食,就是一日的所需而已。你一个乞丐你能够做什么事情?但是,你选择回家就不一样了。诸位!你是继承家业,你内心的功德,清净心菩提愿的功能就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说法门不重要,而是有比它更重要的,就是一心真如!你要进入一心真如,只有一种情况——放弃对果报的追求。你不可能又想要追求果报,又想安住真如,没有这回事情,你没有那个本事。所以,那个清净心强调的就是离一切相,你才有可能产生广大平等的菩提愿,即一切法。
一个人会学《法华经》,这个人眼光是看得很远了,他不会看今生、来生这种小小的果报,所以佛陀约因叹、约果叹。就是说,如果说你今天只是追求一些来生的快乐比一般人好很多,你就这么点志向,那就算了。如果你有志于无上菩提,追求佛陀的万德庄严,那回家变成是关键了,很重要!因为你再怎么修单一的法门,再怎么打工,通通没有用,根本还是要回家,所以叫“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你今天关键在于见闻、信解、受持,这是三个核心。
壬二、立喻
这讲出一个譬喻。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这段譬喻,蕅益大师讲到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讲到土,一个讲到水。一个是泥土,一个是水分。泥土是什么呢?泥土就是佛陀所说的教法,这是文字的教法。但是文字的教法里面,它能够摄持水。文以载道,是吧?所以泥土跟水之间是有关系的,是用教法来摄持这个水分,用这个泥土来摄这个水分。
我们看,先把泥土跟水分的关系讲清楚。说,“药王!譬如有人”,这个不是一般人,是发了出世道心的修学菩萨道的道人。他只有一分道心,他还没有修学佛法,所以怎么样呢?“渴乏须水。”他空有道心,但是他缺乏这种法水的滋润。那怎么办呢?“于彼高原,穿凿求之。”这个高原表示他进入了一种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他不是在低洼,低洼的地方求水容易,但是他到了五浊恶世的时候求法困难,变成高原,这种高山的地方。
那么,他用他的各种努力,往泥土里面去挖的时候,“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我们一开始在修学,就碰到的是干土。这个干土就是指的佛陀讲阿含时。阿含时讲因缘所生法,讲生灭四谛。阿含时它所强调的就是一种小乘的我空。它那个空是对立的,它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所以它灭色取空。这个离佛法的中道实相的法水是非常远。基本上,我们从《阿含经》看不出它有中道实相。基本上它就是,你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你要么堕入因缘的有相,那就是轮回;你要么成就偏空涅盘。你只能在空性跟有为法之间作一个选择,所以它没有所谓的中道平衡的概念。所以“知水尚远”。
但这个人不放弃努力,继续往下挖,“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透过阿含的四谛以后,他开始学方等般若,接触到大乘的空性,知道无生的思想。无生的思想离真如本性就很接近了,因为它那个空不排斥万法,它是一种本体的空。但是,它还是执着一个法,这个法叫做空,它没有把这个空的法会归到一念的心。所以我们一般在《法华经》不讲空,叫做清净心,这表示它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所以透过他努力以后,从《阿含经》提升到方等般若,他已经怎么样?见到湿土。哦,这泥土里面有水分了。佛陀在方等般若并没有明显地把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讲出来,但是这个地方已经是所谓的带通别正说圆教,这个方便法已经含摄了实法。
一直到《法华经》,“遂渐至泥”。你读了《法华经》,你才真正地遇到所有的泥。这个泥就是水分非常多了,这个时候你对成佛的心就坚定了,你的心也安稳下来了,你不再追求一些因缘果报了。你知道人生不是追求,人生只是叫做历练,用各种法去开显你内心的东西,不是去追求什么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知水必近”,就知道成佛的道路不用急,慢慢走,只要把这个方向走对了,是迟早要成就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到三种次第。一开始追求的是干土,然后是湿土,最后变成泥,泥跟水已经混合在一起了。
那么这个譬喻,我们看他的合法,壬三、合法
看经文:
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零一面,我们看戊二的“叹美所持之法及示通经方轨”。
这一科是迹门流通当中五品的第一品,<法师品>。前面的迹门正宗分,佛陀的三周说法,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产生对《法华经》的信解。信解什么道理呢?信解一佛乘的妙理。什么叫一佛乘?简单地说就是会权入实。学《法华经》,你要把你所修的法门,不管你是透过布施、透过持戒、透过念佛,你要把你所修的三乘的法门,要能够会归到你的一念心性。这就是整个《法华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信解一乘的妙理。
我们前面的信解是一个很粗显的信解,透过闻思的信解。所以,佛陀在流通分的时候讲<法师品>,必须讲出一个方法来增长我们的信解。这当中佛陀用两个方法:一个是讲到功德,一个是讲到行持的法门。一个功德,一个法门。在讲功德跟法门的时候,佛陀是分成两大科:第一个是约能持之人,第二个是约所持之法。约人跟法。
前一科,约人,佛陀讲到五种法门,五种法师,就是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五种法门。这五种法门的主要目的,就是一种文字的熏习。因为佛陀的经典,那不是一般的文字,那叫做“清净法界等流正法”,所有《法华经》的经文都是从佛陀的清净法界流露出来的,所以跟一般的书不一样。我们凡夫的书,那是从众生的妄想心流露出来的,那是颠倒想。《法华经》的经文来自于清净法界,所以它就能够引导我们回归清净法界,这个就是文字熏习的好处。它从什么地方来,它就把我们的心带到什么地方去,说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在唐朝有一个赵州禅师,他老人家二十几岁出家,活到一百二十岁,所以他开悟以后修行的时间非常长,大概禅宗里面开悟以后他修的时间最长。他自己在这个五六十年的修学当中,他晚年的时候讲一句很重要的话,他说:相续也太难。就是我们在观一念心性这种会权入实,我们要进入实法的时候,太难!
如果说我们修权法,不难。你修无常观、无我观,日常生活当中你看到人事的变化——哦,昨天的人是这样子,今天的人改变了,这个事情也变化了,而这当中我们是不能控制的,“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无常无我的智慧,你从生命的经验很容易去掌握、去观察。
但是,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叫做不思议境,在日常的因缘里面你看不到它的痕迹,捉摸不到它的踪迹的。所以,禅宗开悟以后,没有文字相的熏习他就很困难,相续也太难。祖师可以透过他的开导,或者是他一些基本的动作,说是德山棒、临济喝,让你当下地回光返照,灵光乍现。然后呢?然后你就得靠自己了,长养圣胎。
所以佛陀慈悲。禅宗很多的开悟回过头来,一定要回到教下,因为你的开悟,只是叫做信解。你要把信解变成一种很深入的坚定的理解,你必须怎么样?受持、读、诵、解说、书写,靠文字的熏修。那么,这五种熏修当然主要是增长观慧。
佛陀要讲出的助行,十种供养,透过香花、透过赞叹、透过合掌恭敬,身口意的供养,培养我们修学这个法门的虔诚恭敬心。因为我们定课有时候做久了以后,就会产生一种轻忽的心态,好像把它当作一种日常的生活,所以就使令我们在修法的时候,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佛陀透过虔诚恭敬心跟文字的净法熏习,这两种的正助合行,把我们前面的迹门正宗的信解慢慢地加强。这个是约人。
己一、长行 分二:庚一、叹经法;庚二、示方轨
庚一、叹经法 分五:辛一、约法叹;辛二、约人叹;辛三、约处叹;辛四、约因叹;辛五、约果叹
这以下约法。佛陀直接约的一心真如这个法体来说明,你修这个法有什么好处,以及它弘传的方法,这一科讲到两个重点。我们看讲义,这个地方有两科。一,长行。长行当中又分成两科。一,叹经法。
辛一、约法叹
尔时,佛复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赞叹《法华经》这部经,共有五段。这是第一段,约法叹,是直接约一心真如的法体来赞叹。
佛告药王菩萨摩诃萨,在我的一代时教当中,佛陀讲了无量千万亿的法。这当中有“已说”的,已说是包括什么呢?相对《法华经》来说,已说的是包括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这四时,这是已经说的,相对法门。“今说”,今说指的是在<序品>里面所说的《无量义经》。“当说”,未来当说的,指的是《涅盘经》。
总之,在整个佛陀五时的说法当中,《法华经》的特点叫做什么?难信难解。你很难产生真实的信心,你也很难深入地理解,为什么呢?因为“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佛陀有很多很多的法,但是他有个根本来摄持这个法。就是谁摄持这个法?佛陀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的百千陀罗尼门,都是从一个东西出来的,就是从一念心性发动出来。所以,妙法,它的特点就是,它总持一切法。这个能持一切法的这些妙法是最难信、最难解的,因为它是诸佛的秘要之藏。什么叫“秘”呢?秘就是隐而不说。佛陀刚开始先把这种不可思议的一念心性隐藏起来,不说。这个法门有什么特色呢?叫做“要”,它总持一切法。所以蕅益大师用“隐而不说”跟“总一切法”来解释秘要。所以,这个法藏,佛陀是不可以随便地分布给其他人的,除非你根机成熟。
而且,这个法门是“诸佛世尊之所守护”。因为三世诸佛的秘要是同一个秘要,就是一心真如,这个法门是三世诸佛共同护念的法门。从过去以来,“未曾显说”。佛陀在《法华经》之前,并没有明显地说出来万法唯是一心。这部经所强调的一念心性,乃至于佛在世的时候,“犹多怨嫉”。这不可思议,佛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功德庄严,讲《法华经》的时候尚且有五千退席,何况是在佛灭度后的五浊恶世众生呢?
就这个地方是强调《法华经》的两大特色。就是有人问你说,那你学《法华经》,《法华经》有什么特色呢?两个特色:一个,它是佛陀最核心的思想,秘要之藏;第二,这个秘要之藏,一般人难信难解。
我们一般人,没有学《法华经》,我们对佛教的思想是建立诸法因缘生。这大概是所有佛弟子的共识了,不管你是什么宗派。一切法怎么生的?诸法因缘生。一个人会堕落三恶道,因为他依止了杂染法,杀盗淫妄的法;一个人能够成就功德,他依止的是佛陀的清净的法。所以,我们建立因缘法,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布施成就富贵,持戒成就尊贵,忍辱成就庄严。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就是说,为什么你修布施的法来生会让你富贵?你修的是一个法,它怎么会出现果报呢?这个地方其实是有问题的。所以,因缘法里面一定有佛陀没有说的秘密在里面。就是说,你修布施的时候,是修布施的法,结果它出来的不是布施的果报,出现的是富贵的果报。那这个地方,这中间出现什么事了?出现的是佛陀的秘要之藏。
就是说,其实不是布施的法让你富贵,哪是这样子呢?因为你布施的法,它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你修布施的时候,你产生布施的心,而这个心去熏习你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本来就性具无量的功德,所以,不思议熏,它就不思议地变现;你用布施的法去熏习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变现富贵的果报。所以它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做真如受熏。这一块,佛陀秘而不说,因为太难理解了。所以佛陀就简单地说,哦,你修布施的法,这个法门就会带你到富贵。所以我们一般就是讲诸法因缘生,它合乎我们的习气,就是有所得。就是我们凡夫“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我们以前追求果报,结果呢?造杀盗淫妄。佛陀就利用我们这种追求的心,一开始用取代法来让我们修学,就是你与其去追求杀盗淫妄,我倒不如引导你来追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但是追求的心没有改变——有所得。但也没关系,为实施权。就是说,佛陀刚开始不碰触我们最难改变的攀缘心,佛陀一开始把这一块先放下,就是你攀缘好的,好过你攀缘不好的。所以刚开始修学,有所得心是可以理解的。
但到《法华经》的时候,佛陀告诉你,其实你所得到的东西,都是你自己变现出来的,你根本什么东西也没得到。人生,你不可能得到任何东西。就是,你自己用这个法去熏你的内心,然后呢?然后你内心变现一个果报让你去受用,叫心作心是。是心修布施,结果呢?是心变现富贵。所以这一来一回都是你自己的东西,你哪有得到什么东西呢?但是这种观念很难理解,也很难接受。就是我修了半天,结果还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这个观念在《法华经》佛陀开权显实以后,有五千个退席,就这个问题,叫做难信难解,因为它是佛陀秘要之藏。佛陀一开始在因缘所生法当中他有一个核心的秘密,佛陀把它隐藏起来,只讲因缘所生法,没有谈万法唯是一心,是这么一个情况。
辛二、约人叹
前面是约法的自体来赞叹,这个地方约受持。就是说,我受持《法华经》,我每天这样读诵,有什么好处呢?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佛陀讲到约人的时候,他说,当知在佛灭度以后(当佛灭度以后,当然进入了像法、末法时代了),有人能够听闻《法华经》,得到受持以后,开始书写、读诵,乃至于修十种供养,为他人解说,那么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
“如来则为以衣覆之。”这个“以衣覆之”就是成就忍辱力。佛陀用衣服保护你,让你不受伤害,忍辱力。“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你能够得到十方诸佛特别的护持、摄受。第三个,成就三力。这个人在内心当中产生大乘的信力、大乘的愿力跟大乘的智慧力,这个“善根”就是智慧。成就信、愿跟智慧。
这以下总结。“当知是人”,在今生当中“与如来共宿”。就是我们修因缘所生法的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家的感觉,就是到处攀缘,一下子攀缘布施法,一下子攀缘持戒法。而你学了《法华经》,你能够找到一个家。这个家,跟佛陀的是同一个家,一家人,“与如来共宿”。这是指当下的修学。对未来来说,能够成就佛陀的摩顶授记。
所以说这个“约人叹”讲到灭恶生善。忍辱力是偏重在破恶;大信力、大愿力跟善根力,生善。是这么一个情况。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有一个老法师,我跟他还是比较熟,经常有互动。这个老法师是修净土宗的,他平常的修行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拜佛,一个念佛。拜完佛,就静坐,就念佛。所以平常也是就拿一串念珠,到处走来走去的。他到晚年的时候,突然间受持《法华经》了,受持了五到六年左右,结果往生了。往生以后出现什么事呢?第一个,他神态非常安详。神态安详这还不算什么,因为福德力大的人临终也是神态安详。更重要的是,他的脸色红润,微微红润。这个就不是福德力了,这个是道法,心与佛合,心与道合。我们一般临命终的人脸色是苍白的。就是他已经有那个道的力量进去了。你看他一生当中的修行,就是拜佛、念佛、诵《法华经》。
所以《法华经》的不可思议在哪里,诸位知道吗?我们一般人不修《法华经》,你的修行叫做单一的功德。哦,你要修忍辱,你要特别修忍辱;你要修大乘的信心,你要特别修大乘的信心。因为它法跟法之间,它没办法整合的。就是你从小到大,你学很多武功,你面对不同的敌人,你要使出不同的武功。只有等到你有一天学《法华经》以后,它才可以所谓的总持。就是你诵《法华经》以后,你不断地诵,你自然会产生一个清净心、菩提愿。这两个功德会把你所有的枝末的法门全部整合起来,所以它从根本上去灭恶生善。就是你在不知不觉当中,在诵经的时候,自然产生忍辱的调伏力,产生信愿的善根力,还有智慧的观照力。《法华经》的特色就在这里,它从根本上把你一种凡夫的心先改成佛心,跟十方诸佛同一个安住心。你变成佛心以后,你很多的善根自然就出现出来,这是一个根本上的改变。
辛三、约处叹
药王!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若有人得见此塔,礼拜供养,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地方是约处所,就是“在在处处”。比方说你诵《法华经》,你可能在某一个房间或者佛堂等等,凡是你诵《法华经》的地方,或者是为人演说,或者读,或者诵,或者书写,那么这个地方就值得起七宝之塔。而且要怎么样?“极令高广严饰”,高大庄严。它表示什么?表示这个地方,不要说人殊胜、法殊胜,甚至于你受持《法华经》的处所都很殊胜,值得我们尊重。
怎么说呢?因为你根本就不需要再安这个舍利子了。你诵《法华经》,你那个地方当下就具足了全身舍利。所以,你就是需要用一个塔去庄严这个地方,应该以种种的香花、璎珞、缯盖、幢幡作身业的供养,或者是伎乐、歌颂的口业的赞叹,乃至于意业的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等等。所以,如果你今天有一个固定的地方,经常点上香来诵《法华经》,你这个地方就值得一切龙天护法来礼拜供养。为什么?“当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你已经从凡夫的心趋向于成佛的心。
蕅益大师解释这一段,说法身舍利,它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一般说的舍利子是佛陀的应身舍利。佛陀应化身,丈六的比丘相往生以后拿去烧,烧完以后产生很多的碎骨。一般来说,佛陀在整个八相成道当中,有四个地方是应该起塔的,表示尊重:佛陀出生的地方、佛陀成道的地方、佛陀转法轮的地方跟佛陀入涅盘的地方,这四个地方。
那么,为什么你诵《法华经》的这个地方也值得我们去起塔呢?因为这个地方就是你法身出生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得道的地方,成就佛道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转法轮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就是你成就未来大般涅盘的地方。虽然你现在没有成就,但是你有一天成佛以后,对望过去,你当初就是在这个佛堂每天地受持、读诵,所以相对未来而言,它就是你的最初的因地,就是你法身成就的因地、你得道的因地、你转法轮的因地乃至于你成就大般涅盘的因地。所以这个处所就是佛陀的法身舍利,值得恭敬赞叹。这个约处叹。
辛四、约因叹
这个成佛的正因。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在佛门当中,有些在家、出家的菩萨,他行菩萨道,可能受了菩萨戒行菩萨道。这个人如果一生当中都没有办法见闻、读诵、书写、受持乃至于供养《法华经》,那么这个人,不管他修什么法门,“未能善行菩萨道”,没办法善巧圆满菩萨道,他这个菩萨道有空缺、有欠缺。如果这个人在一生当中,除了广修六度、念佛、持戒以外,又能够受持《法华经》,这个人的菩萨道是圆满的。
蕅益大师讲,什么叫有空缺?什么叫圆满?就是说,佛法讲因地,就是你的内心,心就是因地。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的因地的心叫拙度,笨拙的拙。拙度,就是以方便为因。什么叫以方便为因?就是你的因是从因缘所生法建立起来的。你看有些人,他一辈子就是做义工,他什么事都不做,他专修布施法。没关系,他今生先把布施这个功课做好,广修布施,来生成就大富贵。但是你没有把布施法会归到你的清净心、菩提愿,你这个人不能善修菩萨道。乃至于持戒等等。因为,你今天没有会归到心性,你的心变成一直在追求,而你追求的是一个不安稳的东西,因为追求果报,因为你不能够安住到巧度。
第二个就是巧度。就是你没有安住一念心性的圆因之前,你的心叫做弟子心不安。你看修布施的人,初学者还好,到老参的时候,做义工就开始思惟,就开始打量了,说:欸,我这个布施要怎么样修才能够成就大布施、大功德?我这个持戒要怎么持戒,我来生的功德能够得到最大化?所以我们一个人不回归心性,从因缘来看事情,你的得失心就很重。得失心重以后就怎么样?弟子心不安。你一个人一旦心不安,你的修行就起起伏伏了。有时候就很沮丧,你觉得你的布施修得不好;有时候你就很高慢,你觉得你布施法修得特别不错。所以,一个人没有学《法华经》,他的修学变成一种不安稳的状态。
忏公师父讲一句话,说,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讲出这句话,这个人内心是安住了。就是学《法华经》的人,他做修行功课,他时间到了就是,一天拜两百拜就两百拜,他就固定,因为他“其心安如海”,他已经跟诸佛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他开始怎么样?内观了。他才会讲出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
我们在办僧教育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有学生跟我讲说,欸,主任,我三年之内要誓证念佛三昧。这种人就危险了,因为他有所得心太强了。修行是不能去追求果报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所有修行人的一个共识,就是你只能问因地。你在因缘里面打转,一开始可能比较老实,重视布施的因,反正我做该做的事情,但是时间久了以后,你会从追求因地开始执着果报了。那就是你起颠倒的开始了,你开始去注意到你未来的果报,就是你失去正念的时候了。因为你有所得心太重,就会变成印光大师说的“急火攻心”,那你就让你的冤亲债主有机可乘。
所以佛陀就很清楚跟你讲,你没有修《法华经》,你的法门修得再多,未善行菩萨道!因为你没有安住在佛陀成佛的正因,你安住在佛陀施设的一种方便因,就是因缘的生灭相。你只有安住在不生灭的一念心性,才是善行菩萨道。这个因地是很重要!
辛五、约果叹 分五:壬一、近果;壬二、立喻;壬三、合法;壬四、释近;壬五、拣非
我们看果地,约果叹。约果叹当中有五段。
壬一、近果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约着我们因地的安住,这以下是讲最后的结果。如果有一个众生受了菩萨戒,开始发菩提心,修学六度而追求佛道,那么这个人“若见若闻”,他能够听闻《法华经》,乃至于透过三周说法如理思惟以后,信解《法华经》,乃至于到<法师品>,受持《法华经》,开始读诵、书写、为人演说,受持《法华经》,那么透过三个阶段——见闻、信解、受持,这个人已经怎么样?“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近,相对远来说的。这个近就是他已经直截了当地契入成佛之道。不是像我们修因缘所生法,在那边拐弯抹角。
这个因果法则,它有两种因果。
一个是五乘的因果,就是权法的因果。权法的因果是要变现的,它是透过心识变现。你看,你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是个善法,结果你得到快乐果报。这个果报是怎么样?是一个无记。果报没有善恶,只有因地有善恶。你持戒是个善法,你成就尊贵身的时候也是无记,没有好坏的。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而放逸造罪,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得到鼓励开始修善。所以快乐的果报到底是善是恶?不决定。你可能因为快乐而堕落,也可能因为快乐而得到鼓励增上。所以果报是无记,因地是善。
只有成佛的因果是一致的。就是蕅益大师常说的,妙因妙果不离一心。你在追求佛道的时候,你的因地是修一念心性,修《法华经》的人,不管布施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你的重点是用这个法来庄严你的内心。结果,成就果报的时候,还是一念心性,还是你这一念心性。但是你这一念心性多出了无量的功德庄严,它摄持无量功德庄严,变成法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叫做法身。心性也好,法身也好,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就是你学《法华经》以后,你未来成佛的心就是你现在的安住的一念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两个没有改变。只是说这两个,清净心、菩提愿,多了无量无边的资粮功德,差别在这里。
这个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李安导演的。它讲到有一个武林高手叫做李慕白。李慕白长时间在武林当中打转,觉得这个是非太多了,就宣告退出武林。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他就把他的宝剑,青冥剑,供养出来,给他的好朋友,一个贝勒爷。然后昭告武林说,我退出江湖了,我的宝剑,这种削铁如泥的宝剑献出来。结果没有多久,有一天晚上这宝剑就被偷了。被偷了以后,李慕白就暗中去查访,哦,原来被朋友的女儿偷了。他女儿在家里面偷偷学武功,学了一些武当派的武功。李慕白就用计谋,有一天晚上把她调出来。调出来他就问这个女儿说,你为什么要偷这个宝剑?朋友女儿说,我要用青冥剑称霸武林。李慕白说,称霸武林不是靠这支宝剑的,就跟她开导。这个女儿她不听的,李慕白就从树上就摘了一根树枝,说,你用青冥剑,我用树枝,三招之内你能够打败我,我就把这个宝剑无条件地供养给你。如果你不能打败我,你就把宝剑还给我。结果她用青冥剑跟李慕白打了三招,还是打不过他,被李慕白打败了。
诸位!一个青冥剑,一个树枝,从法门来说,这个法门太高,那个法门太低了,但为什么她被打败呢?因为能持这把剑的心不一样。诸位!你们如果是初学者,这句话可能没有体验。你大概学佛超过十年以上,你会发觉一个问题,所有的修行都进入停顿状态,或者是缓慢状态。就是刚开始大家修行的时候都是一直拼,因为你那个时候道心强,体力也好,不管是拜佛、念佛、布施、持戒,都很精进。到了十年后,大家都缓慢下来,那个时候就不是拼你的精进了,是看你的心理素质了。因为你会做功课,别人也会做功课,你在家会念佛,他也会念佛。所以,到了十年以后,每一个人在法门上就没什么差别了。如果你不会归心性,你的挫折感就很重了,你会觉得说,好像修到这个时候,进入到一种空亡的状态。前面看不到出路,后面已经过去了,不可追了。你过去的辉煌时期,你以前闭关怎么用功那毕竟是过去了,那未来比较重要。一佛乘的因果就是说,你的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单一的功德是成不了大事的。单一的功德,你说我这辈子,今生给你八十岁,你就专修一个法门,你也成不了大器。但是你今天用《法华经》,以清净心跟菩提愿,这一个所谓的菩提善根,你所修的法门那就是大白牛车了,你跟佛陀站在同一个水平,你跟佛陀安住在同一个家。就是说,你的所有的法门当中,重点是你后面有一个无价的珍宝——自性功德力出现了。你这个摩尼宝珠跟佛陀是同一个品质的,只是佛陀比较大颗,我们比较小颗,我们叫名字即佛,佛陀是究竟即佛。但是注意,这两个宝珠的作用是一样的,体质是一样的。
所以诸位!你今天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你追求因缘果报;第二个,你安住一念心性,放弃对果报的追求。你追求因缘果报,就是你今天选择离家出走,也可以。说,我不要住在家里面,那么无论你怎么打工,你顶多就是佛陀说的,你就是让你得到一天的衣食,就是一日的所需而已。你一个乞丐你能够做什么事情?但是,你选择回家就不一样了。诸位!你是继承家业,你内心的功德,清净心菩提愿的功能就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说法门不重要,而是有比它更重要的,就是一心真如!你要进入一心真如,只有一种情况——放弃对果报的追求。你不可能又想要追求果报,又想安住真如,没有这回事情,你没有那个本事。所以,那个清净心强调的就是离一切相,你才有可能产生广大平等的菩提愿,即一切法。
一个人会学《法华经》,这个人眼光是看得很远了,他不会看今生、来生这种小小的果报,所以佛陀约因叹、约果叹。就是说,如果说你今天只是追求一些来生的快乐比一般人好很多,你就这么点志向,那就算了。如果你有志于无上菩提,追求佛陀的万德庄严,那回家变成是关键了,很重要!因为你再怎么修单一的法门,再怎么打工,通通没有用,根本还是要回家,所以叫“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你今天关键在于见闻、信解、受持,这是三个核心。
壬二、立喻
这讲出一个譬喻。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这段譬喻,蕅益大师讲到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讲到土,一个讲到水。一个是泥土,一个是水分。泥土是什么呢?泥土就是佛陀所说的教法,这是文字的教法。但是文字的教法里面,它能够摄持水。文以载道,是吧?所以泥土跟水之间是有关系的,是用教法来摄持这个水分,用这个泥土来摄这个水分。
我们看,先把泥土跟水分的关系讲清楚。说,“药王!譬如有人”,这个不是一般人,是发了出世道心的修学菩萨道的道人。他只有一分道心,他还没有修学佛法,所以怎么样呢?“渴乏须水。”他空有道心,但是他缺乏这种法水的滋润。那怎么办呢?“于彼高原,穿凿求之。”这个高原表示他进入了一种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他不是在低洼,低洼的地方求水容易,但是他到了五浊恶世的时候求法困难,变成高原,这种高山的地方。
那么,他用他的各种努力,往泥土里面去挖的时候,“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我们一开始在修学,就碰到的是干土。这个干土就是指的佛陀讲阿含时。阿含时讲因缘所生法,讲生灭四谛。阿含时它所强调的就是一种小乘的我空。它那个空是对立的,它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所以它灭色取空。这个离佛法的中道实相的法水是非常远。基本上,我们从《阿含经》看不出它有中道实相。基本上它就是,你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你要么堕入因缘的有相,那就是轮回;你要么成就偏空涅盘。你只能在空性跟有为法之间作一个选择,所以它没有所谓的中道平衡的概念。所以“知水尚远”。
但这个人不放弃努力,继续往下挖,“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透过阿含的四谛以后,他开始学方等般若,接触到大乘的空性,知道无生的思想。无生的思想离真如本性就很接近了,因为它那个空不排斥万法,它是一种本体的空。但是,它还是执着一个法,这个法叫做空,它没有把这个空的法会归到一念的心。所以我们一般在《法华经》不讲空,叫做清净心,这表示它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所以透过他努力以后,从《阿含经》提升到方等般若,他已经怎么样?见到湿土。哦,这泥土里面有水分了。佛陀在方等般若并没有明显地把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讲出来,但是这个地方已经是所谓的带通别正说圆教,这个方便法已经含摄了实法。
一直到《法华经》,“遂渐至泥”。你读了《法华经》,你才真正地遇到所有的泥。这个泥就是水分非常多了,这个时候你对成佛的心就坚定了,你的心也安稳下来了,你不再追求一些因缘果报了。你知道人生不是追求,人生只是叫做历练,用各种法去开显你内心的东西,不是去追求什么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知水必近”,就知道成佛的道路不用急,慢慢走,只要把这个方向走对了,是迟早要成就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到三种次第。一开始追求的是干土,然后是湿土,最后变成泥,泥跟水已经混合在一起了。
那么这个譬喻,我们看他的合法,壬三、合法
看经文:
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