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强宠,废柴丫鬟上位手册 第18章 寒山寺偶遇白月光1
热门推荐:
末日之我是特种兵
开了超市后,末世大佬全海洋蹲我
嫡女满级归来,反派全员陪葬
我攻略的反派都在黑化路上狂奔
红警:开局锁码里,单刷鹰酱入常
反派系统:姐姐你走错门了
我不是人,我是神,经质
穿越在恐怖片里的路人甲
官路问鼎:一个农家子弟的逆袭
“最近,在想什么呢?”赵尚发现了巧梅最近几日情绪不高。
“没什么。”巧梅赶紧否认这件事。
总不能说,因为没有你聪明,所以我很难过。
说出来多丢人。
“你放心吧,不管我的抉择如何,都会把你带在身边。”赵尚以为巧梅是怕自己丢下她,而闷闷不乐,出言安慰。
在朱府休养的这几日,传来了赵家的消息。
经查证,赵家无谋反,但匿税属实。
判决结果是,姑苏赵家财产充公,赵玉书流放,其他人员遣返原籍。
在这几日,朱佑民又递来橄榄枝,希望赵尚能够跟着自己回上京,成为谋士。
所以,现在找赵尚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回老家,家人团聚,二是去上京。
其实,在赵尚心里还有第三条路,他想去流放之地寻找自己的父亲。
赵尚的话让巧梅一头雾水,虽然不理解少爷为什么这样说,不过顺着他的话说下去,然后再捧一下,准没错。
这是巧梅总结的说话公式。
“我相信少爷,我也会跟在少爷身边,成为少爷最好的端水奴婢。”
“出息。就知道端水。”赵尚骂道,扭头离开。
微微上扬的嘴角,还是被巧梅看到。
看吧,这个公式很有用吧。
与朱佑民商议过后,赵尚决定先回老家,安顿好家人,再前往上京。
赵尚决定去上京是为了寻找证据,为父亲平冤。
他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匿税。
身体调养好,赵尚就带着巧梅,驾着朱府的马车回海州。
海州距离姑苏有八百里地,架着马车需要十天左右。
赵尚情况特殊,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
刚开始两人驾着马车在官道上飞驰,最开始受不了的竟是巧梅。
巧梅晕马车。
只要马车急速行驶,巧梅就吐得昏天地暗。
没有办法,只好放缓速度,缓慢前进。
“少爷,我会不会耽误您的事情?”巧梅有些愧疚。想不到自己在二十一世纪晕车,在古代竟然晕马车,真没有享福的命啊。
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晕轿子。
“一路慢行,可欣赏沿途风光,岂不快哉。”赵尚对于赶路,没有刚开始的急迫了。
少爷真好,巧梅看向赵尚眼睛冒着爱心的光芒。
“下次,你要吐,跑远点,有味,煞风景。”
切,就知道没什么好话,爱心眼收回。
有个伴说话,赶路更像是郊游,而赵尚的心境也是如此。
“在前面的路口拐一下。”
这一日,日头正大,巧梅架着马车在官道上晃悠悠地走着,忽然,听到少爷的吩咐。
“是近道吗?”
“不是。”
“奥。”
虽然不明白赵尚为什么拐弯,不过巧梅还是照做了。
拐了几个弯,看到前面的大山,巧梅终于知道赵尚来干什么了。
拜佛!
寒山半山腰,有一座寒山寺,寺庙的求签很灵验,有“寒山应雨任君求”说法,很多人有事情,都会来寺庙拜佛求签。
“少爷,你来寺庙求什么?姻缘?事业?”
“前两天,我说了什么,你还记得吗?”
额,巧梅想不起来了,这两天两个人说的话,还挺多的。
“你想吃酸果子?”这是昨天赵尚说的最后一句话。虽然原话没有这么直白。
“你之前说,作为我的丫鬟,该怎么样?”忍住扶额的冲动,提醒道。
“作为少爷的丫鬟,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吃的不吃,不该看的不看,不该玩的不玩...”
“停,记住前两个就行了。”之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丫头如此聒噪。
“奥。”
相对无言,山路间,只能听到马蹄在山路行走的声音。
“少爷,你到底求什么呀?”沉默一阵,最终抵不过心中的好奇。
赵尚额头青筋暴起,就知道这丫头还会问。
“这一路,你看到了什么?”赵尚妥协了,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巧梅的问题,而是抛出一个问题。
“花啊,草啊,还有...人。”
“什么人?”
“穷人。”
“多不多?他们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让巧梅陷入沉思,这一路走来,路上有很多逃荒的人,有的是一整村的人,有的是三五人。他们都是往姑苏城方向前进。
全家都进城,城里有亲戚接纳吗?一户两户也许是有的。
但是整个村的人一起迁移,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家乡没有地方生存了,只得去城里讨生活。
巧梅疑惑地看向赵尚,盯了他一会儿,想一想不可能,又摇摇头,专心驾车。
“你看我做什么?”赵尚被盯得发毛。
“少爷太好看了,忍不住多看了一会儿。”面无表情地说。
赵尚可以肯定,巧梅心里想的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他没证据,只好憋着这一口气。
其实,赵尚愿望巧梅了,她心里想的也不是坏事儿。
巧梅刚开始以为赵尚去寒山寺祈福,是为了国泰民安,百姓苍生。不过自己太了解赵尚,他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操。
昔日香火鼎盛的寒山寺,此时,只有零星人影。
寺内的庙祝偷偷地打瞌睡。
一辆马车驶来,马蹄声惊醒了偷懒的庙祝。
“少爷,您慢点。”
一名秀气小厮扶着一名男子下马车。
男子年岁不大,面如冠玉,身姿挺拔,明明穿着普通,却掩盖不住大户人家通身的气派。
美中不足的是,该男子走路有些奇怪,好像扭着脚一样。
看到这一队主仆走过来,庙祝赶紧整理自己的衣着,等待着这位大户人家的公子捐赠香油钱。
赵尚缓步走到佛前,跪拜,祈愿,巧梅也有样学样。
跪拜之后,赵尚示意巧梅往功德箱放银子。
巧梅不舍地摸了摸荷包,在庙祝热烈的目光中,捐了两文钱。
太阳将要落山,两人借住在寺庙的厢房。
“少爷,这个寺庙不行呀,下次不来这儿了。”祈愿之后,巧梅抽到的是一个下下签。“庙祝态度也不行,解个签,吹胡子瞪眼的。”继续吐槽。
赵尚看着巧梅,不由地摇摇头,看她越说越有劲儿,为了防止耳朵生茧,出声打断,“你捐了多少香油钱。”
一句话让巧梅闭嘴。
两文钱,是有点儿少啊。
“少爷,今天这个竹筒可还行。”巧梅不再执着解签的事,转到别的话题上。
“还行,有点儿大,明天换一个小的试试吧。”
“好的。”
赵尚不想拄拐,想要尝试着自己行走。
试了很多东西支撑右腿,都不能很好地固定,直到两人路过一片竹林。
将竹筒边缘打磨圆润,再套在腿上,不仅能很好地固定,而且削薄的竹子很轻,大大减少腿部的负担。
巧梅将竹筒取下,将腿部的裹布解开。
扑来一股血腥味混合着汗水的味道,有些刺鼻。
巧梅眼眶微红,泪水在眼里打转。
害怕赵尚发现,巧梅努力压制住情绪,不让泪水掉下来。
“没什么。”巧梅赶紧否认这件事。
总不能说,因为没有你聪明,所以我很难过。
说出来多丢人。
“你放心吧,不管我的抉择如何,都会把你带在身边。”赵尚以为巧梅是怕自己丢下她,而闷闷不乐,出言安慰。
在朱府休养的这几日,传来了赵家的消息。
经查证,赵家无谋反,但匿税属实。
判决结果是,姑苏赵家财产充公,赵玉书流放,其他人员遣返原籍。
在这几日,朱佑民又递来橄榄枝,希望赵尚能够跟着自己回上京,成为谋士。
所以,现在找赵尚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回老家,家人团聚,二是去上京。
其实,在赵尚心里还有第三条路,他想去流放之地寻找自己的父亲。
赵尚的话让巧梅一头雾水,虽然不理解少爷为什么这样说,不过顺着他的话说下去,然后再捧一下,准没错。
这是巧梅总结的说话公式。
“我相信少爷,我也会跟在少爷身边,成为少爷最好的端水奴婢。”
“出息。就知道端水。”赵尚骂道,扭头离开。
微微上扬的嘴角,还是被巧梅看到。
看吧,这个公式很有用吧。
与朱佑民商议过后,赵尚决定先回老家,安顿好家人,再前往上京。
赵尚决定去上京是为了寻找证据,为父亲平冤。
他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匿税。
身体调养好,赵尚就带着巧梅,驾着朱府的马车回海州。
海州距离姑苏有八百里地,架着马车需要十天左右。
赵尚情况特殊,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
刚开始两人驾着马车在官道上飞驰,最开始受不了的竟是巧梅。
巧梅晕马车。
只要马车急速行驶,巧梅就吐得昏天地暗。
没有办法,只好放缓速度,缓慢前进。
“少爷,我会不会耽误您的事情?”巧梅有些愧疚。想不到自己在二十一世纪晕车,在古代竟然晕马车,真没有享福的命啊。
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晕轿子。
“一路慢行,可欣赏沿途风光,岂不快哉。”赵尚对于赶路,没有刚开始的急迫了。
少爷真好,巧梅看向赵尚眼睛冒着爱心的光芒。
“下次,你要吐,跑远点,有味,煞风景。”
切,就知道没什么好话,爱心眼收回。
有个伴说话,赶路更像是郊游,而赵尚的心境也是如此。
“在前面的路口拐一下。”
这一日,日头正大,巧梅架着马车在官道上晃悠悠地走着,忽然,听到少爷的吩咐。
“是近道吗?”
“不是。”
“奥。”
虽然不明白赵尚为什么拐弯,不过巧梅还是照做了。
拐了几个弯,看到前面的大山,巧梅终于知道赵尚来干什么了。
拜佛!
寒山半山腰,有一座寒山寺,寺庙的求签很灵验,有“寒山应雨任君求”说法,很多人有事情,都会来寺庙拜佛求签。
“少爷,你来寺庙求什么?姻缘?事业?”
“前两天,我说了什么,你还记得吗?”
额,巧梅想不起来了,这两天两个人说的话,还挺多的。
“你想吃酸果子?”这是昨天赵尚说的最后一句话。虽然原话没有这么直白。
“你之前说,作为我的丫鬟,该怎么样?”忍住扶额的冲动,提醒道。
“作为少爷的丫鬟,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吃的不吃,不该看的不看,不该玩的不玩...”
“停,记住前两个就行了。”之前怎么没有发现这丫头如此聒噪。
“奥。”
相对无言,山路间,只能听到马蹄在山路行走的声音。
“少爷,你到底求什么呀?”沉默一阵,最终抵不过心中的好奇。
赵尚额头青筋暴起,就知道这丫头还会问。
“这一路,你看到了什么?”赵尚妥协了,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巧梅的问题,而是抛出一个问题。
“花啊,草啊,还有...人。”
“什么人?”
“穷人。”
“多不多?他们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让巧梅陷入沉思,这一路走来,路上有很多逃荒的人,有的是一整村的人,有的是三五人。他们都是往姑苏城方向前进。
全家都进城,城里有亲戚接纳吗?一户两户也许是有的。
但是整个村的人一起迁移,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家乡没有地方生存了,只得去城里讨生活。
巧梅疑惑地看向赵尚,盯了他一会儿,想一想不可能,又摇摇头,专心驾车。
“你看我做什么?”赵尚被盯得发毛。
“少爷太好看了,忍不住多看了一会儿。”面无表情地说。
赵尚可以肯定,巧梅心里想的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他没证据,只好憋着这一口气。
其实,赵尚愿望巧梅了,她心里想的也不是坏事儿。
巧梅刚开始以为赵尚去寒山寺祈福,是为了国泰民安,百姓苍生。不过自己太了解赵尚,他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操。
昔日香火鼎盛的寒山寺,此时,只有零星人影。
寺内的庙祝偷偷地打瞌睡。
一辆马车驶来,马蹄声惊醒了偷懒的庙祝。
“少爷,您慢点。”
一名秀气小厮扶着一名男子下马车。
男子年岁不大,面如冠玉,身姿挺拔,明明穿着普通,却掩盖不住大户人家通身的气派。
美中不足的是,该男子走路有些奇怪,好像扭着脚一样。
看到这一队主仆走过来,庙祝赶紧整理自己的衣着,等待着这位大户人家的公子捐赠香油钱。
赵尚缓步走到佛前,跪拜,祈愿,巧梅也有样学样。
跪拜之后,赵尚示意巧梅往功德箱放银子。
巧梅不舍地摸了摸荷包,在庙祝热烈的目光中,捐了两文钱。
太阳将要落山,两人借住在寺庙的厢房。
“少爷,这个寺庙不行呀,下次不来这儿了。”祈愿之后,巧梅抽到的是一个下下签。“庙祝态度也不行,解个签,吹胡子瞪眼的。”继续吐槽。
赵尚看着巧梅,不由地摇摇头,看她越说越有劲儿,为了防止耳朵生茧,出声打断,“你捐了多少香油钱。”
一句话让巧梅闭嘴。
两文钱,是有点儿少啊。
“少爷,今天这个竹筒可还行。”巧梅不再执着解签的事,转到别的话题上。
“还行,有点儿大,明天换一个小的试试吧。”
“好的。”
赵尚不想拄拐,想要尝试着自己行走。
试了很多东西支撑右腿,都不能很好地固定,直到两人路过一片竹林。
将竹筒边缘打磨圆润,再套在腿上,不仅能很好地固定,而且削薄的竹子很轻,大大减少腿部的负担。
巧梅将竹筒取下,将腿部的裹布解开。
扑来一股血腥味混合着汗水的味道,有些刺鼻。
巧梅眼眶微红,泪水在眼里打转。
害怕赵尚发现,巧梅努力压制住情绪,不让泪水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