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小村尾处可人家 第148章 加盟店准备
“老天爷,还有没有王法!”
“强买强卖不说,连卖身银子都凑不齐,更甭说老太婆白养了她几十天!”
“早知道还不如早早发卖给人贩子!”
看热闹的群众又指指点点,泼妇骂街的场景真是百看不厌。
只是李太婆虽说刻薄些,这件事儿上确实占理,这年头,谁家不难过,卖儿卖女更是常态,没听说赎人不给赔偿?
徐小可脸色阴沉,老太婆真会给自己刷存在感,她又没说不付钱。
“爹,要不你回去找李大哥他们借点?嗯,借二两,咱也不欠她,把春妞生活费给她。”
唐大贵眉心微蹙。
李大哥?
李松明!
怎么最近总听见他名字!
徐大树还没开口,唐大贵吐出两字,“不用。”
眼神瞟向人群,还不快滚过来!
徐小可诧异,顺着瞧过去。
“让让,麻烦让一下!”
最外层人群挤过来一个十四五岁,收起先前看戏的笑脸,此刻微弯着腰陪着小心凑上前。
“小主……咳……那啥……”
唐大贵皱眉,“给我二两银子。”
小少年捂着荷包,像要了他命似的。
“主……”接触到他深邃的眸光又咽了回去,哭唧唧道:“我、我今天刚到乐石镇,被小偷光顾了不说,连住哪都没着落。”
唐大贵漠不关心,他能信了这些人的话才有鬼!
直接伸手朝他怀里摸去。
“哎哎、哈哈……痒,痒死了……快、快停下,我、我认输!”
唐大贵一副早知如此何必作妖的表情。
小少年苦着脸,都顾不上整理衣着,一屁股坐到地上,脱鞋,扯开鞋口往里抠,不一会儿滚出一个小银锭子,依样画瓢,另一只鞋里也抠出一锭银子。
徐小可张大嘴巴。
人才啊!
他是怎么想出把银锭子藏鞋里的?
难道不烙脚?
小少年一脸心疼得捧起两锭银子,不多不少刚好二两。
刚准备送到自家小主人身前,却被他一侧身躲了过去,冷淡的脸上那股子嫌弃之色毫不掩饰,似乎闻到一股子臭脚丫子味。
小少年都快哭了。
既出了钱又不讨好,那我能收回来么?
不过作为书童,他的眼力劲还是有点,捧着银子丢到李太婆身上,秒变凶神恶煞脸。
“拿着快滚!”
李太婆一把捡起银子,也不嫌脏,直接上口咬。
“是真银!”
徐小可犯恶心,喉咙直发呕。
老太婆忒不道德了,差点把人送走!
“行了,快起来,总算把人卖出去了,入了你意!”
老头站在门口又揭短。
徐小可衣服原来如此的样子,难怪她提赎人,李太婆一句话都没多说,原来早想着卖人。
“走、走走,死老头,快拉我一把!”
“天杀的,我的老腰!”
李太婆嘴巴真臭,事了也骂骂咧咧。
“怎么回事?这么多人聚在这干嘛?”
一道如洪钟般的声音在人群外响起,众人立马分开一个口子,让出道路。
“原来是朱管事!”
人群中有拍马屁的凑上前,叽里咕噜把情况说了一遍,眼睛不停在双方之间打转。
朱管事眉头皱得都快夹死苍蝇,语气不善看着李太婆。
“怎么?上次罚款交少了,还想再交点?”
李太婆瞬间死死将死拽着银子的双手藏进衣襟,一脸惊惧、警惕。
“头,干脆抓这老太婆去牢里住几晚,三天两头三泼,这不是哄着我们玩嘛!”
跟在他身后的打手也老大不高兴,这半年他们至少来了三趟,真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李太婆双唇不停哆嗦,结结巴巴,“我、我走,马上走……”
这下脚下跟装了风火轮似的,一溜烟爬起来,眼瞅着三两步就要消失在街上。
“等一下!”
朱管事拧着眉看向徐小可,瞧着不是镇上人口,他没多跟他们计较,怎么还不依不饶起来?
“银子收了,把卖身契给我!”
大事不可忘,不然二两银子打了水瓢了!
李太婆不情不愿从怀里掏出皱皱巴巴的纸张,直接团成纸团丢给她,扯着老头子的手消失在门后。
徐小可将卖身契收好,朝朱管事道谢。
“多谢朱管事解围,请问镇上的药房在哪?能否指点一下?”
朱管事盯着她若有所思,接连问出两个问题。
“你是今日卤味摊的小姑娘?”
“莫不是姓徐?”
徐小可点头。
“欸,还真是!怎么来了镇上不早点打招呼?马六那小子还让我多照看你家生意!”
朱管事竟然套起热乎来,这是徐小可万万没想到。
她一个普通吃食小贩,实在想不通何时有了这么个名气!
压根没想到人家除了看中她家生意确实能给某些人带去利益外,更重要是看在隆兴楼和顺泰堂的面上,换句话说全是唐大贵的功劳。
徐小可自然少不了寒暄几句。
“朱管事,能否先麻烦你先带我们去药店,我这妹子……”
“走走,我跟你一起去!哎,早认出你我也不会轻易放过那李太婆!他妈的,一颗老鼠坏了我整个乐石镇风气!”
徐小可微笑着脸颊抽搐,她发现这位朱管事还真是出口成“脏”。
徐大树背起春妞,小丫头这会子恢复了一点精神,看着徐小可掏银子赎人终于有种脱离苦海的感觉。
“春妞,好点了?”
“你放心,等过两天咱们去县城消了贱籍,你还是清清白白的姑娘!”
“哎,就是不知道你爹他们在哪?”
徐大树本意是想安慰人,可说到他好兄弟二愣子,也是感慨万千。
说好逃荒路上互相扶持,怎料就这样走散了。
春妞小眼睛也是泪水汪汪,若是爹娘在,哪怕是饿死,也不会将她卖人!
徐小可偷偷扯了扯她爹袖子,示意他别提这些伤心事儿,落后两步跟朱管事打听。
“朱管事,你知道桓咸县逃荒的难民最后都去哪了?”
朱管事明显知道他们一家的来历,并不惊讶,压低声音回答。
“零散人口落户他乡,少部分死于乱军劫杀,绝大多数遣回原籍。”
“什么?乱军?”
“强买强卖不说,连卖身银子都凑不齐,更甭说老太婆白养了她几十天!”
“早知道还不如早早发卖给人贩子!”
看热闹的群众又指指点点,泼妇骂街的场景真是百看不厌。
只是李太婆虽说刻薄些,这件事儿上确实占理,这年头,谁家不难过,卖儿卖女更是常态,没听说赎人不给赔偿?
徐小可脸色阴沉,老太婆真会给自己刷存在感,她又没说不付钱。
“爹,要不你回去找李大哥他们借点?嗯,借二两,咱也不欠她,把春妞生活费给她。”
唐大贵眉心微蹙。
李大哥?
李松明!
怎么最近总听见他名字!
徐大树还没开口,唐大贵吐出两字,“不用。”
眼神瞟向人群,还不快滚过来!
徐小可诧异,顺着瞧过去。
“让让,麻烦让一下!”
最外层人群挤过来一个十四五岁,收起先前看戏的笑脸,此刻微弯着腰陪着小心凑上前。
“小主……咳……那啥……”
唐大贵皱眉,“给我二两银子。”
小少年捂着荷包,像要了他命似的。
“主……”接触到他深邃的眸光又咽了回去,哭唧唧道:“我、我今天刚到乐石镇,被小偷光顾了不说,连住哪都没着落。”
唐大贵漠不关心,他能信了这些人的话才有鬼!
直接伸手朝他怀里摸去。
“哎哎、哈哈……痒,痒死了……快、快停下,我、我认输!”
唐大贵一副早知如此何必作妖的表情。
小少年苦着脸,都顾不上整理衣着,一屁股坐到地上,脱鞋,扯开鞋口往里抠,不一会儿滚出一个小银锭子,依样画瓢,另一只鞋里也抠出一锭银子。
徐小可张大嘴巴。
人才啊!
他是怎么想出把银锭子藏鞋里的?
难道不烙脚?
小少年一脸心疼得捧起两锭银子,不多不少刚好二两。
刚准备送到自家小主人身前,却被他一侧身躲了过去,冷淡的脸上那股子嫌弃之色毫不掩饰,似乎闻到一股子臭脚丫子味。
小少年都快哭了。
既出了钱又不讨好,那我能收回来么?
不过作为书童,他的眼力劲还是有点,捧着银子丢到李太婆身上,秒变凶神恶煞脸。
“拿着快滚!”
李太婆一把捡起银子,也不嫌脏,直接上口咬。
“是真银!”
徐小可犯恶心,喉咙直发呕。
老太婆忒不道德了,差点把人送走!
“行了,快起来,总算把人卖出去了,入了你意!”
老头站在门口又揭短。
徐小可衣服原来如此的样子,难怪她提赎人,李太婆一句话都没多说,原来早想着卖人。
“走、走走,死老头,快拉我一把!”
“天杀的,我的老腰!”
李太婆嘴巴真臭,事了也骂骂咧咧。
“怎么回事?这么多人聚在这干嘛?”
一道如洪钟般的声音在人群外响起,众人立马分开一个口子,让出道路。
“原来是朱管事!”
人群中有拍马屁的凑上前,叽里咕噜把情况说了一遍,眼睛不停在双方之间打转。
朱管事眉头皱得都快夹死苍蝇,语气不善看着李太婆。
“怎么?上次罚款交少了,还想再交点?”
李太婆瞬间死死将死拽着银子的双手藏进衣襟,一脸惊惧、警惕。
“头,干脆抓这老太婆去牢里住几晚,三天两头三泼,这不是哄着我们玩嘛!”
跟在他身后的打手也老大不高兴,这半年他们至少来了三趟,真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李太婆双唇不停哆嗦,结结巴巴,“我、我走,马上走……”
这下脚下跟装了风火轮似的,一溜烟爬起来,眼瞅着三两步就要消失在街上。
“等一下!”
朱管事拧着眉看向徐小可,瞧着不是镇上人口,他没多跟他们计较,怎么还不依不饶起来?
“银子收了,把卖身契给我!”
大事不可忘,不然二两银子打了水瓢了!
李太婆不情不愿从怀里掏出皱皱巴巴的纸张,直接团成纸团丢给她,扯着老头子的手消失在门后。
徐小可将卖身契收好,朝朱管事道谢。
“多谢朱管事解围,请问镇上的药房在哪?能否指点一下?”
朱管事盯着她若有所思,接连问出两个问题。
“你是今日卤味摊的小姑娘?”
“莫不是姓徐?”
徐小可点头。
“欸,还真是!怎么来了镇上不早点打招呼?马六那小子还让我多照看你家生意!”
朱管事竟然套起热乎来,这是徐小可万万没想到。
她一个普通吃食小贩,实在想不通何时有了这么个名气!
压根没想到人家除了看中她家生意确实能给某些人带去利益外,更重要是看在隆兴楼和顺泰堂的面上,换句话说全是唐大贵的功劳。
徐小可自然少不了寒暄几句。
“朱管事,能否先麻烦你先带我们去药店,我这妹子……”
“走走,我跟你一起去!哎,早认出你我也不会轻易放过那李太婆!他妈的,一颗老鼠坏了我整个乐石镇风气!”
徐小可微笑着脸颊抽搐,她发现这位朱管事还真是出口成“脏”。
徐大树背起春妞,小丫头这会子恢复了一点精神,看着徐小可掏银子赎人终于有种脱离苦海的感觉。
“春妞,好点了?”
“你放心,等过两天咱们去县城消了贱籍,你还是清清白白的姑娘!”
“哎,就是不知道你爹他们在哪?”
徐大树本意是想安慰人,可说到他好兄弟二愣子,也是感慨万千。
说好逃荒路上互相扶持,怎料就这样走散了。
春妞小眼睛也是泪水汪汪,若是爹娘在,哪怕是饿死,也不会将她卖人!
徐小可偷偷扯了扯她爹袖子,示意他别提这些伤心事儿,落后两步跟朱管事打听。
“朱管事,你知道桓咸县逃荒的难民最后都去哪了?”
朱管事明显知道他们一家的来历,并不惊讶,压低声音回答。
“零散人口落户他乡,少部分死于乱军劫杀,绝大多数遣回原籍。”
“什么?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