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 第471章 棋局动了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第471章 棋局动了

    10月22日清晨,四九城西郊,一辆挂着“京Z”牌照的深灰色公车驶入科技部下属高新技术发展研究中心。

    车上下来的是大夏国家政策研究室一处处长袁泽,与科技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周振南。

    两人此行目标明确——调研星城市模式,并形成政策评估建议。

    他们手中拿到的,并非普通调研令,而是一份盖有大夏中秧财经委员会与大夏最高人事部联合印章的“联合试点观察函”。

    文件标题很长,却只有一句话让人不寒而栗:

    “星城市是否构成地方治理权力边界的特殊样本,是否具有可复制性与必要制衡性。”

    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央——正在认真考虑,李一凡的星城模式,到底是“地方异类”,还是“国家试验田”。

    与此同时,李一凡正站在星城市高新区展示中心三楼,对着来自江淮省、岭南省、川南省的三组副厅级代表团,进行闭门讲解。

    “我们不是在搞技术突围。”

    “我们在构建的是:地方主导型治理+战略科技链条闭环+资本配置能力+制度容错机制的四维并行系统。”

    “这不是给你们看的,是给未来十年的体制准备的。”

    江淮省代表团首席——江淮省副秘书长马承志,目光闪动,缓缓点头。

    “你们这是用整个城市,顶起一个部委的工作量。”

    李一凡微笑,却没有否认。

    这场闭门会的背后,是李一凡悄然铺设的“外围同盟”。

    江淮,是赵建国牵线的改革试验地之一,也是“中部协作机制”最早的支持者。

    岭南,曾与李一凡在召阳有过“产业标准输出合作”,如今正试图引入星城机制中三项基金调配方法。

    川南,则是军工配套重地,对中微公司提供光电材料方向基础组件。

    这三个地市若能形成联动带,就意味着——李一凡的试验,就不再只是“星城市”的孤例。

    而是一个东中西三点联动的“新路径雏形”。

    这一步,远比“守住机制”更危险。

    当天下午,潇湘省委组织部一位内部线人将一份名为《中层结构再平衡提案反馈意见汇总》的内部件通过非正式渠道送至赵斌手中。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个署名“x”的批注:

    “系统设计不宜以围堵思维对待前沿试验,若再有加压,极可能引发系统性抵抗情绪,降低干部信心。”

    赵斌将材料交给李一凡时只说了一句:

    “他们自己,也开始犹豫了。”

    李一凡点点头。

    他知道,在这个阶段最怕的,不是敌人强硬,而是敌人开始动摇。

    因为动摇,说明对方开始出现分裂——而这,才是最好的破局窗口。

    当晚十点,市委常委会再次召开。

    这是一次“反常”的会——没有议题,只有“分析”。

    李一凡将当天下午收到的国务院政策研究室“调研函”复印件分发给所有常委。

    “中央开始盯住我们了。”

    他顿了顿:“但你们别紧张,这是机会。”

    “我们既然已经被视作‘结构外的试验’,那我们就要——做给他们看,做得更完整、更漂亮。”

    他宣布三项决定:

    1. 设立“市委政策法规研究处”,由市委秘书长梁国涛兼任主任,专门负责政策解读、制度备案、对接中央政策接口;

    2. 组建“改革观测数据平台”,接入中央调研系统ApI接口,每周公开上传政策试验指标变化数值,做到完全对外透明;

    3. 启动“全国交流机制”,欢迎其他地市派员驻点实习,构建多地干部互访机制,开放全系统运行路径。

    “我们不躲,我们迎。”

    “他们要看,就让他们看个够。”

    翌日,四九城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召开闭门会,袁泽在汇报中只说了一句话:

    “星城市——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愿意全结构暴露给国家系统的城市。”

    “它不是不合规。”

    “它是超规——但不是对抗,而是主动反馈。”

    这句话,让中央内部一部分“观望派”彻底安静下来。

    潇湘省委财经办,唐志衡眉头紧锁。

    连续两日,无人再在内部会议中提“降格建议”与“削权操作”。

    财经委办公室一位副主任甚至在茶歇期间悄声提醒他:“现在继续出手,已经是‘政治性过敏’。”

    唐志衡没有发火,只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道:

    “中微那份德系设备替代图,更新到什么阶段了?”

    那人答:“完成替换率42.5%,预计年底突破60%。”

    他顿了顿,加了一句:“他们居然真的干成了。”

    而在这个节点,一位此前一直被视为“观望派”的人物——省委常委、岳麓区原书记、现任省委宣传部长王志明,突然私下找到了赵斌。

    他只说了一句话:

    “书记这条路,不能让别人写。”

    “我们也该开始修文书了。”

    赵斌怔住了。

    “你是说……出文?”

    王志明点点头:

    “不是为宣传。”

    “是为定位。”

    “给中央一份我们自己的声音,不能让他们全靠调研报告想象。”

    而在国际层面,李晓薇主导下,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出了一份“开放式回应稿”:

    “中国地方科技治理的实践探索——以星城市为例”。

    文中首次明确使用“去美元化结构”、“主权护盘基金”、“制度容错试点”等专业术语,并由新华社驻日、美、德、英记者联合署名,首次实现国际四地同步刊发。

    此文一出,美英财经媒体大多沉默,德国金融时报评论称:

    “大夏政府,正在用技术逻辑和制度语言,反制话语系统。”

    “这不是澄清,这是建模。”

    而李明杰,终于收到了瑞士信托通道的反馈:

    中微基金池计划已被三家国际法务机构通过合规审查,主权属性认定为“公共类科技资本信托”,并被列入“非政治性资金豁免清单”。

    这意味着——中微,第一次从国际资本战场上获得了可生存的空间。

    李明杰没有庆祝,只淡淡说:

    “我们,不再是攻击目标。”

    “而是,系统性变量。”

    夜深,李一凡站在市委大楼顶层阳台,望着灯火万家,眼神清亮如镜。

    赵斌走上前来:“书记,您这步棋,真的把棋盘掀了。”

    李一凡沉声道:

    “我没有掀棋盘。”

    “我只是——把棋盘擦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