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之福女临门 > 第137章 佃农的悲哀

重生之福女临门 第137章 佃农的悲哀

    进了村,吸引许多村民围观,很少有贵人来他们这里。

    他们看着马车眼里满是羡慕,却又胆怯站的远些,生怕冲撞了贵人。

    小孩们兴奋的看着马车,指着马,嘴里激动地喊着:“马儿,马儿。”

    到了宛村长家,宛村长连忙吩咐媳妇和儿媳去准备糖水,来贵客了。

    王瑞雪和魏臻玉先后下了马车,走进宛村长家。

    堂屋的摆设很简单,陈旧的柜子,柜子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划痕,细看下却又显得有形状,像是出自小孩之手。

    地面坑洼不平,墙边用黄色泥土搭建着歪歪扭扭的小房子,一看就是小屁孩的杰作。

    桌凳破旧,有些凳子的脚已经断裂,用小木板固定着。

    王瑞雪坐上去时都有些担心会不会摔跤。

    尽管他家的房子很破旧,但家里打扫得很干净,显得宽敞舒适。

    宛村长的儿子端着一个火盆过来,放在王瑞雪和魏臻玉面前,里面噼里啪啦烧着炭火。

    这些炭一看就是烧柴火煮饭时,用陶罐闷的。

    宛村长的媳妇和儿媳端来两碗红糖水放在桌上。

    “呵呵,县君,公子,我,我们粗鄙农家没啥好东西,可莫要嫌弃。”

    宛村长媳妇紧紧揣着粗糙开裂的双手站在旁边,眼神紧张而胆怯。

    王瑞雪心里很暖,对于农家来说炭和红糖都是金贵的东西,自己都舍不得,却用来招待他们,可见心意。

    王瑞雪嘴角莞尔,眼里弥漫着感动,“婶子,不必客气,我也是农家女,对我来说,你们这心意,可比这炭火和糖水珍贵。”

    “哎哟,那哪一样,您如今可是县君,怎能是泥腿子,县君倒是会说话,叫我这树皮厚的老脸一红啊,这心里比那炭火都热乎。”

    宛村长媳妇一张巧嘴吧啦吧啦,脸上乐呵呵,笑容比刚刚更多一些。

    王瑞雪被她这比喻逗笑,“婶子可真是会说话,我觉得那说书先生恐怕都没你强。”

    “哈哈,”王瑞雪这句话,引得众人大笑,整个房间的气氛顿时活跃轻松起来。

    “县君,公子你们快喝,不然这糖水该冷了。”宛村长在旁边提醒。

    “好,”王瑞雪点头,伸手端起破口的粗陶碗。

    垂眸看着碗里红糖水,只见上面漂浮着许多杂质。

    这是最差的红糖水,对农家来说却是很金贵的东西,一斤都要三十八文,除了过年过节、坐月子、招待贵客,其他时间都是舍不得喝的。

    魏臻玉看着碗里的红糖水陷入沉思,这种红糖是富人眼里的糟糠之物,却是百姓眼中最金贵之物。

    可见百姓的生活很艰难啊!心里不免有些惆怅。

    王瑞雪丝毫不嫌弃,正准备喝,眼角余光飘到门口旁边的两个小孩。

    两个男孩趴在门槛上,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她碗里的红糖水,垂涎的伸出小舌头舔着干裂嘴唇,眼神渴望又胆怯,喉咙不断的吞咽着口水。

    见她发现两兄弟赶忙移开目光,但窘迫的神色出卖了他们。

    他们头发枯黄梳着两个小包子,面黄肌瘦,身子骨瘦小,破旧的棉袄穿在他们身上显得宽大。

    衣服上到处都是补丁,有些补丁处脱线裂开露出里面发黑的棉絮。

    棉袄的颜色被他们穿的黑不溜秋,特别是胸前和袖口上浮着一层包浆,像一块块铁皮。

    小脸干裂破皮,脸颊泛着红晕,鼻子下挂着两坨水晶,随着呼吸吸溜吸溜。

    王瑞雪朝着他们招手,露出温和的微笑,“小孩,过来。”

    两个男孩见王瑞雪朝着他们招手,顿时胆怯和害羞起来,显得小心翼翼,他们抬头看向大人,似乎在寻求意见。

    “县君叫你们,快来。”宛村长慈爱的看着两个孙子。

    两个男孩得到宛村长的同意,这才忐忑的走向王瑞雪。

    待他们走近,王瑞雪将红糖水递给其中一个男孩,“给,你们一起喝。”

    两个男孩眼睛一亮,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却没有着急接。

    魏臻玉也把红糖递给另一个男孩。

    “哎哟,县君,公子,使不得,怎么能给他们喝呢?”宛村长媳妇见状赶忙阻止。

    两个男孩抬头看着大人,见大人不同意,他们不由得后退两步,眼神有些黯淡。

    “冬天冷,给他们喝暖暖身子,你们的心意心领了。”王瑞雪把碗递给他们。

    宛村长一家人心里暖暖的。

    “家和,万兴,还不快谢谢公子和县君,”宛村长看着两个孙子催促。

    “谢谢公子,谢谢县君,两兄弟带着腼腆的笑意,声音糯糯的,很是可爱。

    他们端着碗便离开了。

    “宛村长,你的两个孙子很可爱,你们教的很好,很有懂礼,名字甚好,家和万事兴,妙哉。”魏臻玉从进屋到现在难得开口说一句,还是夸赞。

    闻言宛村长一家人很是开心,连忙感谢一番,“呵呵,公子谬赞,小的随意取的。”宛村长谦虚回应,脸上的笑意却是越来越大。

    “可见宛村长并非目不识丁之人,应该读过书?”魏臻玉一言笃定,从宛村长谈吐举止看出,是念过书之人。

    “公子,真是慧眼识珠,小的小时候念过一年书,本想走科举,奈何家中穷苦,实在难以支撑,索性能识字足矣。”

    宛村长嘴上这么说,但是眼里却是闪过一丝忧伤和遗憾。

    古代识字的人真的太少了,一束修贵,笔墨纸砚贵,二是饭都吃不饱,还读什么书?

    一时间气氛有些低沉,王瑞雪赶忙转移话题,“宛村长,你与我说说这村里的情况。”

    “哎,”宛村长收起情绪,立马给王瑞雪讲这庄子的情况。

    “小的们都是从外地地迁过来的,当年家乡发生了洪灾。

    主家是一户官家,后来犯事全家被流放,这庄子就被朝廷收回,小的们是这里的佃农。

    后来听闻这庄子陛下赏赐给了县君,小的们就在等候您的到来,不想真是有缘,这么快就见到您了。”宛村长说起见到王瑞雪时,笑容很是激动。

    “那你们以前田地收成,怎么分成的呢?需要交给你们主家多少?田地里的农具、种子,是主家还是你们自己的?”王瑞雪好奇问。

    “三七分,主家七成,小的们三成,农具、种子都是自己买。”宛村长一脸的愁苦道出,上一任主家很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