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80章 空间移民试验基地?
热门推荐: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时安夏岑鸢
禁止离婚!傅总与夫人夜夜锁死
渣爹傻儿跪求原谅,前妻又有崽了
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
天选系统:带着老公逆袭
侯爵老夫人之我为自己挣香火
hp回到最初的时间
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被嫡姐换亲后,我入宫当皇后沈知念南宫玄羽沈南乔
实际上,常浩南刚才第一次说自己准备在钱老的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时,周平建除了感到震惊之外,更多地还是有些茫然。
但紧随其后的第二句话立即就让他反应了过来:
“玻尔兹曼方程啊……”
周平建小声嘟哝着重复了一遍。
要不是突然说起这个话题,他差点都要忘了,面前这位也是个理论和工程两开花的主。
甚至于,如果是在不明内情的外人看来,常浩南最有名的成就,大概率还是几年前拿下第一个属于华夏人的菲尔兹奖……
毕竟在那之后,对方又重新把关注重点转回到了型号研发上面,某种程度上算是消失在了公众视线当中。
如今重出江湖,势必能再次掀起一番风浪。
而稀薄气体动理论方面的研究一旦取得突破,对于载人航天工程来说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就眼前而言,至少可以让飞船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更加可控,落点和落地姿态更加精准。
要是长远来看,那很多地外行星表面的大气都只有地球大气浓度的百分之几甚至更低,在这些星球上,即便是近地飞行都属于稀薄气体动力学的研究范畴……
一时间,周平建的思绪已经完全放飞,开始思索在常浩南的研究取得突破之后,自己应该如何利用站位优势第一时间跟进了——
就这个领域背后的研究项目,随便哪个能真正落地,都是妥妥国家科技进步奖级别的影响力。
而国家科技进步奖,又正是打开两院大门,飞升院士境的关键钥匙。
老周本人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评上院士头衔倒是早晚的事情。
但他今年还不到50岁,下面那么多学生,总不能都干等着接班吧?
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要说半点想法没有,那是绝无可能的。
不过,周平建这副嘟嘟囔囔之后突然低头沉思不语的样子,倒是让对面的常浩南会错了意。
“老周,你有想法?”
他还以为是前者突然想出了什么灵感。
“哦……那倒没有。”
周平建回过神来,赶紧摆了摆手,否认道。
他搞工程出身,对于玻耳兹曼方程这类纯理论研究的了解基本只停留在应用层面,要想给出有用的建议确实力有不逮:
“只是刚才突然想到一些项目上的事情,准备回去之后跟几个学生好好聊一聊……毕竟这次任务成功之后,我们在航天领域的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焕然一新,所以有不少过去定下来的方案都要有所变动……”
常浩南刚才一直在想着临近空间探测的事情,倒也没太在意对方语气中的些许怪异。
只是听到对方说起载人航天,也就顺着这个话题接了下去:
“我估计最晚等到天宫一号入轨和对接试验成功,就会有国家开始和你们接触了……国际空间站的驻留名额有限,在对外交往路径保持通畅的情况下,不会有人拒绝另外一种可能性的……”
在这条时间线上,由于航天领域资源投入的增加,以及各领域研究水平进步神速,天宫一号项目被提前到了和神舟七号几乎同步启动,如今已经算是初具雏形。
尽管规模和复杂程度尚且无法和国际空间站相提并论,但作为长期在轨驻留的验证航天器,基本功能还是相对完善的。
当然,常浩南之所以敢于如此笃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在上一世,欧洲航天局就和华夏方面达成过向华夏空间站派遣人员的协议,甚至一度派出候选人参与了华夏方面的航天员训练。
只是由于国际局势的风云突变,才被迫不了了之。
不过,站在2006年视角下的周平建却没办法表现得这么乐观:
“空间站毕竟有别人珠玉在前,就算咱们跟随的步伐加快,在外人看来也只能作为一个去不了国际空间站的备选项……如果真想维持住在国际航天领域的话语权,那我觉得还是得像这次一样,搞出点别人搞不出的动静来!”
听到这里,常浩南看向对方的眼神有了些许变化。
这几个月共事下来,老周给他的印象始终都是相对保守那一挂的。
没想到也藏着这样宏大的野心……
常浩南刚准备随便打趣两句,脑中却突然电光一闪——
最早从土壤改性和建设中继通信星座那时候开始,他就有一个登陆火星的模糊想法。
只不过这事儿确实过于遥远,所以除了要求那个萤火一号探测器专门获取一些特殊数据以外,他也始终没做出什么更具体的动作。
但现在既然周平建主动提起了这档子,那完全可以先给对方留个念想:
“说起别人搞不出来的动静……周总,其实我一直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常浩南特地选择了称呼对方的职务,这样可以让自己接下来所说的话不那么像是开玩笑。
“嗐……都是闲谈而已,常院士想到什么直接说就是了……”
周平建做出一副“我什么场面没见过”的架势。
既然如此,常浩南也不再遮遮掩掩:
“我在想,等近地轨道长期驻人的空间站完成验证之后,我们是否有可能考虑在距离地球更远的位置上,建设一个试验性质的空间移民中转基地?”
“咳咳咳——”
这个话题的跳跃性实在太强,完全超出了周平建的预料,以至于他被呛了好一会儿,才勉强平复了呼吸:
“空间移民?”
他盯着常浩南的脸看了一会儿,最终确定对方是认真的。
但不光是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就算在更往后的打算里面,也从来没提到过这个节目。
“哦……移民当然是一个噱头,主要功能一是验证人类在地外空间长期生存的能力,二是作为前往月球或是火星这样地外天体的出发点,或者说是中转站,大大降低对于一次运载能力的要求。”
说到这里,常浩南稍微停顿了一下,让对方得以消化一下自己所说的内容,然后才继续解释道:
“你知道,近地轨道的引力摄动和大气摄动都很严重,而且地影时间很长且很频繁,实际上并不适合航天器长期运行……反而是距离更远的运行轨道更容易维持,虽然不可避免地,在建设过程中运输人员和物资上去的成本会更高,但考虑到运行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少,所以建成之后的维持成本反而不会特别夸张……”
“等等等等……”
常浩南刚才留出的时间显然不太够用,于是周平建赶紧伸手,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常院士您刚才的意思是,想要尽可能减少引力摄动和大气摄动,还要获得更长且更持续的日照时间……”
常浩南点头。
“那也就是说,这个空间……空间移民试验基地,不仅不能建设在近地轨道上,甚至也不能建设在地球同步轨道或者月球轨道上?”
周平建这会儿已经有点回过味来了。
他已经意识到,对方的想法,或许比自己之前所认为的更加大胆。
“没错……”
常浩南继续点头:
“而且除了摄动影响和日照时间两个因素以外,地球同步轨道运输过程所需的速度增量处于一个拐点上,即便相比更远的空间也没有特别显着的优势,至于月球轨道……从一开始也不符合作为深空探测中转站的需求。”
周平建毕竟也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老航天了,刚才纯粹是因为过于震惊而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思考能力。
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之后,也终于理解了常浩南的意思:
“那剩下还有可行性的选择,大概就只剩下地月拉格朗日点了……”
常浩南露出一个“还是你懂我”的笑容,进一步补充道:
“严格来说,是L4点。”
他说着从公文包里随便抽出一张纸,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
“在地月引力系统中,L4点是是振荡稳定的绝对平衡点,而即便考虑到太阳等其它天体的影响,这里的稳定程度也远远高于其它位置……当然日地系统的L4点或许更好,但在短时间内恐怕不具备可行性……”
“总之我之前就进行过计算,如果构建实际L4点轨道附近的拟周期轨道,设定初始位置偏差和初始速度偏差为10^-6,那么只需要每隔不到五天进行一次动力控制,以五年位置周期计算的轨道维持总能耗可以降低到0.3m\/s,几乎能够忽略不计……”
但紧随其后的第二句话立即就让他反应了过来:
“玻尔兹曼方程啊……”
周平建小声嘟哝着重复了一遍。
要不是突然说起这个话题,他差点都要忘了,面前这位也是个理论和工程两开花的主。
甚至于,如果是在不明内情的外人看来,常浩南最有名的成就,大概率还是几年前拿下第一个属于华夏人的菲尔兹奖……
毕竟在那之后,对方又重新把关注重点转回到了型号研发上面,某种程度上算是消失在了公众视线当中。
如今重出江湖,势必能再次掀起一番风浪。
而稀薄气体动理论方面的研究一旦取得突破,对于载人航天工程来说也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就眼前而言,至少可以让飞船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更加可控,落点和落地姿态更加精准。
要是长远来看,那很多地外行星表面的大气都只有地球大气浓度的百分之几甚至更低,在这些星球上,即便是近地飞行都属于稀薄气体动力学的研究范畴……
一时间,周平建的思绪已经完全放飞,开始思索在常浩南的研究取得突破之后,自己应该如何利用站位优势第一时间跟进了——
就这个领域背后的研究项目,随便哪个能真正落地,都是妥妥国家科技进步奖级别的影响力。
而国家科技进步奖,又正是打开两院大门,飞升院士境的关键钥匙。
老周本人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评上院士头衔倒是早晚的事情。
但他今年还不到50岁,下面那么多学生,总不能都干等着接班吧?
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要说半点想法没有,那是绝无可能的。
不过,周平建这副嘟嘟囔囔之后突然低头沉思不语的样子,倒是让对面的常浩南会错了意。
“老周,你有想法?”
他还以为是前者突然想出了什么灵感。
“哦……那倒没有。”
周平建回过神来,赶紧摆了摆手,否认道。
他搞工程出身,对于玻耳兹曼方程这类纯理论研究的了解基本只停留在应用层面,要想给出有用的建议确实力有不逮:
“只是刚才突然想到一些项目上的事情,准备回去之后跟几个学生好好聊一聊……毕竟这次任务成功之后,我们在航天领域的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焕然一新,所以有不少过去定下来的方案都要有所变动……”
常浩南刚才一直在想着临近空间探测的事情,倒也没太在意对方语气中的些许怪异。
只是听到对方说起载人航天,也就顺着这个话题接了下去:
“我估计最晚等到天宫一号入轨和对接试验成功,就会有国家开始和你们接触了……国际空间站的驻留名额有限,在对外交往路径保持通畅的情况下,不会有人拒绝另外一种可能性的……”
在这条时间线上,由于航天领域资源投入的增加,以及各领域研究水平进步神速,天宫一号项目被提前到了和神舟七号几乎同步启动,如今已经算是初具雏形。
尽管规模和复杂程度尚且无法和国际空间站相提并论,但作为长期在轨驻留的验证航天器,基本功能还是相对完善的。
当然,常浩南之所以敢于如此笃定,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在上一世,欧洲航天局就和华夏方面达成过向华夏空间站派遣人员的协议,甚至一度派出候选人参与了华夏方面的航天员训练。
只是由于国际局势的风云突变,才被迫不了了之。
不过,站在2006年视角下的周平建却没办法表现得这么乐观:
“空间站毕竟有别人珠玉在前,就算咱们跟随的步伐加快,在外人看来也只能作为一个去不了国际空间站的备选项……如果真想维持住在国际航天领域的话语权,那我觉得还是得像这次一样,搞出点别人搞不出的动静来!”
听到这里,常浩南看向对方的眼神有了些许变化。
这几个月共事下来,老周给他的印象始终都是相对保守那一挂的。
没想到也藏着这样宏大的野心……
常浩南刚准备随便打趣两句,脑中却突然电光一闪——
最早从土壤改性和建设中继通信星座那时候开始,他就有一个登陆火星的模糊想法。
只不过这事儿确实过于遥远,所以除了要求那个萤火一号探测器专门获取一些特殊数据以外,他也始终没做出什么更具体的动作。
但现在既然周平建主动提起了这档子,那完全可以先给对方留个念想:
“说起别人搞不出来的动静……周总,其实我一直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常浩南特地选择了称呼对方的职务,这样可以让自己接下来所说的话不那么像是开玩笑。
“嗐……都是闲谈而已,常院士想到什么直接说就是了……”
周平建做出一副“我什么场面没见过”的架势。
既然如此,常浩南也不再遮遮掩掩:
“我在想,等近地轨道长期驻人的空间站完成验证之后,我们是否有可能考虑在距离地球更远的位置上,建设一个试验性质的空间移民中转基地?”
“咳咳咳——”
这个话题的跳跃性实在太强,完全超出了周平建的预料,以至于他被呛了好一会儿,才勉强平复了呼吸:
“空间移民?”
他盯着常浩南的脸看了一会儿,最终确定对方是认真的。
但不光是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就算在更往后的打算里面,也从来没提到过这个节目。
“哦……移民当然是一个噱头,主要功能一是验证人类在地外空间长期生存的能力,二是作为前往月球或是火星这样地外天体的出发点,或者说是中转站,大大降低对于一次运载能力的要求。”
说到这里,常浩南稍微停顿了一下,让对方得以消化一下自己所说的内容,然后才继续解释道:
“你知道,近地轨道的引力摄动和大气摄动都很严重,而且地影时间很长且很频繁,实际上并不适合航天器长期运行……反而是距离更远的运行轨道更容易维持,虽然不可避免地,在建设过程中运输人员和物资上去的成本会更高,但考虑到运行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少,所以建成之后的维持成本反而不会特别夸张……”
“等等等等……”
常浩南刚才留出的时间显然不太够用,于是周平建赶紧伸手,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常院士您刚才的意思是,想要尽可能减少引力摄动和大气摄动,还要获得更长且更持续的日照时间……”
常浩南点头。
“那也就是说,这个空间……空间移民试验基地,不仅不能建设在近地轨道上,甚至也不能建设在地球同步轨道或者月球轨道上?”
周平建这会儿已经有点回过味来了。
他已经意识到,对方的想法,或许比自己之前所认为的更加大胆。
“没错……”
常浩南继续点头:
“而且除了摄动影响和日照时间两个因素以外,地球同步轨道运输过程所需的速度增量处于一个拐点上,即便相比更远的空间也没有特别显着的优势,至于月球轨道……从一开始也不符合作为深空探测中转站的需求。”
周平建毕竟也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老航天了,刚才纯粹是因为过于震惊而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思考能力。
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之后,也终于理解了常浩南的意思:
“那剩下还有可行性的选择,大概就只剩下地月拉格朗日点了……”
常浩南露出一个“还是你懂我”的笑容,进一步补充道:
“严格来说,是L4点。”
他说着从公文包里随便抽出一张纸,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
“在地月引力系统中,L4点是是振荡稳定的绝对平衡点,而即便考虑到太阳等其它天体的影响,这里的稳定程度也远远高于其它位置……当然日地系统的L4点或许更好,但在短时间内恐怕不具备可行性……”
“总之我之前就进行过计算,如果构建实际L4点轨道附近的拟周期轨道,设定初始位置偏差和初始速度偏差为10^-6,那么只需要每隔不到五天进行一次动力控制,以五年位置周期计算的轨道维持总能耗可以降低到0.3m\/s,几乎能够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