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体【完全变态】 第94章 万物化我
热门推荐:
九转全灵真龙传之天生圣灵根
刚回国,反骨少爷被女大佬套牢了
一人持枪,万世名
游历混沌诸天世界
娱乐:我的女友都是顶流
吸血回状态,我靠炼体卷死修仙者
末日双生?另外一个我总想卖了我
至尊仙途风云
万花之王
“何为道?”
“何为生,何为死!”
“滚!去你妈的道!”杨巅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整个人处于疯癫的状态。
仰天怒吼,愤而指天,怒道:“死神!姥姥的~”
一时之间,口吐莲花,骂骂咧咧癫狂之态。
只是不管他如何上蹿下跳,没有尽头的道上,根本没人在意,也无人回应他的愤慨。
他奋力奔跑,要寻找出路,依旧抱有希望。
肉身已泯,灵魂何归?
想到轩辕,最后的期望。
哪里曾想到,修行修行着,就把自己给修没了?
于是,杨巅在一条蜿蜒的白色道路上驰骋,带着希望而希望路有尽头,尽头之后就是出口。
肉身的崩坏,摧毁最后一丝意志,理智犹如天塌下来。
奔跑啊!寻觅啊!
沿路一切,早已无法入眼,眼中只有对生的渴望,意乱神迷地追逐着、迷失着。
走过一个个分叉路口,看见和他一样的人在行走,左右无言,前后望不到尽头。
即使有人与他同行,在另外一个转角路口,各自选择不同而分道扬镳。
尝试过与人同行,尝试过孤独而行,和人潮背道而驰。
不过最终,杨巅都会回到最初的地方。
不管路如何曲折,路口何其多,怎么奔跑,这里就像是环形的迷宫,没有出口,没有目的地。
发现了这点,杨巅躺在地上,目光无神,意志涣散。
“苍天无眼!”这一次,是杨巅说的。
想着自己如此年少,还未见识过世间繁花,享受人间之美,莫名的心酸喷涌而出。
还没找到母亲,还未了解父亲之死,还未娶妻,人世间的繁华,不过匆匆旅者,不过匆匆一瞥。
不甘,充斥胸腔。
第一次,泪水从脸颊滑落,这一生太苦,太快,就连那爱都不曾尝试过。
比如,小嘴都没有尝过…
杨巅的眼泪,不知是为了父亲之仇,还是因为母亲,或者是因为没有亲过嘴,只有他自己清楚。
反正,莫名恐惧,极度不甘让他彻底迷失了自我。
时而大笑,时而疯癫,时而又上蹿下跳,没完没了地吵闹。
不知过去多久,没有时间的概念,更没有心思衡量时间长短,突然之间,放弃了挣扎,就这么孤魂野鬼地游荡。
一日,蓬头垢面的杨巅,将目光看向在道路转角盘膝而坐诵经的一个僧人,来了兴致,癫笑吐槽道:“好一个秃驴,都死了!你还念个屁啊?”
其模样,如同市井之地痞无赖,堕落而沉沦。
认清了现实,接受了现实,不再挣扎,不再寻觅,心想就这样吧!就这么样而已!不过如此。
死,似乎也是一种解脱。
这么一想,接受了当下,其实就真的死了。
面对杨巅疯癫样子,那位僧人不做声,继续默默诵经念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第二日,杨巅又在转角遇到一个道士,老而矍铄,眼神炯炯有神,看着前方默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万物之始…”
疯疯癫癫的杨巅,有意或者无意听到这话,一时,醍醐般精神一震。
涣散的眼神,似乎明朗了一些,可是他又抓不住,摸不着。
他,静静地,默默地,走着…然后倒了下去。
看着前方,路漫漫且长且远,一个问题在心中生根发芽。
他们是谁?又为什么和自己不同?
他们,指的是道士和和尚。
一路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和他一样,为什么有些人,没有如他这般接受自己已死,还在坚守自己本心?
难道死,又可以有不同活法?
问题延续盘根,骤然想起,自己曾经在天书之上,看过一段话: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只不过出之于哪里,是怎么也想不妥帖。
“何为道?”
“何为生?何为死?”
这个声音,又再次响彻他的意识。
不存希望时,这些声音就被自己的声音屏蔽了,人籁淹没地籁,天籁无从谈起。
人籁、地籁、天籁!
猛然,杨巅腾起而坐,盘膝静默,脑海翻涌,在回忆那些脑海里被漂流瓶装着的记忆。
犹如翻阅一本本、一页页的书籍,要寻找一种答案,以及解脱之法。
此解脱,谓自我的解脱,抛弃一切外物的解脱。
于是乎,某时某刻,其思绪如潮,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澎湃汹涌。
一场逍遥游般的意境,如同画面展开,铺展在眼帘之上。
达到什么状态,将一切外物摒弃,成为逍遥自在解脱之人?
什么是逍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为,逍遥的第一重境界。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有冥灵者,以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
朝生暮死的小虫不知什么是一天,活不过一个季节的蝉不知道什么是一年。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意为鲲鹏之志,斥鴳又怎么明白呢?但它不逍遥吗?它是逍遥的,只是这个逍遥是有待的。
有待,就是几乎与道,规则。
第二重逍遥又是什么呢?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不再为外物牵累,与世界之间的界限划清内我和外界,辨别真正之荣辱。只不过如此,也还是有待的,因为还要考虑吃饭,睡觉需要床褥,行走在大陆上要驾车。
当这是比前者更加逍遥的,只不过也不是最逍遥的,那么,又为什么这么做呢?而,又为什么不能这么选择呢?
第三重逍遥:‘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即使是能够御风而行,也是有待的,离开了风也不是了,就是‘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而已。
又问,那么第四重境界,又是什么呢?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顺应自然的本性,驾驭自然的变化,精神与宇宙一体化,物我的界限彻底消除,从物质世界的局限中超脱出来,达到‘无待’的境界,这个,就是逍遥。
物我,无欲。逍遥无为四种境界,物我无欲,万物化我。
逍遥游,一篇超脱自我,抵消万物欲望,构建一座精神世界的境界。这个精神家园很清冷,难免要孤独寂寞,也晦涩难懂,在里面能到到什么,就只能靠自己了。
至此,杨巅似乎抓住了什么,又还没紧紧攥在手中。
此前遇到的和尚,从身旁走过,彼时的他信步如风,就像列子一样御风而行,只不过从表面看来,他拄着锡杖,一步一步走着。
来到近前,见杨巅盘膝于道路的转弯口,默默点头吟咏:“阿弥陀佛!”
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不再停留,匆匆如旅互为陌路人,踏上另外一场征程。能为之停留片刻,便以是一种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认可。
或许,杨巅从他身上获得灵感,而他也能从杨巅身上获得灵感,这种莫名的相遇,是秉持佛法中的缘,在这条陌路之上,也算是聊以慰藉心灵。
他至随之而去,独留杨巅在此而已。
再回到逍遥四重境界上,似乎某种道,在此心已经悄然生长,根植于心茁壮成长。
现在的杨巅,就像是一个枯坐的木头,万物的声音在心中呼啸而过,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生如枯木,心如死灰’的状态。
他的道,便是逍遥。
遨游九万里,随着六月的风,激起六千里浪花,或是御风而行,六气之辩,遨游于天地之间。
原本浑浑噩噩,被剔除在逍遥之外。
这种心境出现的时候,超脱了外物的束缚,不被影响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
所谓的桎梏,就是困扰人心的外物,抛弃物我的界限,又有什么可以再困扰自己的呢?
天书逍遥游中的说法,构建了一个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杨巅找到了逍遥。
肉身的崩坏,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此时,会发现展示在杨巅面前的,是一条不再灰白的路。
而是一条前方发着金色光芒的路,亟待他去探索。
如果逍遥游有四层境界,那么此时放下了肉身外物的执念,杨巅在短时间内,就已经到达了第二层精神境界,不被外物所影响。
当然,这也是‘有待’的,因为他还想要生。
那就是‘何为生,何为死’的另外一个问题了。
杨巅站起身来,眼里不再迷茫,带着光,寻找到了自我的道。
道,是规则,是对自然的感应。
在规则化成的道路上,身边的景象变得模糊,清晰的路,只有一条康庄大道。
是另外一种东西,在召唤着他前行。
迈开第一步时,杨巅就像是乘在鲲鹏之背上,振翅扶摇九万里。
一瞬间,就跨出了极大的距离。
而从表面看去,他只不过走了一步。
和之前的高僧相似,一步跨越‘道’的界限,超脱了自我。
沿路,有人在谩骂,有人在迷茫,还有一些人在指着天说不公,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曾经几何,自己也是其中一人。
随着杨巅抛开禁锢自己的执念,以万道铺就的道路,小道如光线向他汇集而来,道即是规则,规则即是道。
原本,他的元神就是死亡规则所化,起初的规则衍生的寂,又诞生毁、湮、幻、破、清、摧等等规则小道。
规则生万道,万道生规则。
如今,他的整个身体,都被道所包裹,那条道路,在他眼中不再是迷宫,而是一条条通往未知豁然开朗的星光大道。
一步而走,眼前光芒耀目,再而进,呼呼的风声,撞在万物之上,发出天籁之音。
“下雨,收衣服啦!”
“胖子,很好!”一旁,是幽兰一脸放光地竖起大拇指。
他们就想以此为乐,在罪恶大陆上玩耍。
第一眼,看见的是一个胖子,站在高处,对外高呼。还有幽兰,就像是一个看护小孩的家长,叉着腰哈哈大笑。
猛然,似乎她感应到了什么,可是又很模糊,疑惑一下又和小胖四处游荡,最后落到一棵大树之上。
杨巅神情一喜,暗想,自己出来了!
正要上前,却发现自己身体虚无,若透明状,显然自己还是灵魂状态。
眼神一暗,才想起自己已死。
“阿弥陀佛!”
一旁,是那个在万道之路,见过的老者,他也和自己一样从中跳脱出来。
走到他面前,行礼道:“高僧,您也在啊?”
“小施主,不叫秃驴了吗?”
闻言,杨巅脸上大糗,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讪然一笑,摆手道:“不敢不敢!”
转而又凛然正色,问道:“高僧,现在我们是什么情况?”
“死亡!”高僧盘膝落在一颗开着欲望之花的中心,如同坐莲的佛陀,正在悟道修行。
见此,杨巅也学着他‘飘’到另外一棵树上,盘膝而坐,继续追问:“不是说,死者不能逗留人间吗?何不,一同上路?”这是试探的话。
果然,僧人看了看他,慈眉善目和谐地道:“在死神面前,死亡是常态,生才是最大的智慧。”
“这不和死神背道而驰吗?”杨巅有些不解。
“对,也不对,这是死神的考验,你在死亡大道能跳脱出来,说明你已经有了死的感悟,也找到了自己的道,那么接下来,就是生与死的较量。也是一种考验。”僧人说。
杨巅看着自己虚化的身体,不像此前那么充实,可是又没有消散于天地之间,这和过去听到的死后灰飞烟灭的情况截然不同,似乎死存在,又不再一样。
存在,又不在,听起来像是抬杠,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和生对抗?”
“你看,这不就是生了吗?”僧人指着前面的小胖和幽兰说道。
闻言,杨巅脸色一变,看向高僧的目光有些匪夷所思。
原来搞了半天,这人的目标竟然是幽兰和小胖!摆明就是敌人啊!
“何为生,何为死!”
“滚!去你妈的道!”杨巅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整个人处于疯癫的状态。
仰天怒吼,愤而指天,怒道:“死神!姥姥的~”
一时之间,口吐莲花,骂骂咧咧癫狂之态。
只是不管他如何上蹿下跳,没有尽头的道上,根本没人在意,也无人回应他的愤慨。
他奋力奔跑,要寻找出路,依旧抱有希望。
肉身已泯,灵魂何归?
想到轩辕,最后的期望。
哪里曾想到,修行修行着,就把自己给修没了?
于是,杨巅在一条蜿蜒的白色道路上驰骋,带着希望而希望路有尽头,尽头之后就是出口。
肉身的崩坏,摧毁最后一丝意志,理智犹如天塌下来。
奔跑啊!寻觅啊!
沿路一切,早已无法入眼,眼中只有对生的渴望,意乱神迷地追逐着、迷失着。
走过一个个分叉路口,看见和他一样的人在行走,左右无言,前后望不到尽头。
即使有人与他同行,在另外一个转角路口,各自选择不同而分道扬镳。
尝试过与人同行,尝试过孤独而行,和人潮背道而驰。
不过最终,杨巅都会回到最初的地方。
不管路如何曲折,路口何其多,怎么奔跑,这里就像是环形的迷宫,没有出口,没有目的地。
发现了这点,杨巅躺在地上,目光无神,意志涣散。
“苍天无眼!”这一次,是杨巅说的。
想着自己如此年少,还未见识过世间繁花,享受人间之美,莫名的心酸喷涌而出。
还没找到母亲,还未了解父亲之死,还未娶妻,人世间的繁华,不过匆匆旅者,不过匆匆一瞥。
不甘,充斥胸腔。
第一次,泪水从脸颊滑落,这一生太苦,太快,就连那爱都不曾尝试过。
比如,小嘴都没有尝过…
杨巅的眼泪,不知是为了父亲之仇,还是因为母亲,或者是因为没有亲过嘴,只有他自己清楚。
反正,莫名恐惧,极度不甘让他彻底迷失了自我。
时而大笑,时而疯癫,时而又上蹿下跳,没完没了地吵闹。
不知过去多久,没有时间的概念,更没有心思衡量时间长短,突然之间,放弃了挣扎,就这么孤魂野鬼地游荡。
一日,蓬头垢面的杨巅,将目光看向在道路转角盘膝而坐诵经的一个僧人,来了兴致,癫笑吐槽道:“好一个秃驴,都死了!你还念个屁啊?”
其模样,如同市井之地痞无赖,堕落而沉沦。
认清了现实,接受了现实,不再挣扎,不再寻觅,心想就这样吧!就这么样而已!不过如此。
死,似乎也是一种解脱。
这么一想,接受了当下,其实就真的死了。
面对杨巅疯癫样子,那位僧人不做声,继续默默诵经念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第二日,杨巅又在转角遇到一个道士,老而矍铄,眼神炯炯有神,看着前方默念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万物之始…”
疯疯癫癫的杨巅,有意或者无意听到这话,一时,醍醐般精神一震。
涣散的眼神,似乎明朗了一些,可是他又抓不住,摸不着。
他,静静地,默默地,走着…然后倒了下去。
看着前方,路漫漫且长且远,一个问题在心中生根发芽。
他们是谁?又为什么和自己不同?
他们,指的是道士和和尚。
一路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和他一样,为什么有些人,没有如他这般接受自己已死,还在坚守自己本心?
难道死,又可以有不同活法?
问题延续盘根,骤然想起,自己曾经在天书之上,看过一段话: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只不过出之于哪里,是怎么也想不妥帖。
“何为道?”
“何为生?何为死?”
这个声音,又再次响彻他的意识。
不存希望时,这些声音就被自己的声音屏蔽了,人籁淹没地籁,天籁无从谈起。
人籁、地籁、天籁!
猛然,杨巅腾起而坐,盘膝静默,脑海翻涌,在回忆那些脑海里被漂流瓶装着的记忆。
犹如翻阅一本本、一页页的书籍,要寻找一种答案,以及解脱之法。
此解脱,谓自我的解脱,抛弃一切外物的解脱。
于是乎,某时某刻,其思绪如潮,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澎湃汹涌。
一场逍遥游般的意境,如同画面展开,铺展在眼帘之上。
达到什么状态,将一切外物摒弃,成为逍遥自在解脱之人?
什么是逍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为,逍遥的第一重境界。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有冥灵者,以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上古有大椿,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
朝生暮死的小虫不知什么是一天,活不过一个季节的蝉不知道什么是一年。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意为鲲鹏之志,斥鴳又怎么明白呢?但它不逍遥吗?它是逍遥的,只是这个逍遥是有待的。
有待,就是几乎与道,规则。
第二重逍遥又是什么呢?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不再为外物牵累,与世界之间的界限划清内我和外界,辨别真正之荣辱。只不过如此,也还是有待的,因为还要考虑吃饭,睡觉需要床褥,行走在大陆上要驾车。
当这是比前者更加逍遥的,只不过也不是最逍遥的,那么,又为什么这么做呢?而,又为什么不能这么选择呢?
第三重逍遥:‘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即使是能够御风而行,也是有待的,离开了风也不是了,就是‘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而已。
又问,那么第四重境界,又是什么呢?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顺应自然的本性,驾驭自然的变化,精神与宇宙一体化,物我的界限彻底消除,从物质世界的局限中超脱出来,达到‘无待’的境界,这个,就是逍遥。
物我,无欲。逍遥无为四种境界,物我无欲,万物化我。
逍遥游,一篇超脱自我,抵消万物欲望,构建一座精神世界的境界。这个精神家园很清冷,难免要孤独寂寞,也晦涩难懂,在里面能到到什么,就只能靠自己了。
至此,杨巅似乎抓住了什么,又还没紧紧攥在手中。
此前遇到的和尚,从身旁走过,彼时的他信步如风,就像列子一样御风而行,只不过从表面看来,他拄着锡杖,一步一步走着。
来到近前,见杨巅盘膝于道路的转弯口,默默点头吟咏:“阿弥陀佛!”
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不再停留,匆匆如旅互为陌路人,踏上另外一场征程。能为之停留片刻,便以是一种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认可。
或许,杨巅从他身上获得灵感,而他也能从杨巅身上获得灵感,这种莫名的相遇,是秉持佛法中的缘,在这条陌路之上,也算是聊以慰藉心灵。
他至随之而去,独留杨巅在此而已。
再回到逍遥四重境界上,似乎某种道,在此心已经悄然生长,根植于心茁壮成长。
现在的杨巅,就像是一个枯坐的木头,万物的声音在心中呼啸而过,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生如枯木,心如死灰’的状态。
他的道,便是逍遥。
遨游九万里,随着六月的风,激起六千里浪花,或是御风而行,六气之辩,遨游于天地之间。
原本浑浑噩噩,被剔除在逍遥之外。
这种心境出现的时候,超脱了外物的束缚,不被影响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
所谓的桎梏,就是困扰人心的外物,抛弃物我的界限,又有什么可以再困扰自己的呢?
天书逍遥游中的说法,构建了一个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杨巅找到了逍遥。
肉身的崩坏,似乎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此时,会发现展示在杨巅面前的,是一条不再灰白的路。
而是一条前方发着金色光芒的路,亟待他去探索。
如果逍遥游有四层境界,那么此时放下了肉身外物的执念,杨巅在短时间内,就已经到达了第二层精神境界,不被外物所影响。
当然,这也是‘有待’的,因为他还想要生。
那就是‘何为生,何为死’的另外一个问题了。
杨巅站起身来,眼里不再迷茫,带着光,寻找到了自我的道。
道,是规则,是对自然的感应。
在规则化成的道路上,身边的景象变得模糊,清晰的路,只有一条康庄大道。
是另外一种东西,在召唤着他前行。
迈开第一步时,杨巅就像是乘在鲲鹏之背上,振翅扶摇九万里。
一瞬间,就跨出了极大的距离。
而从表面看去,他只不过走了一步。
和之前的高僧相似,一步跨越‘道’的界限,超脱了自我。
沿路,有人在谩骂,有人在迷茫,还有一些人在指着天说不公,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曾经几何,自己也是其中一人。
随着杨巅抛开禁锢自己的执念,以万道铺就的道路,小道如光线向他汇集而来,道即是规则,规则即是道。
原本,他的元神就是死亡规则所化,起初的规则衍生的寂,又诞生毁、湮、幻、破、清、摧等等规则小道。
规则生万道,万道生规则。
如今,他的整个身体,都被道所包裹,那条道路,在他眼中不再是迷宫,而是一条条通往未知豁然开朗的星光大道。
一步而走,眼前光芒耀目,再而进,呼呼的风声,撞在万物之上,发出天籁之音。
“下雨,收衣服啦!”
“胖子,很好!”一旁,是幽兰一脸放光地竖起大拇指。
他们就想以此为乐,在罪恶大陆上玩耍。
第一眼,看见的是一个胖子,站在高处,对外高呼。还有幽兰,就像是一个看护小孩的家长,叉着腰哈哈大笑。
猛然,似乎她感应到了什么,可是又很模糊,疑惑一下又和小胖四处游荡,最后落到一棵大树之上。
杨巅神情一喜,暗想,自己出来了!
正要上前,却发现自己身体虚无,若透明状,显然自己还是灵魂状态。
眼神一暗,才想起自己已死。
“阿弥陀佛!”
一旁,是那个在万道之路,见过的老者,他也和自己一样从中跳脱出来。
走到他面前,行礼道:“高僧,您也在啊?”
“小施主,不叫秃驴了吗?”
闻言,杨巅脸上大糗,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讪然一笑,摆手道:“不敢不敢!”
转而又凛然正色,问道:“高僧,现在我们是什么情况?”
“死亡!”高僧盘膝落在一颗开着欲望之花的中心,如同坐莲的佛陀,正在悟道修行。
见此,杨巅也学着他‘飘’到另外一棵树上,盘膝而坐,继续追问:“不是说,死者不能逗留人间吗?何不,一同上路?”这是试探的话。
果然,僧人看了看他,慈眉善目和谐地道:“在死神面前,死亡是常态,生才是最大的智慧。”
“这不和死神背道而驰吗?”杨巅有些不解。
“对,也不对,这是死神的考验,你在死亡大道能跳脱出来,说明你已经有了死的感悟,也找到了自己的道,那么接下来,就是生与死的较量。也是一种考验。”僧人说。
杨巅看着自己虚化的身体,不像此前那么充实,可是又没有消散于天地之间,这和过去听到的死后灰飞烟灭的情况截然不同,似乎死存在,又不再一样。
存在,又不在,听起来像是抬杠,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和生对抗?”
“你看,这不就是生了吗?”僧人指着前面的小胖和幽兰说道。
闻言,杨巅脸色一变,看向高僧的目光有些匪夷所思。
原来搞了半天,这人的目标竟然是幽兰和小胖!摆明就是敌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