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 第11章 初露锋芒的李先生
热门推荐:
穿书八零:那对假夫妻有点癫
阴阳鬼事录
劲爆,离婚后夫人给总裁挂男科了
玄幻:我到底算不算穿越者
西幻:带修仙系统穿越后称霸世界
神之传承山村少年崛起之路
1级1个红色被动,你管这叫平民
作为乐子人的我穿越到了特摄世界
回到古代遇见你
深水湾半山别墅。
李家。
晚上六点。
别墅的大门还没有打开。
一位身穿裙子,不是很高,身材有些发福臃肿,一头浓密黑发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正站起来,庄月明知道自家先生李加成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候下班回来了。
此时,大厅里面,一个十三四岁身穿中学私立贵族校服的男生正在客厅看电视,旁边还有一个看起来比他矮一些的男孩也正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
“阿矩,阿偕,你们爹地快要下班回来了,还在看电视?”
两个儿子起来。
女佣人则是去关掉电视机。
这个时候,门口外按喇叭声音响起。
女佣人知道正是李先生下班回来。
在去打开别墅的大铁门。
别墅大铁门缓缓打开,一辆黑色豪华平治轿车开了进来。
专职司机很平稳在别墅门口停下。
司机下来打开车门。
“李先生,到了。”
身穿西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顶上发际线已经很高的中年男子,拿着那份在车上还没有看完的报纸下来。
“爹地,爹地。”
两个儿子跑了过去。
李加成一左一右拉着两个儿子。
“先生。”
“夫人,我回来了。”
李加成把那套黑色西服换下,庄月明拿了过去,一旁的女佣人急忙帮忙拿过去挂好。
李加成往客厅的沙发过去坐下。
在晚饭还没有来临前,他翘着双脚继续看今晚的晚报。
李加成1928年出生,今年也就是刚刚49岁,11岁跟着父母移民到香江,然后开始投靠在香江的舅舅庄静庵。
1950年,李加成在拿着自己的积蓄以及表妹庄月明,还有舅舅的扶持下,在香江开始创办长茳塑胶厂。
一开始,李加成这塑胶厂还差点倒闭,还是多亏舅舅的多次资金支持,再次起来。
在1957年,李加成的塑胶厂销售额突破千万港币,开始成为香江的塑胶花大王。
一年后开始进军香江地产业,并且在北角修建第一座工业大厦。
很快,他发现地产要比塑胶花更暴利,他逐渐放弃塑胶产业,开始全面往地产业发展。
1967年,香江爆发严重暴动,导致大量中产移民,香江地产陷入低潮,李加成开始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大量买入低廉的地皮和物业,开始奠定了他日后地产业的发展宏图。
1971年,李加成创办长茳地产公司,第二年改为长茳实业公司,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放弃塑胶产业。
1972年,当时香江正好开始进入牛市,李加成利用牛市开始在远东证券交易所上市。
当时长实法定股本为2亿港币,实收资本为8400港币,分4200万股,每股面值2港币,以每股3港币的价格公开发售1050万股,募资3150万港币。
刚刚上市,立刻受到香江股民的热捧,加上当时牛市,股价飙升了一倍。
当时李加成依靠这些楼宇每年收租390万港币,在上市一年后,纯利已经高达4370万港币,就是通过募资买入了更多香江物业。
一年后,1973年,香江爆发第一次股灾。
李加成获得一些内幕消息,得以提前逃顶,其后,先后五次发行新股募资获得3168万港币,先后买入香江中环皇后大道中,德辅道中,湾仔轩尼诗道等多处物业。
1975年,其再次发行2000万新股,获得募资6800万港币,购买地皮物业十多处。
等到1976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相比起刚刚上市的时候,李加成和长茳实业拥有的物业,楼宇面积已经暴增了17倍之多。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实际上,在1973年,香江股市大跌,楼市也跟着大跌。
李加成再次像六十年代那样,趁机开始抄底,囤积越来越多的物业和地皮。
当然,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其一,是在香江股市上进行发行新股募集到的资金。
其后,在加国多伦多交易所募集到资金。
其三,在Y国伦敦股市上募集到的资金。
也正是因为从这三大交易所获得资金,又在这楼市大跌的时候,他和其他三大华人家族,包括李肇基李家,郑玉桐郑家,以及郭德胜郭家,四大华人地产商趁机买入了不少香江地皮。
让他们能够在其他华资地产商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历史上称为香江四大家族的基础。
本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华人地产商很厉害的,那就是胡应相。
只是股灾前胡应相的上市公司出现假股票,导致胡应相这几年难以像李加成等人那样募集到更多资金,以至于让他错过了这些年的时机。
除此之外。
还有1977年1月,也就是今年年初,香江地铁公司宣布在地铁中环站和金钟站上盖的发展权进行招标竞标。
因为这两个地段是地处香江中区最繁华的地方,参加投标的财团超过三十多家,其中,一开始以老牌英资地产公司香江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
除此之外,香江中区一直是香江置地的势力范围,香江置地势在必得,不会也不想让其他地产商或者资本插手。
让许多人都没想到的是,李加成和高管商量后,长茳实业针对地铁公司债务高,急需现金回流的困境,提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标方案。
将地铁上盖物业完工时间和地铁通车的日子配合,即地铁通车也就是物业完成出售之时。
这种情况下,李加成和长茳实业的投标自然在众多财团中脱颖而出。
相反,像香江置地,和记国际,会德丰,甚至太古等英资洋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加成勇夺地铁中环及金钟站上盖的发展权。
实际上,还是因为这些洋行除了自身资金流问题外,也是显得有些保守。
而和记国际还在韦理管理下,正在恢复当中。
毫无疑问,这次李加成在那么多的财团当中夺得投标,香江上下为之轰动,这也为李加成的名声打下很大的基础。
在香江舆论为之轰动,认为长茳实业的三级超升,是其扩张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除此之外,在1977年4月,李加成以闪电战的方式,一周之内以2.3亿港币收购拥有香江中区着名希尔顿酒店的美资永高公司。
这直接开创了香江华资吞并外资的先河,消息传出,当时再次轰动香江。
李加成夫妇在1973年后开始和沈弻夫妇合作。
在去年,也就是1976年的时候,沈弻更是把华人行大厦重建交给李加成。
现在这次夺下地铁上盖物业的竞标,更是引起沈弻的关注。
对于李加成来说,他在一步步积蓄力量和扩大影响力,目的就是让汇沣银行和沈弻支持对方。
像汇沣银行和桑达士那样扶持包船王,他还是非常羡慕的。
但是,现在香江也只有一个包船王。
即使是如此,就现在来说,李加成和包裕刚相比,还是差远了。
无论是财富,还是规模,又或者是影响力,还是差包裕刚许多。
李加成正在看报纸。
庄月明过来说到:“先生,我们前些天和沈先生夫妇约好明日上午去打网球的。”
“夫人,我当然记得。”
很明显,现在李加成知道,他非常希望得到沈弻的重视。
桑达士即将退休,总经理沈弻则是准备接替桑达士担任汇沣银行新的董事长,也是香江新的财神爷。
在香江,只有得到香江财神爷的支持,个人和公司才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资金和贷款的支持。
很明显,现在李加成也希望那样。
这些年下来,他一直接触沈弻夫妇,就是希望得到沈弻夫妇的认可,并且进一步得到对方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这个。
这几年下来,他们夫妇一直讨好沈弻夫妇。
而对于李加成来说,沈弻把华人行大厦重建交给他来负责,那就是他的收获之一。
但是,他知道这还是不行。
此时的李加成已经初露锋芒,他希望搭上沈弻的快车上,让自己和长茳实业更上一层楼。
李家。
晚上六点。
别墅的大门还没有打开。
一位身穿裙子,不是很高,身材有些发福臃肿,一头浓密黑发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正站起来,庄月明知道自家先生李加成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候下班回来了。
此时,大厅里面,一个十三四岁身穿中学私立贵族校服的男生正在客厅看电视,旁边还有一个看起来比他矮一些的男孩也正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
“阿矩,阿偕,你们爹地快要下班回来了,还在看电视?”
两个儿子起来。
女佣人则是去关掉电视机。
这个时候,门口外按喇叭声音响起。
女佣人知道正是李先生下班回来。
在去打开别墅的大铁门。
别墅大铁门缓缓打开,一辆黑色豪华平治轿车开了进来。
专职司机很平稳在别墅门口停下。
司机下来打开车门。
“李先生,到了。”
身穿西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顶上发际线已经很高的中年男子,拿着那份在车上还没有看完的报纸下来。
“爹地,爹地。”
两个儿子跑了过去。
李加成一左一右拉着两个儿子。
“先生。”
“夫人,我回来了。”
李加成把那套黑色西服换下,庄月明拿了过去,一旁的女佣人急忙帮忙拿过去挂好。
李加成往客厅的沙发过去坐下。
在晚饭还没有来临前,他翘着双脚继续看今晚的晚报。
李加成1928年出生,今年也就是刚刚49岁,11岁跟着父母移民到香江,然后开始投靠在香江的舅舅庄静庵。
1950年,李加成在拿着自己的积蓄以及表妹庄月明,还有舅舅的扶持下,在香江开始创办长茳塑胶厂。
一开始,李加成这塑胶厂还差点倒闭,还是多亏舅舅的多次资金支持,再次起来。
在1957年,李加成的塑胶厂销售额突破千万港币,开始成为香江的塑胶花大王。
一年后开始进军香江地产业,并且在北角修建第一座工业大厦。
很快,他发现地产要比塑胶花更暴利,他逐渐放弃塑胶产业,开始全面往地产业发展。
1967年,香江爆发严重暴动,导致大量中产移民,香江地产陷入低潮,李加成开始利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大量买入低廉的地皮和物业,开始奠定了他日后地产业的发展宏图。
1971年,李加成创办长茳地产公司,第二年改为长茳实业公司,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放弃塑胶产业。
1972年,当时香江正好开始进入牛市,李加成利用牛市开始在远东证券交易所上市。
当时长实法定股本为2亿港币,实收资本为8400港币,分4200万股,每股面值2港币,以每股3港币的价格公开发售1050万股,募资3150万港币。
刚刚上市,立刻受到香江股民的热捧,加上当时牛市,股价飙升了一倍。
当时李加成依靠这些楼宇每年收租390万港币,在上市一年后,纯利已经高达4370万港币,就是通过募资买入了更多香江物业。
一年后,1973年,香江爆发第一次股灾。
李加成获得一些内幕消息,得以提前逃顶,其后,先后五次发行新股募资获得3168万港币,先后买入香江中环皇后大道中,德辅道中,湾仔轩尼诗道等多处物业。
1975年,其再次发行2000万新股,获得募资6800万港币,购买地皮物业十多处。
等到1976年,也就是去年的时候,相比起刚刚上市的时候,李加成和长茳实业拥有的物业,楼宇面积已经暴增了17倍之多。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实际上,在1973年,香江股市大跌,楼市也跟着大跌。
李加成再次像六十年代那样,趁机开始抄底,囤积越来越多的物业和地皮。
当然,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其一,是在香江股市上进行发行新股募集到的资金。
其后,在加国多伦多交易所募集到资金。
其三,在Y国伦敦股市上募集到的资金。
也正是因为从这三大交易所获得资金,又在这楼市大跌的时候,他和其他三大华人家族,包括李肇基李家,郑玉桐郑家,以及郭德胜郭家,四大华人地产商趁机买入了不少香江地皮。
让他们能够在其他华资地产商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历史上称为香江四大家族的基础。
本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华人地产商很厉害的,那就是胡应相。
只是股灾前胡应相的上市公司出现假股票,导致胡应相这几年难以像李加成等人那样募集到更多资金,以至于让他错过了这些年的时机。
除此之外。
还有1977年1月,也就是今年年初,香江地铁公司宣布在地铁中环站和金钟站上盖的发展权进行招标竞标。
因为这两个地段是地处香江中区最繁华的地方,参加投标的财团超过三十多家,其中,一开始以老牌英资地产公司香江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
除此之外,香江中区一直是香江置地的势力范围,香江置地势在必得,不会也不想让其他地产商或者资本插手。
让许多人都没想到的是,李加成和高管商量后,长茳实业针对地铁公司债务高,急需现金回流的困境,提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标方案。
将地铁上盖物业完工时间和地铁通车的日子配合,即地铁通车也就是物业完成出售之时。
这种情况下,李加成和长茳实业的投标自然在众多财团中脱颖而出。
相反,像香江置地,和记国际,会德丰,甚至太古等英资洋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加成勇夺地铁中环及金钟站上盖的发展权。
实际上,还是因为这些洋行除了自身资金流问题外,也是显得有些保守。
而和记国际还在韦理管理下,正在恢复当中。
毫无疑问,这次李加成在那么多的财团当中夺得投标,香江上下为之轰动,这也为李加成的名声打下很大的基础。
在香江舆论为之轰动,认为长茳实业的三级超升,是其扩张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除此之外,在1977年4月,李加成以闪电战的方式,一周之内以2.3亿港币收购拥有香江中区着名希尔顿酒店的美资永高公司。
这直接开创了香江华资吞并外资的先河,消息传出,当时再次轰动香江。
李加成夫妇在1973年后开始和沈弻夫妇合作。
在去年,也就是1976年的时候,沈弻更是把华人行大厦重建交给李加成。
现在这次夺下地铁上盖物业的竞标,更是引起沈弻的关注。
对于李加成来说,他在一步步积蓄力量和扩大影响力,目的就是让汇沣银行和沈弻支持对方。
像汇沣银行和桑达士那样扶持包船王,他还是非常羡慕的。
但是,现在香江也只有一个包船王。
即使是如此,就现在来说,李加成和包裕刚相比,还是差远了。
无论是财富,还是规模,又或者是影响力,还是差包裕刚许多。
李加成正在看报纸。
庄月明过来说到:“先生,我们前些天和沈先生夫妇约好明日上午去打网球的。”
“夫人,我当然记得。”
很明显,现在李加成知道,他非常希望得到沈弻的重视。
桑达士即将退休,总经理沈弻则是准备接替桑达士担任汇沣银行新的董事长,也是香江新的财神爷。
在香江,只有得到香江财神爷的支持,个人和公司才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资金和贷款的支持。
很明显,现在李加成也希望那样。
这些年下来,他一直接触沈弻夫妇,就是希望得到沈弻夫妇的认可,并且进一步得到对方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这个。
这几年下来,他们夫妇一直讨好沈弻夫妇。
而对于李加成来说,沈弻把华人行大厦重建交给他来负责,那就是他的收获之一。
但是,他知道这还是不行。
此时的李加成已经初露锋芒,他希望搭上沈弻的快车上,让自己和长茳实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