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 第7章 五千年前古人是如何理解星空的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第7章 五千年前古人是如何理解星空的

    因为太热懒得回出租屋,陈勇选择在休息室一边吹空调,一边舒服的刷视频。

    “古人是怎么理解星空的那,走,咱们带上这个去穿越回去看一看”视频 up主拿起一个地球仪说道。

    “这是做什么的”。

    “好像是讲咱们对星星的看法”。

    画面显示,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天官拿着 年轻人带来的地球仪说道:“说不过你,你这套东西还能说得通哈”。

    年轻人解释:“所以我们的地球是在自转,它转一圈是一天,同时绕着太阳公转,绕太阳转一圈”。

    “就是一年”,天官立刻答道。

    “诶,你怎么知道?”年轻人有些惊讶,可天官继续说下去,“你来之前,我们抬头看星星的时候发现,天上的星星是在转动的,并且围绕一个点在转,而之前你说地球在自转,而且也是绕着一个轴转,那这个点可能就在你说的这个轴的直线上”。

    “你们找到了天极?”

    天官点点头:“我们找天极只需要在天上找到七颗连成勺子一样的星星”。

    “就是北斗七星”,年轻人展示了一幅勺子星星的图,正是北斗七星的示意图。

    天官继续说:“在勺子底这两颗星连成直线约 5 被距离,就是天极”。

    年轻人趁机补充了一句:“而离这个点最近的就是北极星又因为它几乎不动,就能给古人辨别方向”。

    “刚才你说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我们的发现一年中,天极点也在动,有四天动到了关键点,这四天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天官毫无保留是对年轻人说出他们的发现。

    “这都发现了?!”年轻人很是惊讶。

    “又因为北斗是绕转天极转的,我们便能从北斗的斗柄看见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斗柄东指为春,南指为夏,西指为秋,北指为冬”天官缓缓说出自己对天象的理解。

    “所以你们不仅仅用星星定方位,还能看见四季流转?”年轻人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时间,居然以这种方式被看到。

    “这天极如此奥妙,它既能让天上星辰围着它转,地上的春种秋收也由它主宰,这一定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天官神色肃然,满是崇敬。

    “所以天极,北斗也被赋予了神秘色彩,天地之间也被赋予更多联系”,年轻人 在一旁做了解释,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今人一直对北斗有着特殊情怀。

    “是啊,我听别的地方的人说,把勺子星星摆在地上祭祀,天地就能保佑我们”天官略带激动的与年轻人分享从其他地方获得的知识。

    “这个没听说过,你们那个朝代的?”

    “什么朝代?”天官对年轻人奇怪的用词感到疑惑。

    “额,秦始皇知道吗?”年轻人试探的问道。

    “什么皇?”

    “哦,天文学是比他早,武王伐纣,总听过吧,殷商,夏?北斗发现这么早吗,尧,舜,禹?哎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年轻人问了许久,都无法确认这位天官所处的时代。

    “行,我们先摆星星了,摆完给你看啊”天官见年轻人要忙去了,没有挽留,回去忙自己的事了。

    返回自己时空的 up主醒来,拿起手机,点开了一条推荐视频,是考古视频,手机响起:“考古队员在距今约 5300 年前的河洛古国遗址挖到了有关北斗七星的天文遗迹,在河南双榆树和青台遗址都发现了摆放北斗七星的遗迹(一说加上两颗隐星的九星)”。

    你们说,文明的起源从哪里开始算起呢,或许从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开始吧,5000 年前我们依靠北斗授时和辨认方向,5000 年后,我们用它命名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弹幕:北斗七星之后就有了 24 节气吧]

    [弹幕:古代基础科学被制度压下去了,不是没有,只是不成体系,而且发不外传,一场战争就失传]

    [弹幕:这历史又往前拉一大截 咯]

    --古代王朝--

    “5300 多年前,连尧舜禹都没听过,比他们还古老的年代吗”

    “这么久之前的事,他们怎么确认的?”

    “有碳 14”

    “啥 14”对钟表不感兴趣的没看之前视频的人有些疑惑。

    “就是...,说了你也不懂,就是能测定年份,那古董一测就知道年份,老厉害了”。

    “这么神奇,那淘古董不是发了,可为啥去挖石头”。

    “所以人家能发现 5000 年前的东西嘛,挖石头,那人家乐意”。

    “这后世干的事好奇怪啊”。

    “别的不说,这天象,咱们还得懂得”一个钦天监官员笑呵呵的说道。

    “民以食为天,这吃饭又得看天脸色,没点本事看懂这老天爷脸色啊,这饭还真没法吃”。

    “不知后世钦天监怎么看天象的,这大地是个球都直接看到了,该不会是飞上天去看的吧”。

    “这上哪知道啊,哦不对,可以上天幕问问,那你得心够诚”。

    春秋时期-孔夫子

    “原来这些知识传承自这么久远之前,不过弹幕说的有理,许多知识都在战火中失传,真是可惜啊”

    “夫子,这战火导致书籍丢失,传承断绝,可有方法应对?”

    “究其根本,要以仁治国,避免倒戈相向,和谐相处,却难以实现啊,我们还是一同将这些书籍誊抄,温故知新,抄完后再藏起来吧”

    唐朝-李世民

    袁守城看完视频觉得,有些东西应该传给更多人,才能得以发展。想到这随即起身赶往京城。

    “玄龄,这古人知识,可不比现在差啊,可惜,这没大传承的知识,学的人不多,又被欺压不受重用,而有传承的又都在世家”。李世民冷冷的说道

    “陛下是打算?”

    “朕打算,办学堂,行科举,必须让更多人进入朝堂,现在要想读书,就得投靠世家大族,他们就靠着这个一代代把持朝堂,有恃无恐,要想改变局面,就要人朝堂充满各式的人才,而非单一的世家大族子弟”。

    “陛下英明”。

    ”你点子多,那具体的事怎么做,你写个折子呈上来”。

    随后两人结束谈话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