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穿越51,四九城的生活 > 第11章 “这又关何叔什么事呢?”

四合院:穿越51,四九城的生活 第11章 “这又关何叔什么事呢?”

    易中海真心实意地说道。

    身为大院中的老大爷,他觉得应该出手相助。

    “大爷,真的不用麻烦您了,其实也没多少家当。”

    王建设心里清楚,主要工作都是他的大哥完成了,自己只是牵着那头牛。

    “那就好,住进院子是缘分,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易中海注意到王建设手里提着篮子,里面放着大白菜、粉条等物品。

    “大爷,我刚好遇见东旭下班回来,我们俩在学校时关系就不错,晚上到他家吃饭,也不能两手空空地去。”

    王建设之前告诉阎埠贵自己是被贾东旭邀请的,但此刻语气变得含蓄。

    在这个院子里生活的大爷性格各异,

    初来乍到的王建设,想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毕竟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未来的日子才能顺畅。

    即使有时候不慎犯错,也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虽然才来到这里不久,他已经感受到家庭中的宠爱带来的温馨,

    即便父亲对大哥更为青睐,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也许某天他也会改变看法。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人,王建设认为做事不应过于急于求成,他瞄准的总是更大的目标。

    “这是好事,快去吧,不要耽搁时间了。”

    目送王建设朝西屋走去后,易中海终于想到回家的事情。

    “老易,你不是说要去买酒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

    大妈感到纳闷,开口询问道。

    “哦,确实,是去买酒了。”

    这时,易中海想起自己真正的目的,接着说道:“刚才在路上遇到 王建设拿着吃的去贾家做客,我觉得这个小伙子人挺不错,很大方,没有小家子气的毛病。”

    “人确实是不错的,不过嘛,据说有些好吃懒做,不大喜欢干活,这是我听说来的消息,可能不太准确吧。”

    大妈接话说。

    “什么叫好吃懒做啊,男人嘛,成熟得迟一点很正常,没事没事,你别乱讲闲言碎语。”

    易中海无意识间开始为年轻一代辩护,认为男孩子未婚前的所谓“不成熟”并不值得过分批评,只要不触及根本道德底线,都属正常现象。

    ……

    “哎呀 王建设,你这个人真是的,来就来了,还专门带了东西来。”

    看到对方手里拎着装满食物的篮子,贾东旭感到十分欣慰,感觉倍有面子。

    “那是必须的,总不能让您家亏待了我。”

    王建设微笑着说:“东旭哥,大娘,今天的见面实在是凑巧,只能随便带点小意思。”

    话音未落,王建设将篮子递给了面前的两人。

    只见篮子里有两颗新鲜的大白菜——价值约一分五厘;一扎干制的粉丝——大约四分到五分钱;还有几个白薯——估计值一文钱左右,加起来将近七分钱的价值,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礼数了。

    尽管家中自制的粉丝实际成本会更少一些,但这番心意显然让人感到温暖和满足。

    “唉,建设,你这样太过意不去了,这些已经足够多啦,快,请进来坐吧。”

    贾张氏眼光确实独到,对大白菜、白薯倒没啥说头,但她精打细算地指出,粉条其实挺值钱,一把干粉条相当于二斤白面的价格,发开了吃好几次都不成问题。

    “行!”

    王建设不禁反思之前是不是误会了贾张氏,没想到这位婆婆还挺随和。

    接着,贾东旭也附和道:“妈妈,您煎点鸡蛋,我和建设今晚要喝两杯。”

    “来啦!我就去煎。”

    贾张氏心中盘算着,三个鸡蛋大概花掉一角五分,再配些馒头和蔬菜,这餐不仅不亏,还划算。

    只是这酒的钱就算了,但考虑到王建设刚搬进院子里,手头上肯定也不充裕,未来日子还长得很。

    “大妈,不必这么麻烦,我随意对付吃点就行。

    我跟东旭好久未见,昨天见面都没来得及聊两句,今晚要好好叙旧。”

    王建设心道,要是只有土豆片、凉菜和玉米面窝头,他可不知道怎么陪东旭喝酒。

    饮食若不中意,下次他就会另找地方了。

    转念又想,老何家的厨艺不错,傻柱的烹饪技巧现在也应该有了进步,据说在鸿宾楼学到的手工红烧牛尾,这可是门绝活。

    “王建设,走,我们边吃边聊。”

    听贾东旭如此吩咐,贾张氏赶紧动手煎鸡蛋。

    这顿饭不会简单,毕竟没有哪家人天天都有肉吃。

    “好吧!”

    王建设接过一小杯子酒,大概有七八分满,轻抿了一口,滋味十足。

    ……

    左家庄村的粉丝坊里,王太太特地带来了食物,与她丈夫一同用餐,孩子们已回自己的家中照料。

    她提到:“家主啊,你说建设一个人住外,他吃得惯不习惯?”

    老王口中虽说:“他又不是小孩子,不至于挨饿。”但心底里对小儿子搬到城市生活有些放心不下。

    从前在家时,儿子懒散惯了让人有些头疼;现在分家了,却又想起他的好处。

    尤其是在1947年,小儿子省吃俭用来为他买了一顶冬天戴着很暖和的帽子。

    “建设,这样一算的话,你的家庭分开对你损失不小嘛。”

    贾东旭得知具体情况后感到不平,旁边听着的贾张氏插话:“你大哥看上去就不大度,还未结婚,就占了家中的粉丝厂。”

    “倒也未必全是这样。”

    王建设说道:“分家的时候我也得到了院内的房子以及北新桥的一处商铺,谈不上有多大损失。

    自古以来不就是长子承袭产业,我是老小嘛。”

    “真想不到,建设,你还拥有北新桥的一间商铺!”

    听到这里,贾东旭感到惊讶。

    贾张氏则立刻补充:“你分到了你家的商铺?这可是一块宝,打算用来开店吗?”

    “张大妈,我又不懂开店经营的事情,已经在居委会登记去找工作了。

    商铺出租,收取租金维持日常生活就够了。”

    王建设直言相告,这件事没什么好遮掩的,就算被别人知道也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相反,除了一些直接涉及金钱的交易需要保密之外,其他人接受了礼物反而会感到羡慕。

    当然,这也可能引来一些人的嫉妒,导致自己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那每月租金大概能收到多少?”

    贾东旭心头一震,一向认为比王建设强的地方只有这份工作和收入,未曾想到对方竟然还有房租收入。

    这数目不多,何叔心里有数。

    王建设也没具体说明是多少,这类事情毕竟不宜直白讲清。

    “何叔?”

    贾东旭惊讶道,“你说的是傻柱的父亲,何大清?”

    “这又关何叔什么事呢?”

    贾张氏将盘子里煎的三个鸡蛋端上桌,香味扑鼻。

    “张大妈,您这鸡蛋煎得太好了。”

    王建设毫不客气,伸筷夹起一个煎蛋尝,整个四合院中,能吃到贾张氏煎蛋的机会少之又少。

    后院的老二娘的手艺也不错,等改天去试一试吧。

    “建设,你还未说何叔的情况呢。”

    贾张氏坐下,同时为他夹了一个煎蛋。

    “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今天我的铺面贴了出租告示,谁知道下午何叔竟找到我,说要租那铺面,已经签订了合同并拿到了钥匙。”

    王建设述说着,听上去似乎是老何家将要做一些大的动作。

    相比之下,自己收取的那点租金实在不算什么。

    “真的,何叔开始创业开店了?他之前可是一直给人当厨师的啊。”

    贾张氏听到这里也显得有些不解。

    “我叔说是要开店的,具体做什么不清楚,可能是打算卖些小笼包吧。”

    王建设边说边享受着煎蛋的美味,赞叹道:“真是太好吃了。”

    “原来何叔今晚没回家是因为忙着筹备开店的事。”

    贾张氏面色略带忧虑,似乎在思索什么。

    然而王建设却依旧保持了不错的食欲,一边吃一边环顾屋内环境。

    这座小院分前后两间,虽装饰简陋但也舒适温馨,这样的情况在京城中并不罕见。

    “说到这个,张大妈,我昨天听东旭提起相亲的事。

    如今在城里要找合适的伴侣确实挺难。”

    他的话语似乎带有深意,作为邻居,年轻人们总会比较一番——工作的竞争、生活品质的较量、甚至将来伴侣的选择,每个环节他都想拔得头筹。

    尤其提到秦淮茹这个名字时,阎埠贵曾称赞,秦淮茹当初嫁给贾家的时候,确实为院子里添了不少光彩,全赖其非凡的外貌。

    为了能找到不下于秦淮茹的女子作为自己的另一半,他是志在必得。

    贾张氏闻言道:“也不算是最难的事,只不过找到合适的人不容易罢了。”

    事实上,他们家里情况特殊,加之老贾早逝,一切重担落到了东旭一人肩上,在城里介绍女朋友确实有一定难度。

    因此,她已经有了想法,考虑给东旭在乡间找个女孩。

    “我们也不急,我自己暂时没有遇见合适的人选,不过母亲与嫂子正在帮着留意。

    估计也是找乡间的女子较多。”

    “张大妈您联系的那些媒婆,都是给东旭介绍城里的女孩子吗?”

    这问题似乎是随意一问,但实际上,王建设对此十分好奇,想要深入了解更多。

    “也有的会介绍乡村的女孩子,但城里姑娘通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