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神秘杖匠:魔法与命运的交织 > 第37章 无名史诗的魔法解密

神秘杖匠:魔法与命运的交织 第37章 无名史诗的魔法解密

    在这酷热的夏季,田间稻谷已经开始吐穗。接下来,稻穗里将逐渐灌浆膨胀,最终迎来秋天的丰收。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稻作从春到秋一直都很重要,但一旦稻穗开始长出,就特别需要小心照料。

    去年,由于过度节省了促实肥料,导致许多稻谷轻盈空壳。今年,我计划比去年多撒一些实肥,以保证丰收。

    目前,化学肥料生产已经停滞,因此高效的肥料变得尤为珍贵。虽然在格雷姆林灾难之前,肥料还能根据预期的产量多撒一些,但现在必须更加精打细算,精准用量。

    我还尝试用人类粪便和食材残渣发酵制成有机肥,但效果不太理想。似乎一个人所产生的废弃物量根本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堆肥。即使将废弃物集中起来,堆肥堆依旧不大。

    堆肥堆不够大,就无法积聚足够的热量,从而温度难以上升。温度不升高,堆肥中的菌类和寄生虫就无法被消灭。若这些菌类和寄生虫没有被杀死,堆肥就无法变成优质的有机肥。如果强行用火或热水加热,反而会杀死一些不应该被杀死的微生物。

    基于这些道理,一人独居时想要生产高质量的堆肥确实非常困难。最近,我收养了几只火蜥蜴,虽然家里变得不再是一个人住,但它们吃的是炭,不排泄任何废物,只会吐出像排气管一样的气体。

    在城市里,生活废弃物的量庞大,所以肥料生产相对容易一些。虽然可以通过进口肥料来解决问题,但我不太想将自己的生活基础完全依赖外部。如果肥料需求越来越大,可能会被要求做些我不愿意做的事情……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偏执想法。

    在照料稻田的同时,我还在设计一种半自动化装置,利用隔热材料、蒸汽压力和火钵保持堆肥温度恒定。就在我专心进行这些工作时,收到了大日向教授的信。

    信中首先是些常规的问候,接着提到了都市的一些近况以及对我问题的答复。然而,让我惊讶的是,信的最后写着:“我打算不久后去你那儿玩。”

    大日向教授深知我不擅长与人交往,所以一直非常体贴。然而,没想到他会突然提起要来访。这让我感到很意外。接着,他在信中写道:“我已经成功稳定了变身魔法。”

    什么!?

    也就是说,他现在可以自由地在雪鼩模式和兽人模式之间切换了!?

    哇哦,太激动了!

    如果他以小巧可爱的雪鼩形态来访,我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回信热烈欢迎他来访。

    青灵魔女,这位负责送信的使者,已经提前见识过大日向教授的变身,并且表示:“慧君变成雪鼩时也超可爱的!”听到她这么说,我更是期待不已。

    作为东京魔法大学学长、语言学系教授,兼任魔女议会的顾问,大日向教授忙得不可开交,但他还是成功安排了时间,在九月初再次来到奥多摩。

    当我在迷雾中看到青灵魔女脚下轻快地走来,一只白色雪鼩出现在我面前时,不禁露出了笑容。欢迎,欢迎来到奥多摩公园!

    “教授,好久不见。”

    “久违了,大利先生。能再次见到您,我很高兴!”

    我蹲下身来,和冲到我面前的雪鼩握手。它那闪亮的毛皮上挂着我半年前送给大日向教授的守护护身符——一只短链的摇曳吊坠。

    原来如此。教授是提前研究过这个变身法术的。

    那个吊坠正是我送给他的护身符——希望能将父亲的照片放进去,所以我专门设计成了一个小巧的罗盘式项链。而他要求链条的长度能调节,原来是考虑到变身后无论是以人类形态还是雪鼩形态都能佩戴得上。

    “我很高兴你能变回雪鼩,但教授你自己真的没有问题吗?”

    “大利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你不是喜欢人类的姿态吗?还是变成雪鼩后能获得什么特殊能力?”

    比如,龙之女是一位典型的变身魔法使用者,她默认是人型,但她常年保持龙形,身上拥有火焰喷吐、飞行、坚韧的鳞片等多种强大能力,因此她的二名也是“龙之魔女”。

    “雪鼩模式有特别的优势吗?”我问。

    大日向教授摇了摇头:“没有特别的能力。其实,人的体力更强,动作也更灵活,移动也更快。虽然吃得多、挑食,但总的来说,人的形态更适合我的需求。”

    “那就没有什么优点啊……”我有些失望。

    “不过,我倒是可以说有一些优点。”

    “什么?”

    “这样我就能见到大利先生了。”

    大日向教授毫不羞涩地微笑着说道。

    “诶……?这算是优点吗?”

    “怎么了,难道你喜欢我吗?”

    “是的!如果是这个样子,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吗?”

    我本来只是开个玩笑,没想到竟被他直接回击,这让我一时愣住了。

    哎呀,阳光性格的人果然可怕啊!虽然我和他说的是同样的语言,但他说话时,每个字里都散发着光芒,简直是可怕。果然,阳光型的人我永远理解不了。

    “为了和我做朋友,你居然努力让自己可以自由变身成人类和雪鼩之间……?”

    “是的。”

    “为、为什么?虽然我说出来可能有些自夸,但我自己并不是那种值得想做朋友的人啊。”

    我一脸疑惑地问,旁边的青灵魔女竟然无礼地点了点头。

    你待会儿用堆积木敲我脑袋吧。

    “嗯……我想做朋友的理由,就是我想做朋友啊。”

    “哈?”

    “从第一次见面开始,我就觉得想和你做朋友,想和你亲近。难道这不正常吗?”

    “这很奇怪啊。”

    “慧君就是这样的人。大利,难道你没有遇到过像慧君这样的人吗?”

    察觉到我们的对话可能陷入死循环,青灵魔女插话道。

    大日向教授,明明是个聪明人,却说了这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我不禁向旁人求助。

    “真搞不懂,怎么回事?”

    “没什么道理,简单来说,慧君是一个非常亲切、外向的人。你知道的吧?就算是像大利这样不成器的人,他也愿意和你做朋友,还会为此努力。”

    “朋友不是靠努力去做的吧。是因为合得来,才自然变得亲近,最后变成朋友。就像我和你之间那样。”

    “…………嗯,当然也有那种朋友。但是对于慧君来说,朋友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回事。”

    “?????”

    她温柔地开导我,但我依然完全无法理解。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根本没法理解。

    即使是从“火之引发的火灾事故”开始的复杂人际关系,我都能理解并处理得当,但大日向教授的思路我就是理解不了。

    我抓着头发思考时,大日向教授在旁边摇着尾巴,显得有些焦虑。青灵魔女叹了口气,总结道:

    “你就按自己的心意去做吧。忘掉大利心中对朋友的定义,慧君告诉你他想和你做朋友时,你是什么想法?”

    “阳光性格的人真的好可怕……”

    “你这家伙……算了。那你不喜欢吗?”

    “不,倒也不是……不喜欢吧?”

    毕竟我们已经写了好几年信,我知道大日向教授是个好人。

    他的信总是非常易懂,且每次都附上点心。他虽然和我性格不合,但毫无疑问是个真诚的好人。

    虽然被他说要做朋友时我有些吓到,但并不讨厌他。

    “原来如此,我大致知道你想表达的意思了。”

    “是吗?那你应该知道怎么回复慧君了吧。”

    在青灵魔女的催促下,我重新转向了雪鼩形态的大日向教授。

    看到他紧张地竖起尾巴,我对他说:

    “我并不讨厌。做朋友也可以。”

    “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嗯,算是吧。”

    “谢谢你!我们要做朋友哦!”

    大日向教授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跳跃着,开心得不行。

    真可爱。

    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家伙这么开心,觉得和他做朋友也挺好。

    不过,有一个问题。

    我对满意地点头的青灵魔女说:“大日向教授和我做朋友的话,咱俩的关系得重新定义一下。”

    “喂,这次又想说什么?”

    “你和我不算是普通朋友吧?你跟我这么亲密,而你刚和大日向教授才刚做朋友,咱俩的关系不是完全不同吗?一个‘朋友’就能把咱俩归在一起,觉得不太合适啊?”

    “原来是这个问题啊。大利你想太复杂了,朋友也有不同的层次吧?”

    “我就是不太能接受啊。所以从今天起,青灵魔女你就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了。”

    青灵魔女听后愣住了。

    她总是这样,表情难以捉摸,戴着面具时更是让人看不透她在想什么。

    “…………。亲友吗。我倒是没问题。不过既然是亲友关系了,你得考虑到,可能以后咱俩的关系会发生变化。”

    “诶,亲友之上还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不懂那就算了。更重要的是,既然是亲友关系,叫我‘青灵魔女’就显得有点客气了。直接叫我名字或姓氏吧。”

    “啊,这样啊。习惯了叫你青灵魔女。你是叫青,青……是什么来着?青森?青木?你家门牌上写的是哪个?”

    “是青山。青山日和。”

    “那就叫你日和好了。”

    “就这么直接叫名字吗……你这家伙和我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怎么回事,真是的。”

    青灵魔女(现在是日和)嘟囔着,拉住她的袖子,我单手把还在跳跃的雪鼩抱起来,兴奋地带着他们进屋。

    三个人就能玩更多有趣的游戏!两个人能玩的纸牌游戏真是少得可怜,玩起来也没什么意思。三个人一起玩桌游,游戏内容也更多了,真是太棒了。

    有朋友真好!不过,应该不会再增加朋友了吧。

    接下来的上午,我们三人玩得不亦乐乎,打了好几轮纸牌和桌游。

    大日向教授在纸牌和桌游方面都很强。除了他的策略高明,嘴巴也厉害。

    明明看似是互有好处的提议,按照他说的做,结果总是他赢了。即便拒绝了大日向教授的要求,结果也还是输。真强,简直无解。

    出于报复,我在叠积木和双六游戏上展现了我的实力,但无论怎么赢,日和总是只能拿到第二或第三。她不满地嘟囔了几句。

    事实上,她有一次在桌游中拿到第一,不过她冲着无辜的雪鼩发火,说是“接待游戏”,自己提议作废,最后那局算作无效。

    我不太清楚那局游戏到底是不是“接待游戏”,如果真是的话,那她的接待技巧也太高明了。

    午饭我们简单做了些盐烤鲑鱼、锅饭、腌黄瓜和味增汤,全部都是自家做的。

    日和没什么反应,因为她经常来吃饭。雪鼩倒是夸张地高兴,狠狠地把面前的小碟和食物埋了进去。

    真好吃吧?好吃吧?我做的菜可是一流的。记得小时候在家庭课上,我第一次用刀做了个苹果兔(还是逼真版),让老师都惊呆了。能巧手做菜的,肯定不是厨艺差的那类人。

    吃完饭,大家都饱了,气氛也不再适合继续玩游戏,便转向了轻松的休息时光。

    边喝着大日向教授带来的茶叶泡的茶,边聊起了他的近况。

    “教授,你平时看起来挺忙,今天就没事了吗?”

    “没问题,今天我特地空出了时间。”

    “那平时一定很忙吧?”

    “是的,确实很忙。”

    “最近都在忙些什么?还是在上课、做研究吗?”

    “嗯,最近做的有趣的事是……”

    雪鼩抱着小小的胳膊沉思了片刻。

    这时,青灵魔女——不,应该叫日和——把面具挪开,抿了一口茶,插话道:“我知道的有一部《无名史诗》挺有意思的,大利要不要也听听?”

    “哦?《无名史诗》……!”

    我完全不明白那是什么,但单凭名字的响亮就让我觉得很有趣。

    那种中学生时对“无名”或“无双”之类的词语充满兴趣的感觉又回来了,真让人兴奋啊!

    “你感兴趣吗?那我简单跟你说说吧。

    《无名史诗假设》是一个可能涉及到魔法语言学核心的假设。这个假设是在通过东北狩猎协会和北海道魔兽农场的使者们获取了大量魔法咒语样本后,逐渐显现出来的。”

    她接着解释道,魔法咏唱文中,似乎有一些时间顺序和关联可以看出来。

    某些魔法咏唱内容和其他魔法咏唱内容相互关联,魔法效果也有联系。

    由此推测,实际上很多魔法咏唱文可能都是从某个庞大的文献中提取出来的片段。

    “这个假设的提出,最大的契机来自于‘诅杀咒语’和‘反射咒语’。

    有一种诅咒他人至死的‘诅杀咒语’,它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爱你,纳图·亚维,但我是恶魔克拉拉,所以巴伊恩,这就是我的克拉拉之爱,菲菲·亚维。’”

    说着,大日向教授拿起纸张,写下了咒语的日文翻译。

    我读着翻译,顿时目瞪口呆。这咏唱文的效果竟然是诅杀,简直太恐怖了吧?

    “恶魔真是太可怕了,爱意歪曲得不成样子。”

    “我也有点这样觉得。然后,北海道魔兽农场的魔女们使用的反射魔法咒语是这样的:

    ‘最重要的是首先爱自己,嗯,亚维。’”

    教授说着,又在“诅杀咒语”的下方写下了反射咒语的日文翻译。

    对比两者,确实能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简直是一种对话的交锋。

    首先,

    “我爱你,但我是恶魔,所以这就是我的爱。”

    恶魔在说出这种话时,试图用诅咒杀死某个人。

    然而,被诅咒的人却回应道:

    “最重要的是首先爱自己。”

    于是,被歪曲的爱与诅咒被反射回恶魔。

    “这个嘛,恶魔告白,结果告白对象,应该是某种圣职者被拒绝了吧?这种话题应该是圣职者才会说的。”

    “对!完全就是这样!这不仅是一次对话,而且从魔法效果上来看,也确实是在反射诅杀咒语。

    使用这个咒语的魔女曾经困惑过,为什么要说‘先爱自己’这种话会变成反射魔法。但从诅杀魔法的咏唱文来看,这样解释,简直明了无比。”

    “哈,原来如此啊。”

    真是太有趣了。

    我曾经觉得魔法咏唱文的翻译挺有诗意的,

    但没想到它真的是诗,或者说,它确实是某种诗意的文章的一部分。

    如果这么说的话,倒真是情理之中。

    “在魔法语言学科,主流的学说认为,所有的魔法咏唱文都是从一部史诗中引用出来的。我们把这部名不见经传的壮丽史诗暂时称作‘无名史诗’。”

    “这名字也太棒了吧!我真想送个魔杖给起这个名字的人。”

    “哈哈,我会转告他的。”

    从这些咏唱文中,我们只能看到‘无名史诗’的零碎片段,至于它的全貌,至今还是完全无法知晓。

    不过,确实有些事情已经相当明确了:其中有恶魔和圣职者的角色,故事的某个阶段甚至会有人成为国王。

    所有魔法的源泉,竟然都是这部‘无名史诗’。真是想读一读啊!

    “等你完全解开‘无名史诗’的谜团,记得告诉我啊。我真的很感兴趣。”

    “当然,没问题。对我来说,解开‘无名史诗’的真相,可能就是解开引发格雷姆林灾难的香塔克座流星群的来历。虽然灾难已经发生,但谁能保证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呢?知道它的根源总是没错的。”

    她顿了顿,接着说:

    “……其实,我自己也超级想知道‘无名史诗’的全部内容!”

    “我知道的那篇关于冰冻魔法的咏唱文挺悲伤的,难道它里面也有希望的部分吗?”

    “哦,难道也有那种结局超惨的史诗吗?那我可不喜欢。”

    “怎么样呢?我不认为会是纯粹的坏结局。就算是坏结局,至少也会包含某种教训吧?当然,如果是个有好结局的史诗,那我就太高兴了。”

    接下来我们聊了很久‘无名史诗’的谜题。

    魔石的加工和格雷姆林的研究都很深奥,

    而魔法语言学,也同样复杂且引人入胜。

    未来的研究进展,真让人充满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