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返八零:这富家公子我不当了 > 第17章 招募工人

重返八零:这富家公子我不当了 第17章 招募工人

    消息继续在村里发酵,吸引来更多跃跃欲试的村民。

    村里有名的巧手,做了一辈子传统糕点的陈婶,也闻风而来。

    她不像其他人那样扭捏,一进梁家院子,就径直走到梁咏彦面前,抓起一把准备好的江米,放在手里搓了搓,又凑近鼻子闻了闻。

    “咏彦啊,你这江米不行,太新,做出来的江米条不脆。”

    陈婶语气直爽,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要用陈年的江米,吸水性好,炸出来才蓬松酥脆。”

    梁咏彦一听,顿时觉得醍醐灌顶。

    他之前只想着江米新鲜就好,却忽略了这一点。

    陈婶的经验,对他来说简直是宝贵的财富。

    “陈婶,您说得太对了!我这就去换。”梁咏彦连忙说道,心里对陈婶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这做吃食啊,就跟人生一样,火候不到不行,过了也不行。这江米条看着简单,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陈婶笑了笑,露出缺了一颗门牙的嘴。

    梁咏彦连连点头,心想这陈婶真是个活宝,说话一套一套的,却又句句在理。

    经过几轮筛选,梁咏彦最终确定了五个工人。

    经验丰富的陈婶,手脚麻利的刘叔,还有三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其中包括之前那个年轻的媳妇。

    ……

    第二天,梁咏彦就在自家院子里开始了培训。

    他先示范了江米的挑选、清洗和浸泡,讲解得清晰易懂。

    “江米要选陈年的,颗粒饱满的,不能有霉变。清洗的时候要轻柔,不能把米搓碎了。浸泡的时间也很重要,夏天泡四个小时,冬天泡六个小时,这样才能保证江米的口感。”

    工人们听得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年轻的媳妇还特意拿了个小本子,把梁咏彦说的要点都记了下来。

    接下来,梁咏彦又演示了熬糖浆的关键步骤。

    “熬糖浆最关键的就是火候,火大了糖会糊,火小了糖浆不粘。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熬,不停地搅拌,直到糖浆变成金黄色,拉丝不断为止。”

    一股浓郁的糖香味弥漫在院子里,工人们看得眼睛都直了,仿佛已经尝到了香甜酥脆的江米条。

    培训结束后,梁咏彦开始安排分工。

    “陈婶,您经验丰富,就负责把控江米和糖的混合比例。”梁咏彦对陈婶说道。

    “没问题,交给我吧!”陈婶拍着胸脯保证道。

    “刘叔,您负责揉面和搓条,您的手艺我放心。”梁咏彦又对刘叔说道。

    “放心吧,咏彦,保证一根根都均匀漂亮。”刘叔笑着说道。

    “小王、小李,你们两个年轻力壮,负责油炸。”

    梁咏彦对两个年轻的男村民说道:“油炸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别被油烫伤了。”

    “放心吧,彦哥,这点小事难不倒我们。”

    小王和小李拍着胸脯保证道,虽然高温油烟熏得他们睁不开眼,但想到丰厚的报酬,干劲十足。

    “嫂子,还有小张,你们负责**。”

    梁咏彦对年轻媳妇和小张说道:“**的时候要注意卫生,速度也要快。”

    “没问题,彦哥,我们保证又快又好。”

    年轻媳妇和小张也充满了干劲,她们的动作麻利,很快就将炸好的江米条**了起来。

    梁咏彦看着眼前的情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对了,我得赶紧再进点料。

    梁咏彦心里想着,来到公用电话机旁拨通了赵强的号码。

    “强哥,我这边大概200斤江米条,你帮我算算,大概需要多少江米和白糖?对,江米条,对对对,老规矩,要最好的!**袋也得多准备一些,最好带点传统花样的,显得喜庆。”

    挂了电话,梁咏彦心里盘算着,这回可得好好干一场,把江米条的名声彻底打出去。

    ……

    当天下午,赵强拉着满满一小车的江米和白糖就送到了梁咏彦家门口。

    几个工人看得眼睛都直了,陈婶更是啧啧称奇:“乖乖,这得做多少江米条啊!”

    梁咏彦指挥着众人卸货,开始检查原材料。

    江米要一袋袋的打开,仔细挑拣里面的杂质,确保每一粒都干净饱满。

    白糖则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里,防止受潮变质。

    年轻媳妇小张手脚麻利,干活也细致,很快就挑出了一小堆瘪谷和杂草。

    “彦哥,这些都要扔掉吗?”她指着挑出来的杂质问道。

    “当然,咱们做的是高端货,一点瑕疵都不能有。”梁咏彦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小张点点头,偷偷瞄了一眼梁咏彦,心里泛起一丝涟漪。

    随着原材料和人员的增加,原本宽敞的院子显得拥挤起来。

    梁咏彦看着堆积如山的原料和忙忙碌碌的工人,心里有了新的想法。

    “爸,妈,姐,都过来一下,搭把手!”梁咏彦站在仓库门口,朝院子里喊了一声。

    “来啦来啦,啥事啊?”梁闯放下手中的活计,应声走了过来。

    其他人也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聚集到仓库门口。

    “这仓库咱们也闲置好久了,现在扩大生产,得用起来。大家一起打扫一下,回头用来放江米和白糖。”梁咏彦指着仓库说道。

    “好啊,这仓库确实该好好收拾一下了。”吕凤点点头,拿起扫帚就开始清扫。

    “咏彦,这货架咋弄?直接在地上堆放吗?”梁夏月问道。

    “那不行,得搭几个货架,分类摆放,这样也方便管理。”

    梁咏彦解释道:“我去买些木板和钉子回来。”

    一家人**协力,很快就将仓库打扫干净。

    梁咏彦买回木板和钉子后,就开始和梁诗柳一起搭建货架。

    年轻媳妇和小张则将清理干净的江米和白糖搬进仓库,分类摆放。

    “这油炸锅的温度控制器好像不太灵敏了,得找个师傅来修一下。”

    检查设备时,梁咏彦发现了一个问题。

    “我去联系一下老李,他修电器很在行。”梁闯说道。

    仓库整理完毕,设备也检修完毕,梁咏彦看着焕然一新的生产环境,心里充满了信心。

    “这下咱们可以大干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