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海惊涛 第42章 唐僧肉
宋远平笑着说:
“你呀德昌,一听说给别的村小学改善条件你就眼红,你这是搭顺风车呀!”
“老板,王老师是你的体育老师,我现在是你的随从,你不能厚此薄彼吧?”
“你去过你们村小学吗?”
“去过,我们村长只要听说我回老家了,那一定会到我家哭穷,每次都要提到学校的事情,我要是不到学校看看,他背后还不得骂我呀?村里的学校条件确实差,教室还是八十年代修的房子,到现在都已经三十多年了,风吹日晒的,房顶这里不漏那里漏。村里虽然三两年也修整一下,也就是哪里漏雨就修哪里,没有钱整体翻修。教室里的课桌和凳子也是那个年代配置的,学生们调皮,有些课桌断了腿,老师们就用铁丝捆扎一下凑合着用,凳子腿松动了,有学生就拿着凳子腿相互打闹着玩,实在没办法修了,老师就鼓励学生把自己家的凳子搬过来用。这种情况我看着心酸,去年我还捐了五千块钱,虽然钱不多,心里总算能踏实点!”
“照你这么说,通山县的教育条件普遍都很差了?”
“也不能说普遍,大前年省里给通山县拨付了两个亿的专项教育资金,就是用来改善农村教学环境的。可是风传说县里只拨付给各乡镇一个亿,另外一个亿用来美化玉柳河了?而各乡镇领导们也动起了歪心思,村干部们积极的,和乡镇领导关系好的,就能多拿走点钱,不积极的,和领导关系一般的,给的钱还不够修房顶的。像我们老秀才乡,一共也就翻修了两所学校,不知道乡里都把钱花哪去了?”
宋远平眉头紧锁,脸色渐渐阴沉起来。
一直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教育,从中央到省市,不遗余力地帮助基层改善教育条件,可就是有个别的县乡领导把上面拨付的教育专款当作了唐僧肉,他们层层克扣,县里拿大头,乡镇拿小头,到了村里就剩不了几个子了。
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乡镇干部们挖空心思,事先翻修几所学校,搜肠刮肚的蒙混过关。上级主抓教育的领导也有责任,检查工作往往不够认真细致,提线木偶似的跟随乡镇领导到已经安排好的路线马马虎虎走个过场,这种走马观花的工作方式非常普遍。
而个别县级领导更为过分,他们为了突出个人政绩,也为了能捞到好处,把上面拨付的专项款大量截流,以美化城市建设为名巧立项目,他们暗中官商勾结,收受贿赂、工程款回扣。项目落地了,腰包也鼓起来了,名利双收。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这是国家崛起的良好现象,同时,也为个别腐败分子提供了温床。他们借机大拆大建,一些本不该立项的项目硬起手腕也要立项,不该拆迁的哪怕引起干群矛盾也要拆迁,其背后的目的不言而喻。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每年落马的官员数不胜数,但仍有人顶风作案,火中取栗,反腐工作任重而道远。
车子在飞速行驶着,宋远平收回思绪:
“德昌,你给通山县县委书记方井生打电话,让他和县长陈全贵到五家集乡三郎村等着咱们!”
“好,我马上通知他。”
王德昌明白,老板这是要给通山县领导们动手术了。
唐玉国知道宋远平急于赶到通山县,他把车子开到了一百三十迈,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已经到了通山县收费站。
下了高速,按照导航线路,车子沿着一条不怎么宽的柏油路一路向北,期间走了二十多公里的盘山路,又沿着一条破破烂烂、弯弯曲曲的碎石和黄土结合的路面颠簸了五六公里,终于,前面就是三郎村了,此时已经十点多了。
王德昌早就被颠的受不了了,他也顾不上宋远平着急不着急了,让唐玉国停下车,跑了十几米,在一棵小树旁边呜哇呜哇地吐了个七荤八素,脸都吐的发白了,扶着小树踉跄了一下,呼哧呼哧地直喘。
宋远平又乐了:
“我早说过让你多锻炼锻炼,你就是不听,你这身体呀,我看爬个小山都够呛。”
王德昌拍打着胸口,皱了皱眉头:
“也不是我身体不好,我是晕车。哎呀我的妈,我就怕遇到这样的烂路,每次回老家,我宁愿让司机多跑十几公里,也不敢走这种烂路。”
“行了行了,快上车,人家县领导们等着呢!”
宋远平大老远的看见村口停了五六辆轿车,看来,通山县的领导们已经到了。
王德昌只好苦逼着脸,捂着肚子又上了车。
张小宇很贴心地从包里拿出几张抽纸:
“王主任,擦擦吧,你嘴角还有沫呢。”
王德昌连声感谢,又是苦着脸嘟囔:
“哎呦我的妈,要命要命,我剩半条命了!”
几分钟后,车子驶进了三郎村。车子刚一停稳,县委书记方井生和县长陈全贵就笑着迎了过来。
方井生年近六十,他中等身材,身体偏瘦,身着一件淡灰色长袖衫衣,领口处隐约能看到淡淡的汗渍,脚上穿着双半新的杂牌运动鞋,显得很朴素。他头发已经全白了,看起来和他的实际年龄极不相称。他肤色稍黑,额头上有明显的抬头纹,脸上的皱纹更是纵横交错,像是一幅极复杂的通山县交通地图。他高挺的鼻梁上架着副近视眼镜,深邃的眼神透过镜片尽显疲惫,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
陈全贵就富态多了,他方头大耳,寸发,弥勒佛般的大脸盘子笑的甚是灿烂,高高凸起的大肚子像是怀了八个月的身孕,手腕上的金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方井生紧紧握住宋远平的手摇了又摇:
“宋书记您好,真没想到,您这么快就下乡了,欢迎您来我们通山县指导工作!”
宋远平表情淡漠:
“不来不行啊,我的大学老师写信说三郎村的学校破败不堪,都要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了,我哪能坐的住?”
方井生表情一滞:
“对不起了宋书记,是我们政府没把工作做好,我们愧对了三郎村的父老乡亲们。”
“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关键是要把工作落实到位!”
方井生没话说了,表情却是很委屈。
陈全贵也赶紧过来握手,他积极表态:
“您放心宋书记,学校的事情我亲自安排,也就最多两个月吧,就会让三郎村的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
“这件事先不提了,一会儿咱们看完学校专门开个短会讨论一下。你们谁知道村里的吴怀中老师在哪住吗?”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举手说:
“首长,我是三郎村的村长,我领您去。”
宋远平在一众县领导们的簇拥下,边走边四处打量。
这个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村子,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四处看过去,一片灰暗的色调笼罩着整个村庄。一座座砖混结构的小瓦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有些还有个小院子,有的连个院墙都没有,像是很久没人居住了。偶尔能看到某幢房顶的茅草在微风中瑟瑟发抖,给村子平添了几多贫困与凄凉。村子四周,群山如沉默的巨人,静静地环抱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山上树木稀疏,仿佛是大自然在这片土地上吝啬地留下的些许点缀。那些矮小的树木在山风的吹拂下,艰难的摇曳着,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艰辛与无奈。
到了吴怀中家,他老伴说吴怀中去学校了,宋远平客气了几句,一行人又赶往学校。
一进学校大门,有两个人正坐在大门一侧聊天。宋远平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个手里拿着个收音机的高个子黑老头就是吴怀中。
吴怀中也认出了宋远平,他一脸的惊讶?
“你可是远平?”
宋远平笑着和他握手:
“吴老师,我是宋远平,收到您的信我没敢耽搁,刚好今天是周六,我就来了!”
吴怀中感动的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宋远平的手:
“哎呀远平,汝闻吾所求,即速来助,热忱之心,吾深为感之。汝之善举,若暖阳之照寒室,清风之拂弱柳,为师铭记于心,谢矣,谢矣!”
一众领导们面面相觑,要不是宋远平称高个子老头吴老师,都以为他是个神经病。
宋远平也不敢和他多交流,生怕他的之乎者也没完没了,马上进入正题:
“吴老师,感谢的话您就不用说了,我过去看看校舍,争取早一点拿出个方案来。”
“汝先请,汝先请。”
正如吴怀中信里说的那样,一间间教室如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岁月中摇摇欲坠。墙体斑驳陆离,裂痕像蜘蛛网般蔓延开来,大块大块的墙皮脱落,露出里面的砖石。屋顶的瓦片七零八落,门窗也早已变形,窗户上的玻璃所剩无几,有人用纸箱片、三合板勉强遮挡着。随手掀开纸箱片,教室里光线昏暗,黑板上残留的字迹模糊不清。
宋远平看的心凉,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读书学习,这些官老爷们就不知道吗?
“方书记,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来了没有?”
“来了,县政府三个副县长都来了。”
宋远平冷着脸:
“让他站到前面!”
一个和陈全贵体态差不多的县领导战战兢兢的走到宋远平面前,肥胖的脸颊溢出亮晶晶的汗水。
“您好宋……,宋书记,我分管教……,教育工作。”
“贵姓啊?”
“我姓张,我叫张玉生。”
“张副县长,大前年,也就是一一年,也是你分管的教育工作吗?”
“我就是一一年调到通山县工作的,那个时候就开始分管教育工作。”
宋远平冷笑:
“呵呵,那我问你,我倒是听说一一年省里拨付了两个亿的教育专项资金,那些钱你都用到哪了?”
张玉生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支支吾吾:
“那……,那笔钱都……,都平均分配到各乡镇修建学……,学校了。”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如果查出来你说谎,你要负全部责任!”
宋远平逼视着张玉生,一字一顿地说。
张玉生脸色苍白,嘴唇哆哆嗦嗦,欲言又止,他求助的目光看向县长陈全贵。
陈全贵眼见张玉生顶不住了,只好过来解围:
“宋书记,那笔钱县府给各乡镇拨付了一个亿,剩下的一个亿用来治理玉柳河了。”
“是吗陈县长?你知道什么是专项资金吧?省里拨付的资金是用来改善农村学校条件的,你们违规截留拿来治理河道?你们当领导的睁大眼睛看看,学校成什么样子了?用这笔钱的时候,你们亏心不亏心?如果你们的儿女在这样的学校上学,你们会怎么想?”
陈全贵早已经想好了托词,他娓娓道来:
“宋书记,我知道我们不该截留这笔资金,可我们实在是没办法呀?玉柳河从我们县城中心穿流而过,历年来,只要是一下大雨,河堤就承受不住压力,半个县城都被河水淹了。我们只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高河堤,毕竟,县城有一万多户居民,近五万活生生的生命,一旦大水淹城,后果不堪设想。一一年刚好省里拨付了一笔钱,我们就用了一部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请您体谅一下我们的难处。”
宋远庭根本不相信他这套说辞,但一时间也难辨真假,于是他又问:
“这一个亿咱先不说,你们分配到各乡镇那些钱款都用来修学校了吗?”
“据我所知,大部分资金都用来修缮学校了。”
宋远平眼中厉色一闪:
“陈县长,你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这三郎村的学校就修成这个样子?”
面对宋远平的咄咄逼人,陈全贵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硬着头皮做最后的辩解:
“我知道我们县府也有责任,对这笔资金的用途没有监管到位。可毕竟是僧多粥少,一个亿的资金看起来不少,平均分配到各个乡镇也就所剩无几了,乡镇又过了一遍手,这就导致有些村子翻新了校舍,有些村子资金量就不足了。”
宋远平听出点意思了,看来这笔资金的猫腻多了。时间关系,只能先稳住他们,等过两天再杀个回马枪。
“你呀德昌,一听说给别的村小学改善条件你就眼红,你这是搭顺风车呀!”
“老板,王老师是你的体育老师,我现在是你的随从,你不能厚此薄彼吧?”
“你去过你们村小学吗?”
“去过,我们村长只要听说我回老家了,那一定会到我家哭穷,每次都要提到学校的事情,我要是不到学校看看,他背后还不得骂我呀?村里的学校条件确实差,教室还是八十年代修的房子,到现在都已经三十多年了,风吹日晒的,房顶这里不漏那里漏。村里虽然三两年也修整一下,也就是哪里漏雨就修哪里,没有钱整体翻修。教室里的课桌和凳子也是那个年代配置的,学生们调皮,有些课桌断了腿,老师们就用铁丝捆扎一下凑合着用,凳子腿松动了,有学生就拿着凳子腿相互打闹着玩,实在没办法修了,老师就鼓励学生把自己家的凳子搬过来用。这种情况我看着心酸,去年我还捐了五千块钱,虽然钱不多,心里总算能踏实点!”
“照你这么说,通山县的教育条件普遍都很差了?”
“也不能说普遍,大前年省里给通山县拨付了两个亿的专项教育资金,就是用来改善农村教学环境的。可是风传说县里只拨付给各乡镇一个亿,另外一个亿用来美化玉柳河了?而各乡镇领导们也动起了歪心思,村干部们积极的,和乡镇领导关系好的,就能多拿走点钱,不积极的,和领导关系一般的,给的钱还不够修房顶的。像我们老秀才乡,一共也就翻修了两所学校,不知道乡里都把钱花哪去了?”
宋远平眉头紧锁,脸色渐渐阴沉起来。
一直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教育,从中央到省市,不遗余力地帮助基层改善教育条件,可就是有个别的县乡领导把上面拨付的教育专款当作了唐僧肉,他们层层克扣,县里拿大头,乡镇拿小头,到了村里就剩不了几个子了。
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乡镇干部们挖空心思,事先翻修几所学校,搜肠刮肚的蒙混过关。上级主抓教育的领导也有责任,检查工作往往不够认真细致,提线木偶似的跟随乡镇领导到已经安排好的路线马马虎虎走个过场,这种走马观花的工作方式非常普遍。
而个别县级领导更为过分,他们为了突出个人政绩,也为了能捞到好处,把上面拨付的专项款大量截流,以美化城市建设为名巧立项目,他们暗中官商勾结,收受贿赂、工程款回扣。项目落地了,腰包也鼓起来了,名利双收。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这是国家崛起的良好现象,同时,也为个别腐败分子提供了温床。他们借机大拆大建,一些本不该立项的项目硬起手腕也要立项,不该拆迁的哪怕引起干群矛盾也要拆迁,其背后的目的不言而喻。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每年落马的官员数不胜数,但仍有人顶风作案,火中取栗,反腐工作任重而道远。
车子在飞速行驶着,宋远平收回思绪:
“德昌,你给通山县县委书记方井生打电话,让他和县长陈全贵到五家集乡三郎村等着咱们!”
“好,我马上通知他。”
王德昌明白,老板这是要给通山县领导们动手术了。
唐玉国知道宋远平急于赶到通山县,他把车子开到了一百三十迈,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已经到了通山县收费站。
下了高速,按照导航线路,车子沿着一条不怎么宽的柏油路一路向北,期间走了二十多公里的盘山路,又沿着一条破破烂烂、弯弯曲曲的碎石和黄土结合的路面颠簸了五六公里,终于,前面就是三郎村了,此时已经十点多了。
王德昌早就被颠的受不了了,他也顾不上宋远平着急不着急了,让唐玉国停下车,跑了十几米,在一棵小树旁边呜哇呜哇地吐了个七荤八素,脸都吐的发白了,扶着小树踉跄了一下,呼哧呼哧地直喘。
宋远平又乐了:
“我早说过让你多锻炼锻炼,你就是不听,你这身体呀,我看爬个小山都够呛。”
王德昌拍打着胸口,皱了皱眉头:
“也不是我身体不好,我是晕车。哎呀我的妈,我就怕遇到这样的烂路,每次回老家,我宁愿让司机多跑十几公里,也不敢走这种烂路。”
“行了行了,快上车,人家县领导们等着呢!”
宋远平大老远的看见村口停了五六辆轿车,看来,通山县的领导们已经到了。
王德昌只好苦逼着脸,捂着肚子又上了车。
张小宇很贴心地从包里拿出几张抽纸:
“王主任,擦擦吧,你嘴角还有沫呢。”
王德昌连声感谢,又是苦着脸嘟囔:
“哎呦我的妈,要命要命,我剩半条命了!”
几分钟后,车子驶进了三郎村。车子刚一停稳,县委书记方井生和县长陈全贵就笑着迎了过来。
方井生年近六十,他中等身材,身体偏瘦,身着一件淡灰色长袖衫衣,领口处隐约能看到淡淡的汗渍,脚上穿着双半新的杂牌运动鞋,显得很朴素。他头发已经全白了,看起来和他的实际年龄极不相称。他肤色稍黑,额头上有明显的抬头纹,脸上的皱纹更是纵横交错,像是一幅极复杂的通山县交通地图。他高挺的鼻梁上架着副近视眼镜,深邃的眼神透过镜片尽显疲惫,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
陈全贵就富态多了,他方头大耳,寸发,弥勒佛般的大脸盘子笑的甚是灿烂,高高凸起的大肚子像是怀了八个月的身孕,手腕上的金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方井生紧紧握住宋远平的手摇了又摇:
“宋书记您好,真没想到,您这么快就下乡了,欢迎您来我们通山县指导工作!”
宋远平表情淡漠:
“不来不行啊,我的大学老师写信说三郎村的学校破败不堪,都要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了,我哪能坐的住?”
方井生表情一滞:
“对不起了宋书记,是我们政府没把工作做好,我们愧对了三郎村的父老乡亲们。”
“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关键是要把工作落实到位!”
方井生没话说了,表情却是很委屈。
陈全贵也赶紧过来握手,他积极表态:
“您放心宋书记,学校的事情我亲自安排,也就最多两个月吧,就会让三郎村的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
“这件事先不提了,一会儿咱们看完学校专门开个短会讨论一下。你们谁知道村里的吴怀中老师在哪住吗?”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举手说:
“首长,我是三郎村的村长,我领您去。”
宋远平在一众县领导们的簇拥下,边走边四处打量。
这个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村子,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四处看过去,一片灰暗的色调笼罩着整个村庄。一座座砖混结构的小瓦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有些还有个小院子,有的连个院墙都没有,像是很久没人居住了。偶尔能看到某幢房顶的茅草在微风中瑟瑟发抖,给村子平添了几多贫困与凄凉。村子四周,群山如沉默的巨人,静静地环抱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山上树木稀疏,仿佛是大自然在这片土地上吝啬地留下的些许点缀。那些矮小的树木在山风的吹拂下,艰难的摇曳着,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艰辛与无奈。
到了吴怀中家,他老伴说吴怀中去学校了,宋远平客气了几句,一行人又赶往学校。
一进学校大门,有两个人正坐在大门一侧聊天。宋远平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个手里拿着个收音机的高个子黑老头就是吴怀中。
吴怀中也认出了宋远平,他一脸的惊讶?
“你可是远平?”
宋远平笑着和他握手:
“吴老师,我是宋远平,收到您的信我没敢耽搁,刚好今天是周六,我就来了!”
吴怀中感动的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宋远平的手:
“哎呀远平,汝闻吾所求,即速来助,热忱之心,吾深为感之。汝之善举,若暖阳之照寒室,清风之拂弱柳,为师铭记于心,谢矣,谢矣!”
一众领导们面面相觑,要不是宋远平称高个子老头吴老师,都以为他是个神经病。
宋远平也不敢和他多交流,生怕他的之乎者也没完没了,马上进入正题:
“吴老师,感谢的话您就不用说了,我过去看看校舍,争取早一点拿出个方案来。”
“汝先请,汝先请。”
正如吴怀中信里说的那样,一间间教室如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岁月中摇摇欲坠。墙体斑驳陆离,裂痕像蜘蛛网般蔓延开来,大块大块的墙皮脱落,露出里面的砖石。屋顶的瓦片七零八落,门窗也早已变形,窗户上的玻璃所剩无几,有人用纸箱片、三合板勉强遮挡着。随手掀开纸箱片,教室里光线昏暗,黑板上残留的字迹模糊不清。
宋远平看的心凉,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读书学习,这些官老爷们就不知道吗?
“方书记,主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来了没有?”
“来了,县政府三个副县长都来了。”
宋远平冷着脸:
“让他站到前面!”
一个和陈全贵体态差不多的县领导战战兢兢的走到宋远平面前,肥胖的脸颊溢出亮晶晶的汗水。
“您好宋……,宋书记,我分管教……,教育工作。”
“贵姓啊?”
“我姓张,我叫张玉生。”
“张副县长,大前年,也就是一一年,也是你分管的教育工作吗?”
“我就是一一年调到通山县工作的,那个时候就开始分管教育工作。”
宋远平冷笑:
“呵呵,那我问你,我倒是听说一一年省里拨付了两个亿的教育专项资金,那些钱你都用到哪了?”
张玉生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支支吾吾:
“那……,那笔钱都……,都平均分配到各乡镇修建学……,学校了。”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如果查出来你说谎,你要负全部责任!”
宋远平逼视着张玉生,一字一顿地说。
张玉生脸色苍白,嘴唇哆哆嗦嗦,欲言又止,他求助的目光看向县长陈全贵。
陈全贵眼见张玉生顶不住了,只好过来解围:
“宋书记,那笔钱县府给各乡镇拨付了一个亿,剩下的一个亿用来治理玉柳河了。”
“是吗陈县长?你知道什么是专项资金吧?省里拨付的资金是用来改善农村学校条件的,你们违规截留拿来治理河道?你们当领导的睁大眼睛看看,学校成什么样子了?用这笔钱的时候,你们亏心不亏心?如果你们的儿女在这样的学校上学,你们会怎么想?”
陈全贵早已经想好了托词,他娓娓道来:
“宋书记,我知道我们不该截留这笔资金,可我们实在是没办法呀?玉柳河从我们县城中心穿流而过,历年来,只要是一下大雨,河堤就承受不住压力,半个县城都被河水淹了。我们只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高河堤,毕竟,县城有一万多户居民,近五万活生生的生命,一旦大水淹城,后果不堪设想。一一年刚好省里拨付了一笔钱,我们就用了一部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请您体谅一下我们的难处。”
宋远庭根本不相信他这套说辞,但一时间也难辨真假,于是他又问:
“这一个亿咱先不说,你们分配到各乡镇那些钱款都用来修学校了吗?”
“据我所知,大部分资金都用来修缮学校了。”
宋远平眼中厉色一闪:
“陈县长,你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这三郎村的学校就修成这个样子?”
面对宋远平的咄咄逼人,陈全贵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硬着头皮做最后的辩解:
“我知道我们县府也有责任,对这笔资金的用途没有监管到位。可毕竟是僧多粥少,一个亿的资金看起来不少,平均分配到各个乡镇也就所剩无几了,乡镇又过了一遍手,这就导致有些村子翻新了校舍,有些村子资金量就不足了。”
宋远平听出点意思了,看来这笔资金的猫腻多了。时间关系,只能先稳住他们,等过两天再杀个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