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豪:给帅哥花钱返现,逆袭人生 第224章 天工
《天工》的故事设定在近未来的地球。
彼时,地球因气候灾难与资源枯竭陷入生态崩溃的绝境。
主角林秋是一位专攻生物工程的女科学家,她带领团队启动了名为“天工”的跨物种基因融合计划。
——通过提取深海热泉生物的耐极端基因、沙漠植物的锁水机制等地球原生生命体的生存密码,试图重构退化的生态系统。
影片围绕人工干预自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展开。
当基因融合技术意外催生出能自主进化的半机械生命体“共生体”,人类不得不在“灭绝危机”与“物种异化”之间抉择。
如果说《问仙》所表达的修仙主题是肉体飞升,那么《天工》所要表达的概念就是机械飞升。
剧本中对生物机械有着极为丰富的描述:被共生体结晶化的城市,机械体上流淌的金属冷光,在废土之上生长出的血肉……
但文字的内容始终还是有限的,如果能通过特效技术将其搬上大银幕,那呈现出的必将是一场令人震撼的瑰丽盛宴。
不愧是科幻界的泰斗人物,即便《天工》是其早年创作的剧本,但其立意深度就算是放在如今,依旧并不过时。
《天工》的核心冲突聚焦于林秋与激进环保组织“荒原之子”的理念对抗。
前者相信科技是修复自然的“天工工具”,后者认为人类应彻底退出生态链。
最终,当“共生体”用结晶化的形态净化污染却开始吞噬城市时,林秋发现真正的“天工”之道:
——人类只是自然的协作者,而非造物主,唯有通过技术与自然规律的共生,方能实现文明的存续。
整个剧本深入探讨了科技伦理与生态哲学,充满了批判意味。
末页那句“人类只是自然的协作者”,瞬间拨云见日,在刹那间醍醐灌顶,引发无尽的思考。
此刻,会议室里,将近十个人围坐在一起。
除了白梨,还有公司的数位电影专业技术顾问。
每个人都拿到了《天工》的剧本拓印,大家都是第一次阅读。
现场一片安静,只有空调出风口传来轻微的风声。
白梨不知道别人读完是什么感受,至少她在看完了《天工》的手写稿后,便被深深震撼,沉浸在末日的宏大背景中,久久没有回神。
她的眼中满是钦佩,率先打破沉默问道:“黄老师,这个剧本真的要送给我们吗?”
没错,这份珍贵的剧本是由黄文老师免费提供。
如果昼夜娱乐决定采用这个剧本拍摄电影,无需支付任何版权费用,直接拿去拍摄即可。
白梨看完剧本之后,凭借她的直觉的商业感知,瞬间就意识到了其含金量,以及潜藏在背后的商业价值。
她可以大胆地保证,如果《天工》拍成电影,绝对又是一部百亿票房。
从故事架构到核心立意,每一处都精妙绝伦。
尤其是对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一旦搬上大银幕,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
说不定,其成就会远超之前大获成功的《问仙》。
其实,在黄文老师来之前,她都已经做好了要花大价钱,从黄文老师手里买版权的准备。
看完了剧本,白梨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接受花上亿级的资金购买《天工》。
但没想到黄文老师根本不需要任何报酬。
黄文笑眯眯地摆摆手,语气温和地解释道:“这个剧本在我手里已经搁置多年,一直盼着能遇到合适的团队能将它呈现出来,看了《问仙》之后,我就知道是你们了。”
黄文眼神坚定,丝毫不见虚假之意。
他继续真诚道:“你们愿意收下我这个有些年头的剧本,其实是帮了我的大忙,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又怎么能谈回报呢?这是一场互惠共赢的合作,就不谈钱了。”
就算是白梨,此时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惊讶。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竟真有对财富如此淡薄之人。
白梨在前来与黄文老师会面之前,特地找人详细打听了他的为人。
结果令人惊叹,黄文老师在业界几乎是零差评。
他确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以其卓越的写作才华,倘若专注于写作、售卖版权,完全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但黄老师却始终坚持在全国各地举办讲坛、授课,不辞辛劳地培养行业的新生力量。
似乎是看出了白梨的惊讶,黄文接着解释道:“白总,谢谢你的好意了,但不瞒您说,我并不想赚那么多钱,钱多了,就写不出好故事了。”
这下,白梨真是哑口无言,心服口服。
既然黄文老师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白梨也选择尊重他的意愿,郑重道:“感谢黄文老师,我们不会辜负你的剧本,一定尽全力做好《天工》。”
黄文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微微点头道:“那就可以了。”
尽管黄文老师主动表明会免费提供剧本,但白梨不可能就这样直接收下剧本。
前期所涉及的一系列合同,包括保密协议、版权转让协议、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等等,都需要逐一签署,确保万无一失。
只有做好万无一失的保障,白梨才能心安地收下《天工》剧本。
很快,公司法务部的工作人员便开始现场拟定、打印协议内容。
在等待协议完成的这段时间里,专业电影制作老师们继续与黄文老师深入探讨有关于《天工》电影制作的相关细节。
首要沟通的便是至关重要的选角问题。
众所周知,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很多编剧在选角方面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甚至有些编剧对演员的最终选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选角方面,白梨希望尽可能地听取黄文老师的意愿和建议。
公司专门负责电影制作的管理人员,此时也已经仔细研读完了整个剧本,与白梨的阅读角度不同,他以更加专业的视角审视了一遍剧本。
在他看来,林秋这个角色无疑是整部电影的重中之重。
她既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人物,又要承载剧本里复杂的情感与理念。
林秋的选角至关重要。
饰演林秋的演员既需要演技精湛、又要能精准诠释角色深度。
一旦能抓住林秋的核心,电影就能出彩,这个角色甚至能把这位女演员送上“神坛”。
但如果抓不住,电影会出大问题。
这位管理人员不禁向黄文老师提问道:“黄老师,您对林秋这个角色的选角有什么想法吗?”
“我并没有特别推荐的演员人选,只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建议。”
黄文老师沉思片刻,右手摩挲着下巴,缓缓说道:
“这个角色是一位科学家,从本质上来说,她是趋近于理性的载体。但她毕竟也是普通人,在面对末日般的苦难时,也会有迷茫与挣扎。”
“所以我认为,在选择演员时,不必局限于大众熟知的明星,也并不需要长得特别漂亮,但演技必须过硬,要能够深入人心。”
白梨心中也是这样想的。
对于《天工》这部电影,她同样不打算启用流量明星,而是打算延续之前《问仙》的选角模式。
“不知黄老师,是否了解《问仙》的线上观众选角模式?”白梨适时出声问道。
见黄文老师一脸迷茫的样子,白梨就知道他应该是只看了《问仙》的电影,并没有深入了解过前期的选角过程。
于是,白梨详细地给黄文老师讲述了一遍《问仙》的选角模式:“通过这种选角方式,不仅能够选拔出最合适的演员,还能提前为电影进行一波有效的宣传。黄老师,您觉得这种方式如何?”
白梨介绍完,便立刻收到了黄文老师的赞同:“听起来挺不错的。选角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找到最契合角色的演员,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好。”
这时,负责电影制作的专业老师提醒道:“白总,这次《天工》训练营的规模恐怕要比《问仙》大得多。因为《天工》的剧本中,除了华人角色,还有许多外国人物。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演员,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角。”
的确,《天工》的题材与《问仙》不同,在《天工》所描绘的末日世界里,早已没有了东方或西方文化的界限,人类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虽然主角林秋是华人,但还有众多关键人物是外国人,拥有不同的国家的文化背景。
《天工》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题材。这也是白梨猜测《天工》的成就大概率会超越《问仙》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不用担心。”白梨笑了笑,自信回答。
这一次参加了阿波罗颁奖礼,她结识了许多新的人脉资源。
凭借这些人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角并非难事。
黄文老师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微笑着倾听他们的讨论。
他的脸上始终笑意盈盈:“选角的事情就交给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来处理吧。如果在过程中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比如提供一些人物角色的思路,或者对剧本进行补充设定,都可以随时来找我。”
关于选角的讨论告一段落,与此同时,所有的协议也已经全部制作完成。
黄文老师此次前来,也带来了自己的律师。
毕竟是要签合同,就算再豁达的人,在面对如此重要的法律文件时,也还是小心谨慎。
双方就协议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了深入的协商与沟通。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黄文老师拿起笔,潇洒地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至此,昼夜娱乐第二个大电影企划——《天工》,正式敲定。
-------------------------------
上午,一连串繁琐事务终于处理完毕,接下来就没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处理了。
白梨回到办公室就躺平了。
静夜进来时,白梨已经在接待沙发上眯着了。
他立马放轻了脚步,将空调的冷风调小后,从柜子中取出叠放整齐的毛毯,缓缓展开,准备给白梨披上,好让她睡得更舒服些。
尽管静夜已经将动静压到最低,可浅眠中的白梨还是有所察觉。
她的眼皮微微颤动,随后缓缓睁开双眼。
静夜正俯身的动作一滞,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笑意,轻声询问道:“小姐,要回去休息吗?”
虽然小姐已经在家里休息了一天,但时差不是一天就能调整回来的,依他看,小姐本应再多在家休养些时日,身子才能彻底缓过来。
“没事。”白梨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她其实并不困,只是一下子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选秀企划、大电影企划这两个大型项目要同步推进,每个企划都涉及诸多细节。
她一时间脑子过载了,短暂“死机”了一会儿,好在这眯眼休息的片刻,已经让她恢复了不少。
白梨转头看向墙上的挂钟,看了一眼时间后道:“我等会儿要和山鬼吃个饭,讨论音乐部门的事情。”
静夜闻言微微颔首,将毛毯重新收了起来。
既然小姐主意已定,他自然不会强行劝阻,但眼神中仍隐隐透露出一丝担忧。
思索片刻,他还是忍不住轻声嘱托道:“小姐,如果遇到棘手的事情,尽管交给我。我会一直在您身后。”
白梨已经起身,正准备往外走,听到静夜这番话,脚步不自觉地顿住,微微愣了一下。
静夜还是这样……
别的人说情话,白梨会肉麻,有时,听到电视剧里的角色说情话,她甚至会起一身鸡皮疙瘩。
可奇怪的是,每当静夜说出这般温柔的情话,她心里却毫无不适之感。
静夜平日里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冷冷淡淡的,仿佛周身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但只有白梨清楚,他的内心比谁都温柔,比谁都懂得照顾人。
或许是在长久的相处中,她早已习惯了静夜毫无保留的温柔。
白梨回过神来,嘴角上扬,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拉长音调说道:“好——知道啦。”
彼时,地球因气候灾难与资源枯竭陷入生态崩溃的绝境。
主角林秋是一位专攻生物工程的女科学家,她带领团队启动了名为“天工”的跨物种基因融合计划。
——通过提取深海热泉生物的耐极端基因、沙漠植物的锁水机制等地球原生生命体的生存密码,试图重构退化的生态系统。
影片围绕人工干预自然所引发的伦理争议展开。
当基因融合技术意外催生出能自主进化的半机械生命体“共生体”,人类不得不在“灭绝危机”与“物种异化”之间抉择。
如果说《问仙》所表达的修仙主题是肉体飞升,那么《天工》所要表达的概念就是机械飞升。
剧本中对生物机械有着极为丰富的描述:被共生体结晶化的城市,机械体上流淌的金属冷光,在废土之上生长出的血肉……
但文字的内容始终还是有限的,如果能通过特效技术将其搬上大银幕,那呈现出的必将是一场令人震撼的瑰丽盛宴。
不愧是科幻界的泰斗人物,即便《天工》是其早年创作的剧本,但其立意深度就算是放在如今,依旧并不过时。
《天工》的核心冲突聚焦于林秋与激进环保组织“荒原之子”的理念对抗。
前者相信科技是修复自然的“天工工具”,后者认为人类应彻底退出生态链。
最终,当“共生体”用结晶化的形态净化污染却开始吞噬城市时,林秋发现真正的“天工”之道:
——人类只是自然的协作者,而非造物主,唯有通过技术与自然规律的共生,方能实现文明的存续。
整个剧本深入探讨了科技伦理与生态哲学,充满了批判意味。
末页那句“人类只是自然的协作者”,瞬间拨云见日,在刹那间醍醐灌顶,引发无尽的思考。
此刻,会议室里,将近十个人围坐在一起。
除了白梨,还有公司的数位电影专业技术顾问。
每个人都拿到了《天工》的剧本拓印,大家都是第一次阅读。
现场一片安静,只有空调出风口传来轻微的风声。
白梨不知道别人读完是什么感受,至少她在看完了《天工》的手写稿后,便被深深震撼,沉浸在末日的宏大背景中,久久没有回神。
她的眼中满是钦佩,率先打破沉默问道:“黄老师,这个剧本真的要送给我们吗?”
没错,这份珍贵的剧本是由黄文老师免费提供。
如果昼夜娱乐决定采用这个剧本拍摄电影,无需支付任何版权费用,直接拿去拍摄即可。
白梨看完剧本之后,凭借她的直觉的商业感知,瞬间就意识到了其含金量,以及潜藏在背后的商业价值。
她可以大胆地保证,如果《天工》拍成电影,绝对又是一部百亿票房。
从故事架构到核心立意,每一处都精妙绝伦。
尤其是对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一旦搬上大银幕,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
说不定,其成就会远超之前大获成功的《问仙》。
其实,在黄文老师来之前,她都已经做好了要花大价钱,从黄文老师手里买版权的准备。
看完了剧本,白梨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接受花上亿级的资金购买《天工》。
但没想到黄文老师根本不需要任何报酬。
黄文笑眯眯地摆摆手,语气温和地解释道:“这个剧本在我手里已经搁置多年,一直盼着能遇到合适的团队能将它呈现出来,看了《问仙》之后,我就知道是你们了。”
黄文眼神坚定,丝毫不见虚假之意。
他继续真诚道:“你们愿意收下我这个有些年头的剧本,其实是帮了我的大忙,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又怎么能谈回报呢?这是一场互惠共赢的合作,就不谈钱了。”
就算是白梨,此时眼中也闪过了一丝惊讶。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竟真有对财富如此淡薄之人。
白梨在前来与黄文老师会面之前,特地找人详细打听了他的为人。
结果令人惊叹,黄文老师在业界几乎是零差评。
他确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以其卓越的写作才华,倘若专注于写作、售卖版权,完全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但黄老师却始终坚持在全国各地举办讲坛、授课,不辞辛劳地培养行业的新生力量。
似乎是看出了白梨的惊讶,黄文接着解释道:“白总,谢谢你的好意了,但不瞒您说,我并不想赚那么多钱,钱多了,就写不出好故事了。”
这下,白梨真是哑口无言,心服口服。
既然黄文老师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白梨也选择尊重他的意愿,郑重道:“感谢黄文老师,我们不会辜负你的剧本,一定尽全力做好《天工》。”
黄文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微微点头道:“那就可以了。”
尽管黄文老师主动表明会免费提供剧本,但白梨不可能就这样直接收下剧本。
前期所涉及的一系列合同,包括保密协议、版权转让协议、知识产权保护协议等等,都需要逐一签署,确保万无一失。
只有做好万无一失的保障,白梨才能心安地收下《天工》剧本。
很快,公司法务部的工作人员便开始现场拟定、打印协议内容。
在等待协议完成的这段时间里,专业电影制作老师们继续与黄文老师深入探讨有关于《天工》电影制作的相关细节。
首要沟通的便是至关重要的选角问题。
众所周知,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很多编剧在选角方面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甚至有些编剧对演员的最终选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选角方面,白梨希望尽可能地听取黄文老师的意愿和建议。
公司专门负责电影制作的管理人员,此时也已经仔细研读完了整个剧本,与白梨的阅读角度不同,他以更加专业的视角审视了一遍剧本。
在他看来,林秋这个角色无疑是整部电影的重中之重。
她既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人物,又要承载剧本里复杂的情感与理念。
林秋的选角至关重要。
饰演林秋的演员既需要演技精湛、又要能精准诠释角色深度。
一旦能抓住林秋的核心,电影就能出彩,这个角色甚至能把这位女演员送上“神坛”。
但如果抓不住,电影会出大问题。
这位管理人员不禁向黄文老师提问道:“黄老师,您对林秋这个角色的选角有什么想法吗?”
“我并没有特别推荐的演员人选,只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建议。”
黄文老师沉思片刻,右手摩挲着下巴,缓缓说道:
“这个角色是一位科学家,从本质上来说,她是趋近于理性的载体。但她毕竟也是普通人,在面对末日般的苦难时,也会有迷茫与挣扎。”
“所以我认为,在选择演员时,不必局限于大众熟知的明星,也并不需要长得特别漂亮,但演技必须过硬,要能够深入人心。”
白梨心中也是这样想的。
对于《天工》这部电影,她同样不打算启用流量明星,而是打算延续之前《问仙》的选角模式。
“不知黄老师,是否了解《问仙》的线上观众选角模式?”白梨适时出声问道。
见黄文老师一脸迷茫的样子,白梨就知道他应该是只看了《问仙》的电影,并没有深入了解过前期的选角过程。
于是,白梨详细地给黄文老师讲述了一遍《问仙》的选角模式:“通过这种选角方式,不仅能够选拔出最合适的演员,还能提前为电影进行一波有效的宣传。黄老师,您觉得这种方式如何?”
白梨介绍完,便立刻收到了黄文老师的赞同:“听起来挺不错的。选角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找到最契合角色的演员,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好。”
这时,负责电影制作的专业老师提醒道:“白总,这次《天工》训练营的规模恐怕要比《问仙》大得多。因为《天工》的剧本中,除了华人角色,还有许多外国人物。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演员,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角。”
的确,《天工》的题材与《问仙》不同,在《天工》所描绘的末日世界里,早已没有了东方或西方文化的界限,人类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虽然主角林秋是华人,但还有众多关键人物是外国人,拥有不同的国家的文化背景。
《天工》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题材。这也是白梨猜测《天工》的成就大概率会超越《问仙》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不用担心。”白梨笑了笑,自信回答。
这一次参加了阿波罗颁奖礼,她结识了许多新的人脉资源。
凭借这些人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选角并非难事。
黄文老师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微笑着倾听他们的讨论。
他的脸上始终笑意盈盈:“选角的事情就交给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来处理吧。如果在过程中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比如提供一些人物角色的思路,或者对剧本进行补充设定,都可以随时来找我。”
关于选角的讨论告一段落,与此同时,所有的协议也已经全部制作完成。
黄文老师此次前来,也带来了自己的律师。
毕竟是要签合同,就算再豁达的人,在面对如此重要的法律文件时,也还是小心谨慎。
双方就协议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了深入的协商与沟通。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黄文老师拿起笔,潇洒地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至此,昼夜娱乐第二个大电影企划——《天工》,正式敲定。
-------------------------------
上午,一连串繁琐事务终于处理完毕,接下来就没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处理了。
白梨回到办公室就躺平了。
静夜进来时,白梨已经在接待沙发上眯着了。
他立马放轻了脚步,将空调的冷风调小后,从柜子中取出叠放整齐的毛毯,缓缓展开,准备给白梨披上,好让她睡得更舒服些。
尽管静夜已经将动静压到最低,可浅眠中的白梨还是有所察觉。
她的眼皮微微颤动,随后缓缓睁开双眼。
静夜正俯身的动作一滞,脸上浮现出一抹温柔笑意,轻声询问道:“小姐,要回去休息吗?”
虽然小姐已经在家里休息了一天,但时差不是一天就能调整回来的,依他看,小姐本应再多在家休养些时日,身子才能彻底缓过来。
“没事。”白梨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她其实并不困,只是一下子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选秀企划、大电影企划这两个大型项目要同步推进,每个企划都涉及诸多细节。
她一时间脑子过载了,短暂“死机”了一会儿,好在这眯眼休息的片刻,已经让她恢复了不少。
白梨转头看向墙上的挂钟,看了一眼时间后道:“我等会儿要和山鬼吃个饭,讨论音乐部门的事情。”
静夜闻言微微颔首,将毛毯重新收了起来。
既然小姐主意已定,他自然不会强行劝阻,但眼神中仍隐隐透露出一丝担忧。
思索片刻,他还是忍不住轻声嘱托道:“小姐,如果遇到棘手的事情,尽管交给我。我会一直在您身后。”
白梨已经起身,正准备往外走,听到静夜这番话,脚步不自觉地顿住,微微愣了一下。
静夜还是这样……
别的人说情话,白梨会肉麻,有时,听到电视剧里的角色说情话,她甚至会起一身鸡皮疙瘩。
可奇怪的是,每当静夜说出这般温柔的情话,她心里却毫无不适之感。
静夜平日里给人的第一印象总是冷冷淡淡的,仿佛周身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但只有白梨清楚,他的内心比谁都温柔,比谁都懂得照顾人。
或许是在长久的相处中,她早已习惯了静夜毫无保留的温柔。
白梨回过神来,嘴角上扬,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拉长音调说道:“好——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