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被骂就会掉金币,七零富婆我第一 > 第158章 赶集

被骂就会掉金币,七零富婆我第一 第158章 赶集

    阮玉有些惊讶,没想到的是,后面还有好多户人家来送。

    都是个割猪草小分队的家人让来的,他们感谢阮玉救下自家的孩子。

    周宝也和孙来娣来了,“小玉姐姐,这是我奶做的,可好吃了!”

    周春芳:“我也是我也是,我奶手艺可好了!”

    周伟才把碗一怼,“我奶的最好!不信小玉姐姐你尝尝!”

    周利挠挠头,“这是我自己做的,应该没有他们的好吃。”

    “你们不用这样……”阮玉有些哭笑不得。

    怼到她面前的八个大碗,有的是野猪肉炖土豆,有的是野猪肉炖大白菜……

    都是肉菜,这她和周振也吃不完啊!

    “小玉知青啊,你这一定要收下,你不收,我们就把碗放这里了啊!”

    孙来娣作势要把碗放在柜台上,“明天我来拿碗。”

    “别别别!我收下就是,你们等等我,我这就去拿盆来装!”

    阮玉有些惊恐,人家都来送东西了,还要还碗回去,不如大大方方方,直接收下好了。

    这救命之恩,也值得一碗肉菜。

    阮玉进去拿出一个平时用来和面的大盆。

    周振震惊:“不是送菜么,用得着拿这么大?这不是送一个菜吧,是送了一锅菜吧!”

    阮玉无奈摊手,“可是不止一家人送啊!”

    说完就端着大盆出去,八户人家,每人都把菜倒进盆里。

    “那就不打扰你吃晚饭了,我们也回去吃饭了啊!”

    “小玉姐姐再见!”

    “小玉姐姐明天见!”

    “好,慢走啊!”阮玉笑着看他们走远,这才端着盆回去。

    虽说炖的东西不同,但都是用的野猪肉。

    也算是一道菜了。

    不过是野猪肉大杂烩罢了。

    看着阮玉端着满满当当的一盆子进来,占据小饭桌的一半位置。

    “都送过来了?”

    阮玉点点头,“都来了。”

    “欸,都是好孩子!”周振夹了块肉放进嘴里。

    阮玉也夹了块土豆,“味道相当不错,混在一起了也不知道是谁家做的。”

    “嗷嗷嗷~我也要吃我也要吃!”

    白菜扒着阮玉的裤脚嗷嗷直叫。

    阮玉见状拿起白菜的饭盆,直接分了一小份给它。

    现在天气还不是很热,吊到井里也不会坏。

    吃完饭,阮玉把背篓里的肉拿出来,大概有六十多斤,都是上好的五花。

    本来阮玉想着三十多斤应该够了,不要吓到周振了。

    可腌腊肉是会失水的呀,三十几斤腌完不知道还剩多少,够不够过冬呢!

    “师傅,你帮我腌腊肉呗,到时寄一部分过去,剩下的留着我们自己吃!”

    周振看到阮玉手里白花花的肉,眼睛都瞪直了,“你你你……你哪来这么多肉?”

    周振摸着上面的肥膘,这也太好了这肉。

    “我自有办法,我连水果都有办法弄呢!只要师傅你想吃!”

    周振看着阮玉口出狂言,想拿手点点她的脑袋。

    可手刚刚摸过猪肉,一手油。

    “说得真好听,猪肉稀罕,那水果就更是稀罕中的稀罕物了,够了,我这大把年纪,不愁肉吃已经很不错了,水果就不指望了。”

    “想当年啊,闹饥荒,饭都吃不饱……”

    阮玉眨巴眼,周振又开始回忆了。

    也不怪他,老一辈真的过得太苦了,看到现在日子过的那么好,总是忍不住感慨。

    “呐师傅,盐!”阮玉把盐递过去。

    打断周振的回忆,周振没好气地瞪了阮玉一眼。

    恶狠狠的把盐搓到肉上去,像在搓阮玉的皮。

    有民兵上山巡逻,不许队员靠近,但山脚下还是有人去捡柴火的。

    马上就要降温下雪了,不多屯点柴火,真的会冻死人的。

    阮玉也是和一帮小萝卜头去捡柴火。

    能捡到多少算多少,细的柴火用来引火也是可以的。

    这样想着,阮玉突然想起应该还要弄点煤炭,不然就靠柴火,得捡到什么时候啊!

    可是找谁,这县城中好像没啥煤矿那边认识的人。

    阮玉有些着急,这也不能直接凭空出现吧!

    周振反而老神在在,“不怕,这么多年都过了,今年也一样过。”

    “是……吗?”阮玉怀疑,但看周振怪自信的。

    算了,大不了晚上烧炕的时候偷偷往里面丢煤炭。

    天说变脸就变脸,昨天还能穿长袖呢,今天就要上袄子。

    一夜之间,温度骤降。

    幸亏大家都习惯了,早有准备。

    拿出柜子里的袄子穿上,阮玉摸着蓬松的袄子,这是她家里寄过来的,可暖和了。

    周振也是穿上阮玉送的新袄子,嘴角更是翘得老高。

    “小玉,你别说,这新的棉花就是暖和嗷!”周振拍了拍上身的衣服。

    阮玉也是,在周振面前转了个圈,“怎么样,这是我家里寄过来的,我妈做的,好看吧!”

    “好看好看,我家这大闺女,穿这一出去,不得迷死一大帮小伙子。”周振给阮玉当捧哏。

    “嘻嘻嘻,我也觉得!”

    吴翠兰给阮玉做的棉袄是草绿色的,上面还细心的绣上好几朵花,衬托出阮玉的小脸更嫩了。

    不说别人,反正纪文的眼睛是看直了。

    “今天正好赶集,准备猫冬了,这边几个大队和县城,都会弄个集市,用来‘换’猫冬的东西,我们今天也去瞧瞧。”

    周振收拾着背篓,还有篮子,一会准备“大换特换”。

    “那岂不是大家都要去?”

    “是啊,好多都是全家出动的,这猫冬啊,不准备点东西,会饿死人的。”

    猫冬猫冬,就是搁在家猫着过冬。

    东北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冷的时候有零下二十多度,泼水成冰。

    阮玉这南方人肯定是没见过了,等够冷的时候指定得去泼泼试试看。

    “咦,那牛车坐得下那么多人吗?”阮玉想起牛车那点位置。

    撑死了最多坐十个人,还是在东西少的情况下。

    东西一多,那东西能占两三个人的地儿,就这能赶集?

    不会要靠自己把东西背回来吧?

    周振戴上手套,老了怕冻着,“哪儿能啊,今天牛车要跑好几趟,有来有回的,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