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神豪:身价万亿,旅游签到全世界 > 第93章 藏南线-赶牛节

神豪:身价万亿,旅游签到全世界 第93章 藏南线-赶牛节

    晨光下,乃村村民把自家的牦牛牵入草地,牦牛脖子上的铜铃声由远而近,叮铛叮铛。

    四周的青稞地在晨光中发出翠绿色的光芒。

    穆野和宁萱儿坐在路边,静静的欣赏这一幅美景,没有喧嚣,令人沉醉。

    村民的院子里,有老阿妈在用古老的织布机织布,用的是牦牛毛做成的毛线。

    村子里的孩子们见过不少游客,一点不怕生人,跑了过来,在穆野和宁萱儿的身边玩耍 ,脏兮兮的衣服和小脸不失可爱的童真,就算语言不通也不影响交流。

    宁萱儿与他们玩了好一会,教他们说汉语:

    “谢谢。”

    “你好。”

    “好好学习。”

    听到他们用稚嫩的童音重复说汉话,穆野觉得很有趣,给他们照了好多相。

    宁萱儿把随身带着的巧克力分给孩子们,他们会用刚学会的汉语表达感谢。

    早饭吃的是酥油茶和荞麦饼,还有鸡蛋和蔬菜。

    藏民家吃得都比较简单,住在谁家就在谁家吃饭,每人每餐25元,价格基本相同。

    孙丽和邓曹对女主人阿瓦家的牛圈比较感兴趣。

    “那头牛的肚子好大啊,是不是怀孕了?”孙丽指着牛圈里面的牛对邓曹说。

    “怀了几个月了吧。”邓曹看过去回了一句。

    阿瓦走了过来,她高兴的指着一头牛,伸出了三个指头。

    孙丽一看就明白了,牛的肚子大大的,意思是怀了三只。

    她又指向了另外两头牛,都伸出了二个指头 。

    孙丽点点头,还有两头牛分别怀了两只小牛。

    三头牛怀了七头小牛。

    阿瓦笑得很开心,她家即将迎来七头小牛。

    牧牛是乃村村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六畜兴旺意味着全家的收入会大幅增长。

    今天穆野他们正好赶上了村里的节日,赶牦牛的日子。

    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点燃了松枝,整个村庄烟雾缭绕 。

    一大早,女主人阿瓦换上了较新的衣服,炒菜,烙饼,装了一筐好吃的,随后端出了装有面粉的盘子和装有酥油的碗放在一个大木盆里。

    穆野看着她出门前用手指将酥油抹在厨房的圆柱上一些,默默的祈祷,然后与和穆野四人一起走出了家门。

    准备完毕,女主人阿瓦端着装有面粉的盘子带着他们一起兴冲冲的赶往牛圈,去参加赶牦牛节!

    赶牦牛出发前,要在牦牛的头上栓上红缨,在脖子上戴个铜铃。

    “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孙丽好奇问。

    “这是为了防止牛走丢而弄上去的。”阿瓦用生硬的汉语说。

    “嗯,这主意不错。”穆野点头附和。

    出发的时候,阿瓦站在大门口,将面粉逐个撒在牦牛和人的身上,游客也不例外,寓意吉祥平安的面粉,沾在身上也沾了吉祥之气。

    走出村庄,站在山岗上一看,原来全村的牛都一起过来了, 家家户户都赶着牦牛,抗着竹条经幡,浩浩荡荡的队伍像一条长龙一样向山上走去。

    有村民跟穆野说今天是村里每年一次的牦牛转场活动,是将全村的牦牛赶向夏季的牧场。

    人们都穿得很干净,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小孩,脸上挂满了笑容,人人心情愉快,精神昂扬。

    队伍行走在半山腰的一条羊场小道上,这是多少年来藏民踩出的通向夏季牧场的小路,只有人和牦牛能行走。

    穆野往下一看,山下就是万丈峡谷,深不见底。

    往下看了一眼就不敢再看了。

    “好高啊!”宁萱儿也惊呼出声。

    孙丽和邓曹也在看了一眼后倒吸一口凉气,赶紧撤回脑袋,不敢多看,不然腿会发抖。

    抬头一望,只见对面是几座高耸入云的雪山,山体陡峭如刀削斧凿一般,山顶白雪皑皑,白雪覆盖着整个山头。山上积雪反射阳光,形成一道七彩光芒,耀眼异常。

    而小路的另一边。

    盛开着的高山杜鹃花开满了山谷,伴随着这庞大队伍前行,山谷中不时传来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不知名的鸟儿跟随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歌唱,一派生机勃勃!

    高山杜鹃原产中国西南地区,花期盛放之时漫山遍野灿烂无边,如云霞一般美得不可方物。据说是大约18世纪时高山杜鹃出现在欧洲,被改良后的品种优势明显,瞬间吸引无数人的眼球,曾一度引起欧洲贵族栽种热潮,还被誉为花中贵族。

    红的,白的,紫的高山杜鹃开得正旺,将山谷映得一片通红,给这座美丽而神秘的地方增添了无限生机。

    有藏民经过路边的一个小亭子时说“观音菩萨“” ,然后双手合一虔诚叩拜。

    穆野看见地上有一个手印,知道这是藏民们崇拜的观世音菩萨的手印。

    随后也拜了拜,祈愿菩萨保佑平安顺利。

    宁萱儿,邓曹夫妇经过的时候也都学着藏民的样子拜了拜。

    一位藏族妇女身后背着大箩筐,里面装满了东西,一看就不轻。

    穆野饶有兴趣的上去试了试重量,起码三十斤,这重量把几人都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女人这么有力气,居然扛得下这么重的担子!

    邓曹也凑上来想背一会,可是他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筐搬起来,藏族妇女和孙丽都笑弯了腰。

    看来生活在山谷里的藏民真是不简单啊!

    将近徒步走了两个小时,邓曹、孙丽和宁萱儿都感觉体力消耗大,不时停下来休息喝水。

    背东西的妇女和小孩都走到了他们的前面,一会就不见了踪影。

    现在穆野,宁萱儿,邓曹,孙丽四人已经跟不上队伍了。

    城里人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自然不比山里人。

    这点体力消耗对穆野现在的身体来说不算什么,但为了照顾同伴的步伐也放慢了脚步。

    又走了一会,他们觉得有些不对劲,前后都看不见人,脚下也没有牦牛走过的痕迹。

    “我们走错路了,赶牛的人呢?”邓曹惊觉道。

    “赶紧倒回去吧。”孙丽建议。

    四人立即原路返回,可是,山上除了这条小路没有其他的路。

    牧民们都赶着牦牛走远了,而且山里手机还没有信号。

    他们真有些着急了,如果找不到人带路,牧场是去不了了,只能前功尽弃返回村子里。

    正在这时,就听到远处传来了悦耳的铜铃声。

    “叮铃铃铃......”

    “有牛!”宁萱儿惊喜道。

    果然,等了一会,两头落后的牦牛慢悠悠的走了上来,它们边走边悠闲的吃草,然后从下面两棵树的中间走了过去。

    “咱们跟着它们走。”穆野指了指那两头牛。

    几人赶紧跟上,全都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看到牦牛第一次觉得有种亲切的感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跟着两头牦牛穿过这几颗树,穆野从裸露的石头间看见了很多牦牛刚走过的蹄印,明显是之前经过的牦牛群留下的。

    没有想到牦牛会这样的聪明,它们竟然记得去年走过的路。

    老马识途,老牛也认路。

    几人出了树林就看见了不远处的炊烟。

    到牧场了!

    这时,穆野才知道了主人为牛带上铜铃不光是找牛的一个途径,反过来牛也能指引迷路的人走回正确的道路。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跋涉终于到了牧场,风景美不胜收。

    从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成了一条清澈的河流,从山脚下流过,雪山又倒映在河水之中,河两边是一簇簇绿油油的草甸和一些不知名的野花。

    绿绒绒的草地像地毯一样伸延到了远处的山坡上。牧民们居住的石头小屋散落在岸边的绿地上,牧人正赶着牦牛悠闲地散步,给牧场即增添了美感也添加了许多人气。

    这里就是牛羊放牧的好地方,夏季牧场。

    穆野几人到了不久,村里的妇女就个个都背着特大的铝锅和铜罐来到了牧场,里面还装了满满的食物,原来她们是运送后勤物资的主力。

    这些乃村的妇女们背着大锅,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行走了3个多小时到达了牧场。

    太不可思议了,这么远的山路,这么重的大锅,是靠什么样的毅力才能背的动!

    穆野在她们身上,看到的是藏族妇女们的勤劳!

    牧民们开始清理居住地,有的石头房子倒塌了,大家一起帮助修复,忙的热火朝天。

    穆野仔细的打量了一下他们要居住一整个夏天的石屋,墙是用大块的石头叠起来的,松树的树干当作屋顶支架,房顶就是一层简易的塑料布遮盖。

    他低头弯着腰走了进去,里面很低矮,墙壁四处透光也透风,多数空间还要留出来给老弱病残的牦牛遮风挡雨。

    没有床,只在地上铺了一条他们背来的皮褥子。

    这样的居住条件对牧民来说太艰苦了。

    孙丽忙着给孩子们拍照,并答应他们回到北京把照片洗好就给他们寄过来。

    孩子们都非常的高兴。

    穆野参观完石屋从里面走出来,看见牧民们正边干活边喝着青稞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位牧民拿着个小收音机在听广播,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他告诉穆野这可是他在牧场最好伙伴!陪他度过漫长的夏季。

    抬头远望,天空湛蓝,雪山绿地,鲜花和牦牛,在他们简朴的生活中,有牛奶,青稞酒,奶茶,有荞麦饼,这一切让他们很满足,乃村的牧民幸福指数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