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 第51章 胡掌科南昌会宁王 孙道长武当说真人(3)
热门推荐:
明明可以好好做人非逼我双穿成神
重生1978,深山打猎成为万元户
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强庇护帝国!
重生:签到开启璀璨人生
穿越成一颗星球
重生1959:从巡山员开始发家致富
直播震撼古人,崽崽回现代当团宠
虐文女主想跑!我劝她等等
恶毒向导太娇媚,顶级哨兵抢破头
李麟的心思又回到差事上,宁王的府第如何关他甚事,紧走两步,跟上胡濙,说刚才的感觉:“宁王接待大人,我们由几个门人、侍卫陪着,倒也随意。怎么着也得是自来熟, 套需要的话,海聊了一大阵子,也没有个和尚道士来访过的蛛丝马迹,在下估摸着‘他’ 也不会到这来。”朱祥、苏喜儿跟着附和。
胡濙跨上马背,一句话没说。以宁王的睿智和精明,他是绝不会收留建文的;即使建文真的来过,以他宁王“善谋”的头脑,也不会把一个危险人物留在身边。何况二人还有过节。当年燕王起兵,建文召宁王回京,宁王知道,回去也没好果子,根本不奉诏。今天又怎么会走到一起呢!只是,宁王的放马撒欢,今又故作老态,的确有点过。像蛰伏的冬虫盼着来年的春光,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让皇上放心,本无可厚非,可过了,还真不一 定放心。转念一想,若站在宁王的角度,面对一个精明、多疑又雄心勃勃的皇帝,既要好 好地活下去,又不愿醉生梦死,虚度大好的时光,也只能这样。钻进故纸堆,对硕儒学士 都是个难题,可宁王也一样的出彩,实为绝好的明哲保身之道。
胡濙在江西逗留了三个多月,去了布政司和各府州县,微服去了滕王阁,景德镇、鄱阳湖和庐山以及一些不大的寺院,终是一无所获,但他并不气馁,意气风发,带着众人奔 湖广而来。虽然很怵长沙那个骄横跋扈的谷王,但无论出于礼节还是密命,都不能不见。 不满三十岁的谷王朱橞天生就是个不安分的人。他洪武二十四年封王,因宣府古称上谷,因而封谷王,洪武二十八年就藩,十几岁的毛头小子,还不知怎么施展自己的拳脚呢, 燕王和建文就打了起来,因打开金川门,为燕王顺利入京立下大功。改封长沙后,从此居功自傲,不可一世。
朝廷命使,皇上钦差,又传胡濙受有密命,谷王倒也没敢难为,只是安排在黄昏晋见, 胡濙不解,还是礼节性地拜见了,送上御书,说了些嘘寒问暖的周旋话,纯粹是虚与委蛇, 没话找话,大不如和宁王谈古论今、雨打风吹的爽快。没多会儿,胡濙就出来了。然而, 只是短短的一见,他却从谷王的眼神里读出了些许莫名的异常和刻意的掩饰。
回到驿站,宋塔、张萧、朱祥等三路也陆续回来。宋塔悄声说:“街头巷尾议论,谷王在岳麓山里练兵呢,还秘密扩充了护卫。” 朱祥煞有介事地揉了揉小眼睛,又挤了挤:“真就奇了怪了,我装作买东西在街上晃着,前面三个人突然吸引了我,中间的一人道士打扮,身形、走路、举止太像‘他’了, 我和三个锦衣兄弟赶紧追了上去。时近黄昏,人影绰绰,转过街角就不见了,又分头找了 几回,终是没见。”
只有张萧一路没甚发现,只觉得税课司收税的税官较他省要多。胡濙不敢怠慢,次日, 一路往岳麓山,另分三路在长沙城内外转悠,三日下来,再没见到那些敏感的人和事,岳麓山也是一片宁谧。道听途说又焉能上达天听?故收拾行囊,穿州过府,往武当山而来。
拜访仙人张三丰,这是皇上明示天下的敕命。 张三丰本就是个传说中的人物,可在人们的传说中,他的形象却越来越具体、越生动、越栩栩如生,史家在《明史》中还专为他立了传。说他本名君宝,道号全一,别号三丰; 还有了实实在在的出生地,辽东懿州,明初时的后屯卫所在。人们印象中的张三丰是:身 材修长,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一听这副长相,就知是个怪诞的人物。不似别 的仙人那样道骨仙风,干净利索。张三丰最大的特点是不修边幅,无冬历夏,迎寒斗暑, 只有三件法宝,一衲一蓑一扇。光阴长了,衲成了破衲,蓑成了烂蓑,扇子只剩了几片扇 骨在支应,故又号张邋遢。
二十人分成四路往五龙观、南岩宫、紫霄宫和天柱峰而来。据山下的道人讲,道长孙碧云就住在天柱峰的峰顶,再问张三丰张真人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胡濙安置妥当,带宋塔、苏喜儿、唐顺、刘胆四人直奔万山来朝的天柱峰。
秋末冬初,寒风凛冽,一派肃杀的萧凉。山路破旧,早年铺就的岩阶或松动不稳或已随风雨滑向深涧,宋塔在前,几次踏空,亏他身手敏捷,抓住藤蔓才化险为夷,五个人走得很艰难。到了一个避风处,胡濙才招乎大家歇歇。
汗水几近湿透衣衫,寒风由领口灌进,冰凉冰凉。苏喜儿打趣:“我们才走了半路就已气喘吁吁,当年真武大帝开基创业,怕是连这种路也没有,一天又不知要走上几回,难上加难。万事开头难,一点不假。”
“真武大帝恐怕不会想到,他的宫观会变得这般残破,朝廷官员来了,还会有性命之忧啊!”宋塔凑趣。
胡濙一笑:“草创之初,有几座草房已是不错,哪来的真武和宫观?至于山路,也是 一点点走、一点点凿出来的,据传,春秋时老子、尹喜曾在此修行。魏晋隋唐时期,求仙学道者遁迹深山栖隐者不少。唐初以老子为鼻祖,遂尊崇道教,在山上建了五龙祠,宋时改为五龙观,才将真武大帝与武当山连在一起,并将此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和羽化飞升之处, 增建殿宇,广纳徒众,才有今日之规模。该山道长孙碧云为道录司的右正一,那就是掌管天下道教的首领官,虽不临事,衔在那儿摆着,皇上器重武当非它山可比。”
胡濙说着,眼前忽地一亮,这个时节,左手坡面数株干枝上挂果的树木吸引了他,莫不是传言中真武大帝嫁接的圣果樃梅?自皇上登基,武当山没少进了贡,知近的大臣们都 品尝了。本当夏季的果,怎地就留到了秋末?正在奇怪,啊!这树下的东西是什么,怎么 像灵芝?随着他的目光,众人喜出望外,果是灵芝,榔梅灵芝!世上少有之珍宝,宋塔小心翼翼采了,倍加珍惜,包了几层,交由胡濙,再交给细心的苏喜儿放入行囊。
继续前行时,几人心中陡增了对武当的敬重,更想早一点见见孙碧云,若能有张三丰的下落当然更好。冬日萧凉,除了松林,漫山遍野了无生气。然而就这“七十二峰朝大顶, 二十四涧水长流”的气势,也让大家惬意无限了。
宋塔朝山顶望望,若有所思:“武林中传,张真人曾教授内家拳法,说这套拳柔中带刚, 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最终,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虽若行云流水,却有千钧之力,把道家虚实相克、阴阳平衡之理暗含其中,见到张真人,学学内家拳法也不枉了这一遭。”
“我的武功也要有长进了!”苏喜儿得意,紧走两步,想讨师傅的巧。突然一脚踩空, “嘛呀”一声滚下山涧。
宋塔大喊了几声,没有回音,几个人一起喊,只有空旷山谷的一阵阵回声。 “找人!”胡濙面色严峻,低声命令到不容置疑。 宋塔也不搭话,从锦衣卫大力士刘胆身上卸下备好的绳索,拴在一棵结实的松树上,
顺着绳子往下溜。约摸有六七丈了,绳子也快到头了,他心中焦急,一看,离地还有三四 尺高,遂跳到地上。跟上面打了个招呼,开始搜寻。方圆十几丈开外都转遍了,仍不见踪 影,只发现一些滚落的碎石。正在纳罕,听到上面又有人盘下来,抬头看时,竟有了惊人发现,只见苏喜儿头朝下卡在一棵高高松树的枝丫上,身子侧着,头耷拉着,死人一般。
宋塔又惊又喜,指挥盘下的唐顺:“苏喜儿卡在树上了,往后悠过去。” 灵巧的唐顺回头看了看,估摸好距离,轻轻悠起,猴子一样落在了那棵树上,来到苏喜儿身旁,拽了几下没拽动。他把绳子在身上缠了几下,把一头拴在苏喜儿的双脚上,自 己双手抓牢眼前的粗枝,在树枝上上下悠着悠着,突然一个猛蹬,树枝“咔”的一声断掉 的一瞬,苏喜儿悬在了半空中。
“啊——”苏喜儿惊醒,竟大叫一声,倒吊在空中摇晃着。
活着就好,宋塔满脸喜色,看着唐顺往下顺绳子。
苏喜儿没有大碍,嘴角还挂着一丝笑:“没见着张真人,没学到内家拳,我说我不该死吗!”
“猴崽子,快把我们吓死了。”宋塔嗔怪着,让他伸伸腿,伸伸手,翻滚了几下,都没问题,只是卡住的腰部很疼,脸上、身上有不少皮外伤。
“滚起来,”宋塔笑骂着,“给你这有救命之恩的大树爷爷磕几个头,说不定武当山的张真人在哪儿佑着呢。”
苏喜儿身上虽然疼痛,但没有折骨断臂一类的硬伤,实在是太幸运了,要不,就无法和胡大人一起前行了。这些人在一起,虽千难万险,风吹雨淋,但嬉笑怒骂间都是善意, 远离了宫中的小心翼翼和勾心斗角,这日子过得才爽呢。
苏喜儿跪在树下磕头,磕着磕着,他忽然记起了什么,磕完转向宋塔:“师傅,方才我滑下的一瞬,见对面半山腰的林下有一处草房,晃了一下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感觉着应该有人住。”
宋塔忽地警觉起来,手搭凉棚,四下里张望。方才搜寻苏喜儿时心急,尽顾了眼前了, 这一看,果然见到了山坳隐蔽处的房子。他跟上面的胡濙打了个招呼,扔下来两柄刀,带 了唐顺过去了。
“我的行囊没有了,”苏喜儿被拽回到山路上,一通发傻,朝岩下望望,什么也没有, 那枚珍贵的榔梅灵芝是挂在树上还是滚落到了山涧里?待宋塔、唐顺侦伺回来时,也没有发现行囊的一点踪迹,榔梅灵芝不见了,五个人好不遗憾!
胡濙跨上马背,一句话没说。以宁王的睿智和精明,他是绝不会收留建文的;即使建文真的来过,以他宁王“善谋”的头脑,也不会把一个危险人物留在身边。何况二人还有过节。当年燕王起兵,建文召宁王回京,宁王知道,回去也没好果子,根本不奉诏。今天又怎么会走到一起呢!只是,宁王的放马撒欢,今又故作老态,的确有点过。像蛰伏的冬虫盼着来年的春光,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让皇上放心,本无可厚非,可过了,还真不一 定放心。转念一想,若站在宁王的角度,面对一个精明、多疑又雄心勃勃的皇帝,既要好 好地活下去,又不愿醉生梦死,虚度大好的时光,也只能这样。钻进故纸堆,对硕儒学士 都是个难题,可宁王也一样的出彩,实为绝好的明哲保身之道。
胡濙在江西逗留了三个多月,去了布政司和各府州县,微服去了滕王阁,景德镇、鄱阳湖和庐山以及一些不大的寺院,终是一无所获,但他并不气馁,意气风发,带着众人奔 湖广而来。虽然很怵长沙那个骄横跋扈的谷王,但无论出于礼节还是密命,都不能不见。 不满三十岁的谷王朱橞天生就是个不安分的人。他洪武二十四年封王,因宣府古称上谷,因而封谷王,洪武二十八年就藩,十几岁的毛头小子,还不知怎么施展自己的拳脚呢, 燕王和建文就打了起来,因打开金川门,为燕王顺利入京立下大功。改封长沙后,从此居功自傲,不可一世。
朝廷命使,皇上钦差,又传胡濙受有密命,谷王倒也没敢难为,只是安排在黄昏晋见, 胡濙不解,还是礼节性地拜见了,送上御书,说了些嘘寒问暖的周旋话,纯粹是虚与委蛇, 没话找话,大不如和宁王谈古论今、雨打风吹的爽快。没多会儿,胡濙就出来了。然而, 只是短短的一见,他却从谷王的眼神里读出了些许莫名的异常和刻意的掩饰。
回到驿站,宋塔、张萧、朱祥等三路也陆续回来。宋塔悄声说:“街头巷尾议论,谷王在岳麓山里练兵呢,还秘密扩充了护卫。” 朱祥煞有介事地揉了揉小眼睛,又挤了挤:“真就奇了怪了,我装作买东西在街上晃着,前面三个人突然吸引了我,中间的一人道士打扮,身形、走路、举止太像‘他’了, 我和三个锦衣兄弟赶紧追了上去。时近黄昏,人影绰绰,转过街角就不见了,又分头找了 几回,终是没见。”
只有张萧一路没甚发现,只觉得税课司收税的税官较他省要多。胡濙不敢怠慢,次日, 一路往岳麓山,另分三路在长沙城内外转悠,三日下来,再没见到那些敏感的人和事,岳麓山也是一片宁谧。道听途说又焉能上达天听?故收拾行囊,穿州过府,往武当山而来。
拜访仙人张三丰,这是皇上明示天下的敕命。 张三丰本就是个传说中的人物,可在人们的传说中,他的形象却越来越具体、越生动、越栩栩如生,史家在《明史》中还专为他立了传。说他本名君宝,道号全一,别号三丰; 还有了实实在在的出生地,辽东懿州,明初时的后屯卫所在。人们印象中的张三丰是:身 材修长,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一听这副长相,就知是个怪诞的人物。不似别 的仙人那样道骨仙风,干净利索。张三丰最大的特点是不修边幅,无冬历夏,迎寒斗暑, 只有三件法宝,一衲一蓑一扇。光阴长了,衲成了破衲,蓑成了烂蓑,扇子只剩了几片扇 骨在支应,故又号张邋遢。
二十人分成四路往五龙观、南岩宫、紫霄宫和天柱峰而来。据山下的道人讲,道长孙碧云就住在天柱峰的峰顶,再问张三丰张真人的去向,就不得而知了。胡濙安置妥当,带宋塔、苏喜儿、唐顺、刘胆四人直奔万山来朝的天柱峰。
秋末冬初,寒风凛冽,一派肃杀的萧凉。山路破旧,早年铺就的岩阶或松动不稳或已随风雨滑向深涧,宋塔在前,几次踏空,亏他身手敏捷,抓住藤蔓才化险为夷,五个人走得很艰难。到了一个避风处,胡濙才招乎大家歇歇。
汗水几近湿透衣衫,寒风由领口灌进,冰凉冰凉。苏喜儿打趣:“我们才走了半路就已气喘吁吁,当年真武大帝开基创业,怕是连这种路也没有,一天又不知要走上几回,难上加难。万事开头难,一点不假。”
“真武大帝恐怕不会想到,他的宫观会变得这般残破,朝廷官员来了,还会有性命之忧啊!”宋塔凑趣。
胡濙一笑:“草创之初,有几座草房已是不错,哪来的真武和宫观?至于山路,也是 一点点走、一点点凿出来的,据传,春秋时老子、尹喜曾在此修行。魏晋隋唐时期,求仙学道者遁迹深山栖隐者不少。唐初以老子为鼻祖,遂尊崇道教,在山上建了五龙祠,宋时改为五龙观,才将真武大帝与武当山连在一起,并将此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和羽化飞升之处, 增建殿宇,广纳徒众,才有今日之规模。该山道长孙碧云为道录司的右正一,那就是掌管天下道教的首领官,虽不临事,衔在那儿摆着,皇上器重武当非它山可比。”
胡濙说着,眼前忽地一亮,这个时节,左手坡面数株干枝上挂果的树木吸引了他,莫不是传言中真武大帝嫁接的圣果樃梅?自皇上登基,武当山没少进了贡,知近的大臣们都 品尝了。本当夏季的果,怎地就留到了秋末?正在奇怪,啊!这树下的东西是什么,怎么 像灵芝?随着他的目光,众人喜出望外,果是灵芝,榔梅灵芝!世上少有之珍宝,宋塔小心翼翼采了,倍加珍惜,包了几层,交由胡濙,再交给细心的苏喜儿放入行囊。
继续前行时,几人心中陡增了对武当的敬重,更想早一点见见孙碧云,若能有张三丰的下落当然更好。冬日萧凉,除了松林,漫山遍野了无生气。然而就这“七十二峰朝大顶, 二十四涧水长流”的气势,也让大家惬意无限了。
宋塔朝山顶望望,若有所思:“武林中传,张真人曾教授内家拳法,说这套拳柔中带刚, 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最终,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虽若行云流水,却有千钧之力,把道家虚实相克、阴阳平衡之理暗含其中,见到张真人,学学内家拳法也不枉了这一遭。”
“我的武功也要有长进了!”苏喜儿得意,紧走两步,想讨师傅的巧。突然一脚踩空, “嘛呀”一声滚下山涧。
宋塔大喊了几声,没有回音,几个人一起喊,只有空旷山谷的一阵阵回声。 “找人!”胡濙面色严峻,低声命令到不容置疑。 宋塔也不搭话,从锦衣卫大力士刘胆身上卸下备好的绳索,拴在一棵结实的松树上,
顺着绳子往下溜。约摸有六七丈了,绳子也快到头了,他心中焦急,一看,离地还有三四 尺高,遂跳到地上。跟上面打了个招呼,开始搜寻。方圆十几丈开外都转遍了,仍不见踪 影,只发现一些滚落的碎石。正在纳罕,听到上面又有人盘下来,抬头看时,竟有了惊人发现,只见苏喜儿头朝下卡在一棵高高松树的枝丫上,身子侧着,头耷拉着,死人一般。
宋塔又惊又喜,指挥盘下的唐顺:“苏喜儿卡在树上了,往后悠过去。” 灵巧的唐顺回头看了看,估摸好距离,轻轻悠起,猴子一样落在了那棵树上,来到苏喜儿身旁,拽了几下没拽动。他把绳子在身上缠了几下,把一头拴在苏喜儿的双脚上,自 己双手抓牢眼前的粗枝,在树枝上上下悠着悠着,突然一个猛蹬,树枝“咔”的一声断掉 的一瞬,苏喜儿悬在了半空中。
“啊——”苏喜儿惊醒,竟大叫一声,倒吊在空中摇晃着。
活着就好,宋塔满脸喜色,看着唐顺往下顺绳子。
苏喜儿没有大碍,嘴角还挂着一丝笑:“没见着张真人,没学到内家拳,我说我不该死吗!”
“猴崽子,快把我们吓死了。”宋塔嗔怪着,让他伸伸腿,伸伸手,翻滚了几下,都没问题,只是卡住的腰部很疼,脸上、身上有不少皮外伤。
“滚起来,”宋塔笑骂着,“给你这有救命之恩的大树爷爷磕几个头,说不定武当山的张真人在哪儿佑着呢。”
苏喜儿身上虽然疼痛,但没有折骨断臂一类的硬伤,实在是太幸运了,要不,就无法和胡大人一起前行了。这些人在一起,虽千难万险,风吹雨淋,但嬉笑怒骂间都是善意, 远离了宫中的小心翼翼和勾心斗角,这日子过得才爽呢。
苏喜儿跪在树下磕头,磕着磕着,他忽然记起了什么,磕完转向宋塔:“师傅,方才我滑下的一瞬,见对面半山腰的林下有一处草房,晃了一下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感觉着应该有人住。”
宋塔忽地警觉起来,手搭凉棚,四下里张望。方才搜寻苏喜儿时心急,尽顾了眼前了, 这一看,果然见到了山坳隐蔽处的房子。他跟上面的胡濙打了个招呼,扔下来两柄刀,带 了唐顺过去了。
“我的行囊没有了,”苏喜儿被拽回到山路上,一通发傻,朝岩下望望,什么也没有, 那枚珍贵的榔梅灵芝是挂在树上还是滚落到了山涧里?待宋塔、唐顺侦伺回来时,也没有发现行囊的一点踪迹,榔梅灵芝不见了,五个人好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