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战:开局南洋建国 > 第181章 吞并波斯湾

抗战:开局南洋建国 第181章 吞并波斯湾

    1945 年下半年,当整个西方世界仍深陷于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泥沼之中时,张育清却敏锐地察觉到他所苦心经营的波斯湾已然瓜熟蒂落,时机已然成熟,可以着手将其并入南华国的版图。

    在那个金秋送爽、金桂飘香的十月里,秋意初现,天气才刚刚开始逐渐转凉。而此时的南华国,犹如一头苏醒的雄狮,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实力与雄心壮志。他们毫不犹豫地出动了五艘威震四海的航空母舰——远海号、远洋号、远望号、远景号以及远大号。这五艘航母宛如海上巨兽,携带着无数先进的战机和精良的装备,承载着国家的荣耀与使命。

    与此同时,整整八十万英勇无畏的地面部队也如钢铁洪流一般,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南华国的本土启程出征。他们士气高昂,步伐坚定有力,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这支庞大的军队打着“远征小鬼子”的响亮旗号,浩浩荡荡地向着目标进发。

    在漫长的征途中,南华国的军队展现出了高超的战略智慧和果断决绝的行动力。他们巧妙地利用地理优势和军事策略,强行攻占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斯里兰卡,并将其迅速建设成为远战舰队的中途补给站。这个关键的据点不仅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更为整个作战计划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华国的庞大舰队如同钢铁巨兽一般,乘风破浪抵达了波涛汹涌的阿拉伯海。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舰队迅速地兵分两路展开行动。

    左路大军气势如虹,在先进战机如鹰隼般呼啸而过的轰鸣声以及舰炮那震耳欲聋、划破长空的怒吼声相互配合之下,与伪鬼子部队在阿曼的海域上交锋起来。一时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整个战场仿佛变成了一个盛大而绚烂的烟火舞会。

    经过一番激烈的激战之后,左路大军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并顺利从阿曼的沿海登陆。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占领了港口,不给敌人丝毫喘息之机。紧接着,这支英勇无畏的军队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路挺进,向着内陆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面对南华国军队强大的攻势,小鬼子部队节节败退,狼狈不堪。他们曾经嚣张跋扈的气焰早已被彻底扑灭,如今只剩下惊恐和绝望。然而,南华国的战士们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反而愈战愈勇,不断追击着溃败的敌军。

    右路大军浩浩荡荡,足有五十万之众!这支强大的军队犹如汹涌澎湃的洪流,势不可挡地向着目标进发。其中的分舰队更是行动迅速、锐不可当,他们率先攻占了阿三家着名的城市——孟买。这座繁华的都市在分舰队猛烈的攻击下很快沦陷。

    紧接着,分舰队乘胜追击,一举占领了整个肯柏湾。那里的海域和陆地都成为了我方的掌控范围。随后,他们马不停蹄地继续前进,成功夺取了战略要地卡奇湾。至此,分舰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

    而此时,主力部队也在卡拉奇顺利登陆,并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一路高歌猛进。他们如同一群猛虎下山,所过之处敌人无不望风披靡。从沿海地区一直推进到雄伟壮丽的扎克罗斯山脉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全都落入了我们的囊中。

    面对如此凌厉的攻势,小鬼子们惊慌失措,只得狼狈不堪地撤退。最终,他们被驱赶进入了美索不达美亚平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南华左右两路大军在美索不达美亚平原的科威特会师后,小鬼子部队就投降了,这样南华国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整个波斯湾。

    紧接着,张育清潜心研读本国历史,竟意外地发现此地在远古时期存在着一个庞大的国家——大秦。这个名字充满了汉化的韵味,让他不禁心生好奇与向往。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张育清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将那闻名遐迩的波斯湾更名为大秦湾!这一改名之举不仅彰显了对古代文明的尊崇,更为这片海域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张育清还成功占领了整个波斯湾沿海长达 200 多公里的地域,并豪迈地将其命名为大秦特区。这一举措无疑为该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成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新兴之地。

    除此之外,就连巍峨耸立的扎克罗斯山脉也未能逃脱被更名的命运。它如今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西秦岭。如此一来,这片山峦仿佛与华夏大地紧密相连,共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进步。

    在那广袤无垠的大陆之上,有一片充满神秘色彩与无限可能的土地——大秦特区。而这片特区的核心之地、权力中枢,便是其首府所在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精心规划,这座首府最终选定在了古老的城市巴格达,并被赋予了一个崭新且极具意义的名字——秦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是这座城市本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它所处的那片辽阔平原也迎来了全新的名称。曾经的无名平原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众人皆知的秦汉平原。这里肥沃的土地孕育着无数生命,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

    而流淌于这片土地上的两条重要河流,同样经历了更名的历程。其中那条波澜壮阔、源远流长的幼发拉底河,宛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过,如今则拥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号——秦水;另一条底克里斯河,则因其清澈见底、水波粼粼的特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汉水。这两个新的名字不仅象征着对大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寄托了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美好期许。

    而在国内,南华国政府积极推动人口迁移政策。他们从大陆的闽南、广东以及广西等地精心挑选出了多达 300 万的民众,鼓励并引导他们向着大秦地区迁徙。这些勇敢的开拓者们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背井离乡,踏上了这片陌生却又充满机遇的土地。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多元的文化,为大秦地区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