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第33章 始皇帝的儿子们
热门推荐:
一个凶手也别跑,她有共情超能力
关于我的邻居是个精神小妹这件事
朱家父子的小秘书
好好宠自己
娇气包被读心后,成了全员团宠
公主殿下反悔了
分手后,闪婚禁欲总裁一胎三宝
村山神医
六零:病弱小知青又吐血了!
始皇帝巡游途中病重这事儿,在咸阳,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因为始皇帝并未立后、立储,所以继承人一直是一个悬念,听说始皇帝病重,咸阳的诸公子们就忙起来了。
虽然爹是同一个爹,但是每一个公子身后,都有母族的势力,这些母族的势力就开始忙碌起来,给公子们出谋划策。公子们的宅邸热闹起来,公子们也频频出门拜访。拜访军中将领、拜访朝中重臣、拜访皇族的耆老。
一时间各个公子府邸鸡飞狗跳。
咸阳消息混乱,上郡因为远离朝廷,一时却不会得到这样的消息,扶苏府邸因为公子不在,得到消息的时间已经晚了些,等到知道消息,府中来自楚国的门客商议讨论又耽误了时间,等派出使者出城,赶往上郡通报扶苏的时候,已经迟了数日。
芃芃公主匆匆赶到张诚的宅邸。张诚刚吃完晚饭,正在书房里整理一卷文档,看到匆匆而来的芃芃公主,脸上露出了不耐的神色:“公主,这么晚了……”
公主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是闪闪发亮的一堆扣子。“这个扣子做出来了……”
张诚低头去看,这些扣子很漂亮,确实体现了皇家制造的水准,精致、华美。
“公主做的很漂亮。”
“你听说没有,我父皇病重……”
“臣不曾听闻。”
“哥哥们都在到处串联,我担心会乱起来……”
“他们要干什么?”
“自然是想争皇位。”小公主年纪不大,出身于皇家,这点政治敏感和政治素质还是有的。
“你觉得哪位皇子有机会?”
“我怎么知道。”
“那么公主和哪位皇子关系交好?”
“扶苏哥哥对我很好,总是给我带礼物来。其它皇兄就也一般。”
“公主和胡亥皇子关系如何?”
“胡亥?我俩关系不好。他一个小屁孩,却可傲慢了。看起来就让人不喜。”
这样啊……
张诚眼神暗了下去。
送走小公主,张诚坐回桌子后面来,开始梳理自己的思绪。
秦始皇的寿命也就在这几天了。如果历史的时间线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接下来就是赐死扶苏,赐死蒙恬。然后胡亥继位,然后咸阳内部就要一轮大清洗,李斯和赵高再恶斗,然后就是烽烟四起。
自己在咸阳的时日,不会太多了。
虽然咸阳是一个热闹的大城市,但是张诚对咸阳并没什么感情。这座城中自己唯一不舍的是整个寺工的工业体系和那些已经掌握了三视图的工匠。如果天下大乱,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寺工整个打包带走——反正刘邦项羽对这些工匠都不感兴趣。萧何只关心户籍簿子、项羽恨不得把这座城一切付之一炬。
带走寺工,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自己眼下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呢?
次日一早,公子扶苏府邸的管事亲自登门等候张诚。
“什么事?”张诚出门的时候吃了一惊。
“府中今日酉时宴会,想邀张府佐一聚。”
张诚一惊。扶苏府也动起来了吗?这都是瞎胡搞,你们现在动起来能有什么用?
“我衙里事毕,就过去。”张诚点点头。酉时刚好自己已经收工,过去看一眼也好。自己进咸阳这半年,扶苏府对自己照应还是挺多的。了解一下府里情况,以后也许能帮助一点?
寺工里的大人物大概也是收到了消息,寺工也弥散着一股子诡异的气氛。但是寺工是一个技术部门,和其它行政部门差别很大,不管皇帝如何,不管谁继位皇帝,兵甲车辆还要继续生产,宫室也还要继续建造。
欧冶子渊还把张诚叫过去,把之前寺工派员前往张村的各种笔记汇总,和寺工令、几位寺工丞、寺工的一众高级官员和当初随行的人员召集在一起,就各人笔记的问题,向张诚一一做了询问。
这些内容在上次出行的过程中,都是公开的,这次备询也只是从张诚角度,对一些发现做说明而已。寺工这面感兴趣的还不在于张村独有的技术,而是张村的一些管理制度。张诚也讲述了这些制度的原理——张村本质上是一个自治的乡村,无论是各个工坊的管事、股东还是工匠,都是张村的村民。彼此相处,不是单纯的雇佣被雇佣的关系,而是以工坊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所以张村一方面关心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关心利润,另一方面也关心所有人的福利。
利益的分配固然要按照资本、能力、付出进行分配,也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健康和需求,还有工匠家庭子女的成长。这就确定了张村的工业体系(张诚是这样说这个词的)具有一定的福利属性,要确保每个人无后顾之忧。
寺工丞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许久,觉得张村的管理思想在寺工并不能复制。
“也还是可以借鉴一些。比如一日三餐、比如提高工匠的待遇、比如确保发明人能够从工坊获得智力股份和收益。衣不蔽体、有今天没明日,总会令人不能完全投入工作。而如果发明人能够从自己发明中得到长久收益,就能促使更多人参与到发明创造,张村的很多新技术都是工匠和我的学生们所创造的。当然,学生们出力很多,所以说多读书学习,对工坊也有好处。”张诚说出自己的看法。
欧冶子渊点点头。但是另一位寺工丞指出:“朝廷自有法度,工匠的俸禄有定例,总不能超过官吏。至于让工匠读书识字,这就太难了。”
“事在人为吧。我进入寺工时间很短,尚不能了解寺工的全局,但是在张村,我们这个方法还是有效的,而且获利甚丰。”张诚点了点头。自己并没有改革寺工的意思,也没有这个资格和能力。寺工诸公有所问,是愿意了解一个远在上郡的村庄的工业体系发展情况,自己只要做好这次交流就好。
这一次汇报,渐渐在寺工内部流传开来,张诚虽然此前因为改良车辆、发明三视图,以及多年前在大家面前露了一手等分线段的能力,让寺工很多人对他有所印象。但是显然,这次寺工内部的研讨汇报,让更多人知道张村的情况,很多大工匠和寺工上下的官吏都对张诚产生了兴趣。汇报结束,就有好几位单独拉了张诚询问,能不能把自己的子女和家人送到张村的学校去学习,或者去张村的工坊做事。
“当然欢迎。各位如果送家人去上郡,我给开介绍信,许记商行会安排接送,张村那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工坊都会有主事之人安排接待。”张诚这下就很开心了。张村是个小村子,现在缺的不是项目,而是人手。如果增加一大批寺工的哪怕是子女亲属,去到张村,那也是极大的帮助。
“只要按照张村的制度学习和生活工作就好。但凡能适应张村的工作,我们都会给很好的安排。”
至于这些人要怎么才能通过遍布大秦的层层关卡,通过各处亭长的审核,寺工这些人自然能想到办法。
虽然爹是同一个爹,但是每一个公子身后,都有母族的势力,这些母族的势力就开始忙碌起来,给公子们出谋划策。公子们的宅邸热闹起来,公子们也频频出门拜访。拜访军中将领、拜访朝中重臣、拜访皇族的耆老。
一时间各个公子府邸鸡飞狗跳。
咸阳消息混乱,上郡因为远离朝廷,一时却不会得到这样的消息,扶苏府邸因为公子不在,得到消息的时间已经晚了些,等到知道消息,府中来自楚国的门客商议讨论又耽误了时间,等派出使者出城,赶往上郡通报扶苏的时候,已经迟了数日。
芃芃公主匆匆赶到张诚的宅邸。张诚刚吃完晚饭,正在书房里整理一卷文档,看到匆匆而来的芃芃公主,脸上露出了不耐的神色:“公主,这么晚了……”
公主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里面是闪闪发亮的一堆扣子。“这个扣子做出来了……”
张诚低头去看,这些扣子很漂亮,确实体现了皇家制造的水准,精致、华美。
“公主做的很漂亮。”
“你听说没有,我父皇病重……”
“臣不曾听闻。”
“哥哥们都在到处串联,我担心会乱起来……”
“他们要干什么?”
“自然是想争皇位。”小公主年纪不大,出身于皇家,这点政治敏感和政治素质还是有的。
“你觉得哪位皇子有机会?”
“我怎么知道。”
“那么公主和哪位皇子关系交好?”
“扶苏哥哥对我很好,总是给我带礼物来。其它皇兄就也一般。”
“公主和胡亥皇子关系如何?”
“胡亥?我俩关系不好。他一个小屁孩,却可傲慢了。看起来就让人不喜。”
这样啊……
张诚眼神暗了下去。
送走小公主,张诚坐回桌子后面来,开始梳理自己的思绪。
秦始皇的寿命也就在这几天了。如果历史的时间线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接下来就是赐死扶苏,赐死蒙恬。然后胡亥继位,然后咸阳内部就要一轮大清洗,李斯和赵高再恶斗,然后就是烽烟四起。
自己在咸阳的时日,不会太多了。
虽然咸阳是一个热闹的大城市,但是张诚对咸阳并没什么感情。这座城中自己唯一不舍的是整个寺工的工业体系和那些已经掌握了三视图的工匠。如果天下大乱,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寺工整个打包带走——反正刘邦项羽对这些工匠都不感兴趣。萧何只关心户籍簿子、项羽恨不得把这座城一切付之一炬。
带走寺工,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自己眼下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呢?
次日一早,公子扶苏府邸的管事亲自登门等候张诚。
“什么事?”张诚出门的时候吃了一惊。
“府中今日酉时宴会,想邀张府佐一聚。”
张诚一惊。扶苏府也动起来了吗?这都是瞎胡搞,你们现在动起来能有什么用?
“我衙里事毕,就过去。”张诚点点头。酉时刚好自己已经收工,过去看一眼也好。自己进咸阳这半年,扶苏府对自己照应还是挺多的。了解一下府里情况,以后也许能帮助一点?
寺工里的大人物大概也是收到了消息,寺工也弥散着一股子诡异的气氛。但是寺工是一个技术部门,和其它行政部门差别很大,不管皇帝如何,不管谁继位皇帝,兵甲车辆还要继续生产,宫室也还要继续建造。
欧冶子渊还把张诚叫过去,把之前寺工派员前往张村的各种笔记汇总,和寺工令、几位寺工丞、寺工的一众高级官员和当初随行的人员召集在一起,就各人笔记的问题,向张诚一一做了询问。
这些内容在上次出行的过程中,都是公开的,这次备询也只是从张诚角度,对一些发现做说明而已。寺工这面感兴趣的还不在于张村独有的技术,而是张村的一些管理制度。张诚也讲述了这些制度的原理——张村本质上是一个自治的乡村,无论是各个工坊的管事、股东还是工匠,都是张村的村民。彼此相处,不是单纯的雇佣被雇佣的关系,而是以工坊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所以张村一方面关心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关心利润,另一方面也关心所有人的福利。
利益的分配固然要按照资本、能力、付出进行分配,也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健康和需求,还有工匠家庭子女的成长。这就确定了张村的工业体系(张诚是这样说这个词的)具有一定的福利属性,要确保每个人无后顾之忧。
寺工丞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许久,觉得张村的管理思想在寺工并不能复制。
“也还是可以借鉴一些。比如一日三餐、比如提高工匠的待遇、比如确保发明人能够从工坊获得智力股份和收益。衣不蔽体、有今天没明日,总会令人不能完全投入工作。而如果发明人能够从自己发明中得到长久收益,就能促使更多人参与到发明创造,张村的很多新技术都是工匠和我的学生们所创造的。当然,学生们出力很多,所以说多读书学习,对工坊也有好处。”张诚说出自己的看法。
欧冶子渊点点头。但是另一位寺工丞指出:“朝廷自有法度,工匠的俸禄有定例,总不能超过官吏。至于让工匠读书识字,这就太难了。”
“事在人为吧。我进入寺工时间很短,尚不能了解寺工的全局,但是在张村,我们这个方法还是有效的,而且获利甚丰。”张诚点了点头。自己并没有改革寺工的意思,也没有这个资格和能力。寺工诸公有所问,是愿意了解一个远在上郡的村庄的工业体系发展情况,自己只要做好这次交流就好。
这一次汇报,渐渐在寺工内部流传开来,张诚虽然此前因为改良车辆、发明三视图,以及多年前在大家面前露了一手等分线段的能力,让寺工很多人对他有所印象。但是显然,这次寺工内部的研讨汇报,让更多人知道张村的情况,很多大工匠和寺工上下的官吏都对张诚产生了兴趣。汇报结束,就有好几位单独拉了张诚询问,能不能把自己的子女和家人送到张村的学校去学习,或者去张村的工坊做事。
“当然欢迎。各位如果送家人去上郡,我给开介绍信,许记商行会安排接送,张村那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工坊都会有主事之人安排接待。”张诚这下就很开心了。张村是个小村子,现在缺的不是项目,而是人手。如果增加一大批寺工的哪怕是子女亲属,去到张村,那也是极大的帮助。
“只要按照张村的制度学习和生活工作就好。但凡能适应张村的工作,我们都会给很好的安排。”
至于这些人要怎么才能通过遍布大秦的层层关卡,通过各处亭长的审核,寺工这些人自然能想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