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君子维有解 > 第13章 诗答2

君子维有解 第13章 诗答2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段铭一脸得意:“韩家一直遵循的是汉家的家法,男子一律不得纳妾,除非年过四十依然无后,这个后也包括嫡女。

    韩家子女生于富贵环境,所结姻亲也均是高门贵女,在生孩子数量这件事上,比贫寒环境成长起来的韩老国公夫妇差了许多。在生孩子的质量上呢,倒是好好地随了父母,大多是男多女少,甚至无女。

    你看,韩家长子,只得两男;

    韩家次子,两子一女,不过那女孩子今年已经二十岁,早已嫁为人妇,自然不能许太子妃之位;

    韩家三男,孩子最多,却个个都是男孩;

    韩家四男,虽已三十八岁,膝下却并无一儿半女;

    韩家五男,得两男,一个年方八岁,一个还在襁褓中;

    韩家六男,得一男,年方四岁;

    韩家七男和九男皆尚未婚配。

    韩家长女,嫁给了当朝太傅耿绍纪,现有一子一女,女儿年方十八,比最年长的皇子大八岁,且已经许了人家。

    韩家三女,新婚燕尔,尚无子嗣。

    如此盘算下来,韩家与我们十来岁的小皇子们登对的,便只有次女家的小女公子萧菩萨哥了。”

    段铭这一番话下来,洪秀才不由得心下感慨:这也是一种能力。

    “你可知道那二十岁的妇人嫁到了哪家?那十八岁的女娘许给了哪家?他们的近况如何?”

    话已至此,洪秀才没有再遮掩,直接问出了心中所想。

    只是他此话一出,全场寂静:清风霁月的洪秀才突然如此关心别家的女眷,这事怎么看怎么诡异。

    “茂昇兄你……”彭俭结结巴巴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可是心中的那份焦急和担忧,又顶的他的嘴巴不得不张开。

    洪秀才朝他安抚地笑笑,却并没有解释。只将目光锁在段铭身上,等着他的回答。

    “那,那二十多岁的,韩家女娘,嫁给了萧家,的嫡孙。是萧家未来的,宗妇。那十八岁的耿家女娘,中意哈勒家的小儿子。至于她们的近况,不知道你要多近的?”

    段铭结结巴巴地开口,后来才把话说顺畅了。

    “五日内的。”

    “这我现在没有,你要说一个月内的,我……”

    “如果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打听她们姐妹的情况,我能告诉你。”段铭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稚嫩的声音打断了。

    是昨天的那个孩子。

    “你是契丹贵族?”段铭眉头紧锁,说着就要找丁彦。

    清风茶楼不接待契丹人是心照不宣的规矩。

    “怎么,就只有你家的银子是银子,我家的银子便是会咬人吗?”小孩的一句话,便把段铭噎在了场中。

    “我不能告诉你,但是我保证我对她们没有恶意。”洪秀才极严肃的缓缓开口。

    “可是你总要拿点什么来换吧?”

    “你想要什么?”

    “我还不知道你有什么,而且我现在什么也不缺。”

    “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答应以后为你做一件事如何?”

    “成交。”那孩子颇有气势地和洪秀才三击掌后,俯身在洪秀才耳边轻轻嘀咕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

    直到离开清风楼一段距离后,那孩子才一脸严肃地吩咐:“今日之事,不得让天你先生知道。再安排一个人回去听听他们说什么。”

    清风楼这边,等那孩子的身影消失后,段铭忽地大叫一声:“那小崽子果然是契丹人。”

    三击掌是契丹习俗。

    这边段铭兀自气的跳脚,却没有注意到,在听到他的叫嚷后,人群中一个身影缓缓退出,向着那孩子的方向跟去。

    洪秀才听了那孩子的话后,脸上闪过明显的失望之色,显然答案于他无益。

    只是洪秀才不开口,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帮他。

    短暂的思索之后,段铭决定打直球。

    “茂昇兄,你此次到底所为何来?”段铭难得沉稳认真。旁边的彭俭和其他众书生也是一脸关切。

    洪秀才看着眼下的情景,实话说是不能说的,不说也是不行的,撒谎又是违背自己的原则的。

    忽而想起三个问题三首诗的约定。灵机一动之下,借了一首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算是含含糊糊地回答了:

    “第二个问题我就借一首诗来回答吧。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话音落处,众人明白洪秀才是在大海捞针般地寻人。

    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洪秀才拿过刚才的那张邸报,一笔一划地看着,仿佛那字的背后藏着一个惊天谜案般令人惊奇与着迷。心里却在反复回味与裴解相处的细节:

    她的衣服是汉家的制式,汉话说的流利自然,那么优先推定为汉家女娘。

    不过再仔细想想,她对服药的态度很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自信自重的气势,也很像契丹人。

    虽然多数的契丹贵族对汉人还很排斥,但是总会有少数人能拥有一种远见,看见未见。就比如那个十岁的孩子以及他背后的父母。

    之前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这次自己大概率是要白跑一趟了,看来还是要从那女娘身上下手才好。

    确定了方向后,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洪秀才再度开口。

    “请各位也帮我一起想想,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娘,身份地位不低,汉话流利,最近十日内有在我们建昌县附近活动的可能。”

    “需要有实据吗?”

    “不,不需要。”人在灵泉村,实据已经在自己手里了。“只要有这样的可能,便请说说。”

    “如果是这样说的话,我想皇帝身边的人都有可能。”一个书生开口分析道:“现在是春捺钵的时节,前几日皇帝的仪仗刚好经过附近。”

    对呀,如果是帝后身边的女官,有这样的心性和手段也是可能的。

    洪秀才心中大喜,急急追问:“可有听说类似的人落难或走失的?”

    “这个就要问开言兄了。”

    “若是单说符合条件的人,帝后身边还是挺多的。不过落难或落单的就很少了。据我所知,这次帝后出行异常的顺利,并没有什么意外发生,除了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