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维有解 第42章 知止不怠
回客栈的马车上哭累了的洪宪已经睡着了,洪疚明明很也疲惫,却强撑着安慰卫氏:“阿姆,你放心吧,稷糜阿姊那么聪慧,总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卫氏对他笑笑没有说话,只是将担忧的目光落到了彭俭怀里,明显睡得极不安稳的洪宪身上。
“阿姆,妹妹这边你且放心地交给我吧。”
“我的天呐,我们坦之就快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呢。”卫氏一边说,一边要将洪疚揽入怀中。
洪疚极力闪躲才逃掉一劫,他有些不满地说:“我觉得阿姆的措辞可以再精炼准确一些。”
“哦?”卫氏嘴上虽然在问,可表情却是一副静待羔羊入圈的模样。
洪疚丝毫没有注意到,自顾自地说:“我觉得阿姆刚才那句话,最恰当的表达应该是‘坦之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因为爹爹说男子汉不在于年纪身长,而在于是不是端方正直,是不是有责任感。”
“嗯,继续。”卫氏不动声色。
“继续?没有了啊。”洪疚一脸的奇怪。
卫氏做出一个更夸张的奇怪表情:“没有了吗?难道你爹爹就只跟你说了这些?”。
洪疚脸上开始现出狐疑之色,思忖良久才非常确定的说:“爹爹当时的原话是‘男子汉的标志在于二心,上进心和责任心。
所谓上进心最低的要求就是行事端方正直,所谓责任心最低的要求就是能够照顾好家人。只要达成了这两项最低要求,你就已经初步从男孩成长为男人了。
所以我确定,没有了,就这些。”
“哼,这洪茂昇可真是胆子大了,竟然对我儿子藏私,等他回来我们必须召开一次正式且严肃的家庭会议,好好说说这个问题。”
看着卫氏如此怒不可遏的表情说要召开家庭会议,洪疚怯懦了一瞬,随即鼓起勇气问:“母亲,家中规矩,非重大年节事项不开家庭会议。而今母亲欲因儿子之事召开家庭会议,儿子却完全不知母亲怒在何处,更不知父亲行事有何不妥,此非人子之道。还望母亲明示,以全儿子孝义之心。”
“背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之计,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停,懂了吗?”
“没懂。”
“敬平,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是不是有这样一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彭俭自然而然地接话:“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对,就是这句。阴阳既然是万物的纲纪,那你们从男孩子成长为男子汉的过程是不是也当遵从这个纲纪?”
“阿姆说的是。”洪疚答的极快。
彭俭却很是讶异:在他的认知当中,“万物负阴包阳”的万物,并不包括无形的动态变化。如今乍听之下,颇有醍醐灌顶的震惊感。
“那么你们觉得责任心与上进心的养成过程中,其阴与阳分别都是什么?”
“夫人,福臻客栈到了。”马车恰在此时停下。
卫氏从彭俭手中接过还在熟睡的洪宪说:“敬平让车夫送你回去吧,我都跟车夫说好了,铜钱也已经付过了。”
“洪夫人,我想继续听您……给坦之授课。”所谓授课一说是彭俭在照顾洪疚的脸面。
卫氏朝他感激地笑了笑,道:“那就一起上去吧,正好我也有话要跟你说。”
到了楼上,卫氏先安顿洪宪睡好,才来到桌边坐下。
“你们也坐吧。可想好了?”
彭俭看了看洪疚,示意他先回答。
洪疚也不推辞,直接道:“我想从字面上来看,阳就是保持端方正直,照顾家人;阴就是停止端方正直,停止照顾家人。
可是身为君子,不论是端方正直地行事,还是照顾家人都是时刻不能停止的啊。所以会不会这件事只有阳,没有阴?”
“敬平你呢,怎么看?”
“我,我不知道。”彭俭脸涨得通红:“一方面我觉得圣人的话不会错,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坦之的逻辑无法反驳。”
“很好,说明你们都好好的思考了。这世间法无定法,没有个固定的对错,我们只是一起议一议。
我跟你们的看法是一样的,我也觉得上进心与责任心的阴在于’知止‘。
只不过,我的看法更’无赖‘一些,更细碎一些:
比如做一个正直端方的谦谦君子,它包括很多的内容,比如要讲究文雅讲礼要慎独。
那我在没人的时候放个屁,在没人的时候挖个鼻孔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吗,会导致人神共愤,整个建昌城都被天打雷劈吗?
再有照顾家人。我抱含章抱累了,实在抱不动了,让她自己走走这算不照顾她吗?难道我要勉励硬撑,直到失手把她摔个大屁墩才是照顾她?”
彭俭和洪疚二人纷纷笑着摇头。卫氏继续道:“所谓知止,不只是停止整个过程,还要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比如坦之知道自己能抱动含章,那如果含章在这里摔倒了,你可以给她报到暖炕上去。
可是如果是阿姆在这里摔倒了,你就要去找敬平阿兄或者客栈的伙计一起把我扶到暖炕上去。你们说对不对?”
“对,洪夫人\/阿姆说的极是。”两人笑着异口同声。
“虽然两位小友如此捧场,但是关于’知止‘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说。”
彭洪二人都瞪大了眼睛仔细听:“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这个我知道。”彭俭也被感染得有活力起来。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对,知止不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吧。”
彭俭闻言乖巧地起身告辞,卫氏却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茂昇知你一直想拜他为师,但是他觉得你是良苗,便一直想找机会将你引荐给比他更有才能的大儒。所以才一直不肯收你为徒。”
听闻此话,彭俭急急欲剖白。
卫氏却没管他,继续说到:“今日茂昇给胡县令留书,说可将你们一并收了,拜师宴等他回来再补,所以今天起你就是胡县令的师兄了。这就是去牢房之前,他向你行平礼的原因。以后他再行礼,受了就好。”
“弟子知道了。”彭俭笑得合不拢嘴,一路横跳着回了家。
卫氏对他笑笑没有说话,只是将担忧的目光落到了彭俭怀里,明显睡得极不安稳的洪宪身上。
“阿姆,妹妹这边你且放心地交给我吧。”
“我的天呐,我们坦之就快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呢。”卫氏一边说,一边要将洪疚揽入怀中。
洪疚极力闪躲才逃掉一劫,他有些不满地说:“我觉得阿姆的措辞可以再精炼准确一些。”
“哦?”卫氏嘴上虽然在问,可表情却是一副静待羔羊入圈的模样。
洪疚丝毫没有注意到,自顾自地说:“我觉得阿姆刚才那句话,最恰当的表达应该是‘坦之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因为爹爹说男子汉不在于年纪身长,而在于是不是端方正直,是不是有责任感。”
“嗯,继续。”卫氏不动声色。
“继续?没有了啊。”洪疚一脸的奇怪。
卫氏做出一个更夸张的奇怪表情:“没有了吗?难道你爹爹就只跟你说了这些?”。
洪疚脸上开始现出狐疑之色,思忖良久才非常确定的说:“爹爹当时的原话是‘男子汉的标志在于二心,上进心和责任心。
所谓上进心最低的要求就是行事端方正直,所谓责任心最低的要求就是能够照顾好家人。只要达成了这两项最低要求,你就已经初步从男孩成长为男人了。
所以我确定,没有了,就这些。”
“哼,这洪茂昇可真是胆子大了,竟然对我儿子藏私,等他回来我们必须召开一次正式且严肃的家庭会议,好好说说这个问题。”
看着卫氏如此怒不可遏的表情说要召开家庭会议,洪疚怯懦了一瞬,随即鼓起勇气问:“母亲,家中规矩,非重大年节事项不开家庭会议。而今母亲欲因儿子之事召开家庭会议,儿子却完全不知母亲怒在何处,更不知父亲行事有何不妥,此非人子之道。还望母亲明示,以全儿子孝义之心。”
“背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之计,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停,懂了吗?”
“没懂。”
“敬平,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是不是有这样一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彭俭自然而然地接话:“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对,就是这句。阴阳既然是万物的纲纪,那你们从男孩子成长为男子汉的过程是不是也当遵从这个纲纪?”
“阿姆说的是。”洪疚答的极快。
彭俭却很是讶异:在他的认知当中,“万物负阴包阳”的万物,并不包括无形的动态变化。如今乍听之下,颇有醍醐灌顶的震惊感。
“那么你们觉得责任心与上进心的养成过程中,其阴与阳分别都是什么?”
“夫人,福臻客栈到了。”马车恰在此时停下。
卫氏从彭俭手中接过还在熟睡的洪宪说:“敬平让车夫送你回去吧,我都跟车夫说好了,铜钱也已经付过了。”
“洪夫人,我想继续听您……给坦之授课。”所谓授课一说是彭俭在照顾洪疚的脸面。
卫氏朝他感激地笑了笑,道:“那就一起上去吧,正好我也有话要跟你说。”
到了楼上,卫氏先安顿洪宪睡好,才来到桌边坐下。
“你们也坐吧。可想好了?”
彭俭看了看洪疚,示意他先回答。
洪疚也不推辞,直接道:“我想从字面上来看,阳就是保持端方正直,照顾家人;阴就是停止端方正直,停止照顾家人。
可是身为君子,不论是端方正直地行事,还是照顾家人都是时刻不能停止的啊。所以会不会这件事只有阳,没有阴?”
“敬平你呢,怎么看?”
“我,我不知道。”彭俭脸涨得通红:“一方面我觉得圣人的话不会错,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坦之的逻辑无法反驳。”
“很好,说明你们都好好的思考了。这世间法无定法,没有个固定的对错,我们只是一起议一议。
我跟你们的看法是一样的,我也觉得上进心与责任心的阴在于’知止‘。
只不过,我的看法更’无赖‘一些,更细碎一些:
比如做一个正直端方的谦谦君子,它包括很多的内容,比如要讲究文雅讲礼要慎独。
那我在没人的时候放个屁,在没人的时候挖个鼻孔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吗,会导致人神共愤,整个建昌城都被天打雷劈吗?
再有照顾家人。我抱含章抱累了,实在抱不动了,让她自己走走这算不照顾她吗?难道我要勉励硬撑,直到失手把她摔个大屁墩才是照顾她?”
彭俭和洪疚二人纷纷笑着摇头。卫氏继续道:“所谓知止,不只是停止整个过程,还要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比如坦之知道自己能抱动含章,那如果含章在这里摔倒了,你可以给她报到暖炕上去。
可是如果是阿姆在这里摔倒了,你就要去找敬平阿兄或者客栈的伙计一起把我扶到暖炕上去。你们说对不对?”
“对,洪夫人\/阿姆说的极是。”两人笑着异口同声。
“虽然两位小友如此捧场,但是关于’知止‘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说。”
彭洪二人都瞪大了眼睛仔细听:“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这个我知道。”彭俭也被感染得有活力起来。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对,知止不怠。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吧。”
彭俭闻言乖巧地起身告辞,卫氏却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茂昇知你一直想拜他为师,但是他觉得你是良苗,便一直想找机会将你引荐给比他更有才能的大儒。所以才一直不肯收你为徒。”
听闻此话,彭俭急急欲剖白。
卫氏却没管他,继续说到:“今日茂昇给胡县令留书,说可将你们一并收了,拜师宴等他回来再补,所以今天起你就是胡县令的师兄了。这就是去牢房之前,他向你行平礼的原因。以后他再行礼,受了就好。”
“弟子知道了。”彭俭笑得合不拢嘴,一路横跳着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