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安陵容重生:都是替身?那我先替 > 第454章 还打趣起我来了?”

安陵容重生:都是替身?那我先替 第454章 还打趣起我来了?”

    景安二年秋恩科,主考官是安陵容,其余二人是恒亲王福晋以及富察容若。

    恩科这日,晴空万丈,骄阳似火。

    安陵容身穿赤红色凤袍,与身后的恒亲王福晋以及富察容若二人站在考场门前,定定的看向考场前分列两侧的男女学子。

    男学子一侧,女学子一侧。

    只是男学子身旁有着不少亲眷,送上包袱还有衣裳。

    而女学子这边,裴南茵穿着女学之中清一色的青色衣裳,在门前依依不舍告诫:“你们入了场中,好好答卷。”

    “今年是景安第一年恩科,全力以赴便可。”

    “咱们学的时日未曾有男子那般长久,时日尚浅,若是答不上来也不必自惭形秽,出了考场,再努力便是。”

    女学子之中,好多学子都红了眼眶,用那青色的长衫擦去眼角碎光,不住的点头。

    “裴先生放心,我们会的,定不负先生期许。”

    “鲤鱼跃龙门,蟾宫折桂枝,背水一战,我在门前等待你们的好消息。”裴南茵喉头微动,还是笑着,她掏出了身旁纸张,凑上前挨个叮嘱着,又细细擦去了学子们眼角泪水。

    “不许哭,今日是个好日子呢。”

    “是,先生,今日是个好日子。”

    女学子们在考场门前,朝着裴南茵一跪,什么都未说,却又像什么都说了。

    裴南茵站在树荫下,看着这些日夜在面前可爱的容颜,不住的往内走去,脚步声坚定,她喊了一声:“挺直了腰杆!”

    “我在门外等着你们!”

    有女学学子再也忍不住,想要回头。

    “别回头,朝前走,前方大路宽阔,好生的走,慢慢的走,稳当的走。”

    裴南茵哽咽道。

    安陵容看了一眼身后的立春,立春会意,粉红色裙裾微动,走到了裴南茵近前。

    “裴先生。”

    裴南茵正在树影下,掏出随身携带的水壶,想要啜饮一口,她袖子下的手早已经颤抖,怎么送别这些女学子们,却让她热泪盈眶了?

    老了,老了,自己从前习字时受的苦楚都未曾哭,没想到今日却是忍不住了。

    她听得立春唤她,猛的站起身子,慎重的问道:“可是女学子犯了错?”

    “第一年下场,难免不熟悉,还望圣上宽宥。”

    立春上前搀扶了裴南茵,一路入了大门,刚入大门,便有一只包裹从惊蛰怀中递到了裴南茵的怀中。

    “皇上有命,今年秋试,还得老将下场。”

    “裴先生的路也是宽阔。”

    裴南茵接过了怀中包裹,又被身后的立春推了一把,一路推进了考场内,立春折了一只桂花,递到了裴南茵的怀中。

    “裴先生,奴婢今日折桂,好寓意。”

    “皇上有令,路子她给你铺好了,裴先生一腔文采,决不能淹没在女学之中。”

    “紫禁城中还缺一个史官!”

    史官?

    裴南茵深呼吸了一口气,那道考场的门槛,她青色的裙裾踏过之时。

    考场的中央院落端坐着一个凤辇,安陵容坐在院中,见了立春,她问道:“东西给裴先生送去了?”

    “送去了。”

    “你啊,事先也不与裴先生说一声。”富察容若眼眶微微发红,却强自笑着。

    “五嫂,你别来回踱步了,你这般,考场中女学子难以静心。”

    “哎,哎!”恒亲王福晋连连点头,转过身子坐到了太师椅之上,她的眼眸沉浸,如同看了千堆雪,万树花。

    她拿出腰间的绣帕,不断擦拭着眼角:“今日怎么风沙这般大?”

    “都迷了眼去?”

    安陵容同富察容若对视一眼,也未说破,今日晴空万丈,也许老天爷都在为这群景安女学子撑腰。

    “好啊,好啊。”恒亲王福晋才刚坐下,又忍不住站起身子,在院子中来回踱步,她连连点头,口中不断念叨着:“好啊!”

    “好啊!”

    “小娘子蟾宫折桂,怀抱玉兔眯眼笑!”她念叨着念叨着,兀的又哭了。

    不知是哭她自己,还是看到考场中女学子有今日喜极而泣。

    她边哭便怨怪:“今日风沙真的太大了。”

    院中的湘妃案一旁,安陵容敛了眉,今日她的内心也不平静,执着杯盏的她捧着茶杯都在发着抖,指节格外的用力。

    明明杀人的时候都未曾发抖,怎么今日这般了?

    她心内打趣着她自己,才转头见富察容若正晃着团扇,哽咽的打趣:“你看看五嫂,和没见过世面一般。”

    安陵容放下手中杯盏,倾身上前,将富察容若手中团扇摆正。

    “你团扇拿反了。”

    富察容若一怔愣,才将团扇倒转过来,她讪笑一声。

    考场门前,景安不少女子都在张望着那道紧闭的考场朱红色大门,神情紧张。

    今日女子们不约而同放下手中事,相聚来到考场门前,小心翼翼的翘首以待。

    倒是比往日男学子们下场还热闹。

    因为她们知晓-这道朱红色的大门,不止是一道大门,而是历史的里程碑。

    在考场门前,景安的史官手执笔墨,不断的在史书上奋笔疾书-景安二年秋试,皇上主考,万女聚首考场门前等待秋试结果。

    狼毫笔上的墨水才刚刚往下低落,史官的发妻便在一旁,着急的拿出帕子掠过史官的面庞。

    “今日给咱们闺女所准备的东西可准备齐了?”

    史官不语,只一味在小本子上奋笔疾书,史官夫人一手隔着绣帕拧着史官的耳朵。

    “哎呀,夫人,轻点,轻点。”

    “在外头呢,这么多人看着呢。”

    史官无奈,合上了手中小本子,史官夫人蹙着眉:“问你话呢,给咱们闺女准备的东西可准备齐全了?”

    “不是夫人你打理的么?”

    “夫人,咱们大郎今年也下场!”

    “我又没入会试过,我怎么知晓?”史官夫人手中力越来越厉害,掐着史官的耳朵泛了红色。

    周围围观的女子,倒是见惯不惯,如今景安,没有小妾,没有平妻,没有后宅,女子可以做绣娘,可以科考,也可以和离,倒是夫妇之间越发和谐。

    “唉,你说?”有女子捅了捅身旁张望的女子,小声问道:“你说今年秋试能有几个披红袍?”

    “那便不知晓了,只是若有那披红袍的,我定要为她做一盏桂花环。”

    “游街那日,咱们如何能不为她挺直腰板?”

    “谁说不是呢?”

    “你做的是什么?”

    “我啊,买了那玲珑坊之中的锦缎,到时候为女状元披上。”

    女子们笑容各异,颜色明媚。

    纷纷都等着这秋试的考场大门打开。

    隔着朱红色木门的缝隙,立春打量着外头,一脸喜色。

    惊蛰站在一旁,板着小脸:“立春姐姐,你脸上有印子了!”

    “啊?”

    “好你个惊蛰,你学坏了,还打趣起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