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 第110章 逛街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第110章 逛街

    李一领命之后,身形一闪,迅速外出将一切安排妥当。

    而李夜,则是缓缓步出主厅,目光落在了那正忙前忙后、风风火火地指挥着的李丽质身上。

    此时,李承乾来到李夜身旁,轻声说道:“二弟,我闻你欲携丽质他们外出游逛。

    但如今长安局势未定,诸多事务尚待处理,防止出现危险,还是莫要带他们出去了吧。”

    李夜闻言,轻轻抚了抚额际,微微笑道:“太子殿下宽心,我自会全力护佑他们的周全。

    再者,我已然应允了他们,若再出尔反尔,恐怕会伤了他们的心。”

    李承乾望向那群洋溢着纯真欢笑的弟妹们,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温柔,轻声道:

    “也罢,我便陪你一同前往,再带上我的卫队,以防不测。”

    李夜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感激的笑意,拱手道:

    “那便多谢太子殿下的体恤与陪伴了!”

    李承乾随意地摆了摆手,那份从容不迫中透着无需多言的默契。

    不多时,李丽质已将她那些活泼可爱的弟妹一一聚拢,此时的李世民膝下子女尚不算众多,满打满算不过九人。

    李夜见状,迅速安排了两辆装饰雅致的马车,准备载着他们一行人,向着繁华的朱雀大街悠然进发。

    自他来到长安,已逾一月有余,对这座古都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景致都渐渐熟稔起来。

    不久,一行人便踏入了繁华的朱雀大街,街道两旁,商贩的叫卖声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交织成一片热闹非凡的市井乐章。

    李夜轻轻挥手,将一群活泼好动的孩童聚拢在身旁,温和而又不失威严地吩咐道:

    “诸位小家伙,咱们的目的地已到,接下来,你们可以尽情地在这条街上逛。

    若是有心仪之物,尽管告知随行的人,他们会替你们慷慨解囊。

    但切记,万不可任性妄为,擅自离开保护你们的人左右,

    否则,二哥我可就要收回这份出游的特权,日后别想再踏出宫门半步了!”

    言罢,他的话语仿佛一阵春风,吹散了孩子们心中的束缚,他们纷纷欢呼雀跃,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那五彩斑斓的街市。

    每位皇子公主的身侧,李夜都细心地安排了两名忠诚可靠的亲卫,

    他们如影随形,既守护着皇族的安危,也默默扮演着实现孩子们小小愿望的使者。

    李夜侧首望向身旁的李承乾,轻声道:“太子殿下,可愿与我一同漫步这繁华之地?”

    李承乾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煦的笑意,点了点头,语带欣然:

    “正有此意,你我兄弟,还未曾有过这般独处的时光呢。”

    于是,二人便悠然步入朱雀大街,这条长安城中最为璀璨夺目的街道,果真是名不虚传。

    街面上琳琅满目,各式商铺比肩继踵,每一间都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尽显盛世繁华。

    李夜与李承乾并肩而行,不时驻足于某个吸引眼球的摊位前,又或是随意穿梭于熙攘的人群之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与自在。

    直至他们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引领至一座古色古香的茶楼前,李承乾目光一亮,提议道:“二弟,何不借此雅处,小憩片刻?”

    言罢,二人相视一笑,携手步入茶楼。

    两人拾级而上,寻得一幽静包间,其位置恰妙,临窗而设,将路上的熙攘风光尽收眼底。

    此刻,店小二伶俐地为他们斟上了热气腾腾的茶汤。

    李夜的目光一触那茶汤,脸色微变,随即吩咐道:“小二,劳烦再添一壶沸水来。”

    李承乾见状,眉宇间泛起一抹不解:“二弟,这茶汤莫非不合你心意?”

    李夜轻轻一笑,那笑意中带着几分洒脱与自嘲:“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臣弟在民间漂泊多时,

    白水成了日常之伴,对这等精致茶汤,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李承乾闻言,微微颔首,语气温和:“如今你身为楚王,这等茶汤自是礼遇之一,你也需要习惯习惯!”

    李夜干脆地摇了摇头,眉宇间透着一股不羁:

    “我的志向,始终在那烽火连天的战场之上。

    这官场的繁文缛节,诸多讲究,于我这性情中人而言,着实难以适应。

    我又何必勉强自己,去迎合那些条条框框呢?”

    李承乾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中带着几分深意:

    “二弟啊,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自己。瞧瞧你现在,肩挑长安安危之重责,手执父皇麾下那锋利无比的锦衣卫之刃,这些可都是手握实权的要害部门。

    未来的日子里,你势必要与长安的各路官员打交道,融入这个体系的。”

    李夜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却也难以揣测李承乾此言背后的深意,是否暗含着某种试探。

    这番话语,着实让李夜感到有些棘手,他沉吟片刻后,方缓缓开口:

    “太子殿下,这些或许都是陛下对我这些年的补偿吧。

    恰逢我新近认祖归宗,故而才肩负起这些职责。

    待到这些部门初具规模,父皇定会亲自收回权力的。

    毕竟,无论是长安城的治理,还是锦衣卫的统辖,都关乎皇家的安危与颜面,

    断不可能长久交由我这区区王爷之子来打理。”

    李夜特意加重了“王爷之子”四字,意在消除李承乾心中的疑虑,让他莫要再在自己身上白费心力。

    果然,李承乾听了李夜这番言辞恳切、逻辑清晰的话语后,

    微微颔首,继续细细品味着手中的茶水,神色间似乎多了几分释然。

    李夜对李承乾的试探并未心生芥蒂,毕竟身为储君,若缺了这份警觉,又如何能稳坐东宫之位呢?

    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目光温和地望向李承乾,继续道:

    “太子殿下,您乃是大唐未来的希望之光,可曾有过念头,前往一方水土,亲身历练,以治国之才造福百姓?”

    李承乾闻言,不禁哑然失笑,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二弟啊,你我心知肚明,我肩负着唐朝的明天,怎能轻易离开长安呢?”

    李夜闻言,笑意更甚,眼中闪烁着几分戏谑:“太子殿下睿智,可身为大唐的太子殿下,

    您若整日蛰居深宫,仅凭书籍典章来构想治国之道,终是纸上谈兵,难窥堂奥。

    治国之道,非纸上得来,需经世事磨砺,正如陛下昔日南征北战,历经风雨,方奠定今日之基业。

    诚然,时机尚早,朝堂之事亦需循序渐进。待到局势渐稳,殿下何不主动向陛下陈情,

    请缨出宫,亲临一方水土,以实践锤炼才智,体验民间疾苦,方能真正领悟治国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