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 第143章 各方反应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第143章 各方反应

    随着崔施那一锤定音的决定,各世家之主纷纷颔首赞同,随后便各自散去,

    急匆匆地返回府邸,着手布置起后续事宜。

    而在宫墙之内,李世民亦召集了他的智囊团,于金碧辉煌的殿堂中深入探讨这一重大决策。

    长孙无忌条理清晰地陈述着前因后果,言毕,整个大殿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凝重所笼罩,李世民与在座的官员们不约而同地蹙起了眉头。

    房玄龄终是忍不住开了口,语中带着几分忧虑:“陛下,楚王此举,是否略显鲁莽了些?

    眼下的局势,实非与世家正面交锋之时啊!”

    魏征直言不讳,语调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房玄龄,此言差矣!

    试问,我朝锦衣卫之行,岂会有误?他们所依循者,不正是我大唐律法乎?

    王家既已触犯律条,依照大唐律例惩处,又有何不妥之处?

    莫非世家大族犯法,便能网开一面,置若罔闻?

    如此,我大唐百姓,何处觅那申冤之道?”

    魏征性情刚正,骨子里透着股不屈不挠的劲儿,他丝毫不觉李夜行事有何不妥,

    反倒觉得李夜此番作为,实乃大快人心之举。

    房玄龄对魏征的谏言仅是淡然一笑,心中早已洞悉了这位老友的耿直性情。

    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缓步至一旁,仿佛是在用行动诠释着无声的回应。

    这时,杜如晦缓缓走出,神色凝重,他开口道:“此事远非表面上的违法与否那般简单,实则牵涉到阵营之间的微妙对峙。

    锦衣卫此行,依律而行,本无可厚非,但在那些世家眼中,却无异于对我们发出了挑战的信号。

    他们不会细究律法条文,只会警觉地认为,我们正悄然布局,意图触动世家的根基。

    眼下,我们面临的真正考验,是如何妥善应对即将来临的世家反噬,确保大局的平稳。”

    李世民轻轻颔首,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诚然,朕对这些世家大族并无惧意,

    然而眼下的大唐,从朝堂到江湖,无不被世家之手所触及。

    朕所忧者,非其暗中较劲,而是他们若真敢掀翻这张桌子,大唐恐怕难以承受这股突如其来的动荡。

    如此,君羡,你即刻去安排,传令李夜入宫见朕!”

    李君羡闻言,身形一震,随即领命而去,步履匆匆间尽显干练。

    殿内,其余官员们依旧沉浸于各自的思绪中,他们或低声交谈,或眉头紧锁,

    各自依据对时局的理解,探讨着应对之策,试图在这风云变幻中为大唐寻得一丝安稳。

    于楚王府的深邃宅邸内,李渊悠然间收到了李一的报告,眉头不禁轻轻蹙起,脑海中浮现出李夜周身萦绕的凛冽杀气。

    此番,那些高傲的世家似乎真的触动了夜儿心中那把嗜血的利刃,激起了他深藏的杀意。

    李渊在悉数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心中并未泛起太多波澜,

    只觉既然夜儿意在肃清这些世家败类,那便由他去吧,毕竟,他们之中鲜有善类。

    于是,他轻轻吩咐李一,备些精致的吃食,好让夜儿不要饿着肚子。

    随后,李渊便转身步入了自己的小院,继续沉浸于他的闲适之乐中,

    仿佛外界的腥风血雨与他无关,只愿在这方寸之地,寻得一丝宁静与自在。

    不久,李君羡便径直奔至楚王府邸,随侍人引领至李夜居室之外,朗声通报:

    “楚王殿下,皇上特旨,请您即刻入宫觐见!”

    室内,李夜的声音清冷如霜,穿透门扉:“嗯,我已知晓,稍待片刻,待我更衣。”

    须臾,李夜身影再现,已换上一袭威严的蟒袍,身姿挺拔,步履沉稳,径直行至李君羡面前,沉声道:

    “我先往锦衣卫衙门一行,取些王府的文书卷宗。”

    李君羡闻言,微微颔首,随即二人并肩迈出府门。

    李夜踏入锦衣卫衙门的那一刻,沉默如影随形,未置一词,径直迈向青龙,从容自若地取过了关于王府的卷宗。

    他目光深邃,随即下达指令:“青龙,速去传令朱雀,令其全力搜集王府上下所有人的罪证,

    不论身份贵贱,不论罪行轻重,即便是鸡鸣狗盗之小事,亦不可遗漏。

    至于狱中那些王家的囚徒,务必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

    让他们将肚里的存货,一丝不剩地倾泻而出。”

    青龙闻言,身形一闪,即刻领命而去,动作干练利落。

    李夜则转身,与李君羡并肩,骑马快速地向皇宫行去。

    李夜踏入宫闱,步履间未有丝毫阻滞,径直迈向李世民的御书房。

    他逐一与那些官员颔首致意,举止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从容与自信。

    面对高高在上的李世民,他缓缓躬身行礼。

    李世民轻轻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语中带着几分不解与关切:

    “夜儿,对此事,你心中究竟是如何盘算的?为何行事之间,竟显得如此急切而不留余地?”

    李夜闻言,并未立即开口,而是静默片刻,随即双手将一卷厚重的卷宗高高举起。

    李世民心领神会,一个眼神示意,身旁的张阿难便悄然上前,恭敬地将卷宗接至李世民手中。

    李世民轻轻展开手中的卷宗,细细审阅起来。

    字里行间,王珪所犯下的罪行跃然纸上,其恶劣程度,即便是满门抄斩的严厉刑罚,

    也似乎难以完全平息众怒,反倒显得有些力不胜罚。

    他眉头紧锁,继续向下翻阅,目光所及之处,是关于王府被抄家后财宝的详尽统计

    ——房契、地契竟多达九十余份,黄金堆积如山,足足有千余万两之重,

    白银更是海量,逼近万万两之巨。

    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珍稀宝物,满满当当装了数百箱,琳琅满目,令人咋舌。

    这王府的家底之丰厚,直叫李世民阅后也不禁瞠目结舌,心中暗自惊叹。

    在场的官员们,目睹了李世民脸上那抹难以掩饰的惊叹表情,

    不禁也被那神秘卷宗深深吸引,纷纷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了李夜。

    而李夜,则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样,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只是静静地站着,任由那些探寻的视线掠过,不为所动。

    李世民细细翻阅完手中的卷宗,目光终于从纸页间抬起,

    落在了李夜的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夜儿,这数目,果真如此庞大?”

    李夜轻轻颔首,语气坚定:“正是,陛下。

    这些财物皆已妥善存放于锦衣卫的库房之中,其中八成将充盈国库,以供国家之用;

    余下的两成,则留作锦衣卫自身的发展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