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 第314章 开解李承乾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第314章 开解李承乾

    李承乾闻听李夜之言,心中不禁讶异,未曾料到李夜亦是持此极端之见。

    他眉宇间轻蹙,言语中带着几分犹豫:“二弟,难道就真的没有转圜余地,无法引导他们向善吗?

    我亦深知,这些世家因历史悠久,难免积弊丛生,

    但难道我们不能促使他们自我净化,剔除那些腐朽之辈?

    其实,父皇与杜老师也曾与我谈及此事,他们透彻地分析了其中的利弊。

    然而,在我眼中,这些世家乃是大唐不可或缺的支柱,他们几乎掌控着大唐民生的命脉。

    若轻易动摇,那大唐肯定会更乱,所以我跟你们的想法不一样!”

    李夜闻言,目光深邃地望向李承乾,探寻着他内心的真实世界,

    “你可曾与陛下及杜大人坦诚过这番心思?”

    李承乾轻轻摇头,神色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委屈,“未曾,每当提及此事,他们总是怒不可遏,未及我分说半句,便已截断话题。”

    李夜心中了然,从李承乾的言辞间,他已能揣测出李世民与杜如晦的心思。

    他们自是洞悉了李承乾的念头,只是这位年轻的太子尚显稚嫩,未经世事风霜。

    若他贸然踏入那世家盘根错节的圈子,恐怕非但不能如愿以偿,

    反会被那复杂深沉的世家所裹挟,失去自我。

    正因如此,李世民与杜如晦才会采取那般决绝的态度,严令禁止,以防不测。

    如此一想,李夜不禁暗暗叹息,李承乾虽有壮志,却仍需时日磨砺,方能在这权力的棋盘上,落子无悔。

    李夜心中豁然开朗,缓缓迈步向前,轻轻拍了拍李承乾的肩头,语重心长道:

    “大哥,你的想法并无不妥之处,只是而今你身为大唐储君,初涉朝堂深浅,

    当务之急在于倾听与学习,暂且收起个人的见解与言论。

    至于那些世家之事,陛下心中自有丘壑,他的智慧与能力,你应深信不疑,定能引领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所以,大哥啊,你需明白,陛下与杜大人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护你周全。

    你的身份尊贵且敏感,难免引得世家纷纷侧目,企图在你身上施展手段。

    你信不,如果今天你跟我所说之话传出去,那些世家晚上就会直接给你递上投名状。

    所以大哥,你考虑事情需要考虑更加深层,而且你也不能喜形于色。

    但你也不要太担心,他们的一切算计,在陛下与杜大人的筹谋之下,不过是徒劳之举。”

    李承乾听到这直接呆坐在原位,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他的脸上,却照不进他紧锁的眉头和深邃的眼眸。

    他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挣扎与不甘。

    李夜见状,轻叹一声,转身离去,步伐稳健而坚定,回到自己的案前,摊开那些密报,埋头细读。

    室内只剩下翻阅纸张的沙沙声,与李承乾那沉重而紊乱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复杂难解的画面。

    不一会,李承乾缓缓站起身,步伐沉重却坚定地走向李夜。

    阳光在他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如同他心中那份不为人知的沉重。

    他停在李夜案前,目光中带着几分迷茫与自省,

    “二弟,你觉得我配坐这太子之位吗?”话语间,他的眼神似乎在寻求一个答案,又似在自我质疑。

    李夜抬头,迎上他的目光,看到的是一份难以言喻的挣扎与渴望。

    他轻轻一笑,温暖而坚定,“大哥,你生而为龙,自当翱翔九天。

    太子之位,非你莫属,只是前路漫漫,需步步为营。”

    李承乾有些不信李夜的话,脸色严肃道:“二弟,你说实话,不要哄我!”

    李夜见状,神色变得更为认真,他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缓步走到李承乾面前,

    双手轻轻搭在他的肩上,目光直视,语气诚恳:“大哥,我怎会哄你?

    你看这天下,群雄并起之时,陛下以一己之力,开创大唐盛世,他选中的继承人,岂会平庸?

    你肩上承载的是大唐的未来,是亿万百姓的福祉。

    或许你现在还觉迷茫,但请相信,你心中的那份热忱与智慧,

    终会引领你走出困境,照亮前路。不信你且看,这满室阳光,不正预示着你的未来,光明而广阔吗?”

    李承乾感觉到李夜说的是真话,他问道:“那二弟,可是我觉得我还是太稚嫩了,许多事情处理起来总是力不从心。”

    说着,他低下头,目光落在自己紧握的拳头上,仿佛那拳头承载了他所有的不安与自我怀疑。

    李夜见状,轻轻拍了拍他的背,温声道:“大哥,谁生来便是强者?

    都是在风雨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你看那窗外翠竹,起初也不过细弱幼苗,经年累月,才长得挺拔坚韧。

    你也一样,只要心怀信念,勇于面对挑战,定会日益强大。”

    说着,他指向窗外,阳光下的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无声地应和着李夜的话语。

    李承乾闻言,轻轻颔首,目光中流露出一抹诚挚:“二弟,我心中明镜似的,

    知晓你的才干非凡,若非如此,父皇又怎会将这般重担交付于你。

    我亦明了父皇派我前来,作为你副手的深意。

    你无需顾忌我的太子身份,更不必将我视为兄长,只把我当作你的手下便是。

    我愿倾心向你求教,而你,但有所想,尽可告知于我。

    父皇日夜操劳,实乃我等之责,我渴盼着能尽快成长,为他分忧解难。”

    李夜闻言,轻轻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好,大哥你放心。

    但凡我有所思、所悟,定当与兄长分享。

    若你有何疑惑不解之处,随时可来找我,我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承乾听到李夜的保证,心中的大石仿佛落了地,他缓缓点了点头,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步伐虽依旧沉重,却多了几分踏实与坚定。

    他重新坐回案前,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专注的脸上,映出一抹坚毅。

    他再次摊开那些密报,目光变得锐利而果决,手指轻轻划过字里行间,

    仿佛在与每一个字对话,寻找着解决问题的线索。

    室内再次恢复了平静,只剩下他翻阅纸张的沙沙声,

    与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充满希望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