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老六老师:我受的罪,你们得加倍 > 第181章 这明显是在刁难他

老六老师:我受的罪,你们得加倍 第181章 这明显是在刁难他

    宁妙妙一愣,“别吓我啊!”

    方汉青说,“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当前全球超过15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影响,其中有4.3亿人的听力达到了中度及以上的程度。”

    “预计未来这一数字还将上升至现在的1.5倍。”

    宁妙妙争辩道,“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听力下降的,比如抽烟、喝酒等等……”

    方汉青强调,“这份报告特别指出了噪音危害。

    人们很容易忽略的一种噪音源就是耳机。”

    宁妙妙急了,“这可是新买的耳机呀!不可能……”

    方汉青继续说道,“举个例子,在跑步时为了盖过跑步机的声音调高耳机音量会导致永久性损伤。”

    “在地铁里更是如此,环境噪声本身就很大,你必须将耳机声音再放大才能听得清楚,这对耳朵十分不好。”

    宁妙妙缩了缩脖子,“有那么严重吗?”

    “这不是生物课才学的东西吗?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啊?”

    “高中也没接触过这些吧!”

    方汉青轻笑,“自从高考后就没专门去了解了。”

    但他觉得作为教师掌握更多常识是应该的。

    “打个比方吧,风吹树叶沙沙声约10分贝,人们正常交流约为60分贝;繁忙的城市道路上大约有80分贝。”

    “而当城市里的背景噪音过高时,许多人会选择将耳机音量调得更大,很容易超出安全水平。”

    “实际上每增加10分贝并不是简单的倍增,而是更复杂的换算关系。”

    “换句话说,100分贝的音量是10分贝树叶声强度的大几千甚至万倍。”

    宁妙妙打断他,“别说得太复杂了,既然这是生活常识就应该简单易懂点!”

    这明显是在刁难他。

    方汉青想了想决定不再多言。

    宁妙妙只好抬手轻轻拍打着自己的大腿,无奈地看着他。

    “哼!”

    正得意着呢,方汉青却不慌不忙地说,“耳朵里头有两块特别小的肌肉:一个叫鼓膜张肌,另一个叫镫骨肌。”

    “当鼓膜张肌紧缩时,会让鼓膜向内移;而镫骨肌收缩的时候会往外拉,让镫骨的底板翘起来一点点,稍稍远离前庭窗。”

    “咱们的耳朵如果受到噪音或者其他刺激,这两块肌肉就会自动紧缩一下,这被称为声反射……”

    “一般来说,当音调在 4000 赫兹左右时,普通人的镫骨肌反应阈值会在 70 到 90 分贝之间,比正常的听力范围高出大约 70 到 90 分贝,并且同一只耳朵里的镫骨肌反应要比另一只稍灵敏一点。”

    “至于鼓膜张肌嘛,它对外界声音做出反应所需的音量通常要大上个15到20分贝。”

    “一般人对于……”

    宁妙妙听不下去了,嘴角往下撇去,感到头皮一阵阵发麻:“好啦好啦!你住嘴吧!我服了还不行?我不会戴了!”

    看着她那副难受样儿,虽然完全搞不懂方汉青刚才究竟讲了些啥玩意儿,但光听着这些专有名词,就知道这事肯定挺复杂的。

    她知道自己没法继续纠缠下去了!

    可是方汉青还是不打算收手,“长时间戴着耳机会让人听力减退不说,还可能会引起真菌感染或者是皮肤过敏等问题。

    你要是有兴趣,可以搜一搜相关的图片看一看,保证让你再也不想戴上它们了。”

    宁妙妙撇撇嘴,“好吧,你说的那种耳机不行,那么那种包耳朵的耳机呢?就是戴在头上的那种?”

    方汉青摇了摇头说:“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耳机,在开大声的情况下对听力造成的伤害几乎是相同的。”

    “但是入耳式的耳机因为更加贴近耳道,所以更容易导致不小心就把自己弄伤了。”

    “现在大多数设备都能自己控制音量大小,这样看的话,它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听完这话,宁妙妙翻了个白眼:“你这是变着法子打击我啊!哼!”

    接着又问:“有时候说话或者戴着耳机,耳朵里会有尖叫声,是不是换一种戴头上就能解决问题?”

    方汉青答得轻松随意:“这是因为下巴活动时候挤压到了外耳道前方,引起的。”

    语气仿佛是在告诉所有人: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事儿。

    宁妙妙彻底无语了,“!”

    “你除了吓唬我还会啥!明明疼得要命,你还骗我说没事!真是大骗子!”

    “男人的嘴最不可信!”

    方汉青一时语塞:“可是昨晚……”

    看到对方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她马上插话道:“别说了!这件事没得商量!”

    方汉青扬起眉毛,看着这个有点蛮不讲理的女孩儿。

    这时铃声响了,他走向教室去了。

    留下一脸气呼呼地站在原地不动的宁妙妙,嘴里嘀嘀咕咕不知嘟囔些什么。

    一进班级门,还没来得及安排学生们做练习题,庄明勇就站了出来:

    “老师,下课时我和旁边同学聊起了四色猜想问题,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点什么新东西。”

    然后就开始滔滔不绝解释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发现某个地方假如被其他奇数个地区包围着就需要四种颜色进行标记;反之偶数情况下三种足矣……”

    接着描述了如何证明这一理论的具体步骤和思路,“如果能够验证地图是由多个此类基本模块构成,就能解决整个问题。”

    他还提出了第二个方法,“那就是从平面几何角度出发,探讨是否可能存在五个互连却不交叠的点……”

    全班同学听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啥四色猜想啊?听起来怎么这么复杂呢?”

    看见大伙儿茫然的样子,方汉青赶紧让庄明勇上前来解释一番什么是“四色猜想”。

    随后补充了一些背景知识以及这项研究的价值所在,最后指出庄明勇提出的新想法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何在。

    正当大家都沉浸在数学世界中的时候,方汉青再次回到教学主题上来,并通过具体例子进一步剖析问题核心所在。

    这已经相当厉害了!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