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老六老师:我受的罪,你们得加倍 > 第214章 你还能回学校么?

老六老师:我受的罪,你们得加倍 第214章 你还能回学校么?

    自从知道了方菡箐,这位年轻的女教师给他带来的惊喜越来越多。

    尤其是今天的直播课,即使朋友来访,他也十分不舍得关掉直播间。

    “刚才看完了你的直播课,《山海经》讲得真好,还有一些问题,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聊一聊?”

    “没问题,一切都听您的安排。”

    挂断电话后,客厅里的几位老友满脸疑惑,彼此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老冯,你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吗?”

    同样在文学界有所建树的胥庆感到十分好奇。

    “唉,真的挺好,遇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

    两人在房间中品着茶,继续闲谈。

    话说回来,挂完方老师的电话后,方菡箐打开了微信,发现里面弹出了好多条信息。

    快速浏览之后,她看到了顾丹凤老师的留言。

    锦苑川离实验高中也就十分钟左右的路程,方菡箐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出门了,正好可以和批改作业下班后的顾丹凤一起去吃饭。

    “小文,几日不见变得更漂亮了啊~”

    隔着马路,顾丹凤就已经注意到了夜晚灯光下更加亮丽的方菡箐。

    方菡箐挽起顾丹凤的手臂,笑着说:“顾老师你也是一样好看呢。”

    见面聊天的过程中,方菡箐自然而然地询问起了学校的情况。

    “最近学校还好吧,那帮孩子没给你添麻烦吧?”

    “没有哦,你知道不,吕晓飞和他的几个朋友这两天可认真了!”

    “班级里有些同学正在准备全国知识竞赛,再加上马上要到期中考试了,大家都很用心学习。”

    听到这里,方菡箐理解地点点头。

    说到全国知识竞赛时,其重要性与选拔机制都是非同一般的。

    首先是各个学校内部的初赛筛选,然后再按不同地区的名额竞争,最后确定全国参赛选手。

    失去方菡箐之后的实验高中也不打算放弃这个机会,全校上下的优秀老师们都在带领学生们做着紧张的准备工作。

    像吕晓飞他们,有几个同学因为在数学、物理方面有突出的成绩,也开始积极为这次比赛做准备了。

    谈话快要结束时,顾老师犹豫了一下,问了一个敏感的话题:

    “其实咱们学校还是很希望能有你回归,高一年级的语文还是你讲得最好啊。”

    “就是随便问问,你还想回来工作吗?”

    “你还能回学校么?”

    面对顾丹凤的问题,方菡箐脸上的笑容略微减弱了一点。

    是否回去对她来说并不是个难以抉择的事情。

    之前的副校长李水良因为一些负面行为已经被查处,并且向她道歉并赔偿;而方菡箐也在所有教师会议上亲手撕掉了解雇通知单。

    辞职后,通过直播的形式,能够影响到更多对文学感兴趣的人,这让她感到很开心。

    此外,在自己的直播间里自由度更大些, 不必受学校制度限制。

    所有的这些因素加起来,都说明目前对于自己来说最好的选择并不是重回实验高中。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再回到那个环境呢?

    沉默了一会儿,顾丹凤似乎觉得自己说这话有点不合适。

    如果方菡箐愿意回来,校长肯定会用最大的诚意来邀请她, 自己这么说不是让她为难吗?

    “哎呀别在意啦,我知道你是不会轻易决定回来的, 刚才也是随口一提而已。”

    方菡箐点了点头, 没有多说什么。

    “最近特别想吃橘子, 一会儿顺道买些回家。”

    “行,那我去对面买两杯饮料等下找你吧。”

    \"太好了!又有奶茶喝~ 小文老师真是好人~\"

    结束了关于工作的插曲后,久未相见的朋友之间气氛重新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街角处,顾老师正站在路边挑水果。

    当她推门进来的时候,拎了一袋子橘子,但脸色不太对劲。

    “这是你最喜欢的奥利奥加芋圆味奶茶,” 顾老师说着坐下来递给方菡箐一杯奶茶。

    看到顾丹凤那略带委屈的表情,方菡箐关切地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现在的水果摊贩真是太过分了!!”

    “价钱高得离谱,而且斤两也不够,这袋橘子怎么看都不像是足秤的!”

    抿了一口奶茶,顾丹凤一脸不满地抱怨道。

    “刚才买的一袋橘子才三斤,就花了五十块钱?这也太贵了吧?”

    嗯?

    不应该吧。

    听完这话,方菡箐愣住了,随手提起桌上的那袋橘子。

    一拎就知道不对劲,显然没到说的重量。

    “肯定是店家在秤上动了手脚。”

    顾老师翻了个白眼,似乎不想多纠缠这种小事,但心里依旧生气。

    “唉,为了一袋橘子回去理论也挺没意思的。

    可是这种坑害顾客的事情最近实在太多了。”

    “哎呀,你现在不是有不少粉丝嘛,你可以提醒一下你的粉丝们,注意不要被坑啊。”

    方菡箐听后点头称是,这个建议确实值得考虑。

    眼下正值旅游高峰期,大多数游客喜欢购买一些本地特色的小商品。

    但如果这些商铺都在做这种欺诈的行为,那么这对消费者的权益无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损害城市的形象。

    想象下,在别人眼中一个美丽且热情好客的城市,外地旅客到这里游玩却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想?

    他们又会对这座城市留下怎样的记忆呢?

    即便是小赚一点差价的小摊贩们,如果这种情况普遍化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买回的东西一查就知道问题所在。

    游客可能会很快离开这个城市,这些商家或许可以侥幸逃脱,但是这种恶劣的风气始终没有改变,一批批来的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只会越来越差。

    这样看来,老板赚的钱都是用人们对这个城市的恶感换来的。

    从长期来看,这将导致整个城市的名声下降和经济退步。

    仅靠个别市民的声音是无法让所有商铺都做到诚实交易。

    不过看起来方菡箐恰好有办法引起公众的关注。

    “好吧,我会试试看怎么做。”

    方菡箐微笑回答,顾老师也笑了笑,没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