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 > 第114章 成立合作社

一锄头挖回1941:南泥湾种地 第114章 成立合作社

    “吴教员,我认为这个互助组的规模不宜太大,十来户人家就可以了,这样便于管理。”一个老乡建议。

    “嗯,这个意见很好,互助组的规模要适中,太大太小都不好。”吴龙表示同意。

    “吴教员,我认为合作社分配制度,要公平合理,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让少数人占便宜。”

    “你说得对,分配制度是合作社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既要保证社员的利益,又要兼顾集体的利益。”吴龙回应。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对章程进行了一些修改和完善,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了,那我们就按照这个章程,开始组建生产互助组和合作社!”

    吴龙宣布,“我建议,先从农业生产开始,组建几个农业互助组,进行试点,等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领域。”

    “好,我们都听吴教员的!”大家齐声回应。

    在吴龙的指导下,南泥湾的第一个农业互助组很快就建立起来了。这个互助组由十户人家组成,他们自愿结合,互相帮助,共同劳动。

    “乡亲们,咱们互助组今天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在互助组的第一次会议上,被推选为组长的赵大叔热情洋溢地说,

    “以后,咱们就是一个集体了,我们要互帮互助,共同劳动,争取今年打一个大胜仗!”

    “好!我们都听赵大叔的!”互助组的成员们纷纷表示赞成。

    “吴教员也叮嘱过,咱们互助组要按照‘新式种地法’的要求,进行科学种田。”

    赵大叔继续说,“今年,咱们互助组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这片地种好,争取亩产再提高一成!”

    “好,我们一定按照‘新式种地法’的要求去做,争取今年大丰收!”互助组的成员们纷纷表示决心。

    在互助组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战士和老乡们加入了互助组,南泥湾的农业生产掀起了一股互助合作的热潮。

    与此同时,手工业合作社也陆续建立起来了。

    纺织合作社、编织合作社、制鞋合作社等相继成立,把分散的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进行集约化生产。

    “姐妹们,咱们纺织合作社的任务,就是要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布匹,支援前线,支援抗战!”

    王秀兰对纺织合作社的女工们动员,“我们要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好,我们都听王主任的,努力生产,支援抗战!”女工们纷纷响应。

    在合作社的组织下,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吴教员,您看,这是我们合作社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您给提提意见。”李位拿着一些手工艺品,对吴龙展示。

    “嗯,不错,这些产品的质量都很好,比以前提高了不少。”

    吴龙检查了产品的质量,满意地评价,“不过,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好,吴教员,我们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去做。”李位保证。

    在吴龙的指导下,南泥湾的手工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生产出了越来越多的产品,不仅满足了南泥湾军民自身的需求,还开始向周边地区销售,换回了大量的紧缺物资。

    “吴教员,这是我们这个月的生产报表,您看看。”李位把一份报表递给吴龙。

    吴龙接过报表,仔细地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着:

    “本月共生产粮食……担,棉花……担,布匹……匹,军鞋……双,肥皂……箱,红薯粉条……斤,米粉……斤,豆腐干……斤,腌菜……斤,辣椒酱……瓶……”

    “嗯,不错,这个月的生产任务完成得很好!”吴龙赞许,“特别是手工业产品,产量和品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都是吴教员领导有方,还有同志们、乡亲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李位谦虚地说。

    “哈哈,你就别给我戴高帽了。”

    吴龙笑着打趣,“对了,李哥,我听说咱们派往延安学习的张强同志,已经学成归来了?”

    “是啊,吴教员,张强他们几个已经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呢!”

    李位兴奋地说,“吴教员,您真是太有远见了,当初派他们去延安学习,真是太明智了!”

    “哦?他们都学了些什么新技术?快带我去看看!”吴龙催促。

    “好嘞,吴教员,您跟我来!”李位说着,就带着吴龙来到了一个新设立的“技术推广站”。

    只见站内,张强正带着几个战士,在研究一台新式的播种机。

    “吴教员,您看,这是我们在延安‘农业科技大学’学习时,跟那里的老师傅学着制作的新式播种机!”

    张强指着一台崭新的播种机介绍,“这种播种机,可以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比咱们以前用的播种耧效率高多了!”

    “好,好,这播种机真是太好了!”吴龙仔细地观察着播种机的结构和原理,赞叹,“张强,你们这次去延安,真是学到了不少好东西啊!”

    “这都是吴教员您领导有方,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张强感激地说,“我们一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南泥湾的建设中去,为南泥湾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好,有志气!”吴龙鼓励,“除了这播种机,你们还学到了什么新技术?”

    “我们还学习了新的耕作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等,另外,我们还带回来了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准备在南泥湾试种。”张强汇报。

    “太好了!这些新技术和新品种,对我们南泥湾的农业发展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吴龙欣喜地说,“张强,你们要好好总结,好好推广,争取让这些新技术和新品种在南泥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是,吴教员,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张强立正回答。

    “嗯,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做好的。”

    吴龙点头,“对了,张强,我听说你们在回来的路上,还遇到了敌人的袭击?”

    “是啊,吴教员,我们遭到了敌人的伏击,多亏了李队长及时赶到,救了我们。”张强回答。

    “李队长呢?他现在在哪里?”吴龙关切地问。

    “李队长为了掩护我们,受了重伤,现在正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张强解释。

    “什么?李哥受伤了?!”吴龙一听,顿时焦急起来,“快,带我去看看他!”

    吴龙和张强一起来到了医院,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李位。

    “李哥,你怎么样了?伤得重不重?”吴龙关怀备至地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