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 第70章 探听生财之道
疍民本来就难,大家也习惯了互帮互助,最难的时候也没听说谁家被饿死人的,现在日子好过反倒有人被饿死,说起来都讽刺。
陈永定安慰道:“爸,都是郑阿强自己做的孽,文军那么好的人都不想管他,咱也管不了,等我们去了南港再帮他打听一下家人的下落,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周水芳小声嘀咕道:“自从文军娶了这个媳妇后,好像都跟大家不亲了,以前他就算再怎么生气也不会说不管就不管,这次却这么坚决,难道他打算脱离疍家了?”
“不至于吧!他不是一直在打渔吗?”陈永定觉得周水芳想多了。
陈阿公摆摆手,“算了,人家的事情我们也帮不上忙,跟咱们说了有什么用,该干嘛干嘛去。”
周水芳见陈阿公不高兴,悻悻然闭上嘴巴。
陈文军从菜市场收摊后立刻去了国兴大饭店,最后才把剩下的东西送到林琴那边。
顺便跟她提了郑阿强的事。
林琴听完无比解气,“活该!这次倒是比上辈子提前断了腿,也不知道会不会提早归西。”
陈文军摇摇头,“不用管他,他现在这样没办法再使坏,我们安心过日子就行,我刚刚在集市上听人家说孩子开学,才想起来咱家两个孩子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了,你说我要不要送平安去学校?”
刘丫丫肯定是要去念书的,就是陈平安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智力没问题,但肢体有障碍,这种情况去学校的话很容易被欺负。
但不送他去陈文军心里又不得劲,他觉得儿子是聪明的,上辈子自己窝窝囊囊不敢迈出第一步,以至于孩子也跟他一样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甚至连死的时候都是自卑窝囊的。
要是送孩子去念书,或许孩子能有个不一样的未来。
林琴想都不想就点头,“必须送!就算砸锅卖铁都得送!更别说咱现在能赚钱,就是没钱也得想办法,必须要好好栽培孩子。”
“可我担心平安那样没有学校愿意收。”陈文军眉头紧皱。
林琴顿了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没事,反正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实在不成咱就找郑老板问问,再不济也能自己去教育局打听看看。”
疍民居无定所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办法统一的管理,像村子都有特定的村小,市里不同街道也有安排足够的小学学位,唯独他们疍民没有。
因为在陆地上没有土地,也没有兴建学校,政府只能就近划分,可南溪太长,疍民不会长期在一个地方居住,导致人口流动频繁,经常这学期来了几个孩子,下学期因为渔船漂泊不来了。
久而久之学校那边也有意见,不太愿意接收疍家孩子,再加上疍民本来就容易被歧视,跟那些农村孩子在一起读书经常被欺负,双方打架斗殴更是频繁发生。
这伤了人家村子的孩子,村民肯定有意见,每年都会因为这种事情闹不愉快,久而久之,愿意去上学的疍家孩子越来越少。
陈平安这情况就更难了,不仅要选好学校,还要选愿意收他的好学校。
他们没权没势,压根就办不到。
心里装着事,陈文军看起来都不像平时有干劲。
等林琴忙完,陈文军帮着收拾了一下,两人匆匆赶回南溪。
刚靠近自家五篷船就发现船上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正是高磊和昨天打了陈平安一棍的那个混混,好像叫吴阿贵。
他们来干什么?
陈文军本能地将林琴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他们。
吴阿贵赶忙从船上下来,上前一把抓住陈文军的手,在陈文军惊愕的眼神中一脸诚恳地说道:“陈兄弟,前几天的事情是我不对,还没问清楚就出手,害你白白挨了一棍,对不住,实在对不住......”
陈文军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什么时候混混还会主动上门道歉了?他是什么不能得罪的人吗?
吴阿贵看陈文军的眼神也有几分打量,讨债这么多年,误伤也不是没发生过,自家老大也不知道抽什么风,非要他上门赔礼道歉。
两人正大眼瞪小眼的时候,高磊出现在吴阿贵身后,往他后脑勺拍了一下,气焰嚣张,“一边去!让你赔礼都做不好,没用的东西!”
骂完他才看向陈文军,露出一个自以为和善的笑容,“去你家坐会儿?”
陈文军拿不定主意,但形势比人强,为了不跟混混闹僵,还是答应了高磊的无理要求。
四人上了渔船,林琴自觉进了船舱。
陈文军三人则坐在甲板上。
边上还有一大袋东西,显然是他们带来的。
陈文军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高磊望着辽阔的河面和来来往往的渔船,半天才收回视线,“听说你们疍家人主要是靠走运货载客营生的,怎么不见你运货载客?”
陈文军不明所以,却是如实回答,“我儿子身体不是很好,之前为了照顾他,没办法干这种活,只能打渔摆摊,赚点辛苦钱。”
高磊挑眉,嘴角渐渐压了下来,“打渔还能赚钱买地盖房子?你糊弄谁呢!”
他平生最讨厌被人忽悠。
见高磊隐隐有发怒的迹象,陈文军赶忙解释,“我说真的!这水上人家谁不知道我就是靠打渔挣钱的!那买地的钱我可是攒了好几年了,房子还在盖,挣多少盖多少,还不知道啥时候能住进去呢!”
高磊深吸一口气,有点郁闷,之前揍郑阿强的时候,郑阿强一口咬定陈文军有钱,还说陈文军肯定有别的发财门路,不然不可能买地盖房子还娶了个陆地上的媳妇。
郑阿强说得跟真的似的,他也就信了,为了从陈文军口中探听到消息,他还特地买了东西过来,诚意十足,结果陈文军就给他这么一个答案!
吴阿贵急了,凑过去提醒道:“陈文军,我们家磊在安市可是背景雄厚,你要是敢糊弄他,他可是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
陈永定安慰道:“爸,都是郑阿强自己做的孽,文军那么好的人都不想管他,咱也管不了,等我们去了南港再帮他打听一下家人的下落,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周水芳小声嘀咕道:“自从文军娶了这个媳妇后,好像都跟大家不亲了,以前他就算再怎么生气也不会说不管就不管,这次却这么坚决,难道他打算脱离疍家了?”
“不至于吧!他不是一直在打渔吗?”陈永定觉得周水芳想多了。
陈阿公摆摆手,“算了,人家的事情我们也帮不上忙,跟咱们说了有什么用,该干嘛干嘛去。”
周水芳见陈阿公不高兴,悻悻然闭上嘴巴。
陈文军从菜市场收摊后立刻去了国兴大饭店,最后才把剩下的东西送到林琴那边。
顺便跟她提了郑阿强的事。
林琴听完无比解气,“活该!这次倒是比上辈子提前断了腿,也不知道会不会提早归西。”
陈文军摇摇头,“不用管他,他现在这样没办法再使坏,我们安心过日子就行,我刚刚在集市上听人家说孩子开学,才想起来咱家两个孩子也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了,你说我要不要送平安去学校?”
刘丫丫肯定是要去念书的,就是陈平安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智力没问题,但肢体有障碍,这种情况去学校的话很容易被欺负。
但不送他去陈文军心里又不得劲,他觉得儿子是聪明的,上辈子自己窝窝囊囊不敢迈出第一步,以至于孩子也跟他一样浑浑噩噩过了一辈子,甚至连死的时候都是自卑窝囊的。
要是送孩子去念书,或许孩子能有个不一样的未来。
林琴想都不想就点头,“必须送!就算砸锅卖铁都得送!更别说咱现在能赚钱,就是没钱也得想办法,必须要好好栽培孩子。”
“可我担心平安那样没有学校愿意收。”陈文军眉头紧皱。
林琴顿了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没事,反正现在距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实在不成咱就找郑老板问问,再不济也能自己去教育局打听看看。”
疍民居无定所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办法统一的管理,像村子都有特定的村小,市里不同街道也有安排足够的小学学位,唯独他们疍民没有。
因为在陆地上没有土地,也没有兴建学校,政府只能就近划分,可南溪太长,疍民不会长期在一个地方居住,导致人口流动频繁,经常这学期来了几个孩子,下学期因为渔船漂泊不来了。
久而久之学校那边也有意见,不太愿意接收疍家孩子,再加上疍民本来就容易被歧视,跟那些农村孩子在一起读书经常被欺负,双方打架斗殴更是频繁发生。
这伤了人家村子的孩子,村民肯定有意见,每年都会因为这种事情闹不愉快,久而久之,愿意去上学的疍家孩子越来越少。
陈平安这情况就更难了,不仅要选好学校,还要选愿意收他的好学校。
他们没权没势,压根就办不到。
心里装着事,陈文军看起来都不像平时有干劲。
等林琴忙完,陈文军帮着收拾了一下,两人匆匆赶回南溪。
刚靠近自家五篷船就发现船上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正是高磊和昨天打了陈平安一棍的那个混混,好像叫吴阿贵。
他们来干什么?
陈文军本能地将林琴护在身后,警惕地看着他们。
吴阿贵赶忙从船上下来,上前一把抓住陈文军的手,在陈文军惊愕的眼神中一脸诚恳地说道:“陈兄弟,前几天的事情是我不对,还没问清楚就出手,害你白白挨了一棍,对不住,实在对不住......”
陈文军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什么时候混混还会主动上门道歉了?他是什么不能得罪的人吗?
吴阿贵看陈文军的眼神也有几分打量,讨债这么多年,误伤也不是没发生过,自家老大也不知道抽什么风,非要他上门赔礼道歉。
两人正大眼瞪小眼的时候,高磊出现在吴阿贵身后,往他后脑勺拍了一下,气焰嚣张,“一边去!让你赔礼都做不好,没用的东西!”
骂完他才看向陈文军,露出一个自以为和善的笑容,“去你家坐会儿?”
陈文军拿不定主意,但形势比人强,为了不跟混混闹僵,还是答应了高磊的无理要求。
四人上了渔船,林琴自觉进了船舱。
陈文军三人则坐在甲板上。
边上还有一大袋东西,显然是他们带来的。
陈文军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高磊望着辽阔的河面和来来往往的渔船,半天才收回视线,“听说你们疍家人主要是靠走运货载客营生的,怎么不见你运货载客?”
陈文军不明所以,却是如实回答,“我儿子身体不是很好,之前为了照顾他,没办法干这种活,只能打渔摆摊,赚点辛苦钱。”
高磊挑眉,嘴角渐渐压了下来,“打渔还能赚钱买地盖房子?你糊弄谁呢!”
他平生最讨厌被人忽悠。
见高磊隐隐有发怒的迹象,陈文军赶忙解释,“我说真的!这水上人家谁不知道我就是靠打渔挣钱的!那买地的钱我可是攒了好几年了,房子还在盖,挣多少盖多少,还不知道啥时候能住进去呢!”
高磊深吸一口气,有点郁闷,之前揍郑阿强的时候,郑阿强一口咬定陈文军有钱,还说陈文军肯定有别的发财门路,不然不可能买地盖房子还娶了个陆地上的媳妇。
郑阿强说得跟真的似的,他也就信了,为了从陈文军口中探听到消息,他还特地买了东西过来,诚意十足,结果陈文军就给他这么一个答案!
吴阿贵急了,凑过去提醒道:“陈文军,我们家磊在安市可是背景雄厚,你要是敢糊弄他,他可是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