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 > 第138章 尝试摆摊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 第138章 尝试摆摊

    林琴肯定地鼓励道:“你好好干,什么都会有的。”

    她现在对赵小红只有丁点了解,没敢说太多,先把一些海鲜处理的法子教给她,再看向叶雯雯,问起早点。

    叶雯雯赶紧掀开那筐发得差不多的面粉,“我跟小红商量了一下,以后早点就给孩子们准备馒头包子之类的早点,再配个豆浆什么的,弄起来方便,孩子们也喜欢吃。

    正好小红特别会做面食,这不,先发了面,一会儿弄点葱花,做花卷,今年来不及磨豆子,豆浆就算了,煮瘦肉汤,早点花卷配瘦肉汤。

    午饭还跟昨天一样,做海鲜面,下午点心吃银耳甜粥。”

    这个食谱倒也过得去,林琴想了想,提了个建议,“还可以蒸蛋羹,瘦肉粥,海蛎面线糊,面片汤、牛奶配馒头等等,这些都适合做点心。

    至于牛奶,据我所知,郊区农村养水牛的可不少,买得多人家还能便宜,一斤不掺水的牛奶,买回来咱自己煮肯定还要加一些水,一斤牛奶够两三个孩子喝了,算一算,其实也不贵,还特别营养。”

    叶雯雯果然被说动了,至于赵小红,除了一脸崇拜地看着林琴,啥意见都没有。

    接下来几天,林琴上课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赵小红厨艺,被赵小红当成师父敬着。

    她这一帮忙就帮到了国庆。

    眼看着托育所要放小长假,赵小红却一副乐呵呵的没什么想法的样子,林琴便问道:“你国庆期间打算玩还是想赚钱?”

    赵小红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赚钱,我想赚钱!”

    林琴笑笑,给她支了个招,“你擅长做面食,国庆期间去友谊广场摆摊卖面食,馒头包子还有虾饼、海蛎饼、菜饼,地瓜饼,全都卖看看,就算赚不到钱也亏不了,要不要大胆试试?”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她发现赵小红是个踏实勤劳的姑娘,即便日子苦也没自怨自艾,一直想着怎么把日子给过起来。

    她欣赏这样的姑娘,自然也想帮衬一下。

    还别说,赵小红心动了,只是有些迟疑,“那些食材我要去哪里买?”

    她压根没买过海鲜,因为兜里没钱,跟哥哥姐姐在一块儿也不是她管账,连菜市场都没进去过。

    林琴好笑地看着她,“找我呀!我家别的没有,海鲜还能少?我给托育所什么价就给你什么价,你去文军海鲜批发店,报上我的名字,就说你要河虾和海蛎,人家保准给你准备得妥妥的。

    其他青菜菜市场随便找个阿婆买一点,先试看看,也就是一个炉子一个锅几个盆子的事,万一赚了钱,你不也高兴?要是实在没底,第一天我去帮你。”

    林琴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赵小红自然不会再拒绝。

    回去她就把摆摊的事情告诉大哥二哥三姐。

    赵家大哥赵卫国一直在工地干活,根本就没放什么小长假,听到赵小红的提议,他本能皱眉,“四妹,你要试的话大哥不反对,只是我帮不了你,要是你那边缺本钱我倒是能拿点给你。”

    赵小红连连摇头,面色涨红,“我上个月的工资发了,那些钱够了,不用大哥的。”

    二哥赵卫家到了市里就借钱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专门拉客人。

    “四妹,国庆期间出门的人多,我得拉客,也没法帮你。”赵卫家一脸无奈,他借的钱还没还完,背着债,压力大得很。

    三姐赵小青在饭店洗碗,一个月三十,全年无休,更是帮不上。

    赵小红知道哥哥姐姐的情况,也没指望听他们搭把手,只是跟他们说一声,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国庆放假第一天。

    大清早的赵小红就去了文军海鲜批发店,这会儿才五点出头,海鲜批发店已经人山人海,生意红火得让人咂舌。

    她一个小姑娘也挤不过那些大老爷们,只焦急地在外头眺望。

    几个老头老太太出来遛弯,见赵小红在海鲜店门口站了大半天也没动,立马上前询问,“小姑娘,干啥呢?”

    赵小红腼腆地说出来意。

    几个人老成精的一下子就看出赵小红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阿婆当即拉着她,“走!我领你进去。”

    在阿婆的开路下,赵晓红成功来到林少军面前。

    “少军啊!这丫头说要买海鲜,在外面来回走了好几圈也没敢进来,你好好问问人家要啥。”

    林少军忙点头,目光看向赵小红,“你要啥?”

    赵小红脸色涨红,支支吾吾说道:“是......是林琴姐让我来这里买河虾和海蛎的,我是托育所做饭的。”

    林少军恍然大悟,“赵小红是吧?”

    赵小红狂点头。

    林少军回头就把两袋海蛎,一袋河虾交给她,“东西都在这里的,各四斤,我这边记了账,回头你再跟阿琴姐结算。”

    赵小红提着东西快速离开海鲜店。

    回去后立马去附近菜市场买了胡萝卜包菜葱和蒜,以及十斤地瓜。

    面粉和地瓜粉提前买好了,剩下的就是调面糊,就可以出摊了。

    等她弄得差不多,赵卫家骑着三轮车帮她把东西载到友谊广场。

    这次她弄了两个小煤炉,一个专门蒸包子馒头,一个炸东西。

    东西差不多都准备好了,赵卫家看一个人影都没有,不免担心,“四妹,你说这些东西今天能卖出去吗?”

    赵小红心里也没底,却不敢露怯,“二哥,你先去忙吧,我先试试,卖不掉就带回去,咱自己吃。”

    赵卫家满心担忧,眼看时间不早了,他确实不能再留了,只好先离开。

    赵卫家刚走没多久就有人闻着香味过来。

    看到新鲜出锅的虾饼和海蛎饼,当下就各买了一个。

    赵小红赶紧给人家打包,笑得十分质朴,“好吃您再来。”

    对方三两下吃了一个海蛎饼,意犹未尽,又买了四个。

    边上的行人一看,纷纷过来凑热闹。

    大清早的,吃包子馒头的人也不少。

    顺带着赵小红的包子馒头也卖了一大半。

    林琴是早上快十点了才赶到友谊广场,远远看见被客人围成一圈的赵小红,她不自觉露出笑意,停好自行车才挤进人群,“怎么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