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 第303章 册封太子竟然要听宋谨央的意见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第303章 册封太子竟然要听宋谨央的意见

    清俊男子到长公主府的时候,正是全京城最炸裂的时刻。

    今日早朝,中宗突然宣布一个震撼朝纲的决定。

    “朕,决定册封太子!”

    朝臣瞬间震惊。

    当年,太子意外薨逝,帝后大恸。

    时至今日,还未能从悲痛中走出。

    刚刚找回长公主,就决定册封太子。

    此事,若与长公主没有关系,任谁也不信。

    毫无征兆的决定,令他们猝不及防。

    “太子薨逝那么多年,大乾是该迎来新太子。只是,怎的一点风声不曾透出?连内阁都不知?”

    “……不论册封哪位皇子为太子,绝及不上康嘉太子!他惊才绝艳,智谋出众,哪位皇子能望及脊背?”

    “但康嘉太子只有一个,大乾若想长治久安,只能面对现实,重新立太子。”

    提到康嘉太子,朝中悲痛心伤者有,摇头惋惜者有,凄然感慨者有……

    在他们心中,康嘉太子的地位无人能及。

    说到康嘉太子,不得不提到中宗的皇子们。

    大乾本有十二位皇子。

    薨逝四位:太子、六皇子、八皇子、十皇子。

    四皇子被贬,从此失了夺位的可能。

    余下的几位皇子中,二皇子体弱,打小靠药吊着。

    每到季节交换的时辰,他住的宫殿便会散出熏艾味,太医的身影,更是频繁出现在殿内。

    其母妃是贤妃。

    三皇子身强体壮,武艺超群,是位出色的将军。

    在离京万里的西线,领军布阵。

    其母妃是淑妃。

    五皇子默默无闻,因其母是低等宫人,故而在宫中犹如透明人。

    七皇子性子内向、沉默寡言,虽与五皇子一般,母妃是宫人,但因打小抱到太妃跟前养着,故而地位超然。

    九皇子母妃是贵妃,生性顽劣,聪明却不爱读书。

    十一皇子出生在冷宫,其母孟氏是伺候皇后的大宫人。

    十二皇子还在襁褓中,其母是丽贵人。

    皇子不少,但真正能登顶的,也就那么几个,呼声最高的就是三皇子、七皇子和九皇子。

    “三位皇子旗鼓相当,当真是难以抉择啊。”

    朝臣还未从之前的震惊中恢复,中宗再次重拳出击。

    如果说册封太子的决定是十级大震的话。

    那么他的下一句话,简直掀起了万丈海浪。

    “朕将充分听取长公主的意见,确定太子的最终人选!”

    朝臣彻底癫狂。

    他们的表情从诧异到目瞪口呆,终至呆若木鸡!!!

    苍天啊!!!

    哪家的皇朝,是由长公主决定太子人选的?

    朝臣还未做出反应,中宗已经宣布退朝。

    等朝臣们清醒过来,大局已定。

    “什么?太子由长公主决定?那皇子们还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拼命讨好长公主?”

    “切,长公主哪是那么容易讨好的人?”

    “皇上把长公主推上风口浪尖,长公主这下麻烦大啰。”

    “老大人莫操心!长公主智勇双全,定能游刃有余。”

    “唉!皇上糊涂啊,怎可给长公主如此大的权力?皇权旁落,可不是好现象。”

    “你瞎操心什么?长公主不也是皇家人?”

    京中不是没有刺耳的声音,认为宋谨央不配确定太子人选。

    但那些声音才起了头,便被人狠狠按了下去。

    试图传出流言的人,一见局势不对,立刻鸣兵收锣、焉其熄鼓。

    整个京城沸腾之际,清俊男子的拜帖递到了长公主府。

    门上递贴子进来的时候,宋谨央正招待大阮氏。

    大阮氏无比感激宋谨央。

    若非她向皇上进言,女子也可开女户。

    小阮氏的下半生,只怕还不得解脱。

    一顶白家遗孀的帽子休想摘掉。

    “长公主,家妹再三请托,请我代她感谢您!她,到官府立了女户,昨儿已离京奔赴江南,从此长住江南。”

    大阮氏既高兴又心疼。

    高兴的是,长公主归朝,皇上大赦天下。

    直接将关在诏狱水牢里的崔珏放了出来。

    小阮氏得到消息,连夜等在诏狱门口,足足等了六个时辰,才等到崔珏。

    崔珏已然神志不清。

    小阮氏依旧欣喜若狂。

    带他到医馆治疗一番后,直接领着出了京。

    心疼的是,小阮氏的后半生,都要照顾一个失心疯病人。

    宋谨央想了想,命刘嬷嬷拿来银票五千两和两家铺子的契书,塞给大阮氏。

    “你安排人送去江南!”

    大阮氏怎么肯收?

    宋谨央叹了口气。

    “白家查抄,小阮氏身边还能剩下些什么?如今寻回崔珏,正是需要银钱的时候。你难道还想让他们娘俩,后半生为生计发愁?”

    大阮氏一怔,顿时感佩宋谨央想得周到。

    是她疏忽了。

    夫家没了,小阮氏一个后宅女子,哪有赖以生存的本事?

    她咬咬牙,收下了宋谨央的银票与契书。

    感激无比地看着宋谨央。

    “长公主,大恩不言谢,日后吏部尚书府便是您的后盾。”

    这话份量极重,同时风险亦不小。

    等于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押到了宋谨央的身上,同她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大阮氏回府后,将银票和契书给夫君看。

    吞吞吐吐地告诉他,自己激动之下说的话。

    没想到夫君激动得揽着她,连声说她是“贤妻”。

    她眨眨眼睛,不明所以。

    他立刻解释:“如今,连册封太子都由着长公主决断!夫人靠上长公主,对得不能再对了。”

    大阮氏还说起自己离开长公主府时,与一辆贴有北疆标记的马车,擦身而过的事。

    吏部尚书沉吟半晌。

    “夫人,咱们府上好久不办筵席了,借母亲过寿的机会,好生办一场。”

    大阮氏立刻明白过来,点头称是。

    清俊男子儒雅地进了主院。

    “请长公主金安!”

    宋谨央笑盈盈。

    “少城主驾到,一路可顺利?”

    对方正是岚城城主之子,也就是咏晴的未婚夫婿。

    汝南王死后,宋谨央第一时间送信去北疆。

    让陈岚清来京,在热孝内迎娶咏晴。

    这不,岚城城主收到信后,立刻让儿子赶来京城完婚。

    这里一见着人,宋谨央立刻吩咐宋青安排住处。

    “你父亲与我莫逆之交,虽晚我一辈,但谈话向来投机。

    你不远千里来我府上,若不住下,是想我日后无颜见你父亲吗?”

    见宋谨央话说得透彻,他也不矫情,答应下来。

    东跨院,咏晴收到消息,脸颊飞速升起两团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