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 第312章 瓦房里的神秘人

王府老封君带着七个媳妇闹和离 第312章 瓦房里的神秘人

    相国寺一绝——竹林,已然恢复了原貌。

    还是慧缘有本事,不知从哪儿重新移植了竹林过来,还是难得的湘妃斑竹。

    淳阳郡主伴着宋谨央,两人坐在林间喝茶。

    边上不时有小和尚探头探脑,一脸急色。

    淳阳打趣。

    “长公主,难怪僧侣着急,凭您当初赶尽杀‘竹’的劲头,连我都心有余悸!”

    宋谨央低头浅酌,放下茶碗,才微微笑道。

    “你府里可需要?不若将这些移走?”

    她一边说话,一边环视四处的竹子。

    绿竹,在微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

    小和尚急得抓耳挠腮,只怕下一秒就要哭出声来。

    淳阳连连摆手。

    “不了,不了,我可不敢!慧缘只怕要拆了我的骨头!”

    躲在暗处的小和尚听到了,顿时长舒口报,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几息,飞一般跑走了。

    宋谨央见状,险些笑出声。

    接着,她话锋一转,不经意地提及薛府的丧事。

    在宋谨央回朝的高光下,薛府静悄悄地办了丧事。

    新媳妇常氏因思念亲人过度,心碎而死!

    薛府低调地输了丧事,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常氏和卿如尘悄悄地送去了南方。

    “卿如尘回老家了!离开前,想替卿如烟说一门亲事。无奈卿如烟挑挑拣拣,这个家境太差,那个相貌丑陋,就是不肯嫁。

    卿如尘一怒之下不管她了。

    留她一人在京,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是啊,这世间,有几个宋谨央?

    靠自己都能活得风生水起!

    “这回我可得好生挑媳妇,免得再委屈至儿!”

    “你抓紧时间挑媳妇,万一薛将军想横插一杠,你应是不应?”

    淳阳经宋谨央提醒,面色顿时凝重起来。

    对啊,她怎么糊涂了?

    常氏就是他为了报恩,硬塞过来的。

    “你挑好了,我替你讨圣旨去!只不过,得快!万一薛将军先一步决断,你和薛至就被动了。”

    淳阳连连点头,感激至极。

    李氏想去大殿上香,娉婷想去抽签,两人结伴往前走。

    云氏和冯氏往后山走去。

    那里景致甚美,她们难得出府一趟,都不想放弃。

    两人不急不徐地走着,山风拂面,格外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间,走过了一座浮桥,来到了山的对面。

    眼见人烟稀少,胆大如冯氏也不免有些紧张。

    “五嫂,咱们回吧!”

    云氏像是没有听到般,沿着小道向上走。

    冯氏蹙了蹙眉,吩咐拾穗回去叫人,自己则紧跟在云氏身后。

    沿着小道向上,又走了一炷香,面前豁然开朗,现出一片平地。

    上面盖着一间瓦房。

    云氏的神情激动,目光闪动,似有泪意点点。

    她站在屋外,贪婪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

    冯氏吃惊地叫了起来。

    “天哪,我怎的不知,相国寺后山,竟还有这么奇妙的地方?”

    瓦房建在山中,面水靠山,当真是风水宝地。

    瓦房前,种着一棵大大的松树。

    冯氏问完话,没听到云氏回话,诧异地转头望去。

    只见云氏眉眼颤动,像是刻意压抑着泪水。

    冯氏奇怪地看向松树。

    树上绑着一根黄绸,随风灵动地舞动着。

    “五嫂,你看什么呢?”

    她又没等到云氏回话。

    一转头,看到云氏步履匆匆离开的背影。

    “哎,五嫂,你等等我!”

    冯氏拔腿想追。

    突然,身后传来一股强烈的不适感,冻得她浑身打了个寒颤。

    她猛地回头看去,却是什么也没发现。

    她赶紧跟上云氏,两人原路返回。

    冯氏虽然诧异云氏的表现,但也无意深究,此事便没有同任何人说起。

    瓦房里,一个瘦削的身影,寥落地站在关得紧紧的窗前。

    透过窗缝,惊鸿一瞥,心痛得一抽,猛烈地跳动起来。

    边上伺候的小厮看见了,面色一白,立刻从荷包里掏出一颗黑乎乎的药丸,强行塞到那人嘴里。

    “爷,您身子弱,可不能久站!”

    药丸下肚,那人终于恢复了正常。

    窗外不再见伊人。

    他缓步离开。

    等到他身形动了,才赫然发现:他只有一条腿,另一条腿是一根木棍。

    难怪小厮说他不能久站。

    等他坐下,伸手拿桌上的茶碗。

    天哪!

    他的手更可怕。

    左手少了无名指、小指。

    右手少了拇指、食指、小指。

    他用剩下的手指,捧起茶碗浅浅喝了一口。

    胸中灼烧的烦躁感,才渐渐退去。

    “爷,对不起,守桥的侍卫刚才肚子疼,走开了一会儿。”

    说来也巧,那两位夫人,便是趁那个时候走过浮桥。

    爷避人而居,这么多年不见生人,骤然见到,会生气也在情理之中。

    “爷,奴才一会儿就让人警告她们一番……”

    “不必!”

    锯木般的声音响起。

    那声音像是破了皮的鼓,又像是破了洞的风箱,粗嘎难听。

    心疼的感觉还在,但空气中却再也闻不到那人的味道。

    云氏和冯氏走了回来,迎面遇到了李氏和娉婷。

    冯氏问她们可上了香、求了签?

    两人摇了摇头。

    李氏遗憾道:“我们到时,大殿有剃度仪式,暂时封了大殿。”

    “剃度?”

    冯氏的眸光瞬间亮了起来。

    “我还从未见过剃度,走,五嫂,咱们赶紧去看看。”

    冯氏来了劲,二话不说扯着云氏便走。

    李氏和娉婷无奈,只得跟上,重新回到大殿。

    大殿里,慧缘拿着剃刀,目光沉沉地看着眼前人。

    “施主,你可想好了?不后悔?”

    崔琛低垂着眉眼,无波无澜地答。

    “大师,弟子想好了!请开始吧!”

    慧缘拿起剃刀,最后问了一句。

    “施主,长公主此刻正在相国寺,你可要见她一面?”

    崔琛眉眼不抬,毫不犹豫地回答。

    “不了,俗事已了,再见已是陌路!”

    慧缘重新抬起手,正式剃了他的头发。

    一缕缕青丝落地,像卸下身上所有的负担般,彻底与过去、与尘世道别。

    崔琛看着掉落在地,越来越多的黑发,心中无悲无喜。

    这一世,他含金钥出身,享尽荣华富贵,占尽世间的繁华。

    却没能珍惜,好好做人,伤了娘的心,伤害了云氏。

    他的自以为是,深深地伤害了身边人。

    余生,他将终生念佛,忏悔自己前半生的不堪。

    烫戒疤的时候,他的鼻头微微抽动。

    终于,仪式结束。

    “你法号忘尘,望你忘尽前尘往事,好生修行!”

    “多谢师父!”

    忘尘恭敬地磕头,随即起身,脱下俗服,换上僧袍。

    当大殿门打开,他回过身时,瞳仁猛地缩紧。

    殿外,云氏、冯氏、李氏、娉婷震惊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