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蜀汉 > 第五百七十章 辽东、叔侄、野心!

蜀汉 第五百七十章 辽东、叔侄、野心!

    对于皇帝想要对辽东出手,司马懿其实是有心理准备的。

    在场的诸位臣子之中,真正受到皇帝信重,走到皇帝心里面的,恐怕就只有他司马懿而已了。

    牵招不行。

    张辽也不行。

    他们都是纯粹的武人,不懂得人情世故。

    对于政治,许多方面的了解都是不够彻底的。

    他司马懿能屈能伸,能为皇帝排忧解难,他这种臣子,哪个皇帝不爱,哪个君主不会重用?

    也就是先帝听信了那该死的刘公嗣三马食槽的谣言,才会对他敬而远之。

    否则的话,以他司马懿的能力,早就走上高位了。

    还用得着多等几年?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能够速速攻下辽东,而且是以最小的代价!”

    牵招闻言,当即上前说道“公孙家虽然蟠踞辽东,已有两代,但辽东毕竟是苦寒之地,并无多少人丁,我大魏大军而下,料想那公孙恭不敢抵抗,只能是献土献城!”

    牵招作为护鲜卑校尉,对辽东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他的话语,曹丕还是要听的。

    但听完牵招所言,曹丕脸上露出沉思之色,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

    发兵去攻,以气势压人,公孙恭若是识相的话,确实是会投降,但大权在握,在一个地方做土皇帝,比做别人的奴才好?

    兔子急了都会咬人。

    万一那公孙恭不愿意投降,那该如何呢?

    牵招的回答,并不能够让曹丕满意。

    “陛下,或许可以调动辽东周遭之鲜卑、乌桓、匈奴及各部胡人,让他们对辽东一道用兵,我大魏出兵一万,领着这些仆从军,亦是能够攻下辽东,所付出的代价,无非是些许钱帛而已,流血牺牲的并非是魏人,而是那些胡人。”

    张辽对曹丕的心思还是有些了解的。

    攻打辽东,原本就是为了强大魏国,若是因为攻打辽东,不仅不能使魏国强大,反而还使魏国变得虚弱了,那他曹丕还打什么辽东?

    张辽给曹丕一个付出代价比较小的选择。

    果然!

    听了张辽的一番话,曹丕紧皱的眉头稍稍松弛了些许。

    “公孙家对辽东的经营,可谓是铁桶一块,周遭匈奴鲜卑乌桓,畏惧其威仪,恐怕不敢出兵帮忙。”

    公孙家能够在辽东立足,可不是因为什么郡望,而是实实在在用刀兵打出来的。

    周围的人都被打服了,以至于曹魏都不得不承认其地位。

    便是曹操,都不得不表荐公孙度任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以安抚其人心。

    “况且通往辽东之路难走,大军难以通行,诸位可有办法?”

    辽东及朝鲜半岛和中原之间有许多天然阻隔,第一重是辽西走廊。

    辽西走廊夹在蒙古高原和渤海之间,长约200公里,宽约10公里,是中原通向关外的要道。

    但问题在于,这条道在三国时期比后来要难走得多。

    由于当时气候环境和现在不同,且辽东地区开发不足,导致辽西走廊在夏秋雨水季节长期处于泥泞状态,难通车马。

    而且因为积水不够深,也通不了舟船,使得大军通行和后勤保障成了难题。

    曹操北征乌丸时因为敌人把守着这条道导致军队无法前行,因此感到异常头疼。

    最后是请当地人田畴带路,从卢龙塞绕过辽西走廊,沿山路行军五百里才到达敌人的大本营柳城,而田畴在事后也因功受封五百户。

    当时曹操麾下的荀攸、乐进只有七百户,曹纯仅三百户,夏侯渊甚至没有户数记载。

    即使在进入下辽河平原之后也不代表可以松一口气,汉代时期辽水经常泛滥,有“潦水”之称。

    在其常年冲刷下,辽水以西形成了东西宽约二百余里的大片沼泽,被称为辽泽,虽然因为环境变化,辽泽范围一直在缩小,但直到民国时期才因为大批移民闯关东进行开发而完全消失。

    唐太宗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时,来回路上都经过了辽泽,为了通过这片区域,先后让将作大匠阎立德和太子太师长孙无忌进行大规模填道造桥,自己亲自巡视,大军才得以通行。

    而且辽泽并不是这一带唯一的沼泽,在辽水流入渤海的入海口同样有着大片沼泽,因而大军通常只能选择中间的辽隧行军。

    魏国若是要去攻伐辽东,公孙家的人自然也对此心知肚明,肯定会在辽隧一带布置了数十里的围堑,并在此击退过魏军的进攻。

    张辽所言的办法,只是大略,但对细节却是没有言明。

    曹丕也并非是不知兵的君主,张辽所言之语,显然也不能让曹丕完全满意。

    “这”

    张辽毕竟是常年在江淮之地镇守的,对于辽东地形不熟悉,此番要他真的说出细节出来,他哪里说出来?

    此刻只得是通红着脸,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透露出不知所措出来。

    “仲达,你可有计策?”

    武人办不了的事情,曹丕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司马懿身上了。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而对魏国攻略辽东,司马懿早早的便在夫人张春华的辅助之下,做出来了。

    “陛下,要想对付敌人,便要先了解敌人。同样的,要想攻略辽东,还是要以最小的代价攻略辽东,便更要做好方略了,不仅是如何打败公孙,更是要想着如何掌控辽东,而且要在掌控辽东之后,让高句丽等国臣服,让其愿意为我大魏驱驰,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张辽对曹丕是有了解,但他对曹丕的了解,不过只是表面上的而已。

    曹丕是心疼攻伐辽东的损失,想要用最小的代价拿下辽东。

    但之后呢?

    更是要从辽东,攫取最大的利益。

    毕竟魏国对辽东出兵的初衷,便是要增强国力。

    攻伐辽东,不过是增强国力的工具与过程而已。

    “善!”

    曹丕紧皱的眉头终于是舒展开来了。

    不仅是舒展开来,甚至还露出笑容出来了。

    “请仲达言之!”

    司马懿对着曹丕郑重的行了一礼,在牵招与张辽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之中,缓缓说道“公孙家如何能够在辽东割据,便要先说到公孙度了”

    公孙度少时随父居玄菟郡,任为郡吏,建宁二年,任尚书郎,迁冀州刺史,后被免官。

    中平六年,经同乡中郎将徐荣推荐,任为辽东太守。

    公孙度到任后,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令行政通。

    在辽东立足后,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并嫁女与夫余国王尉仇台,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

    建安九年,公孙度因病而逝。

    “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得辽东地区获得了暂时的安宁。在这一时期,辽东地区“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颇具治平之象。

    与此同时,中原动荡,战乱不已,中原人士多避难于辽东。

    所以辽东原本是苦寒之地,公孙家却根基稳固,若是想要让辽东纳入我大魏,公孙家任命的官吏,一个都不能留下,必须全部杀光,换上我大魏官员方才可以。”

    说完历史,司马懿便开始分析了。

    “一座坚固的城池,从外面很难攻破,但是若是从里面将城门打开了,便是再坚固的城池,要将其拿下,也不会费多少周折。

    公孙度死后,辽东太守为公孙康,公孙康死得早,当时他的两个儿子年幼,于是乎辽东权柄为公孙康之弟公孙恭攫取。

    若一直如此便也就罢了,结果公孙恭因为意外,不能人道,无有子嗣,原本靠拢在公孙恭身边的势力,渐渐的朝着逐渐长大的公孙康之子公孙渊身边靠拢”

    司马懿的话还没有说完,曹丕的眼睛就亮起来了。

    “仲达的意思是说,如今公孙家内乱,我等可利用公孙家内乱的契机,能够做到不战而拿下辽东?”

    司马懿想了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若是要想辽东顺服,不出兵即可,但要掌控辽东,便非要出兵不可。”

    曹丕原本舒缓的表情,顿时又变得严肃起来了。

    “这是为何?”

    “臣下方才说了,辽东公孙家之所以根基稳固,是因为那些归附公孙家的人,那些士族为辽东官吏,忠诚的是公孙家,而非是陛下,有这些人在,辽东便不是我大魏的辽东,而是公孙家的辽东。”

    司马懿再在后面说道“辽东势力之盛,整个朝鲜北部为其所控,北方扶余、乌孙皆臣服,东部高句丽也被迫受制于辽东,如此基业,不发兵讨伐,如何能够将辽东控制住?”

    想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辽东,司马懿直白说了,不可能。

    “以仲达之见,该如何谋划辽东。”

    曹丕不是听不进去建议的君主,司马懿之所以能够被其重视,除了会做人之后,更多的是因为他会做事。

    此番司马懿给曹丕泼冷水,也完全是站在大魏的角度上的,这是公忠体国的臣僚才会做的事情。

    “挑拨公孙恭与公孙渊的关系,让辽东自乱,届时,我大魏以救援其中一方为理由,进驻辽东!”

    两虎相争,必有一败。

    而那个败的人要想要东山再起,便不得不依靠魏国的势力。

    到了那个时候,便是魏国发力的时候了。

    “你可有其中方略?”

    司马懿点了点头,说道“臣下有上中下三个应对之法。”

    上中下应对之法?

    龙椅之上,曹丕的坐姿都不自觉的端正起来了。

    “仲达速速道来。”

    司马懿缓声说道“上计,便是等辽东公孙恭与公孙渊两败俱伤,我等挥军入辽东,借双方矛盾,速度掌控辽东,清除辽东公孙家的势力。

    之后借助公孙家的傀儡,掌控辽东周遭各国各部的势力,这是损失最小,也是收获最大的办法。”

    “中计为何?”

    “若是辽东一方败得太快,我大魏还没来得及插手,辽东便被其中一方掌控了,如此的话,便要发兵攻之,至少要花费半年的时间,方才可拿下辽东。

    不过辽东方内乱,攻之,不会损耗我大魏多少兵力,至于要让扶余、乌孙、高句丽臣服,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下计为何?”

    曹丕很是配合,继续问道。

    “下计便是公孙恭与公孙渊两人不争权,反而是演一场戏来赚我大魏天兵,如此的话,臣下也准备好了应对之策,可以将计就计,攻破辽东,只是如此的话,伤亡比之中上二计,会大得多。”

    见曹丕眉头微皱,司马懿再在后面说道“陛下放心,一山不容二虎,辽东之地,不可能有两个辽东王,下计我大魏应是用不上的。”

    听到辽东王三个字,曹丕身上的杀气明显都重了几分。

    至于为何说公孙恭与公孙渊是辽东王。

    根源还是因为公孙度。

    公孙度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渡海收取东莱各县,设营州刺史。

    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

    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

    曹操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么啊!”

    遂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

    公孙家之不顺服,可见一斑。

    “校事府消息,辽东与汉国和吴国都有联系,我等要对付辽东,这两方的因素,不得不考虑。”

    孙权在辽东买马,以及汉国商盟从草原到辽东,与辽东交通。

    这都是校事府通报上来的内容。

    此番辽东境内,局势绝对不会简单。

    毕竟当年徐州局势,便有汉国从中作梗,否则,他大魏岂会被徐州拖个好几年?

    硬生生从三国最强变成现在的老二。

    曹丕轻哼一声,再说道

    “另外,若是要攻伐辽东,仲达可有具体的方略了?”

    到了问细节的方面,司马懿微喜,心中已经是明白了,攻伐辽东的差事,已经是被他拿捏在手了。

    “我大魏精兵非是辽东所能比拟的,野战辽东军不是我大魏天兵的对手。

    对于辽东军卒,臣下了解颇多,其军骑兵甚多,若臣去讨伐,逢战必挖壕沟,公孙家的骑兵发挥不出战力,必败。

    野战不成,其只能据守城池。

    臣已经得到辽隧城的布防图,城中粮仓太小,储存不了多少粮草,若其敢据城坚守,我大魏挖壕沟围城,又垒高土坡高墙以弓箭手袭击城池,不久城中必定粮尽,人相食,辽东焉能不克?”

    这就是准备啊!

    牵招与张辽心中明白,他们输了。

    而且输得太多了。

    领兵讨伐辽东,他们拿什么和司马懿争?(本章完)

    inf。inf

    dengbidmxswqqxs> shuyueepzxsguan

    xs007zhuikereadw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