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蜀汉 > 第七百八十二章 积重难返,雪融春来!

蜀汉 第七百八十二章 积重难返,雪融春来!

    魏军在经过一日的短暂休整后,士气稍复,但疲惫仍深深刻画在每位士卒的脸上。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军营便已是一片忙碌。

    魏军将士们连夜伐木,咚咚的砍伐声在寂静的夜色中回荡,如同战鼓的前奏。

    他们利用这些木材,迅速构筑起一座座高耸的云梯,每一根木条都承载着他们对胜利的渴望。

    然而,由于道路断绝,行军艰难,其他的攻城器具如冲车、投石机等,除了少部分能在原地仓促打造外,大部份仍困于陈留,不知何时才能运抵前线。

    浚仪城下,魏军列阵如林,士气虽振,却也难掩眼中的疲惫与焦虑。

    将领们身着铁甲,手持长剑,穿梭于队伍之间,鼓舞士气,他们的声音沙哑而坚定,试图将每一丝不安都压制在心底。

    士兵们则或站或坐,有的忙着磨刀,有的则默默检查着装备,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未知的恐惧。

    而在浚仪城中,汉军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城墙之上,守卒们严阵以待,但他们的装备并不充足。

    箭矢、滚木、垒石、火油等守城物资,经过连日的筹备,也仅仅勉强够用。

    他们望着城外黑压压的魏军,心中五味杂陈。

    将领们深知,这场守城之战,将是一场异常残酷的较量,恐怕最终要用人命去堆,去填,去换取那一线生机。

    随着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整个战场,号角声骤然响起,悠长而激昂,如同战争的号角,唤醒了双方心中的野性与战意。

    战鼓声紧随其后,咚咚咚地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脏,仿佛要将血液都煮沸。

    魏军士卒在鼓声中,手持盾牌,扛着云梯,如同潮水般向城墙涌去,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在了生死的边缘。

    汉军守卒则早已蓄势待发,当魏军接近时,箭雨如密集的黑云般倾泻而下,嗖嗖嗖地划破空气,伴随着魏军的惨叫,第一波攻击便初见成效。

    紧接着,滚木、垒石纷纷落下,有的直接砸中云梯,将其击溃;有的则击中魏军士卒,将他们砸得血肉模糊。

    火油更是被点燃后,如火龙般沿着云梯滑落,将攀爬的魏军士兵烧得哭爹喊娘,哀嚎遍野。

    然而,魏军并未因此退缩,他们深知,此战关乎生死存亡,必须全力以赴。

    在将领的指挥下,魏军不断调整战术,一部分士卒负责牵制汉军的箭雨,另一部分则利用盾牌掩护,继续扛着云梯向前冲锋。

    每一次云梯的倒塌,每一次士卒的倒下,都仿佛是对魏军意志的一次考验,但他们始终未曾放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攻城战进入了第三天。

    汉军的守城器具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箭矢用尽,滚木、垒石也所剩无几。

    守城的力度因此骤然变小,魏军趁机加大了攻势,越来越多的士卒通过云梯攀上了城楼。

    城楼上,汉军与魏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汉军虽然精锐,士气高昂,但在连续的战斗中,体力也逐渐耗尽,伤亡惨重。

    城中的汉军,眼见形势愈发危急,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们深知,此时若再不退守,恐怕整个浚仪城都将落入魏军之手。

    于是,他们迅速组织起剩余的精锐,准备进行最后的反击。

    这些汉军将士,个个身披重甲,手持长枪,脸上满是坚毅与不屈。

    他们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冲向那些已经攀上城楼的魏军,与之展开了近距离的肉搏。

    战斗愈发惨烈,城楼上,每一处都充满了血腥与杀戮。

    汉军将士们虽然勇猛,但魏军的人数优势却让他们逐渐陷入了困境。

    有的汉军士兵被魏军的长刀砍中,鲜血喷涌而出,却仍然咬牙坚持,挥舞着手中的武器;有的则被魏军死死缠住,无法脱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绝境中,汉军也未曾放弃。

    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去抵抗魏军的进攻。

    城楼下,魏军虽然攻势如潮,但也逐渐被汉军的顽强所震撼。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攻城略地,更是一场意志与勇气的较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楼上的战斗逐渐进入了白热化。

    汉军将士们的身影在硝烟与火光中若隐若现,他们的脸上、身上都沾满了鲜血与泥土,但他们的眼神却依然坚定而明亮。

    终于,在汉军将士们的顽强抵抗下,魏军的攻势逐渐减缓。

    他们开始意识到,想要在短时间内攻下这座城池,恐怕并非易事。

    而城中的汉军,也趁此机会,迅速整顿队伍,准备迎接下一轮的战斗。

    浚仪城,如今成了绞肉机,成了人间炼狱。

    城楼上,到处都是双方的尸体与鲜血;城楼下,则是魏军与汉军对峙的阵营。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硝烟味,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然而,即便如此,双方也未曾有丝毫的退缩与畏惧。

    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将决定他们的命运,也将决定这片土地的归属。

    曹真屹立于浚仪城外的高地上,目光如炬,却难掩心中的焦灼。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他的铁甲上,反射出冷冽的光芒。

    远处,攻城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局势的进展却远不如他所愿。

    城墙上,汉军守卒的身影坚如磐石,而魏军的每一次冲锋都似乎撞在了无形的壁垒上,伤亡惨重。

    副将的身影匆匆而来,又一次打破了曹真的沉思。

    “将军,前军损失已达三千,已奉命后撤休整。”

    副将的声音低沉而急促,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曹真闻言,眉头紧锁,仿佛能夹住飞舞的尘埃。

    他沉默片刻,副将又继续说道:“右军损失两千,目前原地待命,士气低落。后军……后军损失四千,编制已被打乱,现已充入中军,以加强攻势。”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曹真的心上。

    他深知,伤亡的累积不仅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更在无声中侵蚀着士气。

    原本先战而胜的喜悦,如今已被沉重的伤亡所掩盖,军中甚至开始出现了逃兵的身影。

    这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对曹真意志的考验。

    然而,曹真并非易于言败之人。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起伏间,仿佛能听见内心深处的咆哮。

    他咬牙坚持,目光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攻城!”

    他发狠地说道,声音虽不高亢,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不顾一切攻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浚仪!”

    为了攻下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曹真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手段。

    他派遣密探潜入城中,试图从内部瓦解汉军的防线;他派遣使者前往城下,劝说汉军将领投降,以期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命令士兵挖掘地道,企图从城下突破;他甚至不惜使用火攻,希望借助烈焰的力量摧毁城墙。

    然而,浚仪城却如同一块顽固的礁石,任凭风浪如何拍打,都屹立不倒。

    日升日落,攻城战已持续了数日。

    曹真的脸庞因连日的操劳而显得更加坚毅,眼中却难掩疲惫。

    他的铁甲上已沾满了尘土与血迹,却仍旧挺直腰板,站在最前线,指挥着每一次的进攻。

    他的声音因长时间的喊叫而变得沙哑,但每一次命令都清晰而有力,仿佛能穿透战场的喧嚣,直达每一个士兵的心中。

    在曹真的带领下,魏军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仍旧咬紧牙关,奋力冲锋。

    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与火光中若隐若现,每一次冲锋都仿佛是在与死神赛跑。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浚仪城仍旧固若金汤,仿佛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堡垒。

    曹真望着那坚不可摧的城墙,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

    他深知,再这样下去,士气将彻底崩溃,而他也将失去最后的胜算。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目光中已充满了决绝与狠厉。

    “传令下去!”他大声喊道,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所有士兵,不顾一切地攻城!无论是生是死,都要给我死在浚仪城下!”

    他的声音沙哑而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士兵们闻言,虽然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但仍旧咬紧牙关,奋力冲向那看似不可逾越的城墙。

    攻城战再次爆发,魏军士兵们如同疯狂的洪流,不顾一切地冲向城墙。

    他们攀爬云梯、挖掘地道、投掷火把……用尽了一切手段试图攻破这座城池。

    而汉军守卒则如同顽强的岩石,坚守着每一寸土地,用箭雨、滚木、垒石回击着魏军的进攻。

    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士兵们的身影在硝烟中若隐若现,每一次冲锋都仿佛是在与死神擦肩而过。

    然而,无论魏军如何努力,浚仪城仍旧屹立不倒,仿佛是在嘲笑他们的无能。

    曹真站在高地上,望着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

    他深知,这场战斗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也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然而,他却无法退缩,也无法放弃。因为在他身后,是魏国的疆土与百姓的期望;在他心中,是那份对胜利的执着与渴望。

    他紧紧地握住手中的长剑,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这把剑上。

    他目光坚定地望着浚仪城,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要攻下这座城池!

    而在那遥远的地平线之外,河内的汉军,在郝昭的精明指挥下,已悄然抵达了酸枣。

    冬日的寒风如刀割般凛冽,但郝昭的心中却燃烧着不灭的火焰。

    他深知,兵贵神速,尤其是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每一刻的迟疑都可能意味着战局的逆转。

    因此,即便是在这艰难的环境中,郝昭也坚持要求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行军,每一步都踏着坚定的决心,仿佛是在与时间赛跑。

    郝昭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光芒。

    他的胡须被寒风吹得略显凌乱,但那双眸子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闪烁着智慧与决心。

    他身穿厚重的铠甲,却丝毫不见笨重,反而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稳健有力。

    在他的带领下,汉军士兵们虽然疲惫,但士气高昂,他们知道,只要跟着郝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雪地里,汉军的足迹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巨龙在沉睡的大地上苏醒,缓缓前行。

    郝昭不时地回头望向那串长长的队伍,多一日到达浚仪,就多一分胜算,为了这个目标,哪怕饱经风霜,哪怕历经千辛万苦,也在所不惜。

    就在行军途中,一封来自浚仪的求援信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照亮了郝昭的心房。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信笺,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字里行间透露出魏延的坚韧与不屈,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郝昭的眉头微微一皱,但很快便舒展开来。

    他深知,浚仪的守军都是铁血男儿,他们既然能坚守至今,就说明情况并未到绝望之地。

    “传令下去,命小股部队押送粮草辎重,继续朝着浚仪而去。”郝昭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粮草是战争的生命线,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同时,他也意识到,仅仅依靠粮草的支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扭转战局,还必须出奇制胜。

    于是,郝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带着精锐步骑三千人,悄然改变了行军路线,绕了个大弯,准备直捣魏军的后路。

    这是一招险棋,但郝昭却充满了信心。

    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与勇气的比拼。

    而这一次,他要用自己的智慧,为汉军赢得一场真正的胜利。

    郝昭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已经穿透了层层迷雾,看到了未来的胜利。

    他紧握着手中的长剑,那剑身闪烁着寒光,如同他的决心一样冰冷而坚定。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这一刻。

    “儿郎们,跟我来!”

    郝昭的声音响彻云霄,他带领着精锐步骑,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朝着魏军的后路奔腾而去。

    他们的身影在雪地中若隐若现,如同幽灵一般神秘莫测。

    雪地中,郝昭与精锐步骑们的身影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