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蜀汉 > 第八百九十章 皇宫刺杀,山雨欲来!

蜀汉 第八百九十章 皇宫刺杀,山雨欲来!

    此时的太极殿内,刘禅正端坐在龙椅之上。

    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威严与忧虑。

    尽管外面一片混乱,但他依旧保持着天子的沉稳与镇定。

    “陛下,火势已经得到了初步控制,但仍有部份宫殿被大火吞噬。”

    一位大臣匆匆走进殿内,跪地向刘禅禀报道。他的衣衫有些凌乱,额头上满是汗水,显然是刚刚从救火现场赶来。

    刘禅微微点头,说道:“继续加大救火力度,务必确保宫中人员的安全。同时,传朕旨意,让禁军加强戒备,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空旷的太极殿内回荡,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

    “遵旨!”大臣领命后,迅速退下。

    刘禅靠在龙椅上,微微闭上眼睛,心中暗自思忖。

    这场火灾来得太过蹊跷,自己推行度田编户齐民政策以来,虽然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但也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难道是那些豪强大族不甘心失败,故意纵火,想要趁机对自己不利?

    想到这里,刘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意,他猛地睁开眼睛,对身旁的侍卫说道:“加强对太极殿的防守,任何人不得随意靠近。”

    “诺!”侍卫们齐声应道,声音整齐而洪亮。

    而此时,黄玉等人已经悄悄接近了太极殿。

    他们躲在一处阴影之中,观察着太极殿周围的情况。

    只见太极殿外,禁军们手持长枪,警惕地巡逻着。

    殿门紧闭,门口站着几个身材魁梧的侍卫,神色冷峻,让人望而生畏。

    “大哥,这太极殿防守如此严密,咱们怎么进去?”那个身形单薄的军士有些焦急地问道。

    黄玉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要着急,总会有机会的。等会儿,我们趁他们换岗的时候,找个空隙冲进去。记住,一定要快,不能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就在黄玉等人悄悄商议之际,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黄玉等人瞬间如受惊的野兔,迅速躲到一处阴影之中,身体紧紧贴着冰冷的墙壁。

    只见几个禁军抬着沉重的水桶,脚步匆匆朝着火场的方向奔去。

    他们的脸上满是焦急与疲惫,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打湿了胸前的铠甲。

    借着禁军们经过时那摇曳的火光,黄玉瞪大了眼睛,仔细瞧着他们的面容。

    突然,他看清了其中一个领头禁军的模样,心中不禁猛地一喜,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弟兄们,机会来了。”黄玉压低声音,兴奋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那个领头的禁军,是我的老相识。等会儿,我去和他套套近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你们趁机冲进去。记住,手脚要麻利,千万别给他们反应的时间。”黄玉一边说着,一边眼神犀利地扫视着身边的弟兄们,仿佛在向他们传递着必胜的信念。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缓慢流逝,每一秒都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不一会儿,换岗的时间到了。

    黄玉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和情绪,随后大踏步地走了出去,脸上挤出一丝热情的笑容,朝着那个熟悉的禁军喊道:“张兄弟,好久不见啊!”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却又刻意带着几分亲昵。

    那个禁军听到喊声,先是一愣,脚步下意识地停了下来。

    他转过头,借着微弱的光线,看清了黄玉的面容,脸上先是露出一丝疑惑,随后迅速绽放出笑容:“黄大哥,怎么是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张姓禁军一边说着,一边放下手中的水桶,迎了上去。

    黄玉走上前去,伸出宽厚的手掌,重重地拍了拍张禁军的肩膀,故作感慨地说道:“唉,一言难尽啊。今日皇宫走水,这么大的事儿,我被上头派来协助救火。没想到,在这乱糟糟的地方碰到你了。对了,里面情况怎么样?火势控制住了没?”

    黄玉一边说着,一边眼神不经意地朝着身后的弟兄们瞟去,悄悄使了个眼色。

    两人寒暄了几句,黄玉表面上神色轻松,谈笑风生,可内心却如紧绷的琴弦,时刻准备着。

    就在这时,那个身形单薄的军士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突然抽出腰间寒光闪闪的长刀,朝着门口的侍卫冲了过去。

    其他几个军士也在同一时刻纷纷抽出武器,紧随其后,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疯狂与决绝,仿佛一群即将扑食的恶狼。

    门口的侍卫们正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冷不丁看到几个人影冲了过来,顿时大吃一惊。“有刺客!快护驾!”

    一个侍卫反应迅速,大声喊道,声音尖锐而急促,瞬间打破了原本就紧张的气氛。

    他一边喊着,一边迅速举起手中的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直指冲过来的刺客。

    黄玉见事情败露,也不再伪装,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凶狠。

    他猛地抽出长刀,发出一声怒吼,犹如一头愤怒的狮子,加入了战斗。

    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金属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

    喊杀声在空旷的宫殿外回荡,震得人耳膜生疼。太极殿外,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的厮杀之中。

    此时,太极殿内,刘禅正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那龙袍上绣着的金色巨龙在烛光的映照下仿佛要腾空而起。

    刘禅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威严与忧虑,尽管外面一片混乱嘈杂,但他依旧保持着天子的沉稳与镇定,仿佛这世间的一切纷扰都无法动摇他分毫。

    刘禅靠在龙椅上,微微闭上眼睛,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场火灾来得太过蹊跷,自己推行度田编户齐民政策以来,虽然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但也让无数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国家的根基也愈发稳固。

    难道是那些豪强大族不甘心失败,故意纵火,想要趁机对自己不利?

    想到这里,刘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意,仿佛能穿透这层层宫殿,看穿那些黑暗中的阴谋。他猛地睁开眼睛,对身旁的侍卫说道:“加强对太极殿的防守,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靠近,一只苍蝇都不许放进来。”

    “诺!”侍卫们齐声应道,声音整齐而洪亮,充满了力量,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守护着刘禅。

    而此时,殿外的厮杀愈发激烈。

    黄玉挥舞着长刀,每一次挥动都带着呼呼的风声,刀光闪烁,犹如一道银色的闪电,试图突破禁军的防线。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疯狂与绝望,仿佛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死刘禅。

    刘禅在殿内听到外面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心中一惊,他迅速站起身来,动作干净利落,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他伸手从一旁的剑架上抽出佩剑,剑身寒光闪烁,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容。

    “朕倒要看看,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朕的面前行刺,简直是目无王法!”刘禅怒声喝道,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愤怒,那声音仿佛能穿透墙壁,直达殿外的战场。

    侍卫们迅速将刘禅团团围住,他们身着银色的铠甲,手持长枪,犹如一道坚固的人墙。

    在侍卫们的护送下,刘禅朝着殿外走去。

    他步伐沉稳,昂首挺胸,每一步都踏出天子的威严,仿佛在向那些刺客宣告,自己绝不会被他们的阴谋所吓倒。

    刚走到殿门口,刘禅便看到黄玉等人正与禁军们激战在一起。

    火光摇曳,映照着众人的脸庞,有的面容扭曲,充满了愤怒;有的神色紧张,全神贯注地应对着敌人的攻击。

    “你们这些乱臣贼子,竟敢行刺朕,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刘禅怒声喝道,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在夜空中回荡。他的眼神中透着冰冷的寒意,仿佛能将这些刺客冻结。

    黄玉看到刘禅,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光芒,那光芒犹如饿狼看到了猎物。

    他发出一声野兽般的怒吼,挥舞着长刀,不顾一切地朝着刘禅冲了过去:“昏君,拿命来!”

    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沙哑,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怨恨都在这一声怒吼中宣泄出来。

    刘禅身旁的侍卫们见状,纷纷冲上前去,他们身姿矫健,动作敏捷,手中的长枪如林,瞬间挡住了黄玉的去路。

    黄玉虽然勇猛,力大无穷,每一次挥刀都带着千钧之力,但毕竟寡不敌众。

    禁军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从各个方向对黄玉展开攻击。

    黄玉左挡右突,身上渐渐出现了几处伤口,鲜血染红了他的铠甲。

    但他依旧顽强抵抗,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黄玉终于体力不支,一个踉跄,被禁军们趁机制服。

    其他几个刺客也在一番激战后,被全部擒获。他们被押到刘禅面前,一个个灰头土脸,眼神中透着绝望和恐惧。

    “将这些刺客押下去,严加审讯,朕要知道是谁在背后指使他们,一个字都不许放过。”刘禅冷冷地说道,眼神中透着彻骨的寒意,仿佛要将这些背后的阴谋者千刀万剐。

    他转过身,大步走进太极殿,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绝不容许他们破坏大汉的稳定与繁荣,要让大汉的江山在自己的手中更加稳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

    洛阳城的诏狱,位于皇城外的隐秘角落,平日里便散发着阴森恐怖的气息。

    此刻,这里更是被一股凝重的氛围所笼罩。阴暗潮湿的牢房内,墙壁上的火把忽明忽暗,将几个刺客的身影拉得扭曲而诡异。

    几个狱卒正摩拳擦掌,准备对被囚的刺客严刑拷打,逼问出幕后主使。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动手之际,变故突生。只见那几个刺客原本低垂的头颅猛地抬起,双眼圆睁,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紧接着,他们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四肢剧烈地抖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

    “这……这是怎么回事?”一个狱卒惊恐地说道,手中的皮鞭掉落在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慌乱。

    其他狱卒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们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刺客们的抽搐愈发剧烈,嘴里不断涌出白沫,顺着嘴角流淌到地上。

    不多时,他们的身体便渐渐停止了抖动,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间军司统领得知消息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几个手下,火急火燎地朝着皇宫赶去。

    一路上,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刺客暴毙的场景。

    “快,再快些!”间军司统领不停地催促着,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终于,间军司统领来到了刘禅所在的宫殿。

    他急匆匆地走进殿内,单膝跪地,声音急促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那几个刺客在诏狱突然抽搐,口吐白沫,当场就死了!”

    刘禅闻言,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冷峻起来。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冷哼一声,说道:“哼,原来是死士。这些人倒是忠心,可惜用错了地方。”

    刘禅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刘禅抬起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决,说道:“查,查这些行刺的禁军哪里人士,最近又和谁交通了。另外,对洛阳城中的禁军进行甄别,务必将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揪出来,以防有心之人再行谋逆之事。”

    刘禅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遵旨!”间军司统领领命后,迅速起身,转身离去。他的步伐坚定,眼神中透着使命感。

    刘禅望着间军司统领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

    这些刺客背后的势力,必定十分庞大且狡猾。

    此次刺杀虽然失败,但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自己必须小心应对,不能让大汉的江山社稷陷入危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间军司的密探们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他们深入到禁军的各个营帐,仔细调查着每一个行刺禁军士兵的来历和近期的行踪。

    在一个禁军营帐内,密探们正在对一个士兵进行询问。

    “你是哪里人士?最近可曾与陌生人接触?”密探的眼神犀利,紧紧盯着士兵的眼睛。

    士兵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便镇定下来,说道:“小人是南阳人士,平日里除了训练,很少与外人接触。”

    密探们并没有放过士兵那一瞬间的慌乱,他们继续追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而在洛阳城的街头,密探们也在四处打听消息。他们与百姓们交谈,试图从只言片语中找到线索。

    “大爷,您可曾见过形迹可疑之人在这附近出没?”一个密探拦住一位老者,恭敬地问道。

    老者沉思片刻,说道:“前几日,倒是看到几个陌生人,神色匆匆,朝着禁军营地的方向走去。”

    密探们闻言,心中一喜,继续深入调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条条线索逐渐浮出水面,一场更大的阴谋似乎也在慢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