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小可爱们 第174章 大凉疣螈
热门推荐:
开局被顶替,我越战越勇
你们修仙我突破:神又奈我何?
艾莉丝传奇故事
植僵大陆:我的农场也太全面了吧
749局13科
人在奥特:开始掠夺与融合
邪异降临,她只会以力服人
带着一桌扑克征服世界
工地盒饭爆火,城管连夜加班
大凉疣螈:神秘的高山两栖精灵
大凉疣螈(学名: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是一种独特的两栖动物,属于蝾螈科疣螈属。它是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四川省西部的大凉山地区,包括石棉、汉源、冕宁、美姑、昭觉、峨边及马边等地,栖息于海拔1390至3000米的山区。这种动物因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吸引了众多动物学家和自然爱好者的关注。
形态特征
大凉疣螈的体型较为粗壮,雄性全长18.6至22厘米,雌性全长19.4至23厘米。头部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平切而较高,近于方形。躯干浑圆,四肢长而粗壮,前肢前伸时指端可达吻端或略超过。前肢有4个指,指长顺序为3、2、4、1;后肢有5个趾,趾长顺序为3、4、2、5、1。指、趾均较粗扁,无关节下瘤或掌、跖突,无蹼,亦无缘膜。
大凉疣螈的体色主要为褐黑色或黑色,耳后腺部位、指趾、肛裂周缘至尾下缘为橘红色,体腹面颜色较体背面略浅。全身皮肤粗糙,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这些疣粒是其显着的特征之一。
分布与栖息环境
大凉疣螈的分布区域非常狭窄,仅限于四川省西部的特定山区,其栖息地范围不足平方公里。它们通常栖息于海拔1390至3000米的植被丰富、环境潮湿的山间凹地,常见于山顶水源附近的草丛中。在非繁殖季节,大凉疣螈主要以陆栖为主,5至6月进入静水塘、积水洼地、稻田以及缓流溪沟内繁殖。
大凉疣螈栖息的水体通常水深50至60厘米,ph值在5.5至7之间,水温在6至19摄氏度,浊度在18至21之间。水体底质多为腐殖质,昆虫幼虫较多。水体植被主要以挺水植被及沉水植被为主,湿生植被包括莎草、芦苇、菖蒲等,沉水植被主要是金鱼草。
生活习性
大凉疣螈是夜行性动物,白天通常隐藏在草丛或石缝中,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它们主要以昆虫和环节动物为食,包括各种小型昆虫、蜘蛛、蚯蚓等。在陆地和水底爬行时,头部抬起,以四肢着地,前、后肢交替移动向前爬行,同时身体和尾部左右成“S”形摆动,爬行速度迟缓,路线不固定,反捕获能力弱;在水中运动时,前肢向后伸直并紧贴身体,后肢也向后伸成放松状态随身体摆动,移动时尾部左右成“S”形摆动使身体向前运动,在水中游动迅速,能灵活地改变运动方向,反捕获能力强于陆地。
繁殖习性
大凉疣螈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至6月。在这个时期,它们会进入静水塘、积水洼地、稻田以及缓流溪沟内进行繁殖。交配时,雌性在雄性的上方,雄性以其前肢向前翻转将雌性的前肢挽住,借助尾的摆动在水中游泳。卵单粒,分散产于水生植物间或水底。每个雌性可产卵250枚以上,卵径为2至2.2毫米,外面的胶膜达5毫米。动物极的棕黑色约占1\/3,植物极为乳黄色。幼体孵化后,先长前肢,再长后肢,经过3至5个月的成长可以进化为陆栖幼体。
有趣之处
? 独特的繁殖行为:
? 大凉疣螈的繁殖行为非常有趣。雄性会先于雌性进入繁殖场,等待雌性入水后,即出现求偶、抱对、排精和纳精等繁殖行为。雄性会排出一个有透明胶膜的精包,雌性则会将精包纳入泄殖腔内进行体内受精。
? 雄性大凉疣螈约比雌性提前10天进入繁殖场,而且在场内停留时间较雌性更长。雌性在交配产卵后会迅速离开,而雄性则会在繁殖场内停留较长时间。这种性别间的差异可能是为了确保繁殖成功,因为雌性是雄性繁殖成功的限制性资源。
? 耐寒能力:
? 大凉疣螈是疣螈属中分布区最高、最耐寒的种类。它们可以忍受摄氏5度的低温,因此在冬天的低温期后,春天它们会进入水中交配。
? “气象预报员”:
? 虽然大凉疣螈本身没有预测天气的能力,但与其同属的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有预测天气的特殊功能。细痣疣螈在产卵后两个月一定会下大雨,当地百姓利用这一规律安排农事活动,因此将细痣疣螈誉为“气象预报员”。
? 独特的皮肤结构:
? 大凉疣螈的皮肤非常粗糙,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这些疣粒不仅为其提供了独特的外观,还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帮助它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好地伪装和保护自己。
保护现状
由于栖息地质量的下降和人为捕捉,大凉疣螈的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1989年,大凉疣螈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记载其受胁等级为易危(VU,vulnerable)。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正在积极开展栖息地保护和种群监测工作,以确保其生存环境的稳定和种群的延续。
结语
大凉疣螈作为一种独特的两栖动物,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还为研究高山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保护自然环境和珍稀物种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能够让这些神秘的高山精灵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中继续繁衍生息。
大凉疣螈(学名:tylototriton taliangensis),是一种独特的两栖动物,属于蝾螈科疣螈属。它是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四川省西部的大凉山地区,包括石棉、汉源、冕宁、美姑、昭觉、峨边及马边等地,栖息于海拔1390至3000米的山区。这种动物因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吸引了众多动物学家和自然爱好者的关注。
形态特征
大凉疣螈的体型较为粗壮,雄性全长18.6至22厘米,雌性全长19.4至23厘米。头部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平切而较高,近于方形。躯干浑圆,四肢长而粗壮,前肢前伸时指端可达吻端或略超过。前肢有4个指,指长顺序为3、2、4、1;后肢有5个趾,趾长顺序为3、4、2、5、1。指、趾均较粗扁,无关节下瘤或掌、跖突,无蹼,亦无缘膜。
大凉疣螈的体色主要为褐黑色或黑色,耳后腺部位、指趾、肛裂周缘至尾下缘为橘红色,体腹面颜色较体背面略浅。全身皮肤粗糙,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这些疣粒是其显着的特征之一。
分布与栖息环境
大凉疣螈的分布区域非常狭窄,仅限于四川省西部的特定山区,其栖息地范围不足平方公里。它们通常栖息于海拔1390至3000米的植被丰富、环境潮湿的山间凹地,常见于山顶水源附近的草丛中。在非繁殖季节,大凉疣螈主要以陆栖为主,5至6月进入静水塘、积水洼地、稻田以及缓流溪沟内繁殖。
大凉疣螈栖息的水体通常水深50至60厘米,ph值在5.5至7之间,水温在6至19摄氏度,浊度在18至21之间。水体底质多为腐殖质,昆虫幼虫较多。水体植被主要以挺水植被及沉水植被为主,湿生植被包括莎草、芦苇、菖蒲等,沉水植被主要是金鱼草。
生活习性
大凉疣螈是夜行性动物,白天通常隐藏在草丛或石缝中,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它们主要以昆虫和环节动物为食,包括各种小型昆虫、蜘蛛、蚯蚓等。在陆地和水底爬行时,头部抬起,以四肢着地,前、后肢交替移动向前爬行,同时身体和尾部左右成“S”形摆动,爬行速度迟缓,路线不固定,反捕获能力弱;在水中运动时,前肢向后伸直并紧贴身体,后肢也向后伸成放松状态随身体摆动,移动时尾部左右成“S”形摆动使身体向前运动,在水中游动迅速,能灵活地改变运动方向,反捕获能力强于陆地。
繁殖习性
大凉疣螈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至6月。在这个时期,它们会进入静水塘、积水洼地、稻田以及缓流溪沟内进行繁殖。交配时,雌性在雄性的上方,雄性以其前肢向前翻转将雌性的前肢挽住,借助尾的摆动在水中游泳。卵单粒,分散产于水生植物间或水底。每个雌性可产卵250枚以上,卵径为2至2.2毫米,外面的胶膜达5毫米。动物极的棕黑色约占1\/3,植物极为乳黄色。幼体孵化后,先长前肢,再长后肢,经过3至5个月的成长可以进化为陆栖幼体。
有趣之处
? 独特的繁殖行为:
? 大凉疣螈的繁殖行为非常有趣。雄性会先于雌性进入繁殖场,等待雌性入水后,即出现求偶、抱对、排精和纳精等繁殖行为。雄性会排出一个有透明胶膜的精包,雌性则会将精包纳入泄殖腔内进行体内受精。
? 雄性大凉疣螈约比雌性提前10天进入繁殖场,而且在场内停留时间较雌性更长。雌性在交配产卵后会迅速离开,而雄性则会在繁殖场内停留较长时间。这种性别间的差异可能是为了确保繁殖成功,因为雌性是雄性繁殖成功的限制性资源。
? 耐寒能力:
? 大凉疣螈是疣螈属中分布区最高、最耐寒的种类。它们可以忍受摄氏5度的低温,因此在冬天的低温期后,春天它们会进入水中交配。
? “气象预报员”:
? 虽然大凉疣螈本身没有预测天气的能力,但与其同属的细痣疣螈(tylototriton kweichowensis)有预测天气的特殊功能。细痣疣螈在产卵后两个月一定会下大雨,当地百姓利用这一规律安排农事活动,因此将细痣疣螈誉为“气象预报员”。
? 独特的皮肤结构:
? 大凉疣螈的皮肤非常粗糙,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这些疣粒不仅为其提供了独特的外观,还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帮助它们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好地伪装和保护自己。
保护现状
由于栖息地质量的下降和人为捕捉,大凉疣螈的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1989年,大凉疣螈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记载其受胁等级为易危(VU,vulnerable)。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正在积极开展栖息地保护和种群监测工作,以确保其生存环境的稳定和种群的延续。
结语
大凉疣螈作为一种独特的两栖动物,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还为研究高山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保护自然环境和珍稀物种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能够让这些神秘的高山精灵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中继续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