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夫人勾手训狗,爷乖乖就走 > 第270章 明薇婚事

夫人勾手训狗,爷乖乖就走 第270章 明薇婚事

    春去东来,又是一年凛冬时分。

    冬至的第二日,京城就下了一场连续三天的大雪。

    雪花扑打着雕花窗棂,寒风呼啸着席卷整个宁国府,将天地裹入了一片白茫茫的混沌中。

    畅心堂的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橘红色的火苗映得屋里暖黄一片。

    乔乔身着一件素色锦缎袄裙,发丝用一支玉簪松松的挽着,几缕碎发垂落在耳边,更添几分温婉。

    这样的大雪天,最适合烤肉吃了。

    秋荷秋香一早上就让厨房将昨日新到的羊肉切成薄薄的片儿,再用调料提前腌制过。

    如今架好炉子,就可以烤了!

    吃烤肉就是要自己动手才有乐趣,乔乔坐在烤肉的炉子边,用竹筷子往铁丝蒙子上夹肉炙烤,切得薄厚均匀的羊肉片一经炙烤,立刻散发出了浓烈的香气。

    “娘亲!”

    软糯的童声从身后传来,奶声奶气,带着几分唯恐落后的急切。

    瞧瞧,小馋猫闻着味就来了!

    乔乔回头,就见身着大红色棉袄的胖儿子小脸和小手红扑扑的,一看就是刚才玩雪冻得!

    慈母心切的乔乔数落了两句贪玩的儿子,昭哥儿看起来一句都没听讲,大眼睛水汪汪的,一瞬不舍得盯着烤着肉的铁蒙子。

    乔乔被儿子的馋嘴打败!

    “娘,要吃。”

    乔乔笑着安抚:“好好好。”她将已经烤好的几块肉夹到了盘子里,切成碎片,考虑到昭哥儿不能吃辣,就没给他再另外蘸酱料,夹起一小块送到他口中。

    第一块太小,昭哥儿完全没尝到味,委屈巴巴地指着大块的肉,向娘亲发出了请求。

    自己要吃大的!

    乔乔就将一块大一点的烤羊肉片吹凉了,递给儿子让他自己吃,若是咬不动,就咂吧味。

    羊肉比较考验牙口,昭哥儿的小牙齿显然还不太行,自己啃吧了一块,也就没了那个心思。

    秋荷端来了蔬菜粥,乔乔还是如往常那样,将烤好的肉切成小块,一口粥一口肉,昭哥儿吃得很满足。

    秋香从地窖那取来了几个新鲜水果,

    “方才小少爷在院子里玩雪,奴婢怎么都拦不住,生怕冻坏了。”

    乔乔:“没那么娇气,他自己要玩,谁能拦得住。”

    秋香:“夫人,方才旸少爷也跑来咱们的院子里,和小少爷玩了一盏茶不到,就被大夫人身边的紫衫喊回去读书了。”

    “读书?”乔乔:“大嫂莫不是已经找好先生了?”

    秋香:“这个奴婢倒是不知,但紫衫千真万确是喊旸少爷回去读书的。想来那样小的孩子,估摸是要开始学认字了。”

    正说着呢,外间传来一阵嘈杂。

    秋香出去问究竟,不多时回来禀报消息。

    “夫人,方才畅远堂那边的嬷嬷经过咱们这,说世子爷被陛下指派外出巡视灾情,恐来不及赶回来过年了。”

    “三爷回来了。”

    谢珩恰好掀帘进来。

    乔乔奇道:“怎这个时候回来了?”

    谢珩:“雪势过大,不少地方都受了灾;陛下特命开仓赈灾,粮食和棉衣棉被眼下都成了重中之重的物件。”

    “陛下已命户部尚书拨款,一边又下令于京城中募捐,筹集善款和物资。”

    乔乔了然:“别的也就罢了,这寒冬腊月的天,给灾民银子反而不如直接给粮食和棉衣。”

    “秋香!”

    秋香颔首道:“夫人。”

    “你立刻派人去通知邱掌柜,让他将绸缎庄里所有的布料棉花都加工成棉衣,能做多少做多少,所有的人工丝线花费较之平时的两倍给。”

    秋香:“是。”

    谢珩丝毫不意外妻子的举动。

    她出身高贵,但并不是不知民间疾苦。

    除了绸缎庄里的棉花,夫妻俩的私库里也还有大批田庄上送来的棉花。

    用绸缎裁衣显然是不合适的,太出风头了并不好,好在府里还是有不少细布。

    乔乔就将院里会针线的丫鬟们都拢在一块,连夜制作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棉衣。

    丫鬟们都是苦出身,深知在这样的天气,一件棉衣对灾民意味着什么。

    是以即便连夜点灯熬油的,也丝毫没有一句怨言。

    多做一件,就多一个灾民能御寒,能活下去。

    次日京兆尹和禁军在长安街的正中搭设了募捐的牌子,主要针对的就是京城的世家贵族。

    皇上让你拿银子的时候,最好乖乖照做,要是一味哭穷,不仅假,而且傻。

    宁国府里,老太太秦氏得知风声,特阖府中人都叫在一起,上到太太夫人,下到有那些手里宽裕的年长妈妈婆子,谁人捐银多少,一概登记在册。

    秦氏自己首当出了一百两,底下两个儿媳妇裴氏和谭氏各出八十两,再往下,五个孙媳妇每人各是六十两,再是伺候过家中长辈的那些妈妈婆子,别看这些人也是下人,但个个都是财主,可比年轻的小姐姑娘手里宽裕,是以这些人也都各出了十五两。

    至于宁国公谢进还有几个少爷那边也都送了钱来。

    至于底下的丫鬟小厮,那本身月例银子都不多,秦氏没让他们参与。

    满打满算,宁国府捐了三千两的银子,还有三百件棉衣。

    宁国府的管家带着几个小厮将这些东西送到负责募捐的官员那,与此同时,京城中其他世家的钱物也纷纷而来。

    崔嘉钰和谢琛担任赈灾大臣,次日就带着赈灾的钱粮棉衣从京城启程出发。

    谢琛这一走,薛氏虽然惦念,但更多的,也是欣慰。

    赈灾大臣,那可是往往都是心腹重臣才能担任的。

    自家丈夫受重用,这是无上荣耀,这次若是再立功,封妻荫子都不在话下。

    虽然她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但自家丈夫一个做长兄的,若是总被弟弟在官职上压一头,这说出去怎么也不好听。

    旸哥儿蹦跶哒的跑过来,“娘,今日的课上完了。”

    薛氏柔声道:“那今日记住了几个字?”

    旸哥儿数着手指,道:“六个。”

    薛氏高兴不已,“好啊,一日就能记住六个,我们旸哥儿真厉害。”

    旸哥儿提出想去院子里玩雪,薛氏不放心,怕旸哥儿着凉。

    旸哥儿向母亲撒娇。

    薛氏就吩咐只能玩一盏茶,旸哥儿答应了!

    ……

    明薇的婚事也总算定下,裴氏最后一桩心事落定,这几日走路都带风。

    明薇的第一次少女心动,给了毫无血缘关系的小舅舅裴湛,在知道绝无可能后,她说放下也就放下了。

    而这次定下的人选,的确是由谢珩挑中的。

    是今岁春闱的榜眼,名朱成州,时任翰林院编纂,家中三代都是进士出身,绝对的书香门第清贵之家。

    婚事定在开春后四月初八。

    明薇相信三哥的眼光,但还是忍不住紧张。

    乔乔就让谢珩趁年节下,将朱成州请到府上一聚,也趁此机会,让明薇看看人。

    谢珩早就有此打算,已给朱成州下了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