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大隋,我有一个争霸天下系统 第127章 杨广:朕最放心的就是卫文升
在从江都返回之前,杨广又秀了一个骚操作,那就是命牛弘、宇文恺、虞世基、许善心等人制定舆服、仪卫制度。
南方人不是看不起北方人吗?觉得北方人粗鄙、没文化。
衣冠南渡之后,汉人文化从中原转移到了江南。而北方朝廷几乎都有鲜卑人的影子,这是看不起的根源。
但是杨广做晋王的时候在扬州很久,对南方文化非常熟悉,再加上他自身文学造诣很深,自然对南方人的这种观念不服气。
那怎么办呢?我就从文化上让你们信服。这已经是大业二年二月的事了。
吏部尚书牛弘便带着众人开始议定舆服、仪卫制度。同时,将作少监何稠改为太府少卿,具体负责修造器物
所谓舆服,就是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在中国古代,皇帝坐什么车、穿什么衣服、用什么仪仗,那都不是随便根据喜好来的,而是必须体现礼仪、体现文化、体现等级制度。
但是,杨广即位以后发现,汉人原来的制度很多都丢了。现在他自己深感穿的衣服、坐的车子、用的仪仗都有鲜卑人的气息,不能体现礼乐文明。
南方人一向以中原文化正统自居,杨广觉得这么一身行头来到南方,这不是让人瞧不起吗?
所以,他才发布这么一个诏令,让牛弘和何稠商议舆服仪卫制度,赶紧打造一套像样的东西,送到江都来。
牛弘是何许人呢?他可是关陇集团中难得的读书人,礼学大家,曾经修撰过《五礼》,让他主持制定舆服制度,真是知人善任。
而何稠也是一个心灵手巧之人。他发现杨广坐的车子只有一个车厢。
这意味着皇帝和千牛备身都在同一个空间里,这不是贵贱无别了吗?
于是何稠就把车厢用栏杆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千牛备身站立的地方,另一部分则抬升高度,让杨广坐在那里,这样一来,就突出了他的威严让他相当满意。
就这样,在牛弘和何稠等人的通力合作之下,皇帝和皇后的礼服、车辇,百官在各种场合穿的官服,还有皇帝仪仗队的行头、器物就全部做好了。
而且,每一样都既符合礼制传统,又符合现实需要,还体现华丽的皇家风范,真是让杨广大喜过望。他就在江都招摇过市反复显摆,让南方人看了个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此之前江都也好,乃至整个南方也好,对北方人的印象就是一群粗鲁的草莽英雄,就算是把南方征服了,那也只是武力征服,还是没能收服人心。
现在可不一样了,杨广这次到南方来,炫耀的已经不再是武力,而是最能体现礼乐文明的仪卫制度。
这样一来,南方人还敢再小视大隋朝廷吗?当然不敢,更多的是心服口服了。
就在牛弘、何稠等人完成舆服、仪卫制度的时候,陆林在东都的收尾工作也基本上搞定了。
他的收尾工作是干什么呢?主要是装饰显仁宫。按照杨广给他的旨意,那是要“凸显皇家威仪”,说的通俗点就是要华丽美观。
陆林这是干了历史上杨素、宇文恺的活。在他的精心装饰下,这里比东都还要漂亮。尤其是现在的天气还没完全转暖,春天的气息还不够浓郁。
那怎么办?陆林便命令人把绫罗绸缎剪成叶子和花粘在树上。一望之下,栩栩如生,整个禁苑始终一派春意盎然。
陆林不自觉的想起《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大观园所谓的琉璃世界、珠宝乾坤,不就是这番光景吗?陆林只负责花钱,没钱了就朝民部尚书崔仲方要。
现在民部可是富得流油,陆林之前贩卖东都房产,可是给民部送去了一千多万钱,现在拿出来点也都是毛毛雨啦。
大业二年三月,杨广终于从江都返回了大兴城。但是他在大兴城没有待几天,便带着整个朝堂移驾东都城。
杨广正式进驻东都城的时候,陆林早已安排好了迎接的百姓,十里桃花更是延绵不绝,让杨广看后非常满意。
来到东都的第二天,杨广便召集中枢几位大臣商议几件大事。
第一件是东都尹的人选,杨广钟意的是杨恭仁,他是安德王杨雄的儿子。杨雄也参与今日的议事,在场的没人反对,直接通过。
第二件是组建洛阳卫戍军一事。这件事果然如杨达所料,杨广同样确定好了人选,就是卫玄。
杨广继位后,征召卫玄入朝担任卫尉卿,没多久又让他负责备身府,卫尉卿一职让给了杨丽华的女婿李敏。
卫玄担任洛阳卫戍军大将军一职,杨广是这么说的,“朕最放心的就是卫文升(卫玄字文升),此事无需再议。”
从这两件事,陆林已经深刻的认识到,杨广已经把这个小朝堂变成了他的一言堂。他的政令,中枢只有执行的份,已经无力、也不敢反驳。
紧接着杨广又提到了第三件事,那就是商讨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隋与西域之间,横着一个吐谷浑。
要想恢复大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打掉吐谷浑势在必行。
而杨广现在经过陆林的撩拨,满脑子想的都是灭吐谷浑,打通丝绸之路。这样西域诸国到大隋朝贺也会方便许多。
“陛下,臣以为现在还不是灭掉吐谷浑的最佳时机。臣之前去过西域诸国,对那里还算了解。臣愿再往西域,为我大隋寻找盟友,力争一次能够全竟其功,彻底覆灭吐谷浑。”
黄门侍郎裴矩第一个站出来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可是大隋的着名外交官,不过目前在外交上的功绩与长孙晟还比还差点意思。
如果他能成功拉拢西域诸国联合灭点吐谷浑,那那在外交上的地位基本上可以与长孙晟相提并论。所以他主张缓一缓再做决断。
陆林第一个站出来附和裴矩,这是他示好的一个态度,“臣以为裴侍郎言之有理。内卫也已经着手西域刺探情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杨广听了他们两个的话,也陷入了深思。而其他几个大臣,也都不再发表意见。
南方人不是看不起北方人吗?觉得北方人粗鄙、没文化。
衣冠南渡之后,汉人文化从中原转移到了江南。而北方朝廷几乎都有鲜卑人的影子,这是看不起的根源。
但是杨广做晋王的时候在扬州很久,对南方文化非常熟悉,再加上他自身文学造诣很深,自然对南方人的这种观念不服气。
那怎么办呢?我就从文化上让你们信服。这已经是大业二年二月的事了。
吏部尚书牛弘便带着众人开始议定舆服、仪卫制度。同时,将作少监何稠改为太府少卿,具体负责修造器物
所谓舆服,就是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在中国古代,皇帝坐什么车、穿什么衣服、用什么仪仗,那都不是随便根据喜好来的,而是必须体现礼仪、体现文化、体现等级制度。
但是,杨广即位以后发现,汉人原来的制度很多都丢了。现在他自己深感穿的衣服、坐的车子、用的仪仗都有鲜卑人的气息,不能体现礼乐文明。
南方人一向以中原文化正统自居,杨广觉得这么一身行头来到南方,这不是让人瞧不起吗?
所以,他才发布这么一个诏令,让牛弘和何稠商议舆服仪卫制度,赶紧打造一套像样的东西,送到江都来。
牛弘是何许人呢?他可是关陇集团中难得的读书人,礼学大家,曾经修撰过《五礼》,让他主持制定舆服制度,真是知人善任。
而何稠也是一个心灵手巧之人。他发现杨广坐的车子只有一个车厢。
这意味着皇帝和千牛备身都在同一个空间里,这不是贵贱无别了吗?
于是何稠就把车厢用栏杆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千牛备身站立的地方,另一部分则抬升高度,让杨广坐在那里,这样一来,就突出了他的威严让他相当满意。
就这样,在牛弘和何稠等人的通力合作之下,皇帝和皇后的礼服、车辇,百官在各种场合穿的官服,还有皇帝仪仗队的行头、器物就全部做好了。
而且,每一样都既符合礼制传统,又符合现实需要,还体现华丽的皇家风范,真是让杨广大喜过望。他就在江都招摇过市反复显摆,让南方人看了个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此之前江都也好,乃至整个南方也好,对北方人的印象就是一群粗鲁的草莽英雄,就算是把南方征服了,那也只是武力征服,还是没能收服人心。
现在可不一样了,杨广这次到南方来,炫耀的已经不再是武力,而是最能体现礼乐文明的仪卫制度。
这样一来,南方人还敢再小视大隋朝廷吗?当然不敢,更多的是心服口服了。
就在牛弘、何稠等人完成舆服、仪卫制度的时候,陆林在东都的收尾工作也基本上搞定了。
他的收尾工作是干什么呢?主要是装饰显仁宫。按照杨广给他的旨意,那是要“凸显皇家威仪”,说的通俗点就是要华丽美观。
陆林这是干了历史上杨素、宇文恺的活。在他的精心装饰下,这里比东都还要漂亮。尤其是现在的天气还没完全转暖,春天的气息还不够浓郁。
那怎么办?陆林便命令人把绫罗绸缎剪成叶子和花粘在树上。一望之下,栩栩如生,整个禁苑始终一派春意盎然。
陆林不自觉的想起《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大观园所谓的琉璃世界、珠宝乾坤,不就是这番光景吗?陆林只负责花钱,没钱了就朝民部尚书崔仲方要。
现在民部可是富得流油,陆林之前贩卖东都房产,可是给民部送去了一千多万钱,现在拿出来点也都是毛毛雨啦。
大业二年三月,杨广终于从江都返回了大兴城。但是他在大兴城没有待几天,便带着整个朝堂移驾东都城。
杨广正式进驻东都城的时候,陆林早已安排好了迎接的百姓,十里桃花更是延绵不绝,让杨广看后非常满意。
来到东都的第二天,杨广便召集中枢几位大臣商议几件大事。
第一件是东都尹的人选,杨广钟意的是杨恭仁,他是安德王杨雄的儿子。杨雄也参与今日的议事,在场的没人反对,直接通过。
第二件是组建洛阳卫戍军一事。这件事果然如杨达所料,杨广同样确定好了人选,就是卫玄。
杨广继位后,征召卫玄入朝担任卫尉卿,没多久又让他负责备身府,卫尉卿一职让给了杨丽华的女婿李敏。
卫玄担任洛阳卫戍军大将军一职,杨广是这么说的,“朕最放心的就是卫文升(卫玄字文升),此事无需再议。”
从这两件事,陆林已经深刻的认识到,杨广已经把这个小朝堂变成了他的一言堂。他的政令,中枢只有执行的份,已经无力、也不敢反驳。
紧接着杨广又提到了第三件事,那就是商讨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
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大隋与西域之间,横着一个吐谷浑。
要想恢复大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打掉吐谷浑势在必行。
而杨广现在经过陆林的撩拨,满脑子想的都是灭吐谷浑,打通丝绸之路。这样西域诸国到大隋朝贺也会方便许多。
“陛下,臣以为现在还不是灭掉吐谷浑的最佳时机。臣之前去过西域诸国,对那里还算了解。臣愿再往西域,为我大隋寻找盟友,力争一次能够全竟其功,彻底覆灭吐谷浑。”
黄门侍郎裴矩第一个站出来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他可是大隋的着名外交官,不过目前在外交上的功绩与长孙晟还比还差点意思。
如果他能成功拉拢西域诸国联合灭点吐谷浑,那那在外交上的地位基本上可以与长孙晟相提并论。所以他主张缓一缓再做决断。
陆林第一个站出来附和裴矩,这是他示好的一个态度,“臣以为裴侍郎言之有理。内卫也已经着手西域刺探情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杨广听了他们两个的话,也陷入了深思。而其他几个大臣,也都不再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