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 第24章 才女到女皇:武则天是如何改写历史的(上)
武则天,即武曌,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她出生于唐代初期的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为开国功臣武士彟的次女。武则天不仅因其性别而在历史上占据特殊地位,更因她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她在690年至705年间作为大周皇帝统治中国,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与改革。
武则天的政治生涯始于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她被召回宫中,封为昭仪,并在655年成为皇后。作为皇后,她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与高宗共同治理国家,被称为“二圣”。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继续影响政局,在690年自立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建立了武周政权。
武则天统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开创殿试、武举等制度,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她的这些军事策略也帮助稳定了边疆。然而,武则天的统治并非没有争议,在任期间任用酷吏,导致了许多无辜之人受到迫害而亡。
705年,由于健康原因,武则天被迫退位,之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的统治时期被视为连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重要阶段,对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显赫的家族背景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来自隋朝皇室,父亲武士彟早期在木材贸易中积累了财富,家境富裕。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对抗隋朝时,武家曾给予他特别的支持与资助。因此,在唐朝建立后,武士彟因为早期的支持而被授予高官,最终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并被封为应国公。
尽管武家原本属于庶族地主官僚家庭,但随着武士彟的地位提升,其家族也进入了高级士族的行列。所以,武则天并非出身于普通的庶族家庭,而是出身于一个新晋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武则天的家庭构成较为复杂,她有异母兄武元庆和另一位异母兄弟武元爽,还有两位同母姐姐,分别是韩国夫人武顺和郭夫人。635年,父亲武士彟去世后,母亲杨氏在家族中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来自堂兄武惟良、武怀运以及异母兄弟武元爽的不尊重。
为了远离这些家庭纷争与冷遇,武则天选择陪伴母亲杨氏移居长安,开启了新的生活。这次搬迁对武则天而言意义重大,不仅让她逃离了家族内部的矛盾,也使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为日后步入政坛铺垫了道路。
容貌出众被召入宫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李世民到洛阳行宫时,听闻14岁的武瞾容貌出众,于是便召她入宫,封为了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在入宫之前,武则天与母亲杨氏告别时表现得很坚强,并且安慰哭哭啼啼的母亲说侍奉皇帝是一份荣耀,不应该以泪洗面。
关于武则天在唐太宗时期的宫廷生活,历史记录的并不多。最着名的故事是她曾表示自己可以驯服那匹叫狮子骢的难以驾驭的烈马,她声称需要铁鞭、铁棍和匕首三种工具来制服这匹马。这一果敢行为当时赢得了太宗皇帝的赞赏。然而,尽管武则天有如此英勇之举,却在唐太宗在位期间没有得到特别的宠爱,在宫中当了长达十二年的才人,地位也没有显着提升。不过,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有机会接触到了当时的太子李治,并逐渐与他建立了感情。这段关系也为她后来在宫廷中的崛起做了铺垫。
二度入宫获高宗宠爱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在李世民周年忌日的祭奠活动中,唐高宗李治前往感业寺进香时与武则天重逢。两人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王皇后当时因为无子而失宠,察觉到武则天对李治的影响,决定主动提议将她重新纳入宫中,意图借此打击自己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因此立即同意了王皇后的建议。
次年,即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孝服期满后,武则天再度入宫,并很快生下了皇子李弘。回宫后的武则天迅速获得了李治的宠爱,成功地在宫廷斗争中击败了萧淑妃,并且在永徽三年(652年)五月被封为了二品昭仪。尽管王皇后和萧淑妃不断试图通过谗言来损害武则天的形象,但高宗李治并没有因此疏远她。
残酷的宫斗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了长女安定思公主。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具有争议性的事件:当王皇后看望并逗弄过公主离开后,武则天趁身边无人在,便狠心的掐死了尚在襁褓中的公主,并立刻盖上被子掩盖了这一事实。当李治前来探视时,发现女儿已死,武则天便借机哭哭啼啼指责是王皇后所为,这也导致了李治对王皇后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并萌生了“废王立武”的念头。
不过《旧唐书》和《唐会要》仅记录了公主突然死亡的事实,并未提及具体的死因,因此关于公主之死以及武则天是否直接参与其中,至今仍有争议。随着时间推移,李治打算提升武则天的地位至一品宸妃,但遭到了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与高宗李治的关系
关于武则天与李治之间具体的情感性质——即是否有“真爱”存在——这更多的是后世文学、戏剧和影视作品中的讨论话题。这些创作通常基于有限的历史资料和个人解读,通过艺术手法来填补历史空白,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超越了简单的君臣或夫妻关系,它既包含了深厚的情感成分,也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
最佳拍档
在永徽年间,唐高宗李治的皇权受到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的严重限制。这些大臣强烈反对李治“废王立武”的意图,使得武则天的政治晋升道路充满挑战。然而,李治希望通过废黜王皇后并立武则天为后,来重振皇权,并削弱元老大臣的势力。因此,武则天逐渐成为了李治政治上的重要盟友。
稳坐皇后宝座
永徽六年(655年),一系列关键事件加速了这一进程。武则天编写《内训》一书,同年中书舍人李义府率先支持“废王立武”,获得了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随后,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也转而支持武则天。尤其是元老李积表态称“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的这番话很快扭转了局面。最终,在十月十三日,李治颁布诏书,以“阴谋下毒”这项罪名废黜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并流放她们的家族成员。七天后,李治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次年,即永徽七年(656年),武则天被允许进见宗庙,其父武士彟被追封为司徒,母亲杨氏加封为代国夫人,武则天撰写了《外戚诫》以回应外界的批评。
打击门阀巩固皇权
显庆二年(657年),李治与武则天移居洛阳,并将之设为东都。至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与李治联手,对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进行了削职免官和贬黜,从而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不仅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对反对者起到了震慑作用,同时也改变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局面,标志着关陇集团自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通过这些行动,李治和武则天成功地巩固了皇权,为后续政策的推行铺平了道路。
参与朝政管理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李治因风疾发作,无法处理国家大事,遂让武则天参与朝政管理。尽管初期二人合作顺利,但随着时间推移,分歧逐渐显现。龙朔元年(661年),武则天提出禁止妇女从事俳优之戏的建议被采纳;同年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和群臣劝阻下放弃。随着权力的增长,武则天从最初的“屈身忍辱,奉顺上意”转为“专作威福”,开始限制唐高宗的决策自由,引发了他的不满。
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仪提议废后,唐高宗同意并命其起草诏书。然而,这一消息不慎泄露给了武则天,她迅速向李治申诉,使其改变了主意,并将责任推给上官仪。自此以后,武则天在政治上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垂帘听政”,大小事务皆与闻决断,国政大权逐渐归于中宫。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武则天积极推动封禅泰山,强调女性在祭祀仪式中的作用,最终自己担任亚献。此外,她在农业政策上也有建树,编撰农书《兆人本业》颁行天下,重视田地开垦和粮食储备,同时也对佛教表现出尊崇和支持。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病情加重时曾考虑禅位给武则天,但因宰相郝处俊的反对而未果。武则天随后召集文人学士修撰多部书籍,并让他们参与朝廷奏议,以分割宰相权力。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崩于洛阳贞观殿,临终遗诏令太子李显即位,并在必要时由武则天决定重大军国事务。四日后,李显即位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标志着武则天正式走上前台,开始了她对唐朝政治的深刻影响。
废中宗临朝称制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唐中宗李显意图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遭到宰相裴炎的反对。面对李显的不满与冲动言论,武则天果断采取行动,废黜李显为庐陵王并流放房州,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即唐睿宗。然而,实权依旧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她继续临朝称制,掌控国家大事。
同年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将东都洛阳更名为神都,并对官服颜色、职省名称等进行改革,赐宫城名为太初宫。同月,前扬州司马徐敬业以扶持庐陵王为名,在扬州起兵反武。武则天迅速派遣李孝逸率大军镇压,十一月,徐敬业兵败,叛乱平息。
垂拱元年(685年)五月,武则天颁布诏书,允许官员和百姓自荐求仕,广开言路。次年正月,尽管名义上还政于李旦,但因李旦“奉表固让”,武则天实际上并未放弃权力,继续临朝称制。三月,她设立了四个铜匦,分别为延恩、招谏、申冤、通玄,鼓励民众上书言事,此举对稳定朝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宽泛的选官机制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并推动政治革新,武则天大力扶植庶族地主官僚,积极搜罗人才,坚固其统治基础:
1. 制举与策问:武则天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寻访贤才,并将他们送往京城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大唐新语》记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城南门,亲自临试。”成绩优异者不论出身背景,均破格录用,担任重要职务。
2. 自荐制度:下令允许从九品以上官员至普通百姓均可自荐,以免荐举有所遗漏。进一步拓宽了选才渠道,使更多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仕途。
3. 科举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增加了考试科目,还大幅提高了录取人数。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贞观年间增加了一倍以上。
此外,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如载初二年(690年)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长安二年(702年),又“初设武举”,从而扩大了选官范围。
搜罗人才广纳谏言
尽管武则天的选官政策有时显得宽泛,甚至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但她确实选拔了不少贤才。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武则天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唐玄宗实现“开元盛世”的名臣贤相,如姚崇、宋璟等。
正如《新唐书》所言:“太后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因此,武则天一朝被誉为“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着名贤臣均在其列。陆贽评价道:“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旋黜,才能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助。”
武则天对有才能和学识的人士尤为赏识,能够从广泛搜罗的人才中识别并重用贤能之士。她不仅善于发现人才,更懂得如何合理任用,使得众多英贤甘心为她效力。
通过设立多种渠道广纳谏言,并且真正尊重和采纳合理的建议,武则天不仅展示了作为君主的智慧与胸怀,也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的这种做法,使得更多的声音能够被听到,促进了政策的优化和社会的进步。同时,这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一个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重视倾听不同的声音,勇于接受批评与建议。
剪除唐宗室势力
随着武则天权力的巩固,她开始翦除唐朝宗室势力。垂拱四年(688年),琅邪王李冲和越王李贞分别在博州和豫州起兵反抗,均迅速失败。武则天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洗,迫使多名亲王及其亲信遇害而亡,进一步削弱了李唐宗室的力量。
同年五月,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十二月,她在洛水边举行盛大的受图仪式,象征着她的统治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同时,她命人在洛阳建造了宏伟的明堂——万象神宫,成为当时政治与宗教的重要象征,吸引了各国使节前来祝贺。
载初元年(690年)七月,《大云经》的出现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佛化身,应作为天下主人。武则天借此机会下令颁行《大云经》,在全国各地设立大云寺讲解此经,并提高佛教的地位超越道教,为她最终登基称帝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武则天不仅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为日后正式建立武周政权铺平了道路。
武则天的政治生涯始于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她被召回宫中,封为昭仪,并在655年成为皇后。作为皇后,她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与高宗共同治理国家,被称为“二圣”。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继续影响政局,在690年自立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建立了武周政权。
武则天统治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开创殿试、武举等制度,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她的这些军事策略也帮助稳定了边疆。然而,武则天的统治并非没有争议,在任期间任用酷吏,导致了许多无辜之人受到迫害而亡。
705年,由于健康原因,武则天被迫退位,之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的统治时期被视为连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重要阶段,对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显赫的家族背景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来自隋朝皇室,父亲武士彟早期在木材贸易中积累了财富,家境富裕。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对抗隋朝时,武家曾给予他特别的支持与资助。因此,在唐朝建立后,武士彟因为早期的支持而被授予高官,最终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并被封为应国公。
尽管武家原本属于庶族地主官僚家庭,但随着武士彟的地位提升,其家族也进入了高级士族的行列。所以,武则天并非出身于普通的庶族家庭,而是出身于一个新晋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武则天的家庭构成较为复杂,她有异母兄武元庆和另一位异母兄弟武元爽,还有两位同母姐姐,分别是韩国夫人武顺和郭夫人。635年,父亲武士彟去世后,母亲杨氏在家族中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来自堂兄武惟良、武怀运以及异母兄弟武元爽的不尊重。
为了远离这些家庭纷争与冷遇,武则天选择陪伴母亲杨氏移居长安,开启了新的生活。这次搬迁对武则天而言意义重大,不仅让她逃离了家族内部的矛盾,也使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为日后步入政坛铺垫了道路。
容貌出众被召入宫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李世民到洛阳行宫时,听闻14岁的武瞾容貌出众,于是便召她入宫,封为了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在入宫之前,武则天与母亲杨氏告别时表现得很坚强,并且安慰哭哭啼啼的母亲说侍奉皇帝是一份荣耀,不应该以泪洗面。
关于武则天在唐太宗时期的宫廷生活,历史记录的并不多。最着名的故事是她曾表示自己可以驯服那匹叫狮子骢的难以驾驭的烈马,她声称需要铁鞭、铁棍和匕首三种工具来制服这匹马。这一果敢行为当时赢得了太宗皇帝的赞赏。然而,尽管武则天有如此英勇之举,却在唐太宗在位期间没有得到特别的宠爱,在宫中当了长达十二年的才人,地位也没有显着提升。不过,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有机会接触到了当时的太子李治,并逐渐与他建立了感情。这段关系也为她后来在宫廷中的崛起做了铺垫。
二度入宫获高宗宠爱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在李世民周年忌日的祭奠活动中,唐高宗李治前往感业寺进香时与武则天重逢。两人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王皇后当时因为无子而失宠,察觉到武则天对李治的影响,决定主动提议将她重新纳入宫中,意图借此打击自己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因此立即同意了王皇后的建议。
次年,即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孝服期满后,武则天再度入宫,并很快生下了皇子李弘。回宫后的武则天迅速获得了李治的宠爱,成功地在宫廷斗争中击败了萧淑妃,并且在永徽三年(652年)五月被封为了二品昭仪。尽管王皇后和萧淑妃不断试图通过谗言来损害武则天的形象,但高宗李治并没有因此疏远她。
残酷的宫斗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了长女安定思公主。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具有争议性的事件:当王皇后看望并逗弄过公主离开后,武则天趁身边无人在,便狠心的掐死了尚在襁褓中的公主,并立刻盖上被子掩盖了这一事实。当李治前来探视时,发现女儿已死,武则天便借机哭哭啼啼指责是王皇后所为,这也导致了李治对王皇后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并萌生了“废王立武”的念头。
不过《旧唐书》和《唐会要》仅记录了公主突然死亡的事实,并未提及具体的死因,因此关于公主之死以及武则天是否直接参与其中,至今仍有争议。随着时间推移,李治打算提升武则天的地位至一品宸妃,但遭到了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与高宗李治的关系
关于武则天与李治之间具体的情感性质——即是否有“真爱”存在——这更多的是后世文学、戏剧和影视作品中的讨论话题。这些创作通常基于有限的历史资料和个人解读,通过艺术手法来填补历史空白,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超越了简单的君臣或夫妻关系,它既包含了深厚的情感成分,也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
最佳拍档
在永徽年间,唐高宗李治的皇权受到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的严重限制。这些大臣强烈反对李治“废王立武”的意图,使得武则天的政治晋升道路充满挑战。然而,李治希望通过废黜王皇后并立武则天为后,来重振皇权,并削弱元老大臣的势力。因此,武则天逐渐成为了李治政治上的重要盟友。
稳坐皇后宝座
永徽六年(655年),一系列关键事件加速了这一进程。武则天编写《内训》一书,同年中书舍人李义府率先支持“废王立武”,获得了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随后,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也转而支持武则天。尤其是元老李积表态称“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的这番话很快扭转了局面。最终,在十月十三日,李治颁布诏书,以“阴谋下毒”这项罪名废黜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并流放她们的家族成员。七天后,李治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次年,即永徽七年(656年),武则天被允许进见宗庙,其父武士彟被追封为司徒,母亲杨氏加封为代国夫人,武则天撰写了《外戚诫》以回应外界的批评。
打击门阀巩固皇权
显庆二年(657年),李治与武则天移居洛阳,并将之设为东都。至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与李治联手,对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进行了削职免官和贬黜,从而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不仅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对反对者起到了震慑作用,同时也改变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局面,标志着关陇集团自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通过这些行动,李治和武则天成功地巩固了皇权,为后续政策的推行铺平了道路。
参与朝政管理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李治因风疾发作,无法处理国家大事,遂让武则天参与朝政管理。尽管初期二人合作顺利,但随着时间推移,分歧逐渐显现。龙朔元年(661年),武则天提出禁止妇女从事俳优之戏的建议被采纳;同年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和群臣劝阻下放弃。随着权力的增长,武则天从最初的“屈身忍辱,奉顺上意”转为“专作威福”,开始限制唐高宗的决策自由,引发了他的不满。
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仪提议废后,唐高宗同意并命其起草诏书。然而,这一消息不慎泄露给了武则天,她迅速向李治申诉,使其改变了主意,并将责任推给上官仪。自此以后,武则天在政治上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垂帘听政”,大小事务皆与闻决断,国政大权逐渐归于中宫。
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武则天积极推动封禅泰山,强调女性在祭祀仪式中的作用,最终自己担任亚献。此外,她在农业政策上也有建树,编撰农书《兆人本业》颁行天下,重视田地开垦和粮食储备,同时也对佛教表现出尊崇和支持。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病情加重时曾考虑禅位给武则天,但因宰相郝处俊的反对而未果。武则天随后召集文人学士修撰多部书籍,并让他们参与朝廷奏议,以分割宰相权力。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崩于洛阳贞观殿,临终遗诏令太子李显即位,并在必要时由武则天决定重大军国事务。四日后,李显即位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标志着武则天正式走上前台,开始了她对唐朝政治的深刻影响。
废中宗临朝称制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唐中宗李显意图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遭到宰相裴炎的反对。面对李显的不满与冲动言论,武则天果断采取行动,废黜李显为庐陵王并流放房州,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即唐睿宗。然而,实权依旧掌握在武则天手中,她继续临朝称制,掌控国家大事。
同年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将东都洛阳更名为神都,并对官服颜色、职省名称等进行改革,赐宫城名为太初宫。同月,前扬州司马徐敬业以扶持庐陵王为名,在扬州起兵反武。武则天迅速派遣李孝逸率大军镇压,十一月,徐敬业兵败,叛乱平息。
垂拱元年(685年)五月,武则天颁布诏书,允许官员和百姓自荐求仕,广开言路。次年正月,尽管名义上还政于李旦,但因李旦“奉表固让”,武则天实际上并未放弃权力,继续临朝称制。三月,她设立了四个铜匦,分别为延恩、招谏、申冤、通玄,鼓励民众上书言事,此举对稳定朝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宽泛的选官机制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并推动政治革新,武则天大力扶植庶族地主官僚,积极搜罗人才,坚固其统治基础:
1. 制举与策问:武则天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寻访贤才,并将他们送往京城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大唐新语》记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城南门,亲自临试。”成绩优异者不论出身背景,均破格录用,担任重要职务。
2. 自荐制度:下令允许从九品以上官员至普通百姓均可自荐,以免荐举有所遗漏。进一步拓宽了选才渠道,使更多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仕途。
3. 科举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增加了考试科目,还大幅提高了录取人数。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贞观年间增加了一倍以上。
此外,武则天首创殿试制度,如载初二年(690年)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长安二年(702年),又“初设武举”,从而扩大了选官范围。
搜罗人才广纳谏言
尽管武则天的选官政策有时显得宽泛,甚至存在滥竽充数的现象,但她确实选拔了不少贤才。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武则天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唐玄宗实现“开元盛世”的名臣贤相,如姚崇、宋璟等。
正如《新唐书》所言:“太后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因此,武则天一朝被誉为“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着名贤臣均在其列。陆贽评价道:“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旋黜,才能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助。”
武则天对有才能和学识的人士尤为赏识,能够从广泛搜罗的人才中识别并重用贤能之士。她不仅善于发现人才,更懂得如何合理任用,使得众多英贤甘心为她效力。
通过设立多种渠道广纳谏言,并且真正尊重和采纳合理的建议,武则天不仅展示了作为君主的智慧与胸怀,也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的这种做法,使得更多的声音能够被听到,促进了政策的优化和社会的进步。同时,这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一个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重视倾听不同的声音,勇于接受批评与建议。
剪除唐宗室势力
随着武则天权力的巩固,她开始翦除唐朝宗室势力。垂拱四年(688年),琅邪王李冲和越王李贞分别在博州和豫州起兵反抗,均迅速失败。武则天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清洗,迫使多名亲王及其亲信遇害而亡,进一步削弱了李唐宗室的力量。
同年五月,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十二月,她在洛水边举行盛大的受图仪式,象征着她的统治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同时,她命人在洛阳建造了宏伟的明堂——万象神宫,成为当时政治与宗教的重要象征,吸引了各国使节前来祝贺。
载初元年(690年)七月,《大云经》的出现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佛化身,应作为天下主人。武则天借此机会下令颁行《大云经》,在全国各地设立大云寺讲解此经,并提高佛教的地位超越道教,为她最终登基称帝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武则天不仅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为日后正式建立武周政权铺平了道路。